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安心是故乡
今天的文章是来自培田驻点的贺莹老师,她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培田,还有有关孩子、山村小学的故事。希望你喜欢。
二条是贺莹老师所在的培田冬令营,欢迎了解。
我是童行学院在福建培田的驻站教师。
到童行学院之前我是一所省会城市里有名的公立学校的美术老师。2018年6月,我成为了童行学院的驻站教师,到福建培田的一所乡村小学继续美术教学。
之前的我可能始终处于焦虑而不自知的状态,每天早晨开车的车速是快的,等红灯的时候手指会握紧方向盘。会为了抢不到一个停车位而懊恼;上午必须一杯黑咖啡,否则下午会头疼;晚上当孩子睡着,会坐在电脑前或者拿出手机刷屏,默默地熬到疲惫得睁不开眼再爬到床上。
我的生活看起来还算丰富,经常和朋友聚会,也会带孩子出游,似乎这所城市里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活着的。直到三个法国人对我的表情提出质疑。
2015年暑假我在巴黎街头等车,旁边一起等车的一个陌生女人突然对我说:你怎么不笑?刚才我一直在观察你,你没有笑过,笑起来吧,像我们一样,生活需要笑容。就在巴黎街头,我一脸尴尬地看一位法国女人对着我又唱又跳。
一周后在马赛,我们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喝咖啡,那家咖啡馆她去了几十年,每个服务员都和她很熟。席间突然有个服务员对我说:你一直没笑,你显得很老,那位老太太比你年轻,她笑得多开心。
第三次发生在2018年5月童行学院教师培训的时候,法国哲学家奥斯卡对我说:你的脸上写满焦虑,难道没有人告诉你吗?
童行学院教师培训
是呀,没有人告诉我,我的表情是如何的,只是越来越不喜欢看照片里的自己,也不喜欢照镜子。直到在福建培田一个月以后,坐在梳妆台的镜前敲击笔记本键盘,抬头就能看见镜中的脸,发现自己的表情渐渐柔和,身体没那么僵硬,开始放松。
究竟是什么让自己有了变化呢?大约有这些不一样吧。
一、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
从7月到培田的第一天开始就开始领略培田的美。培田的天空很美,我会经常望着天空发呆,而这里的孩子很淡定地说:哦,美吗,我们经常看呀。
是呀,真正的美丽往往都是与生俱来而不知的。
文中图片均为童行实拍
和村民聊天的时候得知,培田村的水和土完美地跳过了工业发展时代,有据可查的农耕文化超过600年,目前无任何一家工厂落户培田。本地的井水培田人喝了几百年,往地下深挖几十米以后抽上来的地下水源一直被认为是优质的饮用水源。
培田村的九十岁以上老人有15人,80岁以上有41人。历年来九十多岁的老人数量一直就比较多,过百岁在培田也不稀罕,也算是长寿村了。
到培田以后,每天都安心地享受培田的空气、水,和本地食物,每天早晨都会喝一杯村里农家自己熬的姜糖茶和自制绿色食品早餐,真的是每天喝得吃得心里安稳踏实。
二、和谐的生活环境
到培田半个月以后我就经常不锁门就出门了,刚开始的时候看到别人都不锁门时很惊讶,到现在自己也经常不锁门,往往还会经常忘记拿手机,到目前为止的确没有丢过东西。
有一次和房东谈起此事,房东的答复是:以后白天出门都不用锁门。他说的可是整栋楼的大门哦。其实在晚上有时也不见他锁门来着,真的是心大。
民风如此淳朴也许和培田村民都是一个大家族有关。培田是一个有族谱记载600多年的古村,村里只有一个姓:吴。所有的村民都是亲戚,村主任是吴氏23代,村书记是24代,村里的年长者大部分是22代和21代,还有少数几个20代的辈分高的老人。
而在童行学院驻站的培田小学里,大部分孩子是第25代,大家都知根知底的在同一个村庄生活了几百年,如此相熟,哪家有什么大事小事,瞬间就能传播开。长辈也会经常教育家里的孩子,同宗同族,德字为先。这也是乡土中国的典型写照吧。
而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是不敢不锁门就出门的。城市在这二十年经历的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这些年的道路和住房都在快速更新;城市的道路两旁也像装了拉链似的不停地开开合合;店铺的变化也大,偶尔办一张年卡用了几次后却发现换了老板。
