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丨对外汉语研究(第二十七期)
对外汉语研究(第二十七期)
目 录
摘 要
也说副词“干脆”和“索性”
李宗江
摘 要:“干脆”和“索性”是两个同义语气副词,对其研究有很多。现有的研究结论如何?是否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对其功能如何表述才更方便教学?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本文试图论证这两个副词的主要功能是标记一个超常规事件,尝试以“素描”性方式(少用语言学专业术语)说清两个词的主要功能及其差别,并探讨两词的功能与其历时演变的关系。
关键词:语气副词;功能描写;教学应用
语义羡余的种类、原因及机制
卢英顺
摘 要:语义羡余现象从不同角度可分为:单向羡余和双向羡余,语内羡余和语外羡余。语义羡余的原因有三种:语义潜隐、思后忘前和语义凸显。语义羡余机制主要有三种:韵律机制、语义细化机制和凸显机制。语义羡余不同于语义重复。
关键词:语义羡余;羡余种类;羡余原因;羡余机制
语篇宏观结构对复句运用的制约
李晋霞
摘 要:文章以叙事语篇、论证语篇、说明语篇为例,探讨语篇宏观结构对复句运用的制约。叙事语篇是故事性语篇,语篇主干凸显“时间性”;论证语篇是说服性语篇,语篇主干凸显“逻辑性”;说明语篇是解释性语篇,语篇主干凸显“条理性”。语篇类型不同,宏观结构也不同,这对复句运用产生了明显制约,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篇类型对优势复句的选择性;第二,语篇结构对复句分布的选择性;第三,语篇及物性对复句及物性的制约。语篇的宏观结构对于复句这种微观层面的连贯关系具有明显制约。语篇的宏观结构也正是在包括复句在内的微观连贯的基础上才得以建构、实现。
关键词:宏观结构;叙事语篇;论证语篇;说明语篇;复句
现代汉语多音节复合词生成机制初探
——以菜名为例
邓盾
摘 要:现代汉语里大量存在由三个及以上词根语素组成、内部不含功能性成分的多音节复合词。文章选取现代汉语多音节复合词的一个小类,即以“西红柿炒鸡蛋”为代表的具有组合性语义的菜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成机制。基于对事实的描写分析,总结出了这类菜名的结构模板和表达策略:“三块多层,可隐可细”。“三块”指从语义阐释来看,具有组合性语义的菜名内含“分类标准”“烹制方式”“菜肴类名”三块组成部分。“多层”指从句法构造来看,具有组合性语义的菜名具有两层或以上的二分层级结构。“可隐”指“分类标准”和“烹制方式”两块组成部分可隐含不言,“可细”指三块组成部分的每一块都可以被细化。文章对“分类标准”等三块组成部分的语义小类做了详细描写,并讨论了可隐含部分被隐含的原因、各部分细化的方式以及细化后所得菜名的结构分析。文章认为,具有组合性语义的菜名所代表的多音节复合词集中体现了现代汉语是高分析性单音节词根语言的类型特点。
关键词:多音节复合词;菜名;生成机制;分析性;单音节词根语言
自然口语中“对了”话语功能的浮现
史金生 李萍
摘 要:文章从互动语言学的动态视角出发,基于位置敏感语法理论,考察了语用标记“对了”在真实自然口语语料中功能的浮现。研究发现“对了”处在不同的序列环境位置下呈现出不同的话语功能,具有位置敏感性:位于引发序列话轮首位置的“对了”具有提醒注意、转移话题的功能,位于回应序列话轮中位置的“对了”具有追补信息、语篇修复的话语功能。文章还根据与“对了”伴随出现的韵律及多模态互动特征,从形式上进一步验证“对了”的话语功能,认为“对了”的话语功能与其韵律表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多模态表现能揭示“对了”在互动中的话语功能。
关键词:“对了”;位置敏感;韵律;多模态;话语功能
立场调整:“话说回来”的功能与规约化
郑娟曼 彭水琴
摘 要:文章在立场三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立场调整”这一概念。现代汉语中的“话说回来”能够通过对立场三角的调整实现立场转变,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立场调整构式。该构式的规约化经历了从行域到知域,再到言域的过程,语义抽象度递增,使得句法形式的独立性增强且话语功能发生转变。作为中间状态的知域范畴语篇分布较广,显现出稳定的立场调整功能。
关键词:“话说回来”;立场调整;立场三角;概念域
视点移动的主观加工:
虚拟位移意义建构的认知理据
白雪飞
摘 要:在虚拟位移的意义建构中隐含真实位移,即视点的移动,以观察对象的虚拟移动转喻视点的真实移动,再通过位移动词的隐喻创新,使虚拟位移句能够被认知和识解。观察对象与视点之间的转喻模式更为基础,人到物体的隐喻则是虚拟位移的主观加工机制,静态物体被概念化为人,基于物理空间的位移经验被映射到心理空间,静态物体就具备了位移特征,这是非理性思维的产物,借助隐喻,静态物体被赋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移动性,由此,虚拟位移的概念得以建构,它也成了表达静态物体空间关系赖以优选的手段。
关键词:虚拟位移;视点移动;主观加工
“VP+的+人称代词”结构的篇章分析
王敏
摘 要:“VP+的+人称代词”结构是当代汉语常见的结构之一,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成分。在篇章中常与其他代词、专有名词共现。人称代词具有外延突显、内涵丰富的特点,作为定语的VP能够标识人物的属性,描写人物的情感、心理,体现行为的前后对比。“VP+的+人称代词”结构采用双视点模式强化指称,在篇章中具有唤起人物关联、推进事物发展、拷贝已有信息的作用。
关键词:关系小句;人称代词;篇章;语体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与
《等级标准》的落地
吴勇毅
