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行实验班招募 | 郝景芳:我能否有这样的幸运,成为你成长的阶梯

郝景芳 童行书院 2022-06-23


本文看点:童行学院从不给家长传播焦虑,我们希望的,是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从而更事半功倍的陪伴和引导孩子成长。


而我们现在想做一件事——在6-12岁这个至关重要的成长阶段,去打磨一套课程,更好的贴合孩子自我成长的进程,以更好的启发孩子的自我认知。这件事,需要一直支持童行的你们,来共同完成……



 周二

视野 🌏

全文共4109字,阅读时间13分钟


🌿🎨🌏



前几天有个1岁半儿子的爸爸问我:我看我身边的家长都特别特别着急,一两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报学习班,这个过程你是怎么经历的啊?


我说:跟随孩子的脑发展过程,不抢跑


他很惊讶:我周围人都在抢跑,不抢跑不就落后了吗?你这么佛系吗?


我说:不是佛系,而是为了高效率。很多事情,在孩子脑发展到位的情况下,10分钟就学会了,非要超前学,大脑不ready,可能三四个小时也教不会。


他问:那怎么知道这个脑发展规律呢?



Part

1

什么是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孩子每一年龄都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脑发展规律,7岁以前尤其明显。


在孩子大脑做好准备的时候做引导的父母,是会用巧劲的父母。会用巧劲的父母,孩子玩得很多,但学习不但不落后,反而比别人更有效率;到了学校里也依然能轻松学习


举个例子:


2-4岁的孩子,你再怎么费劲教认字,也学得很困难;但是5-6岁的孩子,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认识数百字。这不是逼迫不逼迫能改变的,而是因为小龄儿童的大脑只有具象认知的能力,而5-6岁的孩子,大脑已经具备了认知抽象符号的能力。

    

在此之前的输入,孩子像是海绵,都默默吸收了,在大脑ready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输出了。因此,聪明的父母不是不教,而是不较劲,在孩子ready的时候点拨,因此总能教得轻松。 


再举个例子:


1岁多的孩子,只有基本的自我意识;2-4岁之间是要求自我主导的时期,不愿听大人指令,但这是孩子建立自我效能感的机会;4-5岁发展出“元认知”,也就是理解自我,以及“心理理论”,也就是理解他人;5-6岁之后,大脑皮层的自我控制功能开始完善,逐步能用理性来约束自己,与他人沟通。


这种“自律”,是很难跨越阶段发展的,也没法用“他律”取代。很多父母在孩子小学写作业费劲的时候用打骂的方法,却不知道应该回顾到孩子“元认知”的发展,来帮助孩子建立自律和自驱。而另一些父母太过心急,在孩子三四岁就试图让孩子自律,非常费力气,却不知道是孩子的大脑前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



Part

2

0-7岁最简版成长指南


对父母而言,能了解孩子每个年龄的大脑和心理能力,从而做出恰到好处的引导,是事半功倍的。


当我跟别的父母交流的时候,说起各方向的成长,无论是数学英语,还是通识教育,亦或是孩子的人格心理成长,我发现一份简明扼要、能指引各个年龄孩子发展的时间表似乎是稀缺的。我于是把我之前学习整理的一些资料进行了一下最简版汇总。


其中,我自认为最重要的脉络是孩子的“自我成长”脉络。只要孩子的“自我成长”比较充分,学各科知识都是水到渠成。因此,我围绕“自我成长”构建了一份简明成长表,把其他认知发展能力贯穿其中。



0-1岁:“谁爱我”


婴儿和母亲(或最重要看护人)的互动,会奠定孩子人际关系的基础模型。如果是积极回应的,婴儿的安全感会建立起来。3个月大的时候,孩子能分辨出外界世界各种人。9个月大的时候,孩子和父母的眼神接触,可以开始领会他人的意思。


父母任务:多拥抱、抚摸孩子,及时回应孩子的各项要求,奠定心理成长的安全感。多和孩子说话,多让孩子看到不同事物,让孩子大脑快速发育。


1-2岁:“我是我”


孩子开始意识到“我”,有自我的主张(例如吃什么、不吃什么),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孩子和父母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不管孩子会不会说话,他们都已经能认出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并表达自己。孩子会有最基本的物理观念和因果观念。


