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8分观点文:日夜颠倒+菌群紊乱,如何促慢病/肿瘤?|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1-16

今天是第1631期日报。

Nature Reviews:昼夜节律和肠道菌群——从代谢综合征到癌症(观点)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IF:28.8]

① 昼夜节律和代谢之间高度相互干扰,而代谢综合征与多种癌症发生风险的增加有关;② 微生物节律与宿主昼夜节律紧密相关,宿主和菌群两者节律完好是维持宿主代谢稳态的关键;③ 不良生活方式(如不规律睡眠、较晚进食)造成昼夜节律紊乱,改变肠道菌群组成,进而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发展;④ 机制上,细菌通过模式识别受体(依赖接触)、分泌短链脂肪酸等代谢物(不依赖接触)、影响肠道屏障完整性等方式,影响宿主昼夜节律和新陈代谢。

Circadian rhythms and the gut microbiota: from the metabolic syndrome to cancer
10-26, doi: 10.1038/s41574-020-00427-4

【主编评语】代谢综合征是世界范围内非传染性疾病的最大负担,对健康有直接影响,并增加患癌风险。促进代谢综合征的生活方式因素通常会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的促炎改变。事实上,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足以促进代谢综合征、炎症和癌症。在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生活方式因素中,昼夜节律紊乱(昼夜节律失调)越来越常见。昼夜节律系统的破坏可改变菌群,扰乱宿主代谢、能量稳态和炎症途径,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最新发表在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的观点文章,讨论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调节昼夜节律紊乱对人类健康影响中的作用。(@Lexi)

中南大学: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宿主免疫、代谢和肠外肿瘤(综述)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13.493]

①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次级胆汁酸等可缓解宿主肠道炎症、调节肠屏障功能、调控宿主代谢和神经递质等;② 肠道微生物组可调控宿主免疫,包括调节Treg、Th17、Th1、ILCs等免疫细胞和IgA生产;③ 肠道失调通过影响多种疾病(如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从而影响多种肠道外癌症的发生发展;④ 肠道菌群可影响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潜在的基于菌群的癌症治疗策略包括粪菌移植、微生物代谢产物介导的干预、益生菌、饮食和益生元等。

Demystifying the manipulation of host immunity, metabolism, and extraintestinal tumors by the gut microbiome
10-12, doi: 10.1038/s41392-019-0074-5

【主编评语】肠道微生物组中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对宿主病理生理等诸多方面具有复杂而广泛的影响。大规模测序和质谱的进展让人们更加了解微生物组及其代谢物对肠道外癌症发生和进展的影响,以及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具有可塑性,基于微生物的干预(包括饮食调节、益生元和益生菌,以及粪便微生物移植)将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来自中南大学的陶永光研究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综述文章,总结了有关肠道微生物组参与宿主免疫和代谢的最新证据、微生物对癌症和免疫反应的影响,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组的策略。(@Lexi)

肠道菌群可预测化疗后体重增加?

BMC Medicine[IF:6.782]

① 纳入33名接受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增重3%以上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余为对照组;② 其中9人化疗后体重增加3.5-10.6%,两组患者化疗前微生物多样性和分类学存在显著差异;③ 将两组患者化疗前的粪菌移植给无菌小鼠,与对照组相比,移植实验组粪菌的小鼠代谢发生变化;④ 粪便微生物组成可预测辅助化疗后体重增加情况,且可诱导无菌小鼠不良的代谢变化,但在人群中仍需要大规模队列的验证。

The intestinal microbiome, weight, and metabolic changes in women treated by 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and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10-21, doi: 10.1186/s12916-020-01751-2

【主编评语】辅助化疗导致大约三分之一的女性患者体重增加、葡萄糖不耐受和高血压,而这些事件背后的机制还不清楚。发表在BMC Medicine的研究评估接受辅助化疗的乳腺癌和妇科癌症患者的微生物组和体重增加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发现,患者粪便微生物组与辅助化疗后体重增加相关,且影响无菌小鼠代谢,目前仍需大规模队列研究验证该结论。(@Lexi)

饮食限制或有助于预防肝癌

Liver Cancer[IF:9.72]

