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大讲堂 | 周清海:新加坡的华语与华人

周清海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1-12-26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12月7日,南洋理工大学周清海教授应邀来商务印书馆做“新加坡的华语与华人”主题演讲,这也是“商务印书馆名家大讲堂”的第四讲。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马真教授出席,商务印书馆于殿利总经理等百余人聆听讲座,周洪波总编辑主持。

“商务印书馆名家大讲堂”第四讲  “新加坡的华语与华人”



讲座内容



新加坡的华语与华人

周清海


周清海教授


新加坡的人口与语言

新加坡的华人占总人口的74%。在新加坡,马来语是国语,英语是行政语言,官方语言有:马来语、华语和淡米尔语(泰米尔语)。虽然过去曾有语言对立问题,但新加坡却实现了种族的和谐、语言的和谐、宗教的和谐。


新加坡的华语

华人大迁移与华语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出现过一次向中印半岛的华人迁移。这些迁移出去的华人,多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带出去的语言就是所谓的“老国语”。他们给华语区带去的“国语”和“国文”,发展形成了当地的华语、华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现代汉语和华语还有明显差距,中国改革开放后二者开始融合。开始时是中国港台、新马的语言冲击中国大陆,很多词语从这些“国语区、华语区”流回大陆。这个是“国语”回流、华语大融合的时代。发展到现在,倒过来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势的强盛、传媒的发达等使输入变成了输出。将来会怎么样?我说中国朋友不用担心,用说这个语言最多的人决定这个语言的发展。我们现在任务就是引导这个语言顺利地融合、慢慢地融合。

新加坡双语政策

李光耀先生说过,我们是东南亚多语言种族社会,不可能以华语为工作语言,只能是英语。当英语成为行政语言、成为教学媒介的时候,华语必须做牺牲。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大部分的华族学生奠下坚实的华文基础,以便将来需要时他们能在这个基础上往前发展。

如果你纯粹站在华人的立场,你会觉得双语政策使得华语的话语权降低了;可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种族和谐了。我们的双语政策不仅解决了华人的母语的政治问题,母语保留了下来,且更加普及化了;另外解决了我国成长时代就业不平等的问题,年轻的新加坡人也多了一个发展空间,这是我们以前给他奠下的基础,这是双语教育对新加坡的贡献。

语言标准

新加坡华语的规范应该向普通话倾斜。这个要谢谢陆俭明先生的研究,感谢李宇明先生主编的《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等,及邢福义先生主持的“全球华语语法”的研究。他们的目的就是解决全球华语沟通中出现的问题。

陆俭明、李宇明等先生提出了“大华语”的概念。这个观念我感到非常欣慰。“大华语”观念有助于增强华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我们说的华语是大华语的新马版,你们(指中国大陆的朋友)说的普通话是大华语的大陆版。这些都是大华语。不要认为人家的不标准就不是现代汉语,不要抱这样的观念。这有助于推进世界范围的汉语教学。   

语言资源与语文教育

第一,我们要注重调动和整合华语区的语言资源,让有条件的华语区参与华语文研究与推广的工作。

第二,注意华语文的口语化、大众化,而不是文言化。

第三,让语言文化的学习在地化(本地化),让教学人员在地化,让语言企业在地化。

第四,注意多地合作,优势互补,培养有国际观且了解华语区的语文和语文教育的人才,为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奠下人脉基础。

第五,思考华语区第二语言水准的华语文与第一语言水准相衔接、第二语言水准的华文和专业华文相衔接的问题。

第六,区域语文、专业华语和语文教材,在选材与教学中要向共同核心倾斜。


新加坡的华人

整个华人社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海外华人,我们有共同的文化核心。要通过华语文学习,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人脉关系,以弥补乡情的消失。新加坡是双语并用的社会环境,是独特的。在语言与文化学习的企业化方面,新加坡可以发挥大作用。我们希望新加坡将来成为语言和文化交流的“软件”基地。



Q&A

提问互动

1

您提到了新加坡华语要向普通话倾斜,那么新加坡是否有对华语的规范?

八个字:“教学从严,评鉴从宽。”从事语言教学、辞书编纂等的人有义务引导华语向规范靠拢,但是又不强行规定。这个观念,我们必须贯彻到语言教学、辞书编纂等中。


2

您提到了一些新加坡的华语特色词语,比如说“内人、爱人、德士(出租车)”,这样的华语特色词语在新加坡华语里占多少?

刚才我用“内人”,我知道你们用“爱人”。“爱人”,在我们看来是还没有结婚的,中国成了夫妇关系了是“爱人”。我习惯用“内人”,“内人”不是新加坡的,是“国语”词。跟中国来往多了以后,新加坡人慢慢都受普通话的影响,所以我没有具体地去考虑过比例问题。另如,以前我说“特别可爱、特别好”,今天大家都说“特可爱、特好”,那就用“特可爱、特好”吧!



专家点评


陆俭明教授进行点评


周清海教授是我们非常崇敬的一位教授。倒不是因为他是李光耀先生的老师,我们主要崇敬他一生扑在华文教学上。他是新加坡的第一位华语教授。从周教授的讲座里可以看出,语言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非常重要。我们既要有根,又要放眼看世界。汉语要走向世界,主要渠道是汉语教学、华文教学。我们既要有普通话的要求,又要有弹性。我听了周教授的讲座很受启发,也促使我进一步考虑、研究这些问题,从而使我们汉语真正稳步健康地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我们的贡献。

——陆俭明(北京大学教授)



周清海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香港教育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华侨大学名誉教授、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顾问、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理事。曾先后担任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系主任、教授,新加坡《联合早报》咨询委员,新加坡国会教育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华文教学检讨委员会委员。长期担任李光耀资政的华文教师。

倡议编撰《全球华语词典》、《全球华语大词典》,倡议研究全球华语语法。在全球华语词汇和语法研究的基础上,对陆俭明、李宇明教授等提出的“大华语”概念给予肯定与支持。上面的研究和倡议,对中国以及世界的汉语语言研究与汉语教学,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主要论文发表于《中国语文》《汉语学报》《语言教学与研究》和《国际中文教育学报》上。专著有《中国语文散论》《华文教学应走的路向》《语言和语言教学论文集》《新加坡华语词汇与语法》《华语教学语法》《新加坡闽南话概说》(与周长楫合著)、《新加坡闽南话词典》(与周长楫合编)、《新加坡闽南话俗语歌谣选》(与周长楫合著)、《文言语法纲要》《全球化环境下的华语文与华语文教学》、《变动中的语言》《基督教传教士与近现代汉语新词》(与庄钦永合著)等。






往期回顾


【寄父家书】邢福义: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辞源

教师工具书

学生工具书

新书

中国辞书学会

佳文摘选

语言天地

活动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