父母任务:多与孩子对话,让孩子获得语言的充分输入。在安全的范围内鼓励孩子自主行动和探索,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让孩子用身体感知生活中的各项事物。


2-3岁:“我有我的主张”


孩子开始意识到自我意志存在,并且很多时候和父母的主张不一致,孩子会非常坚持自己的主张。在父母看来,这是可怕叛逆期的开端,但对于孩子,这是体验到自我能力的开端。


孩子会充分掌握语言,爱上表达和提问。孩子可以有各种具象认知,例如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基本特性,开始理解数。


父母任务:多和孩子沟通,在可行的范围内尊重孩子的主张,让孩子建立自我的信心。必要的约束可以严格,但不要打骂。可以让孩子认知生活中各种事物,以及性质。


3-4岁:“我是这么想的”


孩子开始有“元认知”能力。“元认知”的意思是自我认知,也就是知道自己怎么想的。前一年想要一样东西就会趴在地上哭,但到了这一年,可以说得出“我想要**,是因为**”。


这一年的智力发展很快,学会数数和简单的数量操作,想象力丰富,可以用画面和游戏表达想象力,但还难以理解符号。


父母任务:鼓励元认知,多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说出想法。元认知是一切自律的基础,为未来学习做准备。多和孩子游戏,通过游戏培养语言、数感和想象力。


4-5岁:“他可能是那样想的”


“心理理论”指的是能理解他人的内心想法。在别人不说出口的时候,猜测出他人的心理活动。孩子开始能理解他人,背后是发展的共情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一年的孩子语言表达变得丰富,对世界各方面的好奇心增强,动手能力加强,能理解简单加减和排序等操作。


父母任务:鼓励孩子理解他人,在生活中让孩子尝试说出他人的想法,为以后和老师、同学的良好关系打基础。可以教授简单的加减和更丰富的词汇,可以开始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5-6岁:“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在孩子开始了解自己想法之后,他们开始对自我抱有期待,这种期待可能是英雄或者公主,但这是他们真实自我期望的开始。他们开始做出简单的自我评价。


这一年的孩子开始能进行较为复杂的思考练习,例如逻辑推理,也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语言表达。开始对符号有认知。


父母任务:可以和孩子进入故事世界,他们可以获得对自我的初步想象。可以了解更多事物的原因与结果,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可以让孩子开始认知文字和符号,锻炼抽象思维。


6-7岁:“周围世界这样要求我”


孩子的前额叶基本发展成熟,前额叶可以让孩子自我控制。如果元认知和心理理论发展较好,孩子开始能够对自己有较为明晰的自我评估,可以理解周围父母学校的要求。


这一年的孩子对于抽象符号的理解能力大为进步,绝大多数孩子稍加点拨就可以学会识字和数学符号。孩子开始认知守恒性和可逆性。


父母任务:这一年的多数孩子入学之年,父母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能应对学校的要求,而且正在发生进步,对自己产生积极预期,这是良好适应学校的基础。



Part

3

6-12岁认知能力进阶


很多时候,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范畴,就以儿童入学为分界线,学前是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主要领域,甚至是婴幼儿时期的研究最为充分。到了入学之后,就进入教育的领域,学业的成就成为主导,对孩子的基本认知能力的发展,缺少更为详尽的评估。


无论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还是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理论,都把6-12岁当成了完整的一个阶段。现代认知科学似乎也没有给出更细分的进阶阶段。


可实际上我们知道,孩子从6岁到12岁,整个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情感是有了飞跃式的提升,从叽叽喳喳的小蹦豆,变成了心事重重的少年少女。这样大的变化,怎能是同一认知阶段呢?


