查看原文
其他

5月,最值得看的30+8篇肠道健康文献!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0-10-11

今天是第1118期日报。

Gut:菌群在癌症中的作用,国际大佬们达成了哪些共识?

Gut[IF:17.016]

① 18位肿瘤/微生物组研究领域的国际专家,通过圆桌会议讨论,对微生物组-肿瘤学研究领域的5个主要问题达成共识;② 包括:菌群失调与癌症发生的关联,菌群诱导致癌的潜在机制,菌群促癌的概念框架,因果性vs关联性,未来研究方向;③ 尽管有一些支持性和机制性证据,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人类菌群是癌症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决定性因素;④ 菌群、环境和遗传形成三角互作关系,共同驱动致癌;⑤ 目前缺乏的大型纵向队列研究应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

International Cancer Microbiome Consortium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role of the human microbiome in carcinogenesis
05-15, doi: 10.1136/gutjnl-2019-318556

【主编评语】菌群与癌症的研究是菌群研究中的重点领域,国际癌症微生物组协会(ICMC)于2017年的创立大会上,召集了肿瘤学/微生物组学研究领域的18位国际专家,就该领域的5个关键性问题,通过为期1天的圆桌会议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相关文章上周在《Gut》发表。文章信息量很大,此处仅做导读性解读,文中总结的很多观点内容干货很值得专业人士深挖,强烈推荐!(@李丹宜)

Nature子刊:菌群与肿瘤治疗(综述)

Nature Medicine[IF:32.621]

① 肠道菌群失调促进结直肠癌等肠道癌症的发展,和肝癌、乳腺癌的恶化相关;② 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时,特定肠道菌群能增强系统性免疫和瘤内免疫细胞浸润,但各项试验中菌群种类差异很大;③ 化疗、放疗等肿瘤治疗导致菌群失调,菌群可影响肿瘤治疗的毒性;④ 瘤内菌群能够改变化疗药物的结构,激活癌细胞获得药物抗性,调控肿瘤微环境;⑤ 粪菌移植、益生菌/益生元补充、饮食干预、靶向瘤内菌群等方式,或可用于在癌症治疗中调控菌群。

The microbiome, cancer, and cancer therapy
03-06, doi: 10.1038/s41591-019-0377-7

【主编评语】《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菌群在肿瘤发生发展、肿瘤治疗中的调控作用,以及肿瘤治疗对菌群的影响,并重点关注了肿瘤内菌群的作用,讨论了菌群针对性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前景。(@沈志勋)

JAMA:结直肠癌筛查指南

JAMA[IF:44.405]

① 美国MSTF新发布的结直肠癌(CRC)筛查指南;② 患病平均风险人群建议50岁开始CRC筛查,非裔美国人推荐从45岁开始;③ 对有CRC家族史、一级亲属患病年龄较早或2位CRC二级亲属的人群,推荐40岁或更早开始筛查;④ 首选筛查手段为每10年一次结肠镜检或每年一次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⑤ 2级筛查方法为每5年一次CT结肠成像,3年一次FIT-粪便DNA检测或5-10年一次乙状结肠镜检;⑥ 既往检查结果阴性的75岁以上人群或预期寿命小于10年者,可停止筛查。

JAMA Clinical Guidelines Synopsis -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04-25, doi: 10.1001/jama.2019.4842

【主编评语】《JAMA》近期发表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对于推荐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人群、筛查方法进行了阐释,对结直肠癌预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小肠君)

影响食管癌风险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Gastroenterology[IF:20.773]

① 纳入50045名40-75岁的受试者,平均随访10年,317名受试者发展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② 吸烟、吸毒、喝大于60摄氏度的热茶、摄入水果及蔬菜较少、牙齿缺失过多、饮用非管道水、暴露于室内空气污染均与ESCC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且呈现出剂量效应;③ 暴露于多项上述环境风险因素,与ESCC风险的阶梯式增加显著相关,最高可增加7倍的ESCC风险;④ 约75%的ESCC病例可归因于暴露于多项上述环境风险因素。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Esophageal Cancer Based on Results From the Golestan Cohort Study
04-01, doi: 10.1053/j.gastro.2018.12.024

【主编评语】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5万名受试者进行10年随访,发现吸烟、吸毒、喝热茶、少吃水果蔬菜等因素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且暴露于越多的环境风险因素,食管癌风险越高。(@沈志勋)

哪些环境因素与炎症性肠病风险相关?(综述)

Gastroenterology[IF:20.773]

① 对53项观察性研究荟萃分析进行伞状回顾;② 与IBD风险增加相关的因素:吸烟、阑尾切除、扁桃腺切除(CD),都市居住(CD和IBD),抗生素、口服避孕药、缺乏维生素D、非幽门螺杆菌的肠肝螺杆菌菌种感染(IBD),软饮料(UC);③ 与IBD风险降低相关的因素:体育活动、同床、高维生素D水平(CD),喝茶(UC),母乳喂养、高水平叶酸(IBD),幽门螺杆菌感染(CD、UC和IBD);④ 这些关联的证据强度为中到高;⑤ 需高质量前瞻性研究来确定因果性。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an Umbrell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04-20, doi: 10.1053/j.gastro.2019.04.016

【主编评语】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机制中,环境因素起重要作用。《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一项对基于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荟萃分析的“伞状回顾”研究(对荟萃分析的荟萃分析),评估环境因素与IBD的关联,鉴定出证据强度较高的可增加IBD风险的9个因素和可降低IBD风险的7个因素,以及若干证据强度较弱的关联性环境因素,并指出不同荟萃分析间的方法学质量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对进一步探究IBD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很有参考意义。(@李丹宜)

