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晓芒 | 《西方美学史讲演录》2012年初版自序

邓晓芒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05-19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所著的《西方美学史讲演录》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是邓老师讲授西方美学史的课堂实录,也是《西方美学史纲》的姐妹篇。

今刊该书2012年初版的自序,以助读者了解邓晓芒教授成书背后的思考。




2012年初版自序

文|邓晓芒

本书是一部课堂实录,是我第9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给本科生讲“西方美学史”课的记录。2008年,我的《西方美学史纲》作为本科生教材出版,为了试用,我在2009年春季学期给武汉大学本科生开了公共选修课“西方美学史”,有学生做了全程录像。一般来说,我不太喜欢照本宣科的讲课方式,当你发现底下的听众每人手持一本在逐句对你的口型时,你会有种被绑架了的感觉。但如果教材是自己编的,你也不可能离题太远,因为当初编教材也是费尽了心思的,每个字都经过斟酌,似乎都必不可少。所以麻烦就在于,如何在讲自己的教材时在既定“史纲”的框架中塞进更多的新内容,这些新内容不是单纯知识的炫耀和趣味的调料,而是应该确实对原理和原则有很强的解释作用和扩展作用。于是我在讲课时所下的功夫就是尽量用不同于书本上的语言、举书本上没有的例子来讲同样的话题,这其实是很费脑筋的,比没有正式教材还要更难。但由于当初讲课的意图只不过是把《史纲》加以通俗化,使之更加丰满,所以最开始也没有想要又出一本书的念头。以前有老先生曾说,好的老师能够把厚的书讲薄,把薄的书讲厚。但是否有必要把同一本书出一本薄的,再出一本厚的?倒没有听谁说过。不过,每周两节,一个学期的课上下来,自己感觉还是说了不少《史纲》中没有的东西,有的是课堂上的临场发挥。那种突然冒出来的灵感式的念头,是坐在书桌边冥思苦想所不可能写出来的。曾经有一次课(即关于英国经验派美学的一节)由于临时改了上课时间,没有来得及通知录音录像的同学,那次课就完全没有留下音频资料,以至于到后来整理成书时只好由我自己再补写一段。可是不管我怎么绞尽脑汁,我也无法恢复在课堂上的那种生动活泼、随心所欲的感觉,分明记得有些很精彩的讲段,却再也找不回来了,不得不照着《史纲》的文字大段地抄了一通。虽然尽量做了一些改动,但那文字仍然可以看出与其他部分大不一样,那么的枯燥和令人生厌,从内容的分量上来说,也丢掉了一大半。然而这倒是可以看作一个小小的实验,说明课堂实录和正儿八经地写文章还是大有不同的,由此而提升了我对这本书出版的必要性的自信。