① 饮食限制(DR)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转基因小鼠肝癌发生;② DR抑制肝细胞中NF-κB、STAT3、STAT5活性,减弱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下调多种原癌介质,降低氧化/内质网应激;③ DR下调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下调肝脏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2、PI3K和AKT表达;④ STAT3信号和脂肪生成是受DR抑制最严重的肝癌发生通路;⑤ DR刺激自噬和p62/死骨片1降解,增强AMPKα磷酸化、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21表达,并减弱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Dietary Restriction Suppresses Steatosis-Associated Hepatic Tumorigenesis in Hepatitis C Virus Core Gene Transgenic Mice
07-10, doi: 10.1159/000508308

【主编评语】饮食限制(DR)是一种预防肥胖、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策略。尽管肥胖、代谢综合征、脂肪肝和肝细胞癌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但DR对脂肪性肝癌发生的机制和影响尚不完全清楚。Liver Cancer最新发表的研究发现,DR或通过减弱炎症、细胞应激、细胞增殖、胰岛素信号和衰老,从而抑制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转基因(HCVcpTg)小鼠的脂肪肝相关肝癌发生。这些发现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每天持续减少30%的食物摄入量有利于预防由HCV核心蛋白引起的脂肪变性相关肝癌发生。(@Lexi)

摄入多酚类化合物能降低胃癌风险?

Cancers[IF:6.126]

① 分析来自胃癌库(StoP)项目的数据,包括3471例胃癌病例和8344例对照,评估多酚类摄入与胃癌风险相关性;② 多酚摄入量最高的1/4人群胃癌发生优势比(ORs)低于其余人群,但无线性趋势;③ 胃癌发生与多酚类摄入量负相关,包括总多酚(OR=0.67,摄入量最高的1/4 v.s 摄入量最低的1/4)、总类黄酮(OR=0.73)、花青素(OR=0.74)、黄烷醇(OR=0.77)、总酚酸(OR=0.75)等;④ 该结果在不同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和吸烟习惯的人群中均一致。

Polyphenol Intake and Gastric Cancer Risk: Findings from the Stomach Cancer Pooling Project (StoP)
10-20, doi: 10.3390/cancers12103064

【主编评语】酚类化合物可能对包括胃癌在内的几种癌症风险产生有利的影响,但多酚类与胃癌的相关性还没有被充分研究。最新发表在Cancers的研究旨在评估多酚类摄入与胃癌风险的相关性。该研究发现胃癌发生与多酚类摄入量负相关,但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纵向数据来证实这种关联。(@Lexi)

四川大学团队:化疗和光动力疗法纳米颗粒治疗结肠癌

Advanced Science[IF:15.84]

① 研制一种负载活性氧(ROS)的铂纳米酶(PtNP)‐反应前药纳米颗粒(CPT‐TK‐HPPH/Pt NP);② 该纳米颗粒包含酮缩硫醇键连接的喜树碱(CPT,一种化疗药)和光敏剂HPPH;③ 该纳米颗粒中的PtNP高效分解过氧化氢产生氧气以缓解肿瘤缺氧;④ 氧气产生的情况下,660nm激光照射可消耗HPPH以释放CPT,增强光动力疗法(CPT也是HIF-1a抑制剂,可增强HPPH细胞毒性);⑤ 该纳米颗粒表现出良好的长循环和较强的体内靶向性,可在体内外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with ROS‐Responsive Prodrug and Platinum Nanozyme for Enhanced Chemophotodynamic Therapy of Colon Cancer
09-06, doi: 10.1002/advs.202001853

【主编评语】化疗和光动力疗法(PDT)的联合应用在肿瘤协同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但由于在实体瘤中,化疗释放行为不可控、药物靶向能力低、低氧相关PDT效率低等因素,化疗和光动力协同治疗很大程度上受到阻碍。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钱志勇与研究团队开发出一款结合化疗和光动力疗法的纳米颗粒(CPT‐TK‐HPPH/Pt NP),通过分解过氧化氢产生氧气,在660nm激光照射下释放化疗药物,并增强光动力疗法。该CPT‐TK‐HPPH/Pt NP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或将进一步促进化学光动力协同治疗肿瘤的研究。(@Lexi)

辽宁大学:缺失核心蛋白聚糖或可促进结肠癌进展

Matrix Biology[IF:8.572]