Cell子刊:IBD中的细胞因子(综述)

Immunity[IF:19.734]

① 细胞因子网络调控肠道上皮细胞与免疫细胞互作,维持肠道上皮屏障及对菌群的免疫耐受;② 破坏细胞因子网络触发先天性免疫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随后引起致病性Th1及Th17型免疫反应,最终发展为慢性炎症;③ 已有部分靶向细胞因子的药物获批用于治疗IBD(抗TNF、抗IL-12p40);④ 部分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有较好效果:抗IL-23p19、抗IL-1Ra、抗IL-18BP等;⑤ 尚无药物可抑制或逆转IBD晚期的纤维化,靶向OSM或IL-36的药物在临床前实验中有较好疗效。

Cytokine Network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04-16, doi: 10.1016/j.immuni.2019.03.017

【主编评语】来自Immunity上发表的一篇重要综述文章,详细阐述了细胞因子网络在IBD的发病机制中所起的重要调控作用,并介绍了靶向细胞因子治疗IBD的药物研发及临床研究的进展情况,值得一读。(@沈志勋)

Cell:揭示FcRn介导肠病毒B感染细胞的机制

Cell[IF:31.398]

① 肠病毒B可造成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但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尤其是脱壳过程)的受体尚未明确;② 通过CRISPR-Cas9技术进行筛选,鉴定出人新生儿Fc受体(FcRn)是肠病毒B的脱壳受体,FcRn可通过其FCGRT亚基结合病毒颗粒;③ 利用电镜解析不同状态下的病毒结构,揭示了肠病毒B进入细胞的机制;④ 与肠病毒B的附着受体(attachment receptor)CD55不同,肠病毒B与FcRn的结合在酸性条件下引起了病毒颗粒的构象变化。

Human Neonatal Fc Receptor Is the Cellular Uncoating Receptor for Enterovirus B
05-16, doi: 10.1016/j.cell.2019.04.035

【主编评语】来自中科大、北大及首医大的团队合作在《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利用CRISPR技术筛选鉴定出了肠病毒B的脱壳受体——FcRn,并利用电镜解析了不同状态下的高分辨率病毒结构,揭示了FcRn介导肠病毒B感染细胞的机制。(@沈志勋)

清华胡小玉团队:肠上皮感知营养和抗感染功能共用调控通路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7.872]

① 营养匮乏条件下,菌群和宿主产生的调控因子调节防御素加工酶MMP7,进而维持抗菌肽α-防御素的功能;② 营养条件波动的情况下,MMP7-α-防御素调控通路依然保持活性,在防御肠道病菌入侵时具有核心作用;③ 肠表皮细胞中,Mmp7基因的稳定表达需要共生菌群的存在和Hes1活性的抑制;④ Hes1的胞内含量受环境压力感受器mTOR的转录调控,将感知营养状态的通路与调控防御素生产的通路相连接;⑤ 重新激活Hes1表达活性,会降低营养匮乏期的抗菌能力。

Nutrient Sensing by the Intestinal Epithelium Orchestrates Mucosal Antimicrobial Defense via Translational Control of Hes1
04-30, doi: 10.1016/j.chom.2019.03.012

【主编评语】代谢调控与宿主防御功能高度集成,以确保在环境压力情况下维持正常的免疫反应。清华大学胡小玉团队近期在《Cell Host and Microbe》发表研究,发现转录调控因子Hes1连接了营养感知通路与上皮抗菌免疫通路,对阐释代谢调控与宿主防御功能的互作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小肠君)

Cell子刊:拟杆菌鞘脂有助于维持肠道稳态

Cell Host and Microbe[IF:17.872]

① 拟杆菌在IBD病人体内丰度降低,且与宿主产生的神经酰胺总浓度度呈负相关;② 缺乏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SPT)的多形拟杆菌突变株(BTΔSPT)无法正常合成鞘脂类物质,引起BTΔSPT定植的小鼠肠道炎症,表现为隐窝增生、IL-6和MCP-1上调以及F4/80+巨噬细胞增多;③ 拟杆菌SPT催化了一系列鞘脂类物质的合成,合成通路始于酮脑氨酸向鞘氨醇转化;④ 在人体粪便中,拟杆菌产生的CerPI、CerPE及二氢神经酰胺在溃疡性结肠炎人群显著低于非IBD人群。

Bacteroides-Derived Sphingolipids Are Critical for Maintaining Intestinal Homeostasis and Symbiosis
05-08, doi: 10.1016/j.chom.2019.04.002

【主编评语】鞘脂类是细菌重要的结构物质,也是真核生物的信号物质。《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研究,拟杆菌对维持肠道稳态的作用依赖于表面鞘脂的合成。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肠道细菌-宿主互作的一种新机制,还详细阐述了新的细菌鞘脂的合成通路,值得参考。(@小肠君)

肠道菌群如何调节T细胞并影响炎症及自身免疫(综述)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IF:22.714]

① 对肠道菌群的免疫应答稳态取决于多种因素,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系统共同提供了菌群与宿主上皮层间的生化屏障,减少了菌群与上皮细胞的直接接触;② 菌群产生的信号在上皮细胞或树突细胞介导下直接或间接与CD4+ T细胞互作,影响后者分化为Th1、Th17、Treg、Th2、iNKT等细胞;③ 菌群通过不同途径影响自身免疫疾病及炎症性疾病;④ 通过分泌代谢产物影响先天性免疫系统功能、通过抗原模拟破坏中心耐受、破坏屏障引起抗菌应答、调节T细胞平衡。

