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届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在贵州召开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8月29日,以“数字时代的语言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黄果树厅开幕。

会场照片

会场照片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陈杰,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长拿督哈必芭,泰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陈金盛出席会议并致辞。缅甸教育部部长纽培等东盟各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东盟国家驻华使节等中外百余名嘉宾参加论坛。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陈杰发言

陈杰指出,民心相通是中国和东盟共同发展的重要根基,语言交流是民心相通的前提与保障。推进数字时代的语言文化交流互鉴,对于持续加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推动数字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方进一步拓展领域、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语言文化传承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语言文化合作交流常态化、机制化,为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发言

刘利民表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继续锚定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目标,为中国—东盟开展语言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更多平台,并建议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化资源保护力度、提升语言文化交流的服务支撑能力、提高语言文化交流数字化水平。

本次论坛发布了《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倡议》,发布语言文化合作项目标志性成果《越喃汉英四文对照新辞典》,启动《南洋华语文献分类丛刊》编纂项目,并举行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关高校的合作协议签订仪式。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主持了语言文化合作项目成果发布和启动仪式。

会场照片

会场照片

据悉,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数字时代的语言多样性、“一带一路”语言文化交流合作、数字化时代的语言与跨文化交际、语言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等议题进行交流,通过数字化赋能中国和东盟国家间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语言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2021年,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专设板块,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首次举办,填补了中国与东盟高层次语言文化交流的空白。本次论坛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东盟中心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国家语委有关研究型基地协办。

会场照片


本文来源:“语宝”微信公众号


往期回顾

这几个成语你可能一直都读错了

侯精一先生千古!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文化记忆理论的精华之作 ——《宗教与文化记忆》(文字与文明译丛)

2022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在“中华字都”河南安阳发布

李宇明丨三尺讲台就是人生天地——邢福义先生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思想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第二届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在贵州召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