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活动实力巨献 | 闫慧等:2020年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回顾

闫慧,等 图情档学界 2022-04-24

“十大热点”活动彩蛋来了!



“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彩蛋来袭:

2020年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回顾》——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闫慧副教授,《从多元异构走向融合归一 — —图情档新文科建设的趋向评析》——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周文杰教授,两篇实力佳作为2020年度图情档学界十大热点评选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让我们共同期待2021年十大热点活动的开启!








闫慧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数字中国背景下数字贫困消减行动研究”、“中国农民数字化贫困实证研究:现象、根源与对策”等。公开发表成果集中在数字化贫困和学科教育主题。

研究兴趣长期聚焦在数字化贫困、社群信息学、信息行为、学科教育。

2020年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

研究热点回顾  

闫慧,高家擎,闫新战,于艺浩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闫慧, 高家擎, 闫新战, 于艺浩. 2020年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回顾[J]. 情报资料工作, 2021, 42(2): 8-13.

2020年,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领域学术研究取得全方位的进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图情档系列刊联合图情档39青年学者沙龙在2020年底举办的中国图情档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梳理了一年的学科研究成果,遴选出了年度学术热点,分布在图书情报与档案事业发展与规划、学科建设、疫情信息管理与数据治理、学术评价、图书馆学教育百年、图书馆智能转型、情报学发展、科技情报事业、数字记忆、档案法解读。入围的其他十大候选学术热点分别聚焦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与图情档服务创新、数字人文与图情档博融合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文旅融合与图书馆发展创新、图书馆热点事件、健康信息学、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档案社会化服务、档案数据治理、区块链技术与档案管理等。


归纳起来,学术热点集中在三个主题领域:新冠疫情下的信息管理,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信息管理,新技术、新服务与新文科。本文将围绕三个主题来开展述评。


1 新冠疫情下的信息管理

2020年新冠疫情催生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对疫情信息管理的研究热潮,主要聚焦在公众信息行为、数据治理、应急信息管理等领域。


(1)公众信息行为。第一,公众新冠疫情信息需求。社交媒体用户的需求集中在风险认知、政府对公众行为的要求、社会情感等方面[1],社会化问答网站用户的需求则包括社会影响、预防、传染性等[2];按照信息搜寻需求认知及对疫情的风险感知程度,社交媒体用户则可以被分为潜水关注型、搜寻困难型和积极障碍型三种类型[3]。信息公开需求被划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和无差异型需求[4],公众的信息需求满足渠道有:政府、媒体[1](如专业新闻媒体、公众社交媒体、聚合媒体、医学媒体和政务媒体[5])等。第二,健康信息素养与行为。针对60岁以上新冠肺炎老年人轻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健康信息素养由健康信息意识与需求[6]、健康信息获取能力(含信息源选择能力和信息查寻能力)、健康信息评估能力与健康决策能力构成[7],健康信息评估能力体现在:核实信息来源的权威性、评估信息内容的准确性、注意健康/医学信息的特殊性、避免分享未经核实信息[8]。


(2)数据治理。第一,舆情数据监测。百度搜索指数[9]及新浪微博文本数据[10]揭示了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传播分为起始、爆发、波动/降温、失焦四阶段,政府在不同阶段则应做好舆情预警、舆情引导和舆情评估。第二,数据获取、共享与集成。疫情信息采集应保护个人信息[11];数据共享典型场景主要是监测预警和复工复产两个场景[12];大数据[13]、人工智能技术[14]、数据管理与数据共享开放[15]标准均为必需条件。第三,疫情档案数据治理。政府应重视流动人员档案管理[16]、利用档案支持预警决策、科研以及公众健康教育[17]、建设抗疫档案资源库[18]或专题数字档案馆[19]。