摘 要:文章首先讨论了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提出了一个建构框架,进而指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顶层(上层)设计之下,还有各种中层和基层的标准,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了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以及《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与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对接问题,认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中文课程的互认、学分的转换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都与教学大纲(内容)和课程标准直接相关。《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各国、各地区研制的中文标准/基准/大纲是上位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是“中介”(中位),某种程度上是上位的具体化,进而影响具体的课堂教学的开展与实施(下位)。这里的对接、互认、互补、互鉴既有同层次横向的,也有不同层次纵向的。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构建;《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落地;对接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
《HSK考试大纲》语法项目对比研究
王鸿滨 王予暄
摘 要:文章对 HSK及其大纲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从语法项目/语言点的层级划分、数量、比例、重合度与等级对应等方面入手,对《HSK考试大纲》和《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语法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文章认为《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不仅对汉语二语教学具有规范引导作用,而且对二语学习者在汉语语法的习得和 HSK的备考上具有辅助和指引作用,二者互为促进,可以避免以 HSK为唯一目标的汉语教学与习得模式,从而使二语学习者全面系统地掌握汉语语法、整体提高汉语水平,加快推动《标准》的实践应用以及 HSK3.0版的研制步伐。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HSK考试大纲》;语法项目对比
英、韩母语学生主谓宾语序
组合习得发展研究
周文华 贾红红
摘 要:英、韩语与汉语在主谓宾语序组合的对应上存在程度不同的异同规律。利用连续的自然口语表达语料考察发现,英、韩母语学生汉语主谓宾语序组合的习得发展规律和难点同中有异,其共性是SVO和 SV语序的习得都比 SOV和 OSV语序好一些,但英、韩母语学生的习得发展过程不同,都体现出二语习得发展的动态性特征。相对来说,英语母语学生习得主谓宾语序组合的情况好于韩语母语学生。韩语母语学生虽然因为SOV 和OSV语序与韩语语序形式上的一致而习得较早,但习得过程出现了较多偏误。因此,母语语序的影响不能仅看表面的一致性。
关键词:主谓宾语序组合;汉外对比;习得发展过程;动态性
汉语二语句法复杂度测量
研究的焦点与进展
张迎宝
摘 要:汉语二语句法复杂度测量研究的焦点集中于测量单位构拟、测量指标设立、指标有效度验证三个方面。其进展表现在提出了四种基本测量单位、四十余种测量指标并进行了一系列验证实验。目前的研究存在比附印欧语句法特征设立测量单位与指标、同一单位的提取标准不尽一致、部分指标的有效性未经检验、验证实验的科学性不足、结论信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学界应在建构适合汉语句法类型特征的测量指标体系、优化并创新验证范式、扩展指标检测范围、提升验证质量、科学筛选高效度指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汉语二语习得;句法复杂度;测量单位;测算指标;效度验证
外向型离合词学习词典的释义和用法问题:
基于词典用户视角
韩晓明 王海峰
摘 要:文章从现有的四部外向型离合词学习词典入手,以两部使用率较高的外向型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和《汉语教与学词典》为参照,对其中的释义和用法部分进行详细考察,寻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卷调查,分析词典用户的需求,最后从释义和用法两方面为外向型离合词学习词典的编纂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离合词;学习词典;释义;用法;词典用户
基于中高级汉语二语口语语篇的
指示代词习得考察
——以“这”类指示代词为例
黄长彬 许迎春
摘 要:指示代词的指示范畴可分为直接指示、间接指示、无指功能。文章通过人工转录方式建立中、高级自叙体口语语篇语料库,以“这”类指示代词为例,考察指示代词的习得情况并进行偏误分析。研究发现,汉语二语学习者口语语篇中“这”类指示代词总体使用频率排序为:间接指示>直接指示>无指功能,但其内部存在频率分布上的不对称。其中,直接指示在中级阶段多于高级阶段,间接指示和无指功能在高级阶段多于中级阶段。同时,间接指示范畴内部分类复杂,中高级阶段也存在频率分布上的不对称。偏误分析发现,中高级阶段“这”类指示代词不同偏误类型的总体出现频率排序为:误代>指代不明>误加/遗漏>错序。据此,本研究提出“这”类指示代词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口语语篇;指示代词;二语习得;偏误分析;“这”
