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IDGA】对外援助研究范式转型:视角、方法与数据

CIDGA CIDGA 2023-10-24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没有阻挡中国对非洲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步伐,2021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成为新时期指导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的纲领性文件。与此同时,学界对中国援助的研究范式、方法和数据等方面的新进展已大大提升了全球范围的中国对外援助研究水平。那么,对外援助的国际新进展对国内的对外援助研究有何启示?中国视角的国际发展合作研究理论如何更好地解释并引导中国援外的政策与实践?


7月5日,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通过第十四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会议平台,在北京辽宁大厦组织了主题为“中国对外援助的理论与实证创新”学术专题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西北大学(美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重庆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中青年学者和专家出席本次研讨会。本专题的研讨分为两个小组。

中国对外援助实践研究新视角
第一小组的讨论主要围绕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与援助的理论与经验展开,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教授主持。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陈雪柯报告的题目是《经验扩散与治理能力:中埃“三网一化”发展合作对埃塞俄比亚的影响》。论文以2015年中国与非盟签署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航空三大网络及基础设施工业化(简称“三网一化”)为背景,以中国和埃塞俄比亚“三网一化”为案例,考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合作是否及如何影响当地国家的国家治理与国内政治。研究表明,中国通过以干中学、模仿和说服等三种方式实现发展经验的扩散与示范,在中埃“三网一化”合作中提升了埃塞俄比亚的财政汲取能力、服务市场能力和法治能力。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全球安全治理研究院讲师程子龙以《中国与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体系》为题进行汇报。他的研究表明,中国与联合国在人道主义事业领域是相互推进、互为表里的过程。中国自身发展和人道主义救助机制建设受益于联合国。联合国是中国开展多边国际人道主义工作的重要依托,中国以联合国为平台,遵循其人道主义援助规范与原则,学习其工作实践。中国与联合国互为人道主义伙伴。中国是联合国人道主义体系不可或缺的能力补充和重要建设者,而联合国则是维护国际人道主义秩序的坚定基石。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枭汇报的论文题目为《德国灾难援助外交的动机层次与演进逻辑》。他对德国灾难援助外交的历史性考察表明,德国的灾难援助外交具有人道主义的动因,也有追求大国身份的战略目的。德国善于利用规制的特征非常明显。他指出,随着中国国际权力的增长,以及中国在海外提供越来越多的灾难援助产品,德国与中国在灾难外交上不免存在竞争。筹划中国灾难外交的新范式,需要尽快提上议程。他的研究在历史与地缘上对德国灾难援助的动因分析提供了新思路,他认为,德国经验对中国未来的灾难援助与减灾合作也有政策启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超汇报的题目为《中美欧人道主义援助模式的比较与借鉴》。他在报告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道主义援助在国际政治事务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欧盟和美国是全球人道主义援助领域的重要行为体,在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人道主义援助在中国对外援助和外交事务中的地位也达到了新高度。中国、美 国和欧盟的人道主义援助在理念、机制和路径等三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他认为,面对日益增长的人道主义援助需求和复杂的人道主义援助形势,欧盟和美国的人道主义实践经验对我国的人道主义援助模式的不断完善具有启发。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陆继霞教授、张传红副教授对本节的论文汇报进行了点评。两位评论人指出,研究欧美国家的国际发展合作与援助(包括人道主义援助)需要有一定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并且理论创新要结合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发展实践,从实践中总结中国对外援助理论体系的独特价值。

