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打招呼?这些事情你要知道!
共享教育,共享未来,点击关注童行计划
春节将近,今天我们说个应景的话题:亲友团聚时,孩子不愿意叫人、打招呼怎么办?
今天的文章转载自公众号《西西爸聊教育》。西西爸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在儿童教育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心得。希望这篇文章能解答一些你心中的疑惑,更多一份安心,静待花开。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西西爸聊教育
ID:zack_EDU
春节快要到啦!亲戚朋友团聚欢庆的时刻,大人们免不了让孩子跟大家打招呼。如果这时孩子不配合,或者孩子已经很大了,和人打招呼仍然停留在“大家好”的模式下,有些爸爸妈妈就会觉得困扰——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呢?
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打招呼?孩子和亲友打招呼与我们和亲友打招呼背后,有什么不同?
从生物的角度来说,打招呼表示:我没有威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主动问候和微笑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对方的排斥心理。但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说,主动微笑更多是一种示弱。
我们可以看到野外的猫和猫、狗和狗,或者电视里陌生的大猩猩和大猩猩见面时,第一反应不是微笑,而是警觉、警告和敌意。这是关系到生存安全的本能。只有同一个族群里面的动物见了面,弱者会向强者示好。
但人类在这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了。由于有社会体系的保障,我们对于这种维护领地和生命安全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了,这种“示弱”的方式反而变成了一种增进人和人之间联系的必要形式了。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多的还是处于依照本能和学习人类社会生活模式的阶段。对他们来说,任何非直接养育者,都是陌生人。本能的紧张是必然的。即便,我们所说的“认生”的阶段过去了,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面,还是会对不那么熟悉的人带有本能的警觉。让这个阶段的孩子去和人表示友善,就是一种和孩子的本能较劲的事情。
孩子的礼貌是怎么习得的?是父母每次教孩子说“要叫人”就可以学会的吗?
事实上,这往往起到的是反作用。
孩子社交能力的习得更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同伴活动的影响。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孩子对于社交活动的兴趣是非常大的。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孩子们在放学的时候不断地和同伴告别,乐此不疲。这不就是打招呼的一部分么?
其实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已经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中,发展出了社交能力。到了小学之后会变得更加复杂(比如交换礼物、节日纪念日的特别赠送、卡片信件的交流等,甚至出现使用关系进行联合和孤立同伴的行为)。可以说,大多数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的发展其实是高过我们父母想象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让孩子给二大爷三大妈打招呼的时候,这孩子为什么整天就是那副“死样子”呢?
原因很简单:孩子和二大爷三大妈的感情没有那么深。而且,他还没有发展出另外一些能力:预见性判断、因果关联、自我情绪的熟练控制。这些能力帮助我们快速忽略过交情,而完成所谓的“礼节性”的交流。
什么是预见性判断
我们对于和人交往都会有一定的目的性(就算想得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也算是一种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我们会尝试表示友善。如果缺乏这样目的的人则会明显让人感觉难以亲近。
对于孩子来说,她与爸爸妈妈的亲戚朋友并没有这样的目的作为动机,同时她也预见不到,打招呼会带来的积极效应。所以,孩子很缺乏动机做这个事情。
再衍生出来说,很多家长会强迫孩子去和人打招呼,这就是一种动机取代了。将打招呼本来的动机“我愿意与人交好,所以才打招呼”替换成“我为了不被爸妈训斥,所以才打招呼”。这样的动力非常有限。
因为打过招呼之后,威胁消失了,动力也就不存在了,但与人交好的状态则是一种持续性的动力输出,这两种不同的动机在长期发展之后差距是巨大的。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对家里亲戚一个个很机械地叫个遍,或者说个“大家好”后就闷头做自己的事情,这些现象就是典型动机被取代造成的。
什么是因果关联?
对于成人来说,打招呼、微笑、称赞他人、推心置腹等行为是可以换来对方的积极回应的,在长年的社交生活中,我们逐渐将这种关联变成一种理所应当的结果。
但是孩子生活经验不足,无法确定他的友好行为一定会得到积极回应的结果。他需要一点点进行尝试和确认,需要时间和反复试错。作为家长,要做的可能是需要找个好一点的“陪练”,一个有耐心陪着孩子不断练习社交反馈的亲友。
什么是自我情绪控制?
自我情绪控制很关键。对于成人来说,紧张、抗拒、厌恶等感情多少会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收敛和克制。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一部分的能力可能需要到6岁甚至更高的年龄才能逐渐发展和习得。这不是靠和孩子事先约定和反复教育就能够解决的。这和1岁以前的孩子不合适练习走路是一个道理。强迫孩子做与他情感相违背的事情意义不大,往往还会画蛇添足,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情绪问题。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孩子的礼貌问题怎么处理呢?
1
1
1
首先,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打招呼,不要强迫孩子,更不要用语言威胁或者诉诸体罚。其实父母们应该给自己的思想松个绑。
试想一下,我们真的希望孩子老练成那样么?如果孩子真的一进亲戚院子就人未到声音先到:“二大爷~三大妈~,我想死你们啦!早年老听爸妈念叨起你们,老想来,总是被琐事缠身……”这样的娃,恐怕也会叫人头疼吧?
社交技能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亲子关系足够亲密,孩子其实也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给孩子时间去成长。在经过几个月乃至几年的内心矛盾的成长之后,孩子会迎来社交技能突破点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为孩子屏蔽掉一些外来的噪音和压力,让他的情绪有个合适的成长空间。
1
2
1
其次,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交能力成长的环境。正如前文所说,大人可以为孩子创造机会锻炼社交技能,比如找个好陪练。
我的女儿就有这样一个比她大十多岁的热情的“姐姐”陪她玩耍。下图是我女儿写给“姐姐”的信。可以看到孩子和“姐姐”互动的过程中她真挚的感情流露。
其中名字部分作者做了PS处理
当孩子和比较活泼的同伴相处时,我们不要打扰他,更不要去试图用比较和贬低的方式去“激发”他。“你看看邻居家的谁谁”之类的语言可能是打击孩子自我发展最有效的武器。他们让孩子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对语言的排斥上,而无法专注于自我的内心发展。
如果孩子和外向的、愿意主动和大人沟通的同伴在一起玩的很开心的话,让他们自在地一起玩耍就是了。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表面上可能看不出来,但是孩子会不断地受着同伴的影响,内心在默默地成长和学习。
同时,作为父母榜样的作用也是需要注意的,不过由于孩子社交活动更多是从同伴这里习得,所以,不要对此有过高的期望。
1
3
1
最后,如果发现孩子开始有外显性的发展的时候,适当的鼓励和激发。
何为适当?当孩子开始有外显性表现时,“我家宝宝真棒!”这样的话语其实已经是过度的鼓励和刺激了。认可、鼓励的微笑和拥抱其实就足够给孩子信心了。
当然,也可以在之后适当的时候,开诚布公地、客观地和孩子讨论一下他的表现。寥寥几句的评价也足够激发孩子下一次的行为了。
小结
对于成人习以为常的事情,细细的拆解开来,其实都是很复杂的生理机能和思想发展过程。如果用“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做不到”这样的话语去指责孩子其实是不公平的。
家长要做的,是更需要去发现过程中缺少和不完全的部分,通过耐心等待自然发展和科学合理的练习的结合,有效且合理地达成目标。养孩子没有那么难,但也不是那么简单。
大家在育儿过程中有任何好的体会、想法和建议,也欢迎整理成文发送到我们的邮箱:info@weplanets.com。
育儿亦育己,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一路童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想走在现实之前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