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如何出贵子?印度告诉你答案
本文看点:提到印度,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总是脏乱的街道、挂满人的列车、难以置信的种姓制度和性别歧视。
但是,令人惊异的是,在世界500强公司中,有30%的CEO是印度人,他们不仅擅长创新,而且具有很强的管理天赋。
印度的教育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让他们在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结出了这样令人瞩目的教育果实?今天,我们继续跟随纪录片走到印度去一探究竟。
周五
视野 🌏
全文共6108字,阅读时间7分钟
🌿🎨🌏
印度,一个被我们戏称为“阿三”的邻居。
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提到印度,想到的可能是脏乱的街道、挂满人的列车、难以置信的种姓制度和性别歧视。
我们的耳边仿佛响起了宝莱坞电影里洗脑的神曲,还有咖喱味的英语。
不容小觑的是,印度,这个和我们一样古老的国家,正在向世界展现巨大的影响力。
在全球创新中心硅谷,在世界顶尖的高校里,在尖端科技的发布会上,你都能看到印度人活跃的身影,听到咖喱味的英语。
根据《财富》杂志的统计,世界500强公司中,有30%的CEO是印度人。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谷歌、微软、摩托罗拉、诺基亚、Adobe等等。
印度人要当上美国高科技企业的高管,不仅要专业过硬,还要有出众的软实力,比如创造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更困难的是,他们还要对付文化的差异和种族的壁垒。
你可能很好奇,他们是在美国出生的移民吗?
并不是。这些印度CEO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更不可思议的是,许多人出身于普通家庭,在印度读完本科,甚至研究生后才出国。
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向印度的教育竖起大拇指,看看他们的教育有什么特别之处。
上一周,我们跟着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去了芬兰。这周,我们继续追剧,去印度看看。
▲戳图片温习文章
01
穷折腾,折腾成了CEO
说起印度的教育,你可能想起了几年前一部很火的电影,叫做《三傻大闹宝莱坞》,说的是印度最好的大学——皇家工程学院里,三位学霸的故事。
电影里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晚上,交通瘫痪。女主的姐姐难产,女主又不在身边。接生的任务,就落到了男主头上,可他连生孩子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男主脑洞大开,想到个办法:让女主通过视频,远程指导;再用吸尘器,把孩子吸出来。
悲剧的是,这时候居然停电了。男主凭借自己强大的动手能力,先是自制了一台交流电设备用来发电;又用简陋的材料,把吸尘器改装成了一台真空吸盘器,顺利地让孩子生了出来。
男主可以说是优等生中的另类:他不会规规矩矩地听讲,刷题,考高分;也不会在高大上的实验室里,神秘兮兮地做着让人搞不懂的实验。
他的厉害之处,是在危机的情境中,用极其有限的条件,极低的成本,解决实际问题。
你可以说他脑洞大、逆商高、动手能力强,随机应变……印度人专门给这种品质起了个名字,叫做Jugaad。
Jugaad的意思是大概就是“凑活”“穷折腾”。当标准的办法行不通的时候,需要想想别的办法,凑活着把事儿给办了。
其实,有时候,连印度人自己都讨厌Jugaad。因为有人明明不用凑活的时候,也偏要凑活。比如这辆车,明明可以走在线内,却非要压着线。
Jugaad有不好的一面。它意味着混乱,不守规矩。并且,不彻底解决问题,就会制造出新的问题。问题越来越多,局面也会一直混乱下去。
不过,Jugaad盛行也可以理解。印度人口多,资源匮乏,哪怕再小的问题也不太可能彻底解决。
可是,行动总比等待强,解决一点是一点。当外界的资源匮乏时,印度人就发掘他们最宝贵、最丰富,也是最廉价的资源——智慧。
在印度的街上,你能看到民间Jugaad高手各式各样的“土味发明”。
比如这辆自行车,没了把手也没关系。↓
一辆摩托车也能赛过一辆皮卡。 ↓
力学学得好,砖墙永不倒。 ↓
每一天都是被风吹过的夏天。 ↓
如果仅仅把Jugaad理解成生活中的小聪明、小智慧,那就太小看它了。
