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缺乏理论支撑?一本书教你秒懂
论文缺乏理论支撑?怎么办!!!
研究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被导师批评论文“缺乏理论支撑”“缺乏理论深度”或者“理论和实践结合不深入”,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理论,甚至你都不知道本学科有哪些理论,或者虽然知道一些理论,但是并不知道怎么应用这些理论,怎么办呢?
答案只有一个:好好学习专业理论。
什么是理论?
简单地说,理论是一组关于现象的陈述(定律),这些陈述(定律)能够解释为什么这些现象会以这种方式发生。如果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看作一道道谜题,那么理论就是用来解释这些谜题的。
比如,为什么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牛顿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人类直立行走?科学家们将人和黑猩猩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人行走时所消耗的能量仅为黑猩猩四条腿走路时所消耗能量的四分之一,能量消耗的减少大大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以人类逐渐进化成为直立行走。为什么葡萄汁能转化为酒精?为什么葡萄酒放置时间太长会变酸?巴斯德对这些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酵母能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化为酒精,但如果乳酸杆菌在酒液里大量繁殖,就会让酒变酸,从而奠定了细菌理论的基础。
理论有什么作用?
简而言之,理论的作用就是解释和预测。
所谓解释就是说明为什么会发生某种现象,像上面所提到的万有引力定律就解释了地球绕着太阳运转这一现象;“能量说”解释了人类为什么进化为直立行走;“细菌理论”解释了酒的发酵过程和变质现象。
所谓预测就是说明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什么情况。
我们经常看到牛奶的包装盒上写着“巴氏杀菌”的字样。将牛奶用“巴氏消毒法”进行灭菌消毒就是细菌致病理论的实际应用。
路易斯 • 巴斯德(Louis Pasteur)
这里的“巴氏”就是路易斯 • 巴斯德,19世纪法国伟大的化学家、微生物学家,现代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奠基人。他创立了细菌致病理论和免疫学。
在19 世纪早期,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空气和水中存在微生物,而且微生物和疾病之间存在着联系。然而,人们并不知道微生物是如何产生的,也不知道微生物是如何传播疾病的。
巴斯德在酿酒工厂进行了细致观察和实验,他发现葡萄酒中含有一种圆形的酵母菌,葡萄汁就是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的;而变酸的酒液中则含有一种长条状的乳酸杆菌。将一滴含有乳酸杆菌的液体放入培养皿,他发现这些细菌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就会大量繁殖。如果这些细菌落入酒桶,就会导致酒液变质。巴斯德经过多年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防止酒液变质的方法。方法很简单,只要将酿好的酒加温到62℃,保持30分钟,就可以杀死杂菌,而又不会破坏酒本身的风味。这种灭菌方法后来被人们称作“巴氏消毒法”。
细菌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微生物可以导致疾病。这一理论在公共卫生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如牛奶的巴氏杀菌和医生进行手术时的卫生规范处理。它不仅可以解释疾病的存在和传播,还可以进行预测。例如,医生在对死于分娩发烧的患者进行尸体解剖后,如果不洗手就给其他小孩接生,就会把疾病传给新病人。
理论可以将表面上看似无关的现象联系起来。
更重要的是,理论可以将表面上看似无关的现象联系起来,如细菌理论可以将疾病传播、葡萄酒和啤酒的发酵过程等联系起来。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心理学的例子。
据观察,有些人的阅读和理解比别人更快、更好。研究人员在探索这个问题时,发展出了一个工作记忆的个体差异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在工作记忆(大致定义为一个人能以闪电般的速度进行信息计算的心理加工空间)中保留信息的能力不同。更确切地说,该理论认为人们都有不同的工作记忆容量:与他人相比,一些人有更大的容量来处理传入的信息,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容量是有限的。这一理论最初被用来解释第一语言阅读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同样,它也可以解释各种看似不相关的现象,比如为什么人们能记住某些数字序列却不能记住其他序列,为什么人们会回忆起某些已经听过的词,为什么人们记得最牢的句子部分各不相同,为什么有些刺激被忽略而有些却被注意到了,为什么有些学生擅长记笔记,有些学生却不擅长。这样,工作记忆理论就使心理学家把各种表面上似乎不太相关的行为和结果统一起来了。甚至有人尝试将该理论应于二语习得,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学习得更快、更好。
总之,一个理论应该能够说明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也能够预测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另外,大部分理论在解释和预测时,也倾向于将对世界的一系列概括或观察统一起来。
模型不是理论
很多人会混淆理论和模型。模型(model)是对某一现象的发生过程的描述。模型可以展示出现象的不同组成部分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里的关键词是“如何(how)”。模型不需要解释原因(why)。理论应该能够在概括的基础上做出预测,而模型不必。简而言之,理论总是解释性的和预测性的,而模型只是描述性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从原则上来说,最好像自然科学一样对这两个术语加以区分,在实际应用中——在作为学科的二语习得研究中——这种区分并未一以贯之。
假说不同于理论
不同于理论,假说(hypothesis)并不统合各种现象,它通常是关于某个单一现象的看法。有些人交替使用“理论”和“假说”,但事实上,它们是截然不同的,应该区分开。
在科学中,我们认为,理论可以生成假说,假说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来验证。
来看一个二语习得的例子:关键期假说。神经语言学有一种理论认为,大脑在发育早期就开始专门化,大脑的特定功能与大脑的特定区域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有些功能可能是受发育控制的,也就是说,这些功能会在特定的发育期开始起作用或停止起作用。关键期假说(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就是基于这一理论的二语研究中的一种假说。它认为获得与母语者一样精通一门语言的能力与语言接触的初始年龄有关。如果语言学习的开始晚于某特定年龄(对于这个年龄是什么时候以及关键期是否存在尚有相当大的争议),学习者将永远不会达到母语者那样的熟练水平或能力。该假说的一个推论是,在关键期后,语言学习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总之,假说是可以验证的。上文我们说过,理论应该能够进行预测。实际上,预测就是提出假说。当我们根据理论做出预测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提出一种假说。
在科学领域区分理论、模型和假说很重要
在科学领域区分理论、模型和假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日常用语中“理论”的含义和在科学领域是不同的。例如,人们可能会听到“那只是一个理论”这种轻蔑的话语。在科学中,“只是一个理论”是讲不通的,因为所有的研究都是由理论驱动的。在电影中和其他非科学的情况下,经常会听到“理论”被用来表示“想法”或“假说”。如一位试图破案的侦探可能会说“我有一个关于杀手的理论”,此时侦探指的是“我知道杀手是谁”。科学理论不只是“想法”。
二语习得领域有哪些理论、模型或假说?
