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减脂/减重/抗衰老/调菌群,9文关注"吃的学问"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1-16

今天是第1714期日报。

绿色地中海饮食可减少肝脏脂肪及NAFLD

Gut[IF:19.819]

① 294名腹部肥胖/血脂异常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健康饮食指南(HDG)、地中海饮食(MED)、绿色地中海饮食及干预,持续18个月;② MED组摄入较多蔬菜,用家禽/鱼代替牛肉/羊肉,每日摄入28g核桃,绿色MED组在MED组的基础上,额外摄入绿茶与Mankai;③ 3组的NAFLD患病率从干预前的62%分别降至54.8%、47.9%及31.5%;④ 绿色MED组的肝内脂肪减少量显著高于HDG组及MED组;⑤ 肝内脂肪的减少与Mankai及核桃摄入、肠道菌群的特定变化等因素相关。

Effect of green-Mediterranean diet on intrahepatic fat: the DIRECT PLUS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01-18, doi: 10.1136/gutjnl-2020-323106

【主编评语】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近300名腹部肥胖/血脂异常者进行18个月的饮食干预,发现相比于健康饮食指南及地中海饮食,绿色地中海饮食(在地中海饮食的基础上额外摄入Mankai及绿茶,并限制红肉及加工肉类的摄入)可更多地降低肝内脂肪含量,并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szx)

不同膳食脂肪来源不影响健康人的肝脏脂肪浓度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766]

① 64名健康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摄入富含棕榈油、大豆油或可可脂的适当热量饮食,干预16周;② 脂肪质量不影响肝脏脂肪浓度、内脏脂肪、皮下脂肪、肥胖指数、血压、肝酶、瘦素或空腹血糖;③ 与棕榈油相比,大豆油和可可脂组的体脂量降低,大豆油降低血清总胆固醇、LDL胆固醇、总胆固醇/HDL胆固醇的比值;④ 相比于另外两组,可可脂组的HDL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粪便游离脂肪酸无显著差异,仅有十五烷酸水平降低。

Eucaloric diets enriched in palm olein, cocoa butter, and soybean oil did not differentially affect liver fat concentration in healthy participants: a 16-week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20-12-31, doi: 10.1093/ajcn/nqaa347

【主编评语】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对比了富含3种不同脂肪(棕榈油、可可脂和大豆油)的适当热量饮食对健康人的影响,发现不同膳食脂肪来源对受试者的肝脏脂肪浓度、内脏/皮下脂肪、血压、血糖等指标无显著影响。(@szx)

Nature子刊:补充肌酸能否激活脂肪产热?

Nature Metabolism[IF:N/A]

①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14名年轻健康瘦弱的成年素食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肌酸和安慰剂后急性冷暴露;② 补充肌酸后,身体成分保持不变;③ 补充肌酸不会增强急性冷暴露后的棕色脂肪组织(BAT)的活化;④ 补充肌酸不会改变寒冷引起的能量消耗(EE)与饮食诱导的产热(DIT);⑤ 补充肌酸不会改变骨骼肌的线粒体软骨能力与肌肉中磷酸肌酸(PCr)的恢复率。

No evidence for brown adipose tissue activation after creatine supplementation in adult vegetarians
01-18, doi: 10.1038/s42255-020-00332-0

【主编评语】肌酸被认为是提高机体饮食诱导产热的能力并影响能量平衡的新的靶点,然而目前仍缺乏人的数据,Nature Metabolism 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在肌酸水平较低的素食成年人中,补充肌酸并没有增强冷暴露诱导的棕色脂肪的活化和产热。(@宇宙最酷Vera)

生酮饮食改善多项身体指标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IF:7.862]

① 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持续时间不少于12周、涉及受试者不少于100人)进行荟萃分析,总结生酮饮食对身体组成及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影响;② 纳入的受试者包括健康人、超重/肥胖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等;③ 生酮饮食对体重、BMI、脂肪重量、非脂肪重量、瘦体重、内脏脂肪组织、腰围、体脂比等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④ 生酮饮食对上述指标的长期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The effect of ketogenic diet on body composition and anthropometric measur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01-14, doi: 10.1080/10408398.2020.1867957

【主编评语】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18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后发现,生酮饮食可显著改善体重、BMI、腰围、体脂比、内脏脂肪组织等多项指标。(@szx)

热量限制模拟物的抗衰老机制(综述)

Ageing Research Reviews[IF:10.616]

① 传统CR模拟物包括:靶向mTOR的雷帕霉素,靶向电子传递链的二甲双胍及白藜芦醇,靶向AMPK的葡萄糖胺,靶向乙酰基转移酶的亚精胺;② 一些新型CR模拟物包括:靶向GATA转录因子的DMC,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屏障及减少营养吸收的真菌多糖,靶向乙酰基转移酶的曲恩汀,靶向AMPK的α-酮戊二酸盐及无机硝酸盐;③ CR模拟物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剂量、环境、对象)可能发挥不同效果,甚至产生毒副作用;④ 需探索CR模拟物与其它抗衰老干预的互作。

Recent advances in the field of caloric restriction mimetics and anti-aging molecules
2020-12-18, doi: 10.1016/j.arr.2020.101240

【主编评语】热量限制(CR)模拟物可通过与CR及间断性禁食相似的方式调节抗衰老通路,在动物模型及人体中有益健康,并可能延长寿命。Ageing Research Review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传统CR模拟物(雷帕霉素、二甲双胍等)及新型CR模拟物(DMC、真菌多糖等)的抗衰老作用机制。(@szx)

