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丨《杜甫画传》面世

汉语中心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4-02-02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近日,《杜甫画传》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诗圣杜甫,一生漂泊,到处留下不朽的篇章。他的诗作和人生,与他的行踪密不可分。作者左汉林教授多次重走杜甫之路,体验诗人的悲欢离合与家国情怀。该书通过分享作者沿途拍摄与杜甫有关的文学遗迹和文学景观照片,带领读者一起踏上杜甫的旅程,更深地理解千古诗圣丰富沧桑的一生。

今节选书中篇章,与读者共赏。


  再游齐赵

漫游梁宋之后,杜甫又一次到山东一带游览。这时已经是天宝四载(745)的夏天,杜甫陪时任北海郡太守的李邕在济南历下亭宴饮,宾主相得,十分快意。

李邕是李善之子,早擅才名,尤长碑颂,不仅是当时的名士,也是著名书法家。杜甫后来作诗云“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可见他也颇以这次宴饮为荣。举行这次宴会的历下亭并不是现在大明湖公园内的历下亭,其旧址当在今济南市五龙潭公园内。当时的五龙潭水面很大,与大明湖连接在一起。该公园现在还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古历亭旧址”五字。这里有明泉数十处汇聚成潭,中多锦鲤,依稀还是当年的风光。

葛景春先生在古历亭遗址考察

在历下亭举行的这场宴会上,除李邕和杜甫外,还有齐州司马李之芳等众多名士参加。历下亭被一片竹林簇拥,不远处又有潺潺流水,所以虽是夏季,亭内依然十分清凉。杜甫最早结识李邕是在东都洛阳,这次见面自然又回忆起当日初逢的情景。他们纵论当今诗坛,叹息崔融、苏味道已经去世,称赞初唐四杰中的杨炯诗风雄健,感叹李峤的诗风过于绮丽。李邕评论了张说的政治才能,又对朝政治发表高论。面对杜甫,李邕自然要提到他的祖父杜审言,称赞杜审言胸怀高旷,诗才一流,他的诗作不仅符合格律,而且气势不凡。此时,天上的浮云引发了众人的诗兴,歌女陪饮更激发众人放声高歌。这样的宴饮持续了很长时间,大家一直痛饮到红日西沉。杜甫想到这次宴会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李邕,心中不免涌起一丝伤感。

大明湖

大明湖中的历下亭

杜甫与李邕畅饮的历下亭在唐末战乱中被毁,北宋时曾在大明湖南岸重建历下亭。在清康熙年间,历下亭又于大明湖的湖心岛重建,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历下亭。亭前的回廊门口有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所书的出自杜诗的对联:“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亭北有名士轩,轩内有杜甫、李邕等人线描石刻画像。大明湖中还有一座北极阁,清道光年间济南当地的诗人群体“鸥社”曾在这里举行过祭祀杜甫的活动。

到天宝四载(745)的秋天,杜甫与李白又在兖州(今山东兖州)相遇。老友重逢,不胜欣喜。二人相约同上东蒙山,去拜访董炼师和元逸人。沂蒙山分为龟蒙、中蒙和东蒙,东蒙山属于沂蒙山的支脉。东蒙山海拔千米,山势奇伟。山上有一座望海楼,始建于唐代,是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山顶又有天蒙顶、齐鲁关、瞻鲁台,其中天蒙顶是东蒙山最高处。杜甫《昔游》诗云:“东蒙赴旧隐,尚忆同志乐。伏事董先生,于今独萧索。”可见他们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董炼师。

结束了东蒙之游后,李白和杜甫意犹未尽,二人又结伴到鲁城北访范十居士。这位范十居士是一位隐士,住处安静而清幽。他身边有小童侍立,屋外不时远远传来捣衣的声音。范十居士见杜甫和李白来访也十分高兴,赶忙置酒招待两位客人,酒席上摆满了菜蔬和水果。主客开怀痛饮之际,李白还在酒席上吟诵了自己的诗歌。

