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封写给大自然的情书——《岁时·节气》面世

汉语中心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07-15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岁时·节气》是一本有关节气的随笔集。提到节气,大家会想到什么?是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吗?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作为一种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历法,节气凝结着中国人的光阴美学与人生哲学。它仿佛是一年光阴的二十四座驿站,又仿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中的坐标。

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遇见大自然的二十四种方式。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应,不仅意味着春播、夏种、秋收、冬藏,也饱含着我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它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历法,而是一本活色生香、充满烟火味的生活指南。

本书作者冯平先生以生活家自居。书中他以敏感的触角,来感应四时的轻微脉动,寻找、发现天地之大美。虽然写的是节气,实则融入了作者大量的生活体验与感悟,因此,这样的文字温婉细腻。我们不妨一起欣赏几段:

“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白桐树在这样的日子,绽放出一树繁花,又凋零成一片伤感。风清景明的清明,也是每个中国人慎终追远、缅怀亲人的时候。

在无数个平凡家庭里,他们默默地祭奠祖先,回溯已经逝去的漫长时间。他们为记忆里渐行渐远的先人,上了一炷香。这也是他们与先人阴阳隔世的沟通方式。

春山如黛,恰如思念绵延不绝;风过无痕,如同生命来了又去。在阴阳之间的对话中,他们一点一点再次捋清自己身上的根脉。

——《清明》(节选)


大地母亲记得所有孩子的生日和去日。哪一粒种子发芽,哪一朵花儿最终老去,她都记得。她用自己沉默的方式,孕育着,拥抱着,目送着。

——《雨水》(节选)


居住在繁华都市,最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感受不到四季的真意了。一年纷纭,似乎都不曾是亲身经历。目睹着羊蹄甲簌簌落了一地的花瓣,思绪恍惚,感觉一年世事,似乎也不过像羊蹄甲寻常的一场开落而已。

——《小寒》(节选)


与文字的温婉细腻相得益彰的是,书中配有很多赏心悦目的图片。在此选了一些,请大家一起欣赏。榴花似火,梅花如雪,雨中芙蕖,江边芦苇……

榴花似火(桃小香 摄影)


梅花如雪(桃小香 摄影)


雨中芙蕖(桃小香 摄影)


江边芦苇(桃小香 摄影)


从这些照片中,我们更加能够体会到四季的诗意、时光的优雅、生活的温婉。

作者在后记里说:

写作此书,我的目的只有一个:重温农耕社会的美好记忆,寻找蕴藏在时光里的美感;重拾对自然万物的兴趣与感知,以及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这本《岁时·节气》,推荐给每一位对自然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温情的朋友!

图书

信息

《岁时·节气》

冯平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二十四节气,指的是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它是我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反应了季节、物候、气候三种变化。二十四节气是历法,是农耕时代的实用知识,同时又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它也是光阴赐给国人的一幅幽美画卷。

这本小书的每一篇基本上由这三部分组成:应时风物的诗意描画+有关节气知识的灵气阐释+人生感慨的境界升华,这里既有眼前景,又洋溢着心中情,情景交融;当然是以叙述介绍为主,却亦时见描写抒情,情趣盎然。



编辑

推荐

千百年的农耕文化,在中国人的基因里种下一种温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同明。国人沿着节气的坐标,顺应自然,感应自然,缓缓前行。二十四节气里蕴含着人们对光阴美学和人生哲学的态度。

这本关于节气的随笔集,以南方文人的敏感触角,来感应四时的轻微脉动,寻找、发现天地之大美。写的是节气,实则融入了作者大量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文字清新纯美,风格淡雅清隽,充盈着一种淡泊的文人味,诗意流淌。



作者

简介

冯平,笔名平川,1963年出生于福建平潭,1988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资深媒体人,曾在《福建商报》工作,现供职于福州日报社,福州新闻网总编,所撰写的以新闻题材为主的文章、报道,多次荣获“福建新闻奖”。

平常喜欢以生活家自居,爱自然,爱美食,游山玩水,博览群书,广览简取,勤于笔耕,善于捕捉并感悟自然界与生活中寻常事物的隐微之美,创建“解道”公众号,以散文、随笔的方式记录下对自然、岁月和生活的点滴感受,并在这细细碎碎的日常中,力求发现、涵养出更美好的自己。



往期回顾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2021汉语盘点,等你来“盘”!
《文明的逻辑》中所指的逻辑是什么?
商务印书馆虹口讲堂第三讲《文明的逻辑——中西文明的博弈与未来》新书分享会举行
《文明的逻辑》带你认清大国博弈的本质
《红楼梦》怎么读怎么教怎么评?这本书帮你搞定!
乡话,一种引人注目的汉语方言 | 《湘西乡话语音层次及演变研究》面世
温儒敏:吴泓老师和他的《语文专题学习与整本书阅读十讲》
《沈伯俊说三国》丨赏《三国》之奇,品文化之味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