Gut Microbiota Regulation of T Cells During Inflammation and Autoimmunity
04-26, doi: 10.1146/annurev-immunol-042718-041841

【主编评语】《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互作,尤其是菌群对T细胞分化的调控,以及菌群-T细胞互作在炎症及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沈志勋)

肠道菌群与食物过敏(综述)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IF:22.714]

① 健康菌群可预防食物过敏;② 菌群可通过调节肠道免疫细胞抗原摄取和呈递等方式,诱导食物抗原特异性Treg,还可调节嗜碱性粒细胞等过敏效应细胞,而且菌群诱导的肠道屏障保护应答可减少进入循环系统的食物抗原,从而减少致敏;③ 双重抗原暴露假说认为,口服可促进对食物抗原的耐受,而屏障功能受损的皮肤暴露于食物抗原可促进致敏,正常的皮肤菌群对维持皮肤耐受环境很重要;④ 对这些机制的认知有助于开发菌群干预等防治食物过敏的新疗法。

The Microbiome and Food Allergy
04-26, doi: 10.1146/annurev-immunol-042718-041621

【主编评语】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食物过敏与肠道菌群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近期发表长篇综述,对食物过敏相关假说以及菌群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探讨,值得专业人士关注。(@李丹宜)

Cell:自闭症肠道菌群如何促进行为症状?

Cell[IF:31.398]

① 将自闭症(ASD)或发育正常(TD)者的人肠道菌群移植给无菌小鼠,定植ASD菌群的小鼠子代(oASD)呈现自闭症行为特征;② 鉴定出多个肠道细菌类群与小鼠自闭症行为相关;③ oASD小鼠大脑中ASD相关基因发生广泛的可变剪接;④ oASD和oTD小鼠的肠道代谢组谱不同,在菌群对行为的调节机制中,氨基酸代谢可能很关键;⑤ 给ASD模型母鼠口服缺乏的具有神经活性的菌群代谢物5-氨基戊酸或牛磺酸,可改善其子代小鼠的行为异常,调节大脑神经元兴奋性。

Human Gut Microbiota from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Promote Behavioral Symptoms in Mice
05-30, doi: 10.1016/j.cell.2019.05.004

【主编评语】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特点是重复性和社会性的行为异常,除了遗传因素,ASD患者的肠道菌群也与正常发育人群有异,但菌群对ASD症状有多大作用仍不清楚。《Cell》上线的最新研究,通过对小鼠进行菌群移植,确认了ASD患者的肠道菌群可引起小鼠的ASD样行为异常,并鉴定出调节小鼠ASD行为的特定菌群代谢物,为阐释ASD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疗法带来启示。(@李丹宜)

靶向“中年菌群危机”,或可改善老化相关的神经炎症

Molecular Psychiatry[IF:11.64]

① 用富含益生元(10%富含低聚果糖的菊粉)或对照饲料,喂养年轻和中年雄性小鼠14周;② 益生元对年轻和中年小鼠的肠道菌群有不同影响,与粪便短链脂肪酸谱相对应;③ 年轻小鼠中,益生元干预可改善学习、减少焦虑样行为;④ 中年小鼠中,益生元干预可逆转应激诱导的免疫致敏,减少衰老引起的Ly-6Chi单核细胞的大脑浸润,逆转衰老相关的特定活化小胶质细胞的增加;⑤ 通过益生元靶向肠道菌群,或可调节外周免疫应答,改变中年神经炎症。

Mid-life microbiota crises: middle age is associated with pervasive neuroimmune alterations that are reversed by targeting the gut microbiome
05-16, doi: 10.1038/s41380-019-0425-1

【主编评语】人到中年,衰老的迹象开始变得明显起来,包括大脑功能衰退、神经炎症增加。Molecular Psychiatry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用特定益生元(富含低聚果糖的菊粉)靶向肠道菌群,可改善中年小鼠的神经炎症,相关发现是否适用于人类,期待进一步验证。(@李丹宜)

农科院黄凤洪:褪黑素缓解高脂饮食老龄大鼠的认知障碍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IF:11.613]

① 长期服用褪黑素降低老年大鼠外周胰岛素耐受,降低海马区氧化应激水平;② 褪黑素治疗减少高脂饮食(HFD)喂养老龄大鼠的活化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海马区TNF-α水平,阻止HFD诱导的β淀粉样蛋白积累和海马区TAU磷酸化;③ 褪黑素治疗恢复长期HFD导致的老龄大鼠脑胰岛素信号损伤;④ 褪黑素治疗逆转HFD诱导的认知衰退,并使海马长时程增强水平、c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活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胆碱能神经活动恢复正常。

Melatonin Alleviates Cognition Impairment by Antagonizing Brain Insulin Resistance in Aged Rats Fed a High‐Fat Diet
05-03, doi: 10.1111/jpi.12584

【主编评语】来自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黄凤洪团队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褪黑素可通过降低脑胰岛素抵抗及海马氧化应激,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老龄大鼠的认知障碍。(@沈志勋)

Nature Reviews:短链脂肪酸在菌群-肠-脑轴中的作用(综述)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16.99]