羟基肉桂酸对肠道菌群及健康的影响(综述)

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IF:9.912]

① HCA在人体内可通过3种途径代谢:完整吸收、小肠/肝脏酶催化下的硫酸化等修饰、肠道菌群代谢;② 结合状态下的HCA可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抑制致病菌生长,游离HCA可能保护肠道屏障并促进肠道损伤愈合;③ HCA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缓解动物模型的IBD、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结直肠癌等疾病;④ 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微量营养素、植物化学物质及食物加工过程可影响HCA的生物利用度;⑤ 过量摄入HCA有潜在的促氧化及致癌风险。

Hydroxycinnamic acids on gut microbiota and health
2020-10-30, doi: 10.1111/1541-4337.12663

【主编评语】羟基肉桂酸(HCA)是酚酸中的主要种类之一,通常与植物细胞壁呈结合状态,只能被有限的几种酶解离。HCA包含的种类包括: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及香豆酸。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各类HCA在人体内的吸收及代谢途径,重点概述了肠道菌群对HCA的代谢,并总结了各类HCA对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调节作用,以及在动物模型及细胞系中HCA对IBD等多种疾病的潜在改善作用。(@szx)

成年前的长期饮食摄入如何影响成年后的肠道菌群?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766]

① 纳入128名平均年龄29岁的成年人,检测粪便菌群,并获取1-18岁的饮食记录,评估成年早期的菌群组成(158个属)与从婴儿期到青春后期的长期饮食摄入之间的关系;② 长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与成年早期的3个菌属相关:1岁时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考拉杆菌属负相关、与小类杆菌属正相关,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变化率与脱硫弧菌属正相关;③ 能量摄入以及其他宏量营养素与任何菌属都不相关。

Long-term dietary intake from infancy to late adolescence is associated with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young adulthood
01-20, doi: 10.1093/ajcn/nqaa340

【主编评语】从生命早期开始的长期饮食摄入情况,对人体肠道菌群有关键的塑造作用,可能对成年后的长期健康有重要影响。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近期发表研究,调查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后期的长期饮食摄入(能量、碳水化合物、纤维、蛋白质和脂肪)与成年后的肠道菌群组成的关系。这些发现或有助于研究旨在减少菌群相关疾病的早期饮食干预措施。(@mildbreeze)

CRISPR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3.546]

① 多种基于CRISPR的工具可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菌群调控;② 例如:靶向ogr的CRISPR-Cas3可靶向去除致病性大肠杆菌以提高食品安全;③ 靶向csn2的CRISPR-Cas9可靶向去除布氏乳杆菌(腐败菌)以增加食品的保质期;④ 基于CRISPR-dCas9增加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剂)的galU及pgmA(胞外多糖产生相关)的转录水平,可提高酸奶的粘度以改善其感官形状;⑤ 基于CRISPR-nCas9 D10A去除嗜酸乳杆菌(益生菌)的脂磷壁酸合成酶,可改变其免疫调节功能。

CRISPR-Directed Microbiome Manipulation across the Food Supply Chain
2019-04-16, doi: 10.1016/j.tim.2019.03.006

【主编评语】近年来,基于CRISPR的技术使基因组编辑相关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进展。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CRISPR的基因编辑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去除致病菌或腐败菌、增强发酵剂及益生菌等有益菌的活性等。(@szx)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从动物来源食物中摄入的污染物PCDD/F及PCB

Environmental Pollution[IF:6.792]

① 随机选取中国大陆5个地区的市场,对11种动物来源食物中的PCDD/F及PCB进行定量;② 动物来源食物中的∑PCDD/F、∑PCB及WHO-TEQ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4-14.3pg/g、0.04-2.8ng/g、0.013-0.75pg/g(鲜重);③ 沿海地区动物来源食物中的PCDD/F及PCB浓度显著高于内陆地区;④ 陆地动物及海洋动物来源食物中的PCDD/F及PCB种类分布有显著差异;⑤ 水生动物摄入是沿海地区WHO-TEQ暴露的主要来源,而牛肉、羊肉及奶摄入是西北地区WHO-TEQ暴露的主要来源。

Levels and patterns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in foodstuffs of animal origin from Chinese markets and implications of dietary exposure
03-15, doi: 10.1016/j.envpol.2020.116344

【主编评语】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F)及多氯联苯(PCB)是两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人体可通过呼吸、饮食摄入及皮肤接触暴露于PCDD/F及PCB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海军团队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中国大陆5个地区(东北、西北、中部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的市场上的11种动物来源食物进行分析,对比了不同地区、不同食物中的PCDD/F及PCB浓度。(@szx)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szx,orchid,楸楸,高压锅里的水母,mildbreeze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123 | "体外模拟消化"发展到啥水平?19页年度综述说透

0122 | 高碳水一定增加能量摄入?自然·医学:No!

0121 | 印遇龙院士领衔,高分综述说透"丁酸"

0120 | JAMA巨献:说透克罗恩病

0119 | 重磅:72家机构联手,最大规模人遗传与肠菌分析发布

0118 | 菌群/变异/调控,5文聚焦中国肠癌新突破 

0117 | 年度综述聚焦:盘点全球食品创新与技术

0116 | 今日Cell:感染过后,小鼠和菌群携手变强大!

0115 | 伤肠害乳:深度揭示"产毒脆弱拟杆菌"促乳腺癌机制

0114 | 今日Nature:熟悉的食物突然总让人肚子疼?或是细菌捣过鬼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