(3)应急信息管理。应急管理与服务以数据信息为基础或切入点[20],情报学可能的贡献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以及构建应急情报体系,关键举措包括境外公共卫生战略情报体系[21]、医学情报体系[22]、应急联动协同情报体系[23]、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24]、智库应急情报体系[25]等。传统信息服务机构如图书馆采用阅读疗法维护学生情绪[26-27];高校图书馆应主动应对危机、建设高校在线教学系统生态圈、全国图书馆教学教参系统和共享合作平台[28];公共图书馆应成为重大社会事件的积极反应者、图书馆生态系统的方向引领者、培育阅读习惯的专业推广者、弥合社会鸿沟的信息赋能者和服务创新与终身学习的坚定践行者[29]。


疫情信息管理研究的兴起,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对用户至上的理念、信息的效率与决策价值、数据实践价值的重新发现,直接催生了学科理论与方法向跨学科领域发展的趋势,推动着对重大突发事件走向产生实质性影响。信息行为研究丰富了疫情此类突发事件下弱势群体信息获取与利用规律知识,数据治理研究发现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档案、图书馆等实务部门应对信息疫情和现实公共卫生危机提供实践路径,应急信息管理丰富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应用体系。


2 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信息管理

2020年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国家重大战略主要包括“十四五”规划、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新文科建设、教育评价改革、总体安全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本学科在事业规划、数据要素、新文科建设、学术评价、安全情报、新修订《档案法》等方面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


(1)图情档事业“十四五”规划。图书馆事业的“十四五”规划应以图书馆转型为目标,运用战略驱动与组合战略,实现图书馆技术、服务、资源、空间、时间、读者、团队和文化要素的组合[30]与统一;公共图书馆的规划目标应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31-32]。科技情报事业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立体化科技情报资源体系、科技监测预测与响应体系、全程化知识服务体系、多层次情报产品体系、特种文献保障体系[33]。档案事业在“十四五”期间需要在制度化方面重点加强档案制度意识、档案制度建设、档案制度执行力度、档案制度监管机制等[34]。


(2)数据要素与图情档。图情档学科的使命与数据要素市场要求高度契合,且能满足后者的理论需求,研究内容、方法、理念和范式均能以数据为核心,在发展数据科学、数字人文、科技数据管理、数据素养、社会计算等领域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35]。本领域在数据与信息资源的关系、产权、价值与定价、生产与供给、需求开发、交易市场治理、数据产业[36]、数据治理[37]领域提出高质量建议,政府数据治理的建议分为数据法治、宏观数据调控、数据质量保障、数据资产管理等[38]。


(3)学术评价。第一类研究为宏观性研究,侧重于从顶层设计角度探讨学术评价体系的重构,通过厘清学术评价的根本目的、原则等相关问题,以期破除现有评价机制的漏洞,构建与我国科研发展水平良性兼容的学术评价与管理体系。学术界存在“以引文评刊”和“以刊评文”两个错误导向[39],引发研究质量下降、学术不端增加、学术风气浮躁等危害[40],应借鉴科学计量和同行评议两类评价方法应用的国际实践,建立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权重配比合理的评价体系[41],从标志性成果、标志性贡献和标志性工作三方面做到以标志性评价为核心[42]。


第二类研究为微观性研究,侧重于探讨具体的学术评价指标与方法,通过对传统评价方法的补充优化推动学术评价实践的进步,其研究框架通常是先构建评价模型,随后采用信息计量的定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针对学术成果的评价有对数据论文的评价[43]、应用知识抽取技术评价学术论文[44]等,针对学者的评价有引文全数据视角[45]、基于学者知识网络的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46]等。开放评价与替代计量学方面出现了新闻替代计量指标[47]、基于“收藏-评论-引用”证据链创新定量评价方法等新研究发现[48]。


(4)其他重点战略领域。一是总体安全观与情报学。2020年有关总体安全观的研究主要聚集在安全视阈情报学的研究热点主题分析[49]、常用情报方法[50]、网络信息治理[51]、个人信息保护[52]等。二是新修订《档案法》。学界尤其关注该法案的档案利用条款[53]、新增信息化条款[54]、效用困惑[55]、局限性[56]等。


