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DGA】课程回顾 | 中国发展经验的种子何以播向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经验 孕育全球农业人才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尊重非洲、热爱非洲、支持非洲,中国人民始终与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心相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在2021年11月接受《新京报》采访,谈及“为什么要去非洲种玉米”时说道:“我感觉到一种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自觉,希望把我们自己的价值,纳入到全球体系中,我们希望中国的发展实践和经验与世界相互联系起来。” 作为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和排头兵,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号召,肩负起培养非洲留学生、对非开展技术培训项目等重任。
在当前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以实际行动做出表率,在“中非1+1”农业合作项目基础上,基于学校优势学科和国际发展特色理论开设《中国发展经验(模式)》跨学科创新课程。聚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南南合作,分享中国发展经验、讲述中国发展故事、丰富中外人文交流、培育全球农业与国际减贫的高层次人才,将中国发展经验的种子播撒到全世界。
1
教室之内:倾听专家讲授发展经验
本学期《中国发展经验(模式)》课程邀请了来自农学、食品、动科、动医、工程及人文社科等领域的9位专家组成授课团队,为来自加纳、塞拉利昂、乌干达等9个非洲国家的16位留学生授课24课时。专家与留学生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分享中国在 “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SDG1)”、“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 “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SDG9)”、 “气候行动(SDG13)”、“陆地生态(SDG15)”、“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SDG17)”等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案例与可持续发展经验。从多元化视角探讨中国发展经验和国际合作,交叉学科教学汇集各领域前沿知识。
基础设施改善、内生动力激发、公共服务、相关经济政策改革等多方面的中国发展经验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这些经验的推广将对推动南南合作产生重要启迪。
在这一教学板块中,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国际发展时报(IDT)联合发起人徐秀丽教授通过讲述在中国乡村发展、脱贫攻坚和南南合作的亲身经历,介绍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SDG减贫目标的历程;全球学院副院长唐丽霞教授结合自己在中国乡村尤其是云南河边村考察多年的经历,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为留学生们展示中国乡村在食物、住房、公共卫生、养老、娱乐等多方面的发展与变迁。
此板块包含农林牧副渔等广义上的农业概念及中国和全球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及经验,各位专家从食品营养、动物医学、畜牧养殖、水资源管理等视角进行教学授课,为留学生提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视角和经验研究成果分析框架。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杨栋副教授围绕中国传统“五谷”,借水稻、小麦等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过程,向留学生展示了中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多样化、现代化发展历程。
国际学院柴利副教授解读了食物系统对全球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对非洲食物系统进行了深度分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李孟华教授从绵羊野生基因的种间杂交与气候适应性角度分析了全球畜牧物种保护的重点与发源地的相关性。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刘文丰教授基于全球和中国旱作农业与灌溉农业的经验研究,提出了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方案。
全球学院齐顾波教授以中国—联合国发展规划署—可口可乐三方合作为案例,讲述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水资源管理模式。
各位专家通过授课为主、讨论答疑为辅的方式,向留学生多方位展现了中国发展经验、全球气候变化、畜牧业、水资源管理等涉及农业转型和国际发展的知识,在留学生心中播下了促进国际交流,传播中国发展经验的种子。
2
教室之外: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发展历程
在2022年春季授课过程中,项目制教学和O2O混合教学的构想被纳入实践。除了沿袭2021年的课程传统,还突破性地走出教室,迈出了实地考察的第一步。学院组织留学生到动物医学院实地感受中国动物医学的发展历程,由临床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导师韩博教授亲自授课,展现中国发展变化之大。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创建于1949年,被人们称为“宠物界的协和医院”。韩博教授首先通过题为《天使爱宠物》的视频,展示了城市化过程中动物医学诊疗对象的转变过程,接着讲述了在此背景下中农大动物医院的发展历史。随后带领留学生参观动物医院的诊室、化验室、影像室等10余个科室,为留学生展示了中国动物医学的深厚实力。
3
课程之后:教学成果斐然
在《中国发展经验(模式)》的授课过程中,分享中国发展经验理论和实践的24课时被转化为解决“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现实问题、参与全球治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4小时的成果汇报课上,16位学生从聆听者和学生的身份转变为项目负责人,对各自感兴趣、认为将有助于家乡建设的中国发展经验进行观点分享,在南南合作背景下,探讨其对非洲国家发展的有益启示。
本课程推动中国发展经验在全球范围内的分享和实践,为留学生提供各类国际交流和学习的资源和广阔机会,培养应用性人才,助推成果转化。来自塞拉利昂的留学生康迪(Conteh Barbah Mohamed)参加由中国商务部主办、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UNOSSC)合办的 “发展中国家青年跨境电商扶贫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线上研修项目”,并获得结业证书;塞拉利昂籍留学生阿达(Adams Philip Duwai)、赞比亚籍留学生文雅(Mwelwa Lombe)和坦桑尼亚籍留学生卡西(Rukia Hamdan Suleiman)在《科技日报》英文版分别发表署名文章:Small Towns Are Transitioning from Rural to Urban Societies(《中国小城镇的城市化转型》)、China Left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Me(《中国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China's Food Security Miracle in Past Four Decades(《中国过去四十年的粮食安全奇迹》)。部分留学生则以课程论文向国际会议投稿,与导师联合撰文、报名参加征文比赛等。
《中国发展经验(模式)》以项目制身份认知转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中外学生融合交流、助推中国经验成果转化“四位一体”的模式,培育全球农业与国际减贫人才,将中国特色发展经验通过留学生传到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为国际减贫与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CIDGA)/
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CISSCA)
Established in 2017, CIDGA/CISSCA is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at brings together multidisciplinary fields arou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global agriculture based on decades of the university's explorations on both bring-in and going-out development researches and talents fostering.
供稿:汪琼华 郦莉编辑:赵天阳【CIDGA】我院留学生康迪参加联合国研修项目获证书并发表感悟【CIDGA】我院留学生文雅报刊撰文 分享印象中的“第二个家”【CIDGA】《科技日报》英文版刊登我院留学生阿达署名文章
【CIDGA】我院中非1+1农业合作项目2020级留学生实践教育考核答辩会圆满举行
【CIDGA】我院中非1+1项目留学生参加并热议2021年可持续发展论坛
【CIDGA】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1+1+1跨国青年学习小组——共话减贫经验,助力非洲发展
【CIDGA】我院留学生接受新华社采访谈中乌南南合作
【CIDGA】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喜迎16名“中非1+1”项目留学生
【CIDGA】我校“中非 1+1”留学生实地调研总结报告会顺利举行,中坦农业与减贫合作项目为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CIDGA】我校滞留非洲留学生顺利通过线上论文开题答辩
【CIDGA】我校中非1+1农业合作项目首批留学生全体顺利通过线上开题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