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DGA】劳动脱贫:以工代赈和公益性岗位
以工代赈和公益性岗位作为就业推动机制在扶贫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本质与以工作换福利的工作福利理念一致,可从两项制度的发展探寻工作福利政策的变化。10月15日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院长/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唐丽霞教授以中国工作福利实践的演进为主题进行了线上分享。
此研究选题缘起于国际减贫进程中印度劳动就业的实践,这一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原理与中国以工代赈与公益性岗位制度相似,作为工作福利在中国的实践,以工代赈和公益性岗位制度成为劳动脱贫的体现。
讲座首先回顾了中国以工代赈的发展历程。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限,中国以工代赈可以分为“应对自然灾害”和“关注反贫困”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集中在生产救济领域,兴修水利工程等,以生产和防灾为着力点;后一阶段政府开始运用公共投资手段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础生产生活条件,兼具建设和救济的双重目标,实现在低收入水平下以公共支持措施提供社会保障。和反贫困结合后政策实施对象为行政村,这种区域式瞄准与反贫困目标和贫困现状相适应。两个阶段显示了以工代赈实施在政策目标和支持方式上的巨大变化:政策目标由救灾变为扶贫;支持方式由实物变为货币。
其次,唐丽霞教授回顾了中国公益性岗位制度发展历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公益性岗位制度目标群体经历了由城市就业困难对象向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转变。而2008国际金融危机和2013年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将公益性岗位制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在梳理了现有部分公益性岗位设置情况后,唐教授总结了公益性岗位制度的实施效果,一方面制度的实行,让一些很难依靠自己找到工作的就业困难人员,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就业并获得收入,政策影响也从促进就业转变为通过提高收入实现脱贫。另一方面,对社区而言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公共服务岗和管理岗,公益性岗位就业和公共服务双重职能的结合,能够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公共部门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
基于对两种制度的回顾,讲座进而分析两种制度的共同特征与差异。在共性方面,第一,两项制度都与反贫困相结合,将实施区域重点放在农村地区;第二,整合劳动力资源,让劳动力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发展;第三,通过发挥工程建设和岗位设置作用,改善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但作为两种独立的制度,二者在明显存在差异。一方面覆盖群体劳动力水平变化,由强劳动力转向弱劳动力;另一方面政策效用变化,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到补充基本公共服务。而这些变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作福利制度受益群体聚焦化和政策效用功能化的特点,也反应了中国工作福利制度对脱贫攻坚现状的积极应对。
最后,就中国工作福利制度的演变,唐教授提出,不同于西方多数福利受助者身体健康和具有较高劳动能力,中国工作福利制度在扶贫领域主要面对的都是贫困户和残疾人,该群体本就因劳动竞争力弱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无法获得工作。而国家承担起维持民众生计的义务,从劳动力性质出发改变原有以工代赈对劳动力的要求,并设立针对弱劳动力的相关公益性岗位,实现受益群体由强劳动力到弱劳动力的转变。随着时代发展,以工代赈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经济发展的红利已经被人们享受,工作福利制度建设开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转变为以基本公共服务为依托,并为适应需求开发多种岗位补充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制度效用随着制度依托基础的变化发生了改变,并随着政策持续而发展成为一种功能。公益性岗位在农村的实施,证明工作福利制度不仅仅作用于福利受助者,还作用于其他个体,使得制度效用功能化。当工作福利制度在扶贫领域的功能化实现后,就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补充现有因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差距。
中国的减贫与发展是过去四十年里全球发展的重大成就。其过程一方面符合全球化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转型的一般性规律,另一方面又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自身逻辑演化的结果。基于市场的开发式扶贫手段、针对区域与个体的瞄准机制与全社会参与的扶贫机制等实践内容形成了中国贫困治理的基本经验。今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中国的减贫经验为全球国际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减贫目标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并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作出贡献。
国际发展和全球农业学院(CIDGA)
中国农业大学基于其过去几十年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发展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探索之上,于2020年组建的校级跨学科、跨学院、围绕国际发展和全球农业相关学科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校级新农科建设平台。面向国际前沿,秉持全球视野。
编 辑:杨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