2020年“十四五”图情档事业规划研究的兴起、新修订《档案法》为延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实践使命、延长学科生命力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教育评价改革和总体安全观三大战略为图情档学科所含的信息管理规则和方法提供了新型应用场景,为经济发展、文化教育进步和国家安全提供新的经验和建议。新文科建设则是为图情档学科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作为交叉应用型学科的典范,图情档学科在文文、文理、文工、文医、文农等层面的学科交叉发展上可提供独特经验,在缓慢发展中寻求更多生机的图情档会在更大的学科领域信息管理中发生更多深度融合与拓展。


3 新技术、新事业与新文科

2020年对图书馆、科技情报、档案事业等传统服务中的研究对象产生影响的主要技术有: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5G/6G、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冠疫情发生加速了新兴技术与传统服务的融合,催生了更多有启发的研究成果,为图情档领域新文科建设指明了重点方向。


(1) 图书馆的智能转型。智能时代图书馆发展转型的方向包括业务创新、资源融合、智慧服务等。其中业务创新有内容的游戏开发[57]、数字人文建设[58-59]、医疗服务等;资源融合包括:图书馆内部资源整合、合作资源整合[60-61]等;智慧服务涵盖:精准匹配[62]、古籍远程观赏、在线阅读[63]、期刊投稿指引、自动化文献综述、读者荐书[64]、智慧场馆、智能服务场馆[65]、校园导航、古籍的还原等。


关于图书馆智能技术的研究包括:机器学习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66]、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精准数据实现用户画像,从而为用户提供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67-68];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虚实共生空间能够为图书馆真正实现实时交互、精准服务[69],实现数字孪生图书馆[70]理念。


智能图书馆平台研究出现新成果,上一代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已在逐步被FOLIO替代[71],后者是新一代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之一,系统采用数据层、支撑层、接口层、应用层和门户层的五层架构设计,具有全媒体管理、全流程管理和全网域发现等特点[72],其Codex在元数据管理方案设计上能够实现平台的个性化定制和数据的自管[73],图书馆需主动参与平台开发[74],从而实现采访流程再造、馆藏模式再造、服务流程重组和图书馆人员再造等目标[75]。


(2)科技情报事业的战略升级。一方面,在实践上提出科技情报事业发展新战略与对策。新技术催生的新时代促使科技情报事业产生变革,需要新定位和新战略,新定位为创新支撑、决策咨询、安全预警和信息保障[76];新战略为:使命引领事业,定位驱动发展,强化体系建设、能力建设和服务创新,服务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辅助政府科技决策的高端智库,支持科技前沿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全社会科技创新和知识传播[77]。科技情报重点工作应聚焦在工作内容、情报能力、信息资源储备、工具系统和组织模式、机构协作与分工、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78]。


另一方面,在理论上提出情报三元组,延展科技情报服务场景,从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拓展到更复合的空间、更多元化的服务内容与形式、更丰富的利益相关者,科技服务类型拓展为通用型服务、广谱型服务和靶向型服务[79];在方法上提出采用直接抽取、词对匹配、主题词抽取、基于TF-IDF的生成方案、组合词生成方案五种方法抽取标签,用词林表中的词间关系分析标签关联和相似度,采用协同过滤、基于常识、标签关联等推荐算法推荐标签,形成科技情报用户画像[80]。


(3)档案服务的智能化。第一,数字记忆是承载档案传统服务智能化的首要选择。数字记忆将特定对象的历史文化信息以数字方式采集、组织、存储和展示,在网络空间承载、再现和传播的记忆形态,具备多资源互补、多媒体连通、迭代式生长、开放式构建的特征,需要的目标定位、文化阐释、资源整合、编排展示、技术支撑五个构建步骤[81];数字记忆长期保存与利用的方法有主体逻辑、数据逻辑和技术逻辑[82];数字记忆分为国家、机构、社群与个人四类[83]。作为机构数字记忆参与主体之一,档案部门在村落记忆场中的定位为赓续乡村记忆、留住乡情乡愁、传承文化遗产,通过乡村记忆的档案化、故事化和工程化完成其定位[84]。第二,档案智能化服务的多样化选择,如基于用户画像的档案智能化信息服务体系[85]、基于知识图谱的档案智能化关联检索系统、基于社交媒体的档案实时性交互服务平台[86]、面向数字人文的知识服务[87]等,人工智能技术导致档案管理主体间性、档案场景机器化、档案职业边界扩大[88]。