现在流行将教授们的课堂录音发布在网上,以至于出版成书,让那些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听课的学子们分享他们所心仪的老师的面授。这种做法虽然不能排除赶时髦的嫌疑,但也的确给好学的青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大大加快了思想传播的速度。对于这一新鲜事物,我是极力赞成的。现代化、高科技的通讯设备放着不用,那是过于冬烘了。近年来我自己出版的讲演录已有十多本,每本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产生了可观的影响。对我本人来说,课堂讲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不再只是将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方式,而且成了我自己做学问的一种方式。当然不是说直接将讲演转化成文字就可以充当专著,因为在语音转换成文字后,还有一个再次修改、斟酌和考订的过程,要经过反复思考和探讨,不仅从语言表达上、而且从思路上重新审定现有的文字稿,才能拿去出版。但在这过程中,毕竟有一个可供审视的带有即兴灵感和感悟的文本,甚至在正式文章中某些没有说透的问题,在这个文本中竟然轻松点破,而且原来有些隐藏着的矛盾,也在不经意间调整过来并且化解掉了。由此我深感人的文字和口头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互相不可替代,但真的可以互相促进。而更妙的是,作为大学教师,正好可以把这种互补的关系运用于“教学与科研相长”,即在课堂上讲自己在书本和文章中所写的东西,而讲出来的东西并非照本宣科,而是有发挥和创造,于是又变成新的著作和文章,这是在我们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才能变成现实的情况。但它其实在古代也有其源头。例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授课方式就是“逍遥学派”的方式,即边走边讲,学生跟在后面猛做笔记,整理出来就是他的著作了。否则他怎么可能一生写四百多部书?更早有苏格拉底的对话,都记录在《柏拉图全集》里了,这不仅是“讲”出来的学问,而且真正保留了口头语的风格。我其实更期望这种对话的方式,可惜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唯一记录下来的是曾主编过一本《哲学名家对谈录——英美分析哲学PK欧洲大陆哲学》(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保留了一群学人三天唇枪舌剑激烈交锋的原始资料。那本书美中不足的是其中对话的人较多(8位学者),各有思路,导致争论的脉络不够清晰。多年前我曾开过好多当堂讨论课(Seminar),可惜都没有留下录音,那些讨论有的内容比我直接讲课还要精彩得多,当然也比较杂芜,良莠不齐。现在我已经不开那样的课了,主要是太费时间。我今年(2012年)已经64岁了,还有几个大的计划没有完成,需要抓紧时间做出个大概来。但我仍然向往那种热烈的课堂讨论,以及与学生们直接的思想交流。人的一生真是太短暂了,能够做的事情真正说来就那么几件。

由于本书的最早来源是我与易中天合著的《黄与蓝的交响》,那本书的宗旨是由中西美学的历程中引出我们自己的“新实践美学”的体系,因此在这本书中仍然保留了强烈的作者视角,即在各种人物思想的评价中都显示了作者自己的美学标准,这种标准后面是作者所建立的具有自己个性的美学体系。当然作者并不想把自己的这种“先见”强加于人,而只是想用来与历史上的文本展开一种新的“视野融合”。按照现代解释学的原理,这也是学术思想在历史中前进的唯一方式。尤其是,我们通过中西美学比较而形成的美学思想试图打破中西文化的隔膜,为中国人用自己的期待视野去理解西方两千多年的美学而打开一扇窗口,因此在讲课和行文中,本书很多地方都引进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来进行中西比较。这种比较不是为了让西方思想适应于我们传统观念的框架,而是要找到中西思想沟通的渠道,最终使两种文化达到互相理解。当然,由于本书的性质,这些问题在书中不可能展开来讨论,只是点到为止,以留待有心的学子们去咀嚼回味。另外,这也是书中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地方,我期待着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指正。



图书信息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书

该书是作者的讲课实录,有着口语化的语言风格,读来十分亲切生动。邓老师认为,这种课堂实录的方式可以“与那些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听课的学子们分享他们所心仪的老师的面授”。

《西方美学史纲》由商务印书馆在2018年8月出版,是一本给本科生使用的教材,对美学感兴趣的初学者也可以用来快速入门。《西方美学史讲演录》是《西方美学史纲》的姐妹篇,篇幅有《西方美学史纲》的三倍之多,它的目录内容和《西方美学史纲》保持一致,都分为四章,分别是:古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的神学美学、近代人文美学和现代美学的深化。每一个美学阶段,作者首先介绍它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土壤,以便于读者对这段美学的产生和发展有更深刻、清醒的认识。然后再介绍这个阶段的美学代表人物,借此将该阶段的美学发展情况概括出来。

图书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作者信息

邓晓芒教授

邓晓芒,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邓晓芒还创立了“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积极展开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介入当代中国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在学术界和思想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代表性著作:《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文学与文化三论》《新批判主义》《实践唯物论新解》《西方美学史纲》《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哲学与生命讲演录》等。其中,《思辨的张力》被收入商务印书馆“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往期回顾

郭熙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序王福堂 | 《汉语方言和汉语词典研究》序
王晓梅 |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后记
汪惠迪 | 南国之梅吐异芳——读《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
郭雨桥答冯骥才序:为热爱的事业走完一生就够了 |《蒙古部族服饰图典》第二卷出版


欢迎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