能凑活,竟然变成了印度人的一种神奇的管理天赋。
印度诞生了那么多世界500强的CEO,就与Jugaad精神关系密切。
有人认为,Jugaad精神能让印度人在混乱中制造秩序,在复杂的组织里、变动的行业中生存下去。
由于生存境况的限制,印度人可能从小就明白了,没有什么完美的解决方案,也不能等到万事具备再行动,因为压根等不到那一天。想做什么,从身边找找资源,一定可以做成。
影片中说,我们中国人擅长朝着完美的终点,把事情做完。印度人不会等到有了完美的想法,才会去做。他们会在做的过程中完善。
在生活里,印度人不追求完美的解决办法。在学校里,印度的学生也不接受标准答案。
在印度的课堂上,学生很喜欢跟老师争辩。听到不同意的地方,就举起手发言。有的时候,他们甚至没有搞清楚基本的概念,没有理解老师的话。不过,他们还要说,还要说。说对说错并不重要,把话说出来最重要。
中国的学生就很不一样,与老师意见不同时,会再想想老师的话有没有玄妙之处,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成熟。就算有了成熟的想法,也不一定会说出来,因为害怕和标准答案不一样。
▲印度学生在课堂上辩论
02
印度Jugaad风靡世界
说到这,你可能发现了,Jugaad没什么特别的,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啊。
确实,对于逐渐富裕的中国人来说,Jugaad是一段不太遥远的回忆。
小的时候,我们的父辈、祖辈会把旧衣服改造成围裙、抹布、坐垫;会用废弃的木料、毛线、布头,给我们做些小玩具。
那时的厨房很简单,每样厨具都是多面手:炒锅可以蒸东西,筷子可以做蒸架,汤勺可以烙蛋饺皮,旧罐头瓶可以储存杂粮……
对于中国人来说,Jugaad有个更亲切的名字,叫“物尽其用”。
如今,“物尽其用”离我们渐行渐远。
我们的厨房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厨具,能做出来的菜却越来越少。
每一年,我们都会给孩子更换一批适龄的玩具、教具,来锻炼他们各种各样的能力,还总是觉得不够。
以前,我们喜欢用少来创造多。现在,我们更喜欢用多来创造多,甚至用多来创造少。
或许是穷惯了,大多数中国人追求的是“多”,认为充足的资源是孩子成才、人生幸福的前提。
不过,就在我们追求“多”的同时,国外有些人却意识到了“少”的好处。一点点资源,其实也能办成很大的事,改变千万人的生活。
比如,在印度,有人用普通的黏土发明了冰箱。不用电,就能让蔬菜、水果保鲜很多天:
在非洲,有人让药物搭上顺风车,用运输可口可乐的冷链把救命药送到了穷人家中: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用成本不到一美金的纸片和玻璃珠,造出了能放大2000倍的显微镜。投放到偏远地区,用于血液病的检测:
在气候湿润的秘鲁,人们收集空气中水汽,转化为饮用水,缓解了缺水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我们中国,通过互联网远程医疗,而不是建造大型医院,让偏远地区的人们享受到了优质的诊疗服务;利用手机支付,而不是建造银行,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在此之前,西方已经习惯了花费数百亿美元,以及无数的自然资源,制造出炫酷的科技产品,来改变世界。
iPhone4/5/6/7/8……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十年前,第一眼看到iPhone 的时候,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觉得,iPhone能够改变世界。
然而,一代又一代iPhone 的发布之后,我们才发现,更新换代的目的与其说是不停地改变世界,不如说是不停制造差异,创造需求,获得利润。
高投入的创新模式,是发达国家的老路,也是我们正在走的路。
可欠发达地区的人们给了发达国家一个启示——并不需要高大上的实验室、昂贵的器材、高端的会议、浩大的工程,才能改变世界。
用身边很少的资源,甚至是废弃的材料,也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这种“由少生多”的创新,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节约型创新(frugal innovation)。
如今,节约型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的新趋势。相反,“投入更多,获取更多”(more for more)的商业模式,正渐渐势微。
为什么会这样呢?