(4)新文科建设。图情档学科应更加关注社会需求,重视交叉融合,加强理论创新,坚守人文传统[89],坚守学科内核,强化引入新技术与方法,内部再造与优化、增强应用属性[90],守正创新[91]基础上促进学科知识与核心知识融合[92-93],重塑学科体系,驱动学科范式转型,开创学科新领域[94],融合现有二级学科,推动跨一级学科交叉合作,扩大学科输出[95-96],建设新文科实验室[97],实现人才产学协同培养,坚持实践导向[98]。新文科建设中的图情档学科应重点发展健康信息学、数字人文、数据科学等新兴领域[99]。百年历史的中国图书馆学正经历着改革突破期[100],情报学教育在可能的偏离之中面临军事/安全情报、数据科学等多重抉择[101],档案学教育也需要解决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研究平台、团队与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的问题[102],但图情档仍然坚定走在了坚守主流专业并积极拓展新领域[103]的道路上。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所描述与解释的图书馆、科技情报与档案事业在新的技术、新的国内外形势、突发的重大公共事件影响下发生了重大转变,智能化是这些转变中最能带给业界和学界合作信心的趋势。图书馆智能技术与新一代平台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转型,科技情报事业则是在全球贸易战愈演愈烈和新冠疫情冲击下实现战略定位、重点工作、服务场景、服务方法等全新变革,档案事业在文化传承使命的感召与服务转型压力之下,沿着数字记忆、用户画像、交互服务、知识图谱、知识服务的多元化方向进行探索。新文科建设的方向将由学科历史惯性与现实竞争、重大技术突破、事业发展走向等共同决定。


4 总结与展望

纵观2020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对重大危机的关切前所未有。全球新冠疫情激发学术危机与使命感,图情档学者迅速从疫情对高等教育与事业的巨大冲击中觉醒,以坚持信息公平、信息效率与信息可信为己任,在服务国家疫情防控、满足百姓信息需求、保存抗疫宝贵证据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与实践进展。第二,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意识与行动形成合力。学者们从2019年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总体安全观与档案体制改革等重大领域的关注与研究,到2020年对“十四五”规划、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新文科建设、教育评价改革、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重大战略的跟踪、调研与思考,一直走在国家战略需求的前线,为政策与事业献策,为学科生存空间发声,在本领域核心知识、技能与方法的创新探索上从未止步,学界与业界达成共识的领域逐渐增多。第三,学科百年荣耀与未来险阻并存。2020年是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新百年的开端,学科主力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着如此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科对话与交融在不同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成果中引起关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与事业版图催生了更多的学科危机感。学科研究未来之路,仍在脚下。

(本文为节选版,原文请参考《情报资料工作》原刊及官方网站全文版和数据库版。

推荐阅读:
1.2020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发布!2.期刊主编精彩热评十大提名热点!

3.热点评选精彩继续!看期刊主编如何热评12大提名热点!

4.2019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评选结果发布
5.王世伟:数据驱动的图书馆学情报学

6.闫慧:2019年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领域研究热点回顾

7.周文杰:图情档理论发展、学科转型与教育变革的数据化趋向解析










图情档学界交流群公开招募了!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传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图情档系列刊官网公众号图情档学界高端学术交流群欢迎您的加入。

请联系小编微信(ID:chonger675341),申请好友主题“姓名+单位+职务”。









图情档学界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图情档系列刊官方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