留学生书面作文中与时间
有关的数字使用问题
——以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例
钟小勇 盛梦明
摘 要:留学生书面作文中出现不少与时间有关的数字使用问题。文章探讨了“年、月、日”表达、概数表达、“〇”或“零”的使用、相关格式符号的使用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跟汉语数字使用规范、留学生、教材和教师教学等都有关。汉语教师应熟悉汉语数字使用相关规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字。
关键词:书面作文;数字使用;时间;规范
实境直播短期中文教学模式
师生互动研究
丁涵 丁安琪 刘青华 宋艳杰
摘 要:实境直播短期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是线上中文教学的新尝试。本研究结合实境直播模式特征,通过修改完善互动分析工具,采用视频分析法及滞后序列分析法,对课堂的师生交互行为、教师提问与学习者发言、沉寂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形式多样、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互动效率较高、课堂氛围愉悦、路人与学习者互动需授课教师言语引导,并提出优化提问技巧、鼓励移动学习、指导生生互动和传递有效反馈等建议。
关键词:实境直播模式;线上中文教学;师生互动;iFIAS;滞后序列分析
《对外汉语研究》征稿启事
《对外汉语研究》由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主办,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向国内外发行。本刊以“促进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及时反映汉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全面提升对外汉语教学界的教学和科研队伍,为学术讨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提供平台”为宗旨。竭诚欢迎世界各地从事汉语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专家、教师、研究生围绕以上栏目及相关内容给《对外汉语研究》赐稿!
(一)栏目设置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语言测试研究;语言学习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中外汉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语言文化教学;对外汉语学科教学论;教材建设;对外汉语教育技术;学术评论和学术动态等。本刊特别欢迎论证充分、材料翔实,联系实际的新观点、新成果。
(二)来稿注意事项
1.字数:论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重要文章可做适当调整。
2.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摘要一般不超过200字,关键词一般不超过5个。
3.例句:例句全部用小五号宋体,用(1)(2)(3)……统一编号,按顺序排列,并在例句后面用小括号注明出处。
4.注文:注文一律采用脚注,用①②③……编号。
5.参考文献:
例如:马箭飞(2001)以“交际任务”为基础的汉语短期强化教学教材设计,《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Wilkins,D.A.(1976)National Syllabus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投稿要求:来稿请以 WORD.DOC格式用E-mail通过附件的方式发送至本刊编辑部。详细的格式、体例请参看本刊近期文献。
7.来稿时写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含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地址和主要研究方向等内容。
8.来稿审读时间一般为6个月,6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
《对外汉语研究》编辑部
邮政编码:200234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电话:021-64328691;电子信箱:dwhyyj@shnu.edu.cn
联系人:杜轶
期刊信息
对外汉语研究(第二十七期)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研究》编委会 编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延伸阅读
往期回顾
❖
❖
❖
❖
❖
❖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视频号开通啦!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精彩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