印度裔学者Navi Radjou在他著名的TED演讲中,给了我们三点解释。
第一个原因是购买力下降。西方国家的民众已经渐渐难以负担最新科技产品。这种消费降级,今天的中国人也能感同身受。
第二,地球上的水资源和石油资源逐渐枯竭。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问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西方国家富人和中产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因此,现有的产品、服务与用户需求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鸿沟。这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问题。
Navi Radjou举了个例子。在美国,居然还有7000万人没有享受到银行服务。因为银行提供的服务太高大上了,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日常需求。
西方接二连三的金融危机,让人们觉得,买高端的产品,就能有高质量生活,这听上去越来越像句谎言。要想拥有持续的繁荣、稳定的幸福,就要学会用少的资源,创造多的价值,也就是Jugaad精神。
03
穷人的孩子玩什么?
刚才说到了,我们国人也曾以小发明、小点子为乐,用少来创造多。
穷开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我们更喜欢美食、豪宅、商品、旅行带来的丰裕的快乐。
这一点,对小孩子也一样。
纪录片中,一位叫做Arvind Gupta的老爷爷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废旧的材料,经过他的妙手,变成了有趣又益智的玩具。
吸管剪几下就能吹出音符:
把旧报纸折叠成船、还有各式各样的帽子,就能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用胶卷筒就能做一个一个打气筒:
这不就是我们的童年回忆吗?小的时候,没有条件买精巧的玩具,我们就用废旧材料制造玩具。一个牛奶盒就是一条船,一个塑料袋就是一面旗子,一堆土就是一座城堡。
踩牛奶盒发出的声响,烧垃圾发出的火光,都让我们兴奋不已。
而现在,孩子的欢乐似乎也建立在金钱之上了。家境越好,孩子也就能拥有越酷炫的玩具,被人羡慕,获得快乐。而有什么玩具,是专门为穷人设计的呢?
正是不想让穷孩子们被忽视,Arvind Gupta决定用简单的材料,为穷孩子们带来快乐。
Arvind Gupta出身贫寒,因为母亲重视教育,兄弟几人都考上了印度的顶尖大学。
进入精英大学后,他发现,穷人和富人享受的教育资源有云泥之别。就像今天,一线城市的孩子在学习编程、马术、看英文书时,偏远的留守儿童只能刷刷抖音,来了解外面的世界。
于是,毕业之后,Arvind Gupta辞去了汽车工程师的工作,加入了针对贫困地区的教学项目,直到现在。
如今,Arvind Gupta把他的教研成果拍成了视频,写成了书,毫无保留地放在了网上,与全世界的孩子共享。(网址:http://www.arvindguptatoys.com/)
04
贫穷如何激发创造力
说到这,你或许有种印象,那就是买不起乐高、手办、电子设备的穷孩子们,在起跑线上已经输了。穷人输给了中产,中产输给了富人。
然而,穷孩子一定会输给富孩子吗?用垃圾和旧物来启蒙,就一定不如昂贵的玩具、教具吗?
不是的。
相反,用旧物启蒙或许是一种更好的启蒙,因为孩子能养成一种创造性的方式,来看待世界。
贫穷不会限制想象力。贫穷也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看看孩子是怎样觉知环境、与环境互动的。孩子与环境互动时,比成人的禁忌少得多:他们可能把石头当凳子、把杯子当花瓶、用铅笔挠痒痒、把冰激凌盒子当做飞船……
在孩子眼中,物品似乎没有固定的用途。锅可以用来烧饭,也可以当鼓来敲嘛!在孩子眼中,也不是非得用某样东西,才能做成某件事。比如,用树叶、用衣服、用废纸,都能擦鼻涕。
你看,行为和物件之间的固定搭配被打破了。
其实,行为和物件之间本就没有固定搭配。在原古时代,我们的祖先还没发明出这么多有固定用途的物品时,就已经有行为了。那时,人已经有了“坐”这个动作,却还没椅子;有了“喝”这个动作,却还没有杯子。
那时,人类靠什么满足“坐”“喝”的需求呢?