中国对外援助分析的数据与新方法
第二小组的讨论主要围绕中国对外援助的实证研究前沿议题与方法创新展开,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黄振乾副教授主持了该小组的探讨。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胡建梅汇报的题目为《对外援助机构设置与双边援助分配》。论文通过定量方法研究援助国对外援助机构设置变化特别是援助机构独立性是否对援助国援助意愿和援助参与程度产生影响。她对1995-2017年22个发展援助委员会(DAC)援助国和143个受援国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拥有独立对外援助机构的援助国往往拥有更强的对外援助意愿,对国际发展援助的参与度也更强。独立的对外援助机构提高了援助国在各援助领域尤其是经济基础设施与服务领域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她指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成立有利于扩大中国对外经济基础设施援助与服务领域的援助力度。
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系博士候选人阮志航分享了题为“Framing and Support for Foreign Aid Among Chinese Nationals During COVID-19”的研究。他利用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中国对外援助再次引发全球关注为契机,通过社会科学实验方法测试了不同的框架叙事(frame)对中国民众援助态度的影响。研究设计中考察的框架叙事分别为援助推动国家利益、援助作为互惠行为和援助作为知识分享内容。研究发现,如果在问卷中纳入援助推动国家利益、援助作为互惠行为、援助作为知识分享的相关信息,中国民众对疫情援助的支持度会得到显著提升,但对一般发展援助的支持度没有显著变化。研究表明,中国民众对援助的支持理由不同于传统欧美国家,并且民众对不同类型对外援助背后的支持理由不同。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蔡洁汇报了题为《中国对外援助与软实力提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为例》的研究论文。她创新性的使用各国新闻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关注度来测度软实力。她利用2011-2020年中国对外援助和受援国新闻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度的面板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研究了对外援助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援助总体而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呈显著正相关,但在不同地区的结论有所不同。此外,不同类型的对外援助作用也存在差异。这一结果有助于研究中国对外援助的政治效应,为未来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制定提供政策参考。
杜克大学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潘心如汇报的论文题目为《效益优先还是政治至上?——中国对非援助次国家分配的逻辑》。她以非洲20国为例,将援助数据(AidData)地理数据库与族群空间插值数据库(Spatially Interpolated Data on Ethnicity)等进行匹配,对中国对非援助在次国家层面分配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她的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援助更易流向首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道路密度较小的地区,非洲国家分配政治中的“族群偏好效应”(和在任领导人同族群更可能得到援助项目)和“出生地效应”(在任领导人同的出生地)对中国援助的实际分配没有显著影响。中国援助在非洲的次国家分配上更多体现出实用主义色彩,而非被政治俘获。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候选人汤可依分享了题为“Development Finance and Distributive Politics: Comparing Chinese and World Bank Finance in sub-Saharan Africa”的研究论文。她从次国家的角度,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和世界银行的发展性金融项目(Development Finance)与非洲当地分配政治的关系。通过使用非洲48个国家的地理信息数据,研究发现,受援国民主的程度越高,则“族群偏好效应”越显著,即任领导人同族群的地区更分配到援助项目。竞争性选举机制不仅没有约束援助项目分配的族群偏好效应,反而起到了激化作用。世界银行援助项目的条件性约束(aid conditionality)也没能杜绝援助分配存在的族群偏好效应的存在。她通过对埃塞俄比亚和赞比亚两个案例的深入研究剖析了其中的因果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郭士祺以“Chinese Aid and Local Employment in Africa”为题研究了中国基础设施援助项目对非洲当地就业的影响。他将2000-2014年期间中国对十个非洲国家的援助项目空间位置和非洲国家家庭调查数据进行匹配,使用“双重差分法”来识别中国援助项目对当地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援助项目对当地就业有积极作用:在中国援助项目启动后的头两年内,当地就业显着增加了2到3个百分点。但这种影响在第三年之后减弱。中国援助项目通过相关部门直接和间接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项目都显着增加了短期就业,而学校、医院、水电设施的建设也对当地就业更有持续性。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讲师李元馨汇报题目为“Does Chinese Foreign Aid Work in Sub-Saharan Africa? An Empirical Analysis”。她的文章聚焦中国发展援助在非洲的有效性,即中国援助项目是否能够推动了当地受援国的经济增长。她利用2000-2014年中国对撒哈拉以南51个非洲国家的面板数据,并且使用了工具变量因果识别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发展援助项目有效推动了当地国家的经济增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接受美国援助的“混合体制国家”(anocratic regimes),中国援助项目的经济增长作用最为显著。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郑宇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系候选人钱璟对第二小组的七篇论文从理论框架、研究设计、数据选择、定量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点评。评论人指出,中国对外援助的实证研究已经从传统的较为粗糙的研究、单一方法、国家层次的研究转向更加科学化、多种方法结合、次国家层次的研究。中国对外援助不仅仅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在实证研究上积极和国际前沿进行对话。

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中国更加迫切的需要通过国际发展合作来更好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次专题研讨会的汇报者皆为青年学者,他们具有自国际发展、国际关系、区域与国别研究、发展经济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背景,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对外援助的前沿议题,体现了青年学者对认识和理解中国对外援助行为和深入研究中国与国际发展的学术追求。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未来将继续参与和贡献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与对外援助的学术研究和交流。

以下是会议现场精彩瞬间组图↓












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CIDGA)


中国农业大学基于其过去几十年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发展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探索之上,于2020年组建的校级跨学科、跨学院、围绕国际发展和全球农业相关学科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校级新学科建设平台。面向国际前沿,秉持全球视野。


文稿:黄振乾
编辑:张丽霞

相 关 阅 读
【CIDGA】中国非洲发展研究的多学科对话
【CIDGA】走进世界粮食计划署,了解粮食安全与营养 ——中国农大第三期外事班国际组织实地访问侧记
【CIDGA】走进世界银行,了解全球发展与减贫治理 ——中国农大第三期外事班国际组织实地访问侧记
【CIDGA】李小云教授应邀参加第七届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
【CIDGA发展知识讲坛】全球发展挑战、国际合作与全球农业治理
【CIDGA】信电学院、国际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联合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庆祝建党100周年讲话”精神联学、导学活动
【CIDGA】徐秀丽教授应邀参加多边国际组织举办的加强人道与发展合作研讨会
【CIDGA】李小云:发展知识夏日四讲
【CIDGA发展知识讲坛】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全球农业治理
【CIDGA】我院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视频边会分享实现发展权的做法和经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