① 短链脂肪酸(SCFA)被认为在菌群-肠-脑(MGB)互作中起介导作用;② SCFA可与G蛋白偶联受体或组蛋白去乙酰酶互作从而影响心理功能,并经体液、激素、免疫和神经途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大脑;③ 膳食干预研究间接表明SCFA在认知和情绪中有介导作用,动物研究为SCFA在神经精神疾病和心理功能中的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而相关人体研究则较少;④ 相关膳食干预研究,应对SCFA的系统循环水平进行量化;⑤ SCFA或可成为靶向MGB互作的干预性物质。

The role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in microbiota–gut–brain communication
05-23, doi: 10.1038/s41575-019-0157-3

【主编评语】短链脂肪酸(SCFA)是一类被广泛研究的菌群代谢产物,参与多种宿主生理过程。《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的一篇最新综述,详细探讨了SCFA在菌群-肠-脑轴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值得专业人士参考。(@李丹宜)

解码介导宿主-菌群互作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综述)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IF:12.108]

① 短链脂肪酸(SCFA)和次级胆汁酸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及癌症的发生发展;② SCFA具有多效性,可改善免疫系统、调节肠脑轴和病原菌的定殖抗性;③ 色氨酸代谢物可减轻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缓解代谢综合征,修饰宿主神经递质;④ 其他机制包括膜多糖A和鞘脂调节T细胞,胆碱代谢负面影响心血管健康,丙酮酸、乳酸和琥珀酸调节定殖抗性;⑤ 鉴定新型有益菌种、代谢产物及其靶标,有助于理解菌群代谢物对宿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Deciphering the Chemical Lexicon of Host-Gut Microbiota Interactions
05-09, doi: 10.1016/j.tips.2019.04.006

【主编评语】微生物代谢产物是共生菌群-宿主互作的媒介。《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近期发表综述,系统性总结了近年来对菌群代谢产物-宿主互作的研究成果,列举了一系列菌群代谢产物及其作用机制,对于研究菌群-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小肠君)

Cell子刊:免疫-菌群互作调控进食和体重

Cell Metabolism[IF:20.565]

① 敲除小鼠CD11c+髓系细胞的Tsc1基因(mTORC1复合体抑制因子),构建这种免疫细胞营养传感通路活化的模型小鼠,其食物摄入和体重均低于对照小鼠;② 同笼饲养和粪便移植实验表明,该现象依赖于肠道菌群;③ 16S rRNA测序和选择性培养实验显示,约氏乳杆菌Q1-7在模型小鼠中存在选择性缺失,口服补充该菌可增加小鼠进食量和体重;④ CD11c+细胞的mTORC1活化,使小鼠肠道中约氏乳杆菌Q1-7特异性IgA的含量减少,可能影响了该菌在肠内的稳定定植。

Nutrient Sensing in CD11c Cells Alters the Gut Microbiota to Regulate Food Intake and Body Mass
05-23, doi: 10.1016/j.cmet.2019.05.002

【主编评语】饮食引起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与肠道菌群失调和炎症有关,但免疫-菌群的互作在代谢平衡调控中的作用仍待深入研究。《Cell Metabolism》近期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表明,特定免疫细胞中营养传感通路的活化,可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特定关键菌株的定植,从而导致小鼠进食减少、体重减轻,说明宿主免疫-菌群互作参与调节宿主进食和体重。(@李丹宜)

TMAO前体有望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

European Heart Journal[IF:23.425]

① 包含530名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研究中,三甲基赖氨酸(TML) 与患者在30天和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有关;② TML与不良预后的关系,与传统心血管疾病风险及肾功能无关;③ TML的升高与7年内全因死亡风险有关,与就诊时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阴性患者的MACE也有关;④ 在另一项纳入1683人的研究中,TML与1年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联系得到证实;⑤ TML与TMAO对于预测近期、长期的心血管风险事件具有重要价值。

Trimethyllysine, a trimethylamine N-oxide precursor, provides near- and long-term prognostic value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04-25, doi: 10.1093/eurheartj/ehz259

【主编评语】心血管疾病标志物TMAO的前体物质TML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European Heart Journal》近期发表研究,纳入两个人群研究,发现TML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长期预后情况具有相关,TML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标志物。该结果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小肠君)

Nature Reviews:膳食脂肪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综述)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IF:15.162]

① 脂肪酸可调节转录调控、细胞和细胞器的膜结构和功能、离子通道活性和电生理等多样化的细胞过程;② 膳食脂肪包含许多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脂肪酸,特定脂肪酸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很复杂,且受食物来源影响;③ 减少膳食脂肪来改善心血管代谢仍存争议;④ 对于饱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健康效应,应区分考虑其食物来源和类型;⑤ 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和海产n-3 PUFA有益心血管代谢;⑥ 膳食指南应更强调膳食脂肪的食物来源,而非特定脂肪酸。

Dietary fats and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mechanisms and effects on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05-16, doi: 10.1038/s41569-019-0206-1

【主编评语】提起心血管代谢疾病,人们最先想到的饮食因素可能就是膳食脂肪。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发表的一篇最新综述,重点回顾了膳食脂肪与心血管健康相关的临床试验和队列研究,讨论了其中的争议性结果,对于开展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饮食干预研究有参考意义。(@李丹宜)

NEJM: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是否应该继续服用阿司匹林?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9.258]

① 2018年三项队列研究动摇了阿司匹林(A)作为一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地位,指出A可能提高出血风险,高血压、血脂患者是否需长期服用A形成争议;② 支持服用的专家认为,服用A的患者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概率显著低于未服用者,治疗期间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远低于心血管事件,缺乏反对使用A的证据,应重新评估风险和收益;③ 反对服用的专家认为,A的预防疗效有限却增加大出血风险,且对中风的总风险几乎无影响,应严格限制A的使用。