靠的是一种身体的觉知。比如,我想坐下来,我的身体就在无意地寻找一个坚实的、平整的、靠近地面的东西,好坐上去休息一会。我想在地上挖个洞,我的手就在无意间寻找一个长的、细的、坚固的东西,好握住它来挖地。
人天生对于周遭的物品有种洞察,能综合地感知到它的形状、大小、质地、韧性等等属性,进而发现,我们能用它来做点什么。
我们天生能发觉物品提供的行为的可能,这种可能,在心理学中称作“可供性”(affordance)。
可供性有什么用?
能够发觉事物的可供性,就能用新鲜的、独特的眼光看待世界。可以想象,这样的人很有创造力:他可以成为优秀的设计师、创意工作者,用脑洞改变世界。
这就是前面说到的,有Jugaad精神的人——换种眼光,利用身边的资源,解决问题。
Jugaad精神,可以说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孩子身上比大人身上更明显。因为大人的头脑中,“物品”和“行为”的关联更加紧密。想坐下,就会去找椅子;想梳头,就会去找梳子。大人会觉得,用树叶擦鼻涕,把锅底当鼓来敲,这太荒唐了,是小孩子干的事。
大人的脑子里,规范多了,创意便少了。
值得注意的是,规范变多,创意变少,这种情况会蔓延到了小孩子身上,尤其是家境较好的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家境好的孩子和穷孩子相比,获得物品、玩具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穷孩子买不起昂贵的玩具,他们为了玩,只能随时用身边的材料制造玩具。
他们的玩具是“创造”“制作”出来的。
相反,家境好的孩子,他们的用品和玩具是“购买”来的。因此,孩子与物品的关系,与其说是创造、制造,不如说是消费。
买来的东西和自己做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呢?
▲某玩具说明书
首先,买来的商品有使用规范,有说明书,所以可供改造、操作的余地很小。我们容易被商品的用途限制住,只用它做“该做的事”。所以,你不会想着用沙发干点别的事,或者改造它,只会把它摆在客厅中,当沙发使用,仅此而已。
因此,使用成品会阻碍人开脑洞,发掘事物更多的可供性。
除此以外,商家为了刺激消费,设下了许多陷阱。
商家会把商品和一个具体的动作联系起来:比如煎蛋要用小平锅,煎饺要用大平锅,烙饼要用电饼铛。切不同的东西,要用到不同的刀具……
商家会把商品和某个情境联系起来。想想广告给我们头脑中植入的图像吧:在万家灯火的团圆夜,父母穿着红衣服,家里贴着红对联,这时,餐桌上怎能没有一瓶红色的可口可乐?在北欧风格的客厅中,你看着电视,想要闭上眼睛,排解一天的疲劳,这时,怎么能少的了一个按摩椅呢?
商家还会把商品和某项品质联系起来。比如穿了某个品牌的运动服,就意味着不服输;使用某个品牌手机,意味着你是个有创意的人。
这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在消费的社会中,生活被切割成了无数个场景、动作,需要无数种商品来支撑。商品制造出了一个充实、多彩的世界。我们无力地陷入其中,仿佛受到商品的召唤:“快买我,快用我,你需要我”。
以前,我们主宰物质;现在,我们成为了物质的奴隶。
我们从主动的创造者,变成了被动的消费者。
从前,人类以互动的视角看待物,像伯乐一样,挖掘物品的美妙天性。于是,人类变成了一种能够时时刻刻把天然物改造成工具的美妙生灵。当我看到人类的亲戚——黑猩猩把树枝伸向蚁穴,捕获蚂蚁的时候,总会心生赞叹。
不过,现在,我们跟物体的关系从互动、连接,变成了单向的使用。而且,如何用,用在哪,都被规定好了,而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
于是,我们丧失了自然人创造物品、改造自然的愿望和能力。
这不是进步,而是美丽的陷阱。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孩子从小就被培养成了一个消费者——他们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拼装玩具;按照手工包的步骤做手工;按照产品经理设计的流程操作iPad、手机;按照规则使用复杂的击剑、马术装备;跟着父母学习如何在高档餐厅用餐;按照理想的儿童房的模样收拾屋子……
这是孩子?产品经理?市场总监?还是记者?
