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国庆丨我眼中的邢福义先生

李国庆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3-05-17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于2023年2月6日仙逝,长逝之耗令人不胜哀痛!

今刊邢福义先生再传弟子李国庆我眼中的邢福义先生》一文,谨致悼念。

哲人其往,遗泽长存,邢福义先生千古!


我眼中的邢福义先生

文丨李国庆

邢福义先生

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仙逝,学界无不悲恸!我是华中师大语言学系的学子,在求学期间,耳染目濡,浸润于邢先生为人、为学的教诲,受益终身,而且我曾有幸与邢先生有过近距离的接触,惊闻邢先生离我们而去,悲痛、不舍之情无以言表。

我的导师萧国政教授嘱我写些文字以作纪念。我静下心来想了一想,我对邢先生丰满人格、光辉学问的一生的了解,虽绝大部分是通过阅读邢先生的著作以及李宇明、萧国政等老师所写的回忆文章而获得的,但还有很小一部分,是我自己所观察到的。在这里我愿怀着对邢先生的崇敬之情,说一说我眼中的邢老师。


邢先生的眼神总是带着智慧的光

我是华中师大文学院93级本科生。1993年刚上学那会儿,我就听说了邢先生。当时学生中流行有中文系三大导师之说,邢先生位列其一。由于当时邢先生已近六旬,加上他的留校任教的弟子们都已在语言研究的各个方向上独当一面,他已不再给本科生上课了。这着实让我们有些遗憾——哪怕是目睹先生一节课的风采也行啊!终于有一天,中文系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邢福义老师要面向本科生开办一场现代汉语的讲座。讲座时间到了,我和宿舍同学相伴而去,可能我们去晚了——确切地说,我们并没有迟到,而是有很多同学早早就去占座了。偌大一个阶梯教室如同蜂巢一样,被嘤嘤嗡嗡的学生围得密不透风,窗外走廊上全是挤在一起的学生,大部分我们都不认识,可见非本系的学生也是慕名而来。我好不容易挤到了窗户边上,用手扒着铁窗棱,脸贴到冰凉的铁窗框上往讲台上张望。讲座开始了,同学们安静下来。只见讲台上,站着一位将白衬衫扎在腰间、手拿粉笔、袖子卷起的师者,双眼炯炯有神、精神抖擞,怎么都看不出是一位年近六旬的大先生。那种沉浸投入的神态以及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讲解,一下子勾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邢先生讲的是什么具体内容,我已然全不记得了,但他那种刻在骨子里的热情干练,以及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大家气质与风范,透过他那双带着智慧的炯炯有神的眼睛,深深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邢先生的眼神总是带着和蔼的笑

2000年,我报考了母校语言学系的研究生,有意师从邢先生的大弟子萧国政教授。大学本科时我所仰望崇拜的邢先生,要成为我的师祖了。算起来,当时邢先生65岁。我想,入学后如有幸在系里邂逅邢先生,打一个照面,叫一声邢老师好,或许也是一种幸福吧。不曾想到,幸福还没到来,却先被“激动”了一场。研究生面试的时候,我们面试的同学等候在会议室外面,一个一个被点名进去接受面试。我向面试完出来的同学打听里面是什么情况,回答说是进去后会让你从一些写着问题的纸条中随意抽取一张,然后面对导师组的老师们进行论述。等到我进去的时候,我还没来得及选取纸条,一抬眼就看到了一双微笑的眼睛——是邢老师!看着坐在导师组中间的邢先生,我一下子就呆住了,我的眼睛定住了。我没想到邢先生会亲自来主持硕士研究生的面试——事后我才知道,面试题都是邢先生亲自拟定的。四目相对,面对我所敬仰崇拜的先生,我的心跳一下子快起来,整个人显得有些紧张。邢先生注意到了我的窘迫,微笑地看着我,挥手示意我说:“坐坐坐,别紧张。”邢先生真的很有亲和力,他和蔼的神态、他和缓的语气,一下子使我紧张的心情平复下来。我抽到的复试题目是:试论讲、说、道的用法。我当时一边思索一边分析,逻辑上漏洞百出,讲得不好,但是邢先生频频微笑着朝我点头示意,鼓励我接着往下说。现在想来,邢先生真的是宽厚睿智。2001年,邢先生关于复句研究的标志性著作《汉语复句研究》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新书送到系里,研究生同学们拿着厚实的新书,喜悦之情洋溢在一张张笑脸上。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在走廊尽头的大厅,端坐在长桌后、眼里满是微笑的邢老师正在为领到新书的同学签名。我赶紧快步向前,翻开图书封面递给老师,邢老师愉悦地在扉页上写下:抬头是山,路在脚下——邢福义。


邢先生的眼神总是带着治学的朴实与严谨

我们都知道邢先生在治学上有三句话。我的导师萧国政教授在《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邢福义评传》一文中,对邢先生治学上的三句话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抬头是山,路在脚下”体现的是治学的精神;“猪往前拱,鸡往后扒”体现的是治学的特点;而“年年岁岁,春夏秋冬”,体现的是治学的态度。邢先生一直沉浸在学问的海洋里,一生发文无数,著作等身,但他的文章著述,都是经过字斟句酌、严格推敲的。邢老师特别细致。我的师妹2000级硕士研究生朱英姿对我说:“我记得邢老师的一篇文章中,有个方言的用法,在我们本科生班上做过调查,后来我提供的方言例句被用到了文中,没想到老师还专门注出了例句来源,上面还写着我的名字。”邢老师有一次在《中国语文》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最”义级层的多个体涵量》,读来酣畅淋漓,这篇文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表-里-值”小三角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后来我才知道,邢老师写此文的时间长达一两年。“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邢老师用自己严谨的双眼,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治学原则。邢老师写的文章逻辑明晰、条理清楚、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从不摆八卦阵。我曾将邢老师的文章讲给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同学听,他很容易就明白了,对邢老师治学的朴实与严谨很是佩服。邢老师的大脑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等待研究的语言事实。临近毕业时,我和越南留学生师弟陈世祥有幸得到了邢老师的亲自指点。邢老师对我俩的论文选题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他用笃定的眼神看着我们说:“现代汉语里的‘小’字,看似很小,用处却很大。比如说,我小你一岁和我比你小一岁,这两个小有什么不同?鲁迅说的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这个小又是什么意思?”“里边和里面两个用法的区别在哪里?‘边’似乎有划线的意思,比如说,里边黑得很,里和外似乎有界线。但‘里面’似乎就不能体现出有这个划线关系。”他接着说:“这两个选题,作为硕士选题研究仅仅是一个初步的研究,后期完全可以作为博士生的研究选题继续做深入研究。”很遗憾我毕业后没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没有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后排左三,与2000级硕士研究生同学在华中师大语言所资料室合影

我眼里的邢老师就是上面这样子的。他在我的脑海里永远是那样的智慧!那样的和蔼!那样的朴实和严谨!我当年在硕士毕业论文的后记中写到,希望多年后有幸能与桂子山上的老樟树会心一笑,想到毕业以来碌碌无为,实在是又愧又憾!

桂子山上的老樟树枝繁叶茂,永远矗立于我们心中!

作者后排左一,与2000级硕士研究生同学在华中师大研究生楼前合影

作者简介:

李国庆,华中师大语言学系2000级硕士生。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一部涵盖人文社会科学通用学术词汇的汉藏英三语对照专业类辞书 丨《汉藏英社会科学大词典》面世

詹伯慧丨深切怀念丁邦新教授

品读经典,愈见滋味 丨《〈论语〉注译》面世

活动预告丨传统文化与经世致用,谈《顾炎武文》——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国学系列讲座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