“Doctor, Should I Keep Taking an Aspirin a Day?”
05-16, doi: 10.1056/NEJMclde1903004

【主编评语】阿司匹林作为预防心血管不良症状的药物已使用多年,但是近期的研究显示其副作用可能大于疾病预防功效。《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近期发表病例讨论,列举了继续使用阿司匹林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观点和论据,对临床实践中的用药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小肠君)

疾控中心梁晓峰+丁钢强等:中国成人饮食质量与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率的关联

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IF:19.313]

① 纳入204802名中国20岁以上成人,分析饮食质量与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率的关联;② 1982年、1992年、2002年及2010-2012年,与较差饮食质量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死亡率的人群归因分值(PAF)分别为62.2%、57.9%、56.2%及51.0%;③ 与较差饮食质量相关的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人数分别为107万、93万、118万及151万;④ 高钠摄入(17.3%)、低水果摄入(11.5%)及低海洋ω-3脂肪酸摄入(9.7%)与2010-2012年最多的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率相关。

The dietary transi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ardiometabolic mortality among Chinese adults, 1982–2012: a cross-sectional population-based study
05-10, doi: 10.1016/S2213-8587(19)30152-4

【主编评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晓峰、丁钢强与哈佛大学Frank Hu与团队的最新研究在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上发表,该研究在超过20万中国成人的数据中发现,近40年来,中国人的饮食质量有所提升,但部分饮食质量指标仍需提高,较差的饮食质量与相当大部分的心血管疾病代谢死亡相关。(@沈志勋)

Lancet子刊: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新成果

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IF:19.313]

① 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中,577名糖耐受损成人被随机分入对照组和3个干预组(饮食、锻炼、二者组合),干预持续6年,长达30年随访后对94%的受试者进行评估;② 与对照相比,接受饮食+锻炼组合干预具有显著效果:糖尿病发病平均推后3.96年,心血管疾病较少(HR=0.74),微血管并发症较少(HR=0.65),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较少(HR分别为0.67和0.74),寿命预期平均延长1.44年;③ 饮食+锻炼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为糖耐受损者带来长期健康益处。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lifestyle intervention for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30-year results of the Da Qing Diabetes Prevention Outcome Study
04-25, doi: 10.1016/S2213-8587(19)30093-2

【主编评语】阜外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李光伟团队参与主导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近期在《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发表了最新成果。该研究是起始于1986年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长达30年的随访,表明持续6年的饮食+锻炼干预,对糖耐受损的患者具有显著的长期健康益处,为使用生活方式干预来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李丹宜)

碳水化合物吃的少,疾病风险反而高

European Heart Journal[IF:23.425]

① 纳入24825名受试者,平均随访6.4年,分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全因及病因特异性死亡率的关联;② 校正后,摄入碳水化合物最少的受试者,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风险均为最高;③ 相比于肥胖受试者,非肥胖受试者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全因死亡率的关联性更高;④ 对9项前瞻性研究(462934名受试者,平均随访16.1年)进行合并分析后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死亡率显著正相关。

Lower carbohydrate diets 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and pooling of prospective studies
04-20, doi: 10.1093/eurheartj/ehz174

【主编评语】《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对1项队列研究(近2.5万人)及9项前瞻性研究(近50万人)的随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摄入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更高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癌症死亡率显著相关。(@沈志勋)

Cell子刊:不想长肉?少吃超加工食物!

Cell Metabolism[IF:20.565]

① 20名体重稳定(平均BMI 27)的成年人随机分组,吃超加工或未加工饮食,干预2周之后交换;② 两种饮食在热量、能量密度、宏量营养素、糖、钠和纤维方面都是匹配的,受试者采用随意进食方式;③ 受试者吃超加工饮食时能量摄入更多、进食速度更快,比吃未加工饮食多摄入508±106千卡/天,主要源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额外摄入;④ 体重变化与能量摄入高度相关,受试者在吃超加工饮食时平均增加0.9±0.3kg体重,而吃未加工饮食时减掉同样的体重。

Ultra-Processed Diets Cause Excess Calorie Intake and Weight Gain: An Inpatien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d Libitum Food Intake
05-16, doi: 10.1016/j.cmet.2019.05.008

【主编评语】现代生活中充斥着超加工食物,比如软饮料、薯片、甜点零食、速食食品等等,这些食物都经过多重加工并含有多种添加剂。之前有研究显示,多吃超加工食物与肠易激综合征、癌症和死亡风险的上升存在相关性。Cell Metabolism发表的一项最新临床试验,实锤了超加工食品与肥胖间的因果性关联。该研究发现,吃超加工食物可引起明显的过度进食,从而让人长胖,而吃未加工饮食可以减肥。(@李丹宜)

JAMA:吃早餐能减肥吗?