生活中缺少了创意和意外,生活简化成了机械的套路和模式。
而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作“进步”。把这一连串按部就班的操作称为“探索”。
西方在一百多年前就进入了消费社会,关于消费社会对人的影响,已经有许多成熟的研究。我们的国家刚刚进入消费社会,第一批在商品的包围下出生的孩子也还没长大。
被商品包围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西方的经验,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可以确定的是,丰裕会带来好处,但也会带来问题。资源是件好事,也是件坏事。
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中,孩子习惯了用很多资源来做事。他们或许能“用多创造多”,但是可能不会“用少创造多”了。
他们可能会失去在有限的条件下随机应变,创造价值的能力。
而这一点,正是印度人擅长的,也是印度人能管理好大企业的原因之一。
想到这儿,当我们再看到印度的穷孩子们用废品肆意玩耍时,当我们看到印度人的土味发明时,不会再以俯视的姿态同情他们,而是赞叹、羡慕他们。
因为,他们拥有我们丢失的美好。
04
花小钱,办大事,你也可以
无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无论在教育中,还是工作中,“由少及多”的Jugaad精神,都是值得珍视、复兴的精神。
在这里,我不仅想剖析事情的来龙去脉,也想给出一些方便操作的建议。
对爸爸妈妈,以及职场中的读者而言,实践Jugaad精神,有两个要诀。这也是Navi Radjou在他的TED演讲中给出的建议。
首先,简单为上(keep it simple)。做一件事的时候,要想着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实现。你的目的是把事情做成,而不是让别人惊艳、赞叹。
其次,不要重复发明轮子。如果有成品,就直接拿来用,不要再从头做一遍。就像前文举的例子一样,把药物送到非洲的偏远角落,不需要花数亿美金搭建物流系统,只要利用可口可乐的冷链就好。
在家庭教育方面,也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多带孩子玩玩开放式的游戏。在《家庭生活,也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一文中,田倩老师详细说到了这一点。
所谓开放游戏,就是用一些可塑性强,不那么具象的材料,来做游戏。
什么叫太具象的玩具?汽车模型、毛绒玩具等,就很具象,不太有想象和变化的空间。
什么叫可塑性强的玩具?比如沙子、积木、废纸、木棍、玻璃珠等等。它们可以任意拆分、变形、组合,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可塑性强的玩具能够帮助孩子打破“物品—功能”的刻板连接,发现物品的可供性,从而培养创造力。
当然,还有种游戏,比开放游戏更直接,那就是去大自然中疯玩。
因为,大自然中,藏着无穷无尽的可供性。
05
结语:印度的启示
印度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呢?
一种神奇的Jugaad精神。
Jugaad精神,是笑对困难的乐观精神,是对周遭敏锐的感知力,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改变世界的创造力……
Jugaad精神,成就了印度人的朴素、乐观、自信;让他们在混乱中找到秩序,成为顶级CEO。
Jugaad精神,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富足之中不忘初心,在困境中不乱阵脚。
我很喜欢做饭。每当我在厨房里,用各种各样的餐具、锅具、模具、食材,折腾出一桌小资的饭菜时,总能想起小时候,妈妈在破旧的厨房里,用一把铲子、两口锅,玩出了那么多花样。
由少及多,那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正如歌德所说的:“限制中才能彰显伟大”(In der Beschränkung zeigt sich erst der Meister)。
互动话题
由少及多的生活智慧成为印度创造力的源泉之一。你觉得这种精神对我们的教育有怎样的启发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拓展阅读
限时福利
扫描海报
购买年度大课《哲思之旅》直减60元
12
范以文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擅长科学创新教学实践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