杜甫和李白都被范十居士高洁的情怀所感动,与他谈论的都是归隐江湖的话题。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白结伴而行,他们谈诗论文、求仙访道,在漫游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才,认为他诗中的佳句像阴铿的诗句一样精美。自从离开长安,李白四方学道,到处飘零。他喜欢丹砂,可惜尚未炼成。他性格狂放,痛饮狂歌,笑傲王侯,杜甫对此颇为敬佩。

东蒙山望海楼

此后,杜甫与李白又共游了石门山。石门山在曲阜之北,是蒙山山脉的余脉,因为这里两山对峙如门,故称石门。游山之后,二人在此作别。杜甫对李白的离开十分不舍,李白也作《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赠予杜甫,诗云:“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自此之后,两位好友彼此想念,却终生未能相见。

杜甫同李白一起到王屋山寻访华盖君,到东蒙山寻访董炼师和元逸人,这些求仙访道之举,一方面源于当时朝对道教的推崇,一方面是受到了笃信道教的李白的影响。但在内心深处,杜甫并不相信道教 ,而是笃信儒学,始终有着治国平天下的心愿。这是他“奉儒守官”的家赋予他的使命,也是其内心强烈的意愿。

(正文节选自《杜甫画传》第二章“青年时期的漫游”。)


该书确为一部图文并茂、富于创新的杜甫传记。读者随文观图,犹如身临其境,定可爱不释手矣!

——张忠纲

山东大学教授,中国杜甫研究会名誉会长





图|书|信|息

《杜甫画传》

左汉林  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该书结合唐代的历史和文化,详细叙述了诗圣杜甫的生平事迹,细致解读了杜诗名篇,提供了100多幅文学景观的图像资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杜甫传记。

作者长期从事杜诗研究,曾用数年时间完整重走杜甫之路,自东海到陕北,由陇蜀至江湘,遍访杜甫曾经游览的城市、村镇、山岳、江河、关隘、驿道、寺庙、石窟等景观及遗址,期间采辑见闻、抄录碑志、拍摄照片、考证行踪,提出了一些关于杜甫生平和杜诗诗意的新见,最后以丰富的史料和实地考察为依据撰成本书。





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序  张忠纲

第一章  家世与故里

             家  世

             巩县与洛阳

第二章  青年时期的漫游

             漫游吴越

             漫游齐赵

             漫游梁宋

             再游齐赵

第三章  在长安的十年

             求官的艰辛历程

             在长安的生活

             自京赴奉先县

第四章  叛乱中的奔逃

             自长安至羌村

             身禁长安

             逃归行在

             北征之路

             重返长安

             华州司功参军任上

             探亲洛阳

             自洛阳至华州

第五章  自陇右至蜀中

             自华州至秦州

             寓居秦州

             自秦州至同谷

             流落同谷县

             自同谷赴成都

第六章  蜀中岁月

             定居草堂

             成都游踪

             生活与交游

             与严武的交往

             流浪川北

             再回成都

             任职严武幕府

             去  蜀

第七章  夔府悲歌

             自成都至戎州

             自泸州至万州

             卧病云安

             夔府孤城

第八章  漂泊荆湘

             自夔州至江陵

             自公安至岳阳

             自洞庭湖至衡州

             自潭州至耒阳

             最后的时光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作|者|简|介

左汉林,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杜诗学、唐宋文学。曾师从著名杜诗研究专家、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韩成武先生学习杜诗。出版《杜甫与杜诗学研究》《朝圣:重走杜甫之路》等专著多部,发表杜甫研究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相关课题多项。曾于2018年5月在中央财经大学举办《重走杜甫之路》摄影展。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新书 丨《汉语韵律语法学纲要》(商务馆语言学教材书系)面世

语言就是这样奇妙无穷!——《变化无穷的语言:认知、大脑与演化》

新书 丨《朱子全书廉洁章句辑要》面世

新书 丨《顶石中文——高级汉语综合教程》面世

开学在即,这份小学生工具书书单请收藏!

第二届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在贵州召开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书 丨《杜甫画传》面世

汉语中心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