JAMA[IF:44.405]

① 传统认为不吃早餐会引起新陈代谢减慢,导致随后暴饮暴食,体重增加;② 最近的系统性综述提出不吃早餐可能有助于减轻体重,然而相关研究存在持续时间过短,未控制食物种类、能量或营养素等缺陷;③ 费城小学生参与的课堂早餐项目出现肥胖发生率增加,可能是早餐中精致碳水化合物过多、全天总能量摄入过高所致;④ 蛋白质含量丰富的早餐有助于提升饱腹感、控制血糖、改善饮食行为;⑤ 需更多研究证实是否用早餐及高蛋白早餐对体重控制的影响。

Does Skipping Breakfast Lead to Weight Loss or Weight Gain?
05-01, doi: 10.1001/jama.2019.2927

【主编评语】《JAMA》近期发表评论文章,总结了今年来关于早餐与体重控制相关的研究成果,指出要判断食用早餐是否有助于控制体重和代谢状况,需要考虑早餐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更为长久的人群研究,,也强调了提高早餐中蛋白质比例的潜在促健康作用。(@小肠君)

Nature子刊:宿主基因和饮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菌群多样性

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353]

① 分析了一个高度多样化的动物远端肠道菌群数据集,宿主有80%为野生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辐鳍鱼亚纲;② 宿主进化史和饮食会以不同形式影响肠道菌群多样性,排除进化因素后饮食显著影响菌群的α和β多样性,而排除饮食因素后很多菌群OTU变化反映出宿主的进化史;③ 在哺乳动物中,肠道菌群和宿主的共进化现象最显著,可能与菌群结构相对稳定有关;④ 在不同的宿主谱系中,环境因素以及微生物间互作对菌群的影响存在差异。

Host diet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explain different aspects of gut microbiome diversity among vertebrate clades
05-16, doi: 10.1038/s41467-019-10191-3

【主编评语】宿主基因和饮食对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一直饱受关注。《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研究,分析了包括大量野生动物宿主的肠道菌群数据集合,发现宿主进化史和饮食因素以不同的形式影响肠道菌群多样性。该结果为解释肠道菌群形成、宿主-菌群共进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小肠君)

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在绝对变化中保持相对稳定

ISME Journal[IF:9.52]

① 招募了9名24-40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从事一项跨度512天的队列研究,16S rRNA测序共得到了293个OTU和453个ASV(扩增子测序变体);② 尽管每个参与者的菌群组成具有稳定性,但是菌群结构中的具体菌株变化很大;③ 平均有64%的OTU和55%的ASV在整个队列中的存在时间超过研究期的一半,大部分的微生物菌株在肠道中都是昙花一现;④ 利用MacConkey平板从粪便中分离到32470个单菌落,87%属于大肠杆菌,说明该菌是健康人中最主要的肠杆菌。

Rethinking gut microbiome residency and the Enterobacteriaceae in healthy human adults
05-14, doi: 10.1038/s41396-019-0435-7

【主编评语】诚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肠道菌群也是如此。《ISME Journal》近期发表研究,对健康人群的一项长达512天的队列研究表明,尽管每个个体中肠道菌群种群结构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但事实上菌群的成员早已今非昔比。(@高春辉)

Nature子刊:领域大牛解读益生菌与益生菌研究

Nature Medicine[IF:32.621]

① 益生菌研究的局限性包括临床试验数据缺乏规范性,菌株间的差异性,被试个体差异性及资助方的利益干扰;② 益生菌对急性肠胃炎、艰难梭菌腹泻、IBS、新生儿败血症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等有益处;③ 活性机制包括免疫调节、抵抗致病菌、改善肠屏障功能等, 但缺乏体内实验,未考量微生物间及宿主-微生物互作;④ 提高益生菌功效需克服宿主菌群的定植抗性,开发疾病或人群特异性的干预方案,并开展无商业利益相关的大规模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The pros, cons, and many unknowns of probiotics
05-06, doi: 10.1038/s41591-019-0439-x

【主编评语】益生菌产品广受欢迎,但是益生菌的功效却无定论。《Nature Medicine》近期发表了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两位益生菌和肠道菌群领域专家的观点文章,介绍了目前益生菌研究的进展、挑战和发展方向,指出需重视益生菌研究的方法学以及规范化,值得参考。(@小肠君)

益生菌或可改善抑郁及焦虑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IF:8.037]

① 纳入34项对照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研究益生菌及益生元在治疗抑郁及焦虑中的效果;② 研究中使用到的益生元包括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短链低聚果糖,以及商品化的Bimuno-低聚半乳糖;③ 使用到的益生菌多为乳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菌株;④ 与安慰剂相比,益生元对于抑郁及焦虑均无显著改善效果;⑤ 与安慰剂相比,益生菌对于抑郁及焦虑均有微小但显著的改善效果。

Prebiotics and probiotics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04-17, doi: 10.1016/j.neubiorev.2019.03.023

【主编评语】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发现益生菌(而非益生元)可改善抑郁及焦虑症状。(@沈志勋)

Nature Reviews: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方法(综述)

Nature Reviews Genetics[IF:41.465]

① 细菌耐药性(AMR)导致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经济成本,下一代测序技术和计算方法的改进促进了AMR基因的快速识别和表征;② 基于测序的方法可从(宏)基因组中鉴定AMR,包括SPAdes等先组装后分析流程和SRST2等基于短读长的方法;③ 抗性基因数据库包括ARDB、ARG-ANNOT和CARD等专业数据库和Resfams、ResfinderFG等HMM数据库;④ 功能宏基因组学使得发现新的AMR机制和基因成为可能;⑤ 机器学习方法在抗性基因的鉴定和预测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Sequencing-based methods and resources to study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03-18, doi: 10.1038/s41576-019-0108-4

【主编评语】作者系统阐述了基于测序的抗性基因发现、抗性基因数据库的建设、功能宏基因组学在抗性基因研究中的应用和通过机器学习预测抗性基因的方法,非常值得相关研究人员关注。(@高春辉)




iHMP


iHMP:整合人类微生物组计划

Nature[IF:41.577]