邻居之间常年不往来也是常态,走在街上,人来人往看似很热闹,我们却是很戒备来自一个陌生人的搭讪,大家都练就火眼金睛识别各种欺骗和不良企图。城市教给我们穿上钢盔铁甲保护自己,乡村让我们回归柔和。
培田村的夏天
三、不一样的学校
学校操场准备铺土操场改水泥坪,把操场上四棵树给放倒了,我看着树木心疼,追着问他们:请问必须要移走吗?必须全部要铺水泥操场吗?留一片土壤给孩子们种点植物也挺好的呀。书记说:上面打算取消掉一所村小,我们学校建了操场就会保留下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村小,不能让孩子们年纪小小就去寄宿。
我知道周边的村小陆陆续续地都在被合并。最近接触过几个去中心学校读书的孩子,他们只有周三和周末可以回家。家长和孩子们都更喜欢留在村里上课,因为每天都能和家里人在一起。
培田小学二年级孩子们去写生
在和退休校长吴美熙老师聊天的时候,美熙老师说:在1998年出现一次合并取消村小的浪潮,经过美熙老师和当时一众有关人士的努力,保留了培田小学。第二次危机出现在2010年,培田小学最少的时候只有18名学生,经过大家的多番的努力和奔波,培田小学又保住了,村里的孩子们有地方上学,他们的家长就会安心留在这里,也给村庄留住了部分青壮年人。
村小现在的状况是缺少老师,大家都很高兴有支教的老师来到村小给乡村孩子带来艺术课。来到培田小学给本地的孩子上了一段时间的课以后,我的感觉就是,乡村孩子的智力和城市孩子之间没有距离,有的是眼界的差异。
培田小学,孩子们在上美术课
培田村的建筑很有特色,吸引了众多建筑专业的老师和学生,而培田村的孩子们觉得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就是习以为常的住宅。他们出生在这里,每天在千米古街穿梭玩耍,却很少关注到这些老房子的雕梁画柱。
之前小学的孩子们没有上过美术课,他们对美术的观念还只停留在用水彩笔或者蜡笔绘画的阶段,对新鲜的、绚丽的乃至可以动手实践参与的课程非常感兴趣。
我就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当地特色调整了课程内容,从孩子觉得容易的事物着手,让他们了解各种绘画媒材和表现手法。
先引导孩子们的目光关注身边的美好。例如某天刚好偶遇一只蟋蟀在讲台上发呆,就把它抓进瓶子里,和孩子们研究了一下午的蟋蟀,画完以后再把蟋蟀放出去。孩子们给蟋蟀自备麦克风,给它加了一朵米田共,画面简洁有趣。
有时候我们一路走到南山书院,沿途随手摘些叶子,到教室里就着手上的叶子一边讲解叶的颜色和形状,一边顺势拼摆成一幅画,再用树叶和手指印成昆虫家族聚会或者昆虫大战的故事。
孩子们从以为画画就是拿只水彩笔在本子上画概念化的公主和房子,到开始观察和思考培田的房子应该怎么画,花了整整三个月时间。
到十一月,孩子们开始思考我们的屋檐是怎么翘的,也开始谈论:老师,我在村里找到九十多头鸱吻兽;老师,我家院子里有几十头鸱吻兽……
上周和厦门的几位老师一起吃饭,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到培田来支教?笑着回答:之前我并不知晓培田,机缘巧合,也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和培田小学的孩子们一起的艺术探讨之旅才刚刚开始。能在青山绿水中不急不躁地教书育人,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拥有的环境。偷得浮生两年闲,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再细细地分享培田的故事和孩子们的成长经历。
12
贺莹
童行学院培田驻站教师
童行营地导师
专注儿童美术教学25年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童行公益
童行驻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