二语习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理论、模型和假说包括:生成语言学理论,以概念为中心的功能主义理论,基于使用的二语习得研究,技能习得理论,输入加工理论,陈述性/ 程序性模型,可加工性理论,输入、互动和输出假说,社会文化理论,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等等。
这些理论、模型或假说解释了哪些现象?
这些理论、模型或假说力图解释的现象包括:
1. 对二语习得来说,输入是必要的;
2. 大量的二语习得是伴随性的;
3. 学习者学到的要超过他们所接触的输入;
4. 在特定结构的习得中,学习者的输出(言语)通常遵循可预测的路径,或可预测的阶段;
5. 二语习得的结果是千差万别的;
6. 二语习得在语言的各子系统中并非同步发展;
7. 频率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有限的;
8. 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有限的;
9. 二语习得中教学的影响是有限的;
10. 输出(学习者产出)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有限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二语习得理论
而不是一种理论包打天下?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在二语习得领域有这么多“竞争”理论。为什么不存在一种包打天下的二语习得理论呢?二语习得的哪些特点造成了理论观点的多元化?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借盲人摸象这个寓言来说明。四个盲人第一次碰到一只庞然大物,其中一个人抓住它的尾巴说:“啊! 大象很像一根绳子。”第二个人用胳膊搂住了一条巨腿说:“啊! 大象像一棵树。”第三个人一直在大象庞大的躯体旁摸索着说:“啊! 大象非常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抓住了象鼻子,叫道:“啊! 大象很像一条蛇。”二语习得就像一头大象,研究人员很容易抓住大象的不同部位,以此作为研究这一复杂现象的抓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二语习得研究是盲目的、随意的。读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导论》一书,你应该会对此有清晰的认识。与寓言中的盲人不同,我们必须明白,要弄清楚二语习得的全部内容,可能需要首先专注于较小的部分。最终,我们需要多种理论互相补充,来阐释观察到的关于二语习得的各种现象。当你读完这本书时,不妨想一想:“每一种理论都在研究大象的哪一部分呢?”
图书信息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导论》(第三版)
〔美〕比尔·范帕滕(Bill VanPatten)
〔美〕格雷戈里·D. 基廷(Gregory D. Keating)
〔美〕斯蒂芬妮·伍尔夫(Stefanie, Wulff) 主编
鹿士义 蒋思艺 主译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书是为二语习得领域的初学者编写的一本浅显易懂的理论入门教材。英文原版是2020年3月出版的最新版本。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为关注重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二语习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理论、模型或假说,包括这些理论的基本构念和原则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发展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理论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什么异同?对同一现象,不同理论的解释有什么差别?理论本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教师和研究者对理论的期待有什么不同?
目 录
向上滑动阅览
作者简介
比尔·范帕滕(Bill VanPatten),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西班牙语教授,兼任教于该校认知科学学院。目前为一名独立学者,也致力于用英语和西班牙语进行小说创作。他在二语习得方面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形式特征的习得、语言加工与分析以及加工与习得之间的接口。
格雷戈里·D. 基廷(Gregory D. Keating),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语言学副教授。其研究兴趣包括二语习得、继承语双语、句子加工和在线方法。《第二语言习得研究》(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副主编。
斯蒂芬妮·伍尔夫(Stefanie, Wulff),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语言学系副教授,2019 年至2023 年期间,于挪威北极大学纽特学院担任二级教授。其研究兴趣为二语学习、定量语料库语言学和学生写作发展。《语料库语言学和语言学理论》(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主编。
译者简介
鹿士义,博士,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研究兴趣为语言习得与认知、语言测试、对外汉语教学。先后求学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出版译著《认知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
往期回顾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杨雨带你领略中国的爱情故事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