① iHMP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以下三点:② 分析了1527名妇女20多万个取自阴道、口鼻腔、直肠、皮肤、血液、尿液和脐带、胎粪等不同组织的菌群,评估孕妇微生物组对PTB风险的影响;③ 分析了132个体粪便、肠道活检和血液样本中的微生物组和宿主代谢组、蛋白组、转录组、表观组和血清学特征,揭示IBD菌群-宿主的动力学过程;④ 跟踪了106名健康和前驱糖尿病患者4年间的血液、粪便等样本,评估膳食和(呼吸道)病毒感染等扰动因素对糖尿病发展的影响。

The Integrative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05-29, doi: 10.1038/s41586-019-1238-8

【主编评语】NIH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分别完成了两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被称为HMP1,第二阶段被称为iHMP(也称为HMP2)。iHMP包括三个条件下人体菌群和宿主动态变化的研究,分别是怀孕和早产(PTB)、炎症性肠病(IBD)和前驱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等。iHMP代表了未来人类微生物组多学科研究的范式,提供了独特的数据资源,并已经开始逐步阐明宿主-微生物组互作的机制。在本期Nature杂志(2019-5-30)中发表了iHMP的多篇研究成果,小编予以编译,以飨读者。(@高春辉)

Nature子刊:与早产相关的阴道菌群

Nature Medicine[IF:32.621]

① 收集45名早产及90名足月产产妇的阴道样本,对16S rRNA、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及细胞因子谱进行纵向分析;② 早产产妇的阴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卷曲乳杆菌的丰度降低,细菌性阴道炎相关细菌1(BVAB1)、TM7-H1等13个分类群的丰度增加;③ 基于4种早产相关分类群(收集于孕期24周或更早)构建早产预测模型,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7.4%及76.3%;④ 早产相关分类群与阴道分泌物中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显著相关;⑤ 首次报道了BVAB1及TM7-H1的基因组。

The vaginal microbiome and preterm birth
05-29, doi: 10.1038/s41591-019-0450-2

【主编评语】Nature Medicine上发布的一项来自整合人体微生物组计划(iHMP)的研究成果,报道了1572名孕妇的阴道菌群多组学数据,同时对45名早产产妇及90名足月产产妇的多组学数据进行了对比,鉴定出了与早产相关的阴道菌群分类群,这些分类群可较好地预测早产风险,提示阴道菌群或可用于未来的早产风险评估。(@沈志勋)

Nature子刊:怀孕后女性阴道菌群到底怎么变?可能和种族还有关

Nature Medicine[IF:32.621]

① 采集613名怀孕和1969名非怀孕女性阴道拭子,提示孕期阴道菌群α多样性低,四种常见乳酸杆菌丰度较高,尤其是惰性乳杆菌;② 上述改变规律在非洲裔妇女中更为明显,而欧洲、西班牙血统的女性变化较小;③ 随访怀孕女性的妊娠期阴道菌群变化,非裔女性妊娠早期到晚期菌型变化波动更大;④ 妊娠期阴道菌群变化有律可循,孕早期以卷曲乳杆菌主导的菌型最为稳定;⑤ 妊娠早期阴道菌群功能即发生变化;⑥ 阴道G.vaginalis菌株在不同种族女性中存在差异。

Racioethnic diversity in the dynamics of the vaginal microbiome during pregnancy
05-29, doi: 10.1038/s41591-019-0465-8

【主编评语】妊娠前后以及整个妊娠期女性阴道菌群的变化规律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在Nature 的HMP专刊中,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比较不同种族背景的女性怀孕与否的阴道菌群差异,以及随访怀孕女性在不同妊娠期阴道菌群的变化,发现了诸多有趣的结果,或可很大程度上推动妊娠期女性阴道菌群的研究。遗憾的是,其中纳入的人群并不包括亚裔女性。中国女性阴道菌群变化规律是否与其相同?值得期待。(@Epi汪)

Nature: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多组学分析

Nature[IF:41.577]

①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菌群与代谢受个体、疾病、饮食和时间等的影响;② 代谢产物与菌群多样性较低,分为不活跃和活跃两个亚群,后者伴随着菌群转录、代谢物库(酰基肉碱,胆汁酸和短链脂肪酸)及血清抗体的失调;③ 专性厌氧菌减少和兼性厌氧菌过度生长,普拉氏梭杆菌、罕见小球菌属、罗斯氏菌、大肠杆菌等导致代谢失调,甲咪唑、乙酸和尿酸是代谢组移位的标志物;④ 宿主差异基因可直接影响共生微生物的基因,并富集到IL-17等免疫通路。

Multi-omics of the gut microbial ecosystem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05-29, doi: 10.1038/s41586-019-1237-9

【主编评语】《Nature》最新发表来自Curtis Huttenhower和Ramnik J. Xavier团队合作主导的研究,对132名受试者一年内多个时间点的粪便、活检和血液样本,进行纵向多组学分析,全面揭示了炎症性肠病(IBD)相关的肠道菌群及其功能失调,以及宿主和菌群的分子互作关联,对于阐释IBD机制、寻找防治IBD的新靶点有重要价值。(@李丹宜)

Nature:多组学纵向追踪,揭示糖尿病前期的宿主和菌群特征

Nature[IF:41.577]