我做童行学院课程体系的时候,有一个期望,就是建立小学阶段儿童认知发展能力进阶体系,这个进阶体系是儿童的自然认知发展和教育培养相结合的进阶体系,符合儿童自然规律,但又能在引导的方向上有合理提升。


我们会以“表达”和“推理”作为最简单的出发点,希望到小学高年级获得完整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发展,最终以做出优秀的作品为目标。我们希望以线上课和线下课相结合,从低龄统一的课程,到高年级个性化的工作坊,最终给小朋友搭建多条与自己理想兴趣相连的通路。




童行启蒙班:哲思之旅


理解与表达:理解知识表述,理解因果关系,能基于知识展开想象,能清晰地自我表达,能对情感与情绪有感知



童行一年级:时空之旅


简单思考能力:能进行简单推理,能理清信息与逻辑,能对作品有基本审美感知,能将自己的想象和思考表达为作品



童行二年级:经典之旅


完整思考能力:能进行从事实到观点再到验证的完整思考,能理解文学艺术作品的创意与表达方法,能做出较为完整作品



童行三年级:英雄之旅


解决复杂问题:能置入情境、多角度思考问题,能思考多重因素做出选择,能理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角色,能做出有一定复杂度的作品



童行四年级:自我之旅


有构思的创作:能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在感兴趣的方向上进行深入学习,理解科学研究和人文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做出有构思的作品



童行五年级:卓越之旅


精进的创作:能在自己选择的方向上进行专业技法学习,有意识向自己的目标追求精进,从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做出有专业度的作品



童行六年级-中学:专业工作坊,与专业人士对接,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方向


最终,我们希望童行五六年级的孩子,就可以发现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方向,进入由专业人士引导的工作坊,进行不断自我提升,在中学阶段已经可以进行较为有深度和专业性的输出,将来无论考学结果如何,都可以找到自己心仪并有能力做好的人生职业方向。




这样一个认知能力进阶体系和课程体系,不是一天两天能建好的,也需要大量实际的观察研究和教研打磨,才能让孩子既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又有合适的脚手架进行自我提升。它需要长期耐心和细致打磨,也需要大样本面对不同孩子的观察。我们会和北师大、清华等高校专业教育研究工作者一同研究,争取建立较为科学普适的认知能力发展指标。


因此,我现在诚意招募童行学院第一批实验班。希望这一批学生可以跟随我们的课程脉络成长,给我们贡献反馈信息、孩子的真实状态、意见建议,最终帮助我们获得更为真切可靠的儿童发展认知脉络,也帮助我们将课程体系建立得更为可靠完善。   




实验班形式很简单:


只要孩子跟随童行学院长期课程(社群课、直播课或线下课),家长就可以申请加入实验班。


在实验班中,我们会给到父母更多有关儿童发展的大咖讲解,以及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能力评估调查和解读。我们希望更深度了解实验班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信息,因此希望加入实验班的父母能够协助我们做好对孩子的评估和信息收集。



实验班组织形式:


主要形式是微信社群,辅助形式是小规模线下交流活动。



实验班可以获得:


未来童行线上线下所有课程八折权益(从加入实验班次月开始)、班级内邀请儿童发展专家进行不定期指导景芳主持实验班日常交流优先参与大咖工作坊的机会。


(对孩子的认知发展评估会有统计解读。不提供一对一咨询,但可以推荐咨询专家。)



实验班入学门槛:


已经报名哲思之旅社群课,或时空之旅社群课,儿童年龄4-9岁(4岁以下目前暂不接收)。未来承诺可以配合调研,提供儿童真实信息(学业成绩、个性等,签署保密协议不外传)。



实验班报名方式:


关注“童行学院”公众号,后台回复“实验班报名”,提交哲思之旅社群课或者时空之旅社群课购课截图,获取进班链接。(哲思之旅或时空之旅社群课购课链接请扫码下方二维码)。



我的理想是:让每个孩子都有光明的未来。


无论是不是学霸,无论身在何处,希望每个孩子都有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找到心中的兴趣方向,未来有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可以追求多样化的理想人生


这样一场教育实验,注定是困难的,也是孤独的。因此,诚意邀请志同道合的爸爸妈妈一起童行,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探索宽广多样的人生空间





互动话题

童行的过往文章推送,以及自己研发的课程,是否对你的育儿路有所帮助?是否平息过你的焦虑,又是否给过你科学的指导?


结识童行的这些时间里,你有什么感悟?欢迎给我们留言分享!


拓展阅读




12

郝景芳

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得主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

童行学院创始人,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