① 氧化偶氮甲烷/DSS诱导小鼠的结肠炎相关癌症,核心蛋白聚糖敲除小鼠的肠道肿瘤数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② 机制上,核心蛋白聚糖敲除小鼠的肠道上皮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Snail、Slug、Twist、MMP2等)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③ 在核心蛋白聚糖敲除的结肠炎相关癌症小鼠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显著上调;④ 塞来昔布与核心蛋白聚糖联用,可在核心蛋白聚糖敲除小鼠中显著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及肿瘤增殖。

Decorin deficiency promotes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and colon cancer metastasis
10-13, doi: 10.1016/j.matbio.2020.10.001

【主编评语】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是肿瘤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并非由肿瘤细胞表达。Matrix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来自辽宁大学毕秀丽团队与国外合作者的最新研究,发现缺失核心蛋白聚糖可增强上皮间质转化,以促进小鼠的结肠炎相关癌症的进展,而核心蛋白聚糖与塞来昔布(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治疗可显著抑制缺失核心蛋白聚糖的小鼠体内的肿瘤生长。(@szx)

FIT检测大肠癌优势明显

Gut[IF:19.819]

① 纳入9822名具有疑似结直肠癌(CRC)症状患者,结肠镜检出CRC患病率为3.3%;② 设定定量FIT检查阳性截止值分别为2、10、150ug血红蛋白/g粪便(ug/g);③ FIT截止值阳性率分别为37.2%(2ug/g)、19.0%(10ug/g)和7.6%(150ug/g);④ FIT对CRC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16.1%和31.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8%、99.6%和98.9%;⑤ FIT对CRC的敏感度分别为97.0%、90.9%和70.8%,特异性分别为64.9% 、83.5%和94.6%;⑥ 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93。

Faecal immunochemical test is superior to symptoms in predicting pathology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lorectal cancer symptoms referred on a 2WW pathway: a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y
10-21, doi: 10.1136/gutjnl-2020-321956

【主编评语】Gut发表的最新研究评估了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IT)是否可以筛选出具有疑似结直肠癌(CRC)症状的患者进行紧急检查。该研究纳入9822名具有疑似CRC症状并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FIT筛查。FIT灵敏度最高可达97.0%(截止值为2ug血红蛋白/g粪便),在此截止值的FIT阴性结果可以有效排除CRC。根据FIT阳性结果选择患者进行紧急检查优于根据症状选择患者。(@Lexi)

结肠镜:二次视图检查或可提高腺瘤检出率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8.549]

① 1011例无症状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或监测,随机分为接受两次(SFV:502名)和一次(SWC:509名)结肠镜视图检查组别;② 两组的整体结肠腺瘤检出率都很高,而SFV组中右半结肠的腺瘤检出率显著高于SWC组;③ SFV在49名患者中发现58个额外腺瘤(9.8%),导致15名患者的监测方案发生变化;④ SFV组从结肠右曲到直肠退出结肠镜检查的时间中位数延长1.5分钟;⑤ 年龄越大、男性、是否吸烟、右半结肠退出镜检时间越长都是右侧腺瘤检出的独立预测因素。

Two vs one forward view examination of right colon on adenoma detection: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10-13, doi: 10.1016/j.cgh.2020.10.014

【主编评语】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报道了一项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多中心随机试验,比较了右半结肠的一次视图检查和两次视图检查对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发现两次视图检查显著提高右半结肠的腺瘤检出率,对右半结肠的两次视图检查应该纳入常规检测方案。(@爱的抉择)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广西妇幼营养陈彬林,Lexi,FU,szx,爱的抉择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101 | 10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1031 | 9文聚焦肠道噬菌体:研究一日千里,转化指日可待

1030 | 特别推荐:一图读懂"肠脑轴"里程碑综述

1029 | 今日Nature双发:聚焦菌群-免疫互作和肠神经

1028 | 微生物培养有何新突破?34分综述一览阶段性进展

1027 | 上交大PNAS:免疫治疗诱肠炎,双歧杆菌来缓解?

1026 | 肠炎因何转癌?菌群⇔免疫→活性氧

1025 | 盐越少越好?心血管顶刊提醒或应调整当前指南

1024 | Lancet重磅综述3连发:聚焦功能性胃肠病

1023 | 今日Science:结肠黏液如何捍卫肠-菌和谐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