① 对106名健康和血糖调控受损者随访长达4年,进行多组学纵向分析;② 健康状态下,个体生化和菌群特征相对稳定,但个体间差异明显,胰岛素抵抗(IR)者炎症水平更高、脂代谢改变;③ 呼吸道病毒感染(RVI)时,宿主分子通路和肠道及鼻腔菌群发生广泛变化,且与接种疫苗时不同;④ IR者的宿主-菌群关联异于非IR者,且对RVI的应答迟钝,RVI或增加其糖尿病风险;⑤ 对单人多组学数据的纵向追踪,在糖尿病诊断前鉴定出个体化的疾病相关分子特征。

Longitudinal multi-omics of host–microbe dynamics in prediabetes
05-29, doi: 10.1038/s41586-019-1236-x

【主编评语】大部分糖尿病前期者都会发展为糖尿病,但人们对其相关生理过程和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仍所知甚少。《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106个健康和血糖调控受损个体进行长达4年随访,对受试者的血液转录组、代谢组、细胞因子和蛋白质组以及肠道和鼻腔微生物组进行多组学的深度纵向分析,在群体和个体层面揭示了稳态和应激状态(如呼吸道病毒感染和接种流感疫苗)下,血糖调控受损和健康者的生理和菌群差异,为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阐释糖尿病前期的生物学机制,带来启示。该研究中的大部分数据都是开放获取的,值得相关领域研究者特别关注。(@李丹宜)

Nature子刊:长期的个体大数据分析——精准健康的未来?

Nature Medicine[IF:32.621]

① 纳入109名2型糖尿病(DM)高危个体,随访长达8年,对每季一次的样本进行深度纵向分析,包括标准和增强(如可穿戴设备监测)临床测试和多组学数据;② 鉴定出≥67个临床相关健康信息(如风险基因),涉及代谢、心血管、肿瘤等方面的多个分子通路,并开发了使用组学数据的胰岛素抵抗预测模型;③ 随访期间9人诊断为DM,纵向分析揭示出发展为DM的不同生理变化轨迹,提示DM发病的个体差异;④ 大部分参与者都在饮食和锻炼等方面采取了改变措施。

A longitudinal big data approach for precision health
05-08, doi: 10.1038/s41591-019-0414-6

【主编评语】每个人的健康情况都是个性化的,因而精准医疗被认为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Nature Medicine》近期发表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另一项队列研究,对109名糖尿病风险个体进行临床和多组学(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免疫组、代谢组、微生物组)数据的长期追踪,表明这种个体化的深度纵向大数据分析,能在早期检测到健康状态变化/恶化的苗头,有助于实现使个体化早期疾病预防,也为阐释相同疾病的不同发病机制带来启示。(@李丹宜)

Nature子刊:用群体生态学视角研究微生态

Nature Medicine[IF:32.621]

① 解读菌群与疾病的关联,需要全面了解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菌群间互作、菌群-宿主互作,以及菌群对环境改变的反馈;② 需要开发可统一多组学数据的菌群分析方法;③ 共生菌群的建立影响后期菌群演替和宿主健康,探索菌群建立的影响因素和分子机制有助于开发菌群干预的治疗手段;④ 环境压力条件下,菌群的表现可分为不发生改变、改变后快速恢复、组成改变但功能不变、和彻底变化多种形式,⑤ 需要考虑宿主原有菌群的特点来开发干预手段。

Community ecology as a framework for human microbiome research
05-27, doi: 10.1038/s41591-019-0464-9

【主编评语】宿主和共生菌群间复杂的互作对宿主健康有重要影响。《Nature Medicine》近期发表前瞻性观点文章,介绍了与菌群建立、演替、紊乱和重建相关的生态学概念和理论,及其在疾病诊疗、健康维持中的作用。(@小肠君)

Nature评论:未来十年人类微生物组研究的重点

Nature[IF:41.577]

① 十年间超过17亿美元用于人体微生物组研究,揭示了微生物组的功能,在膳食调节、菌群移植和与癌症的关系上获得大赢;② 但是大多数研究多过分强调细菌物种与疾病的关系,好像它是一个固定且可被映射的因果关系;③ 而我认为,只有超越了物种的认识,真正理解了微生物之间复杂、可变的生态和进化关系后,进而发现有助于治疗糖尿病、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干预措施;④ NIH和全球研究者共同面临的问题还包括研究数据标准化、协调和合作等。

Priorities for the next 10 years of human microbiome research
05-29, doi: 10.1038/d41586-019-01654-0

【主编评语】评论员 Lita Proctor 认为:要实现基于微生物组的精准医疗,需要事先解决宿主-微生物互作中的生态学和进化课题——这应当成为未来十年研究的重点。(@高春辉)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高春辉,沈志勋,Epi汪,米见对,李丹宜,小肠君,迟卉,余莉,方芳,波。。,梁婷婷,徐笑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531 | Cell:菌群代谢影响自闭症,高分研究又添新证据

0530 | 贺二期成果发布!人类微生物组计划15篇强文大放送

0529 | 喝酒太多如何毁肠促炎症?

0528 | 吃太多支链氨基酸对代谢健康有啥影响?

0527 | 及早筛查!年轻人的大肠癌发病率正在攀升

0526 | 轻度运动健脑,别忘搭配抗氧化食物

0525 | 不变的是变化!健康人的肠道菌群在变化中保持稳定

0524 | 幼年肠道菌群出问题,为啥可能增加过敏疾病风险?

0523 | Nature:从胚胎到成年,肠道干细胞来自哪里?

0522 | 专家共识:如何解读菌群与癌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