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具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
微生物具有物种和数量的多样性,包括具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细菌、放线 菌,古细菌)和真核微生物(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以及无细胞结构的侵染试剂(病毒和亚病毒)等类群。其中细菌最多,约占土壤微生物总数量的70~90%,放线菌次之,藻类和原生动物等较少(沈萍,2006)。在生态系统中,辣木这种植物既以其植物体的形式存在,同时也与其内生真菌互利共生,所以不仅是辣木提取物具有药用价值,其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也具有研究意义。
辣木具有抗细菌作用
抗菌是一个泛指的说法,而通常主要指的是抗细菌。欧洲的一些学者(Mougli, 2005)就将传统使用于澄清饮用水的天然絮凝剂——碾碎的辣木籽用于抗菌研究。他们之前的研究发现,某种种子的肽段能介导细菌细胞等悬浮颗粒的沉积,同时能直接杀菌;后续的研究中,又将该肽的构象模拟物的合成衍生物偶联,来进行功能分析,发现部分重叠的结构决定了沉淀和抗菌活性的调节。肽段要求呈正电荷且谷氨酰胺富集以聚集并沉降细菌细胞。该肽段的杀菌活性是基于局部的序列容易形成螺旋-环-螺旋结构基序。氨基酸取代表明,杀菌活性需要突出环内疏水脯氨酸残基。活体染色显示:经过含有该基序的肽段处理会导致细菌细胞膜损伤。因此,该研究确定了合成肽针对特定的人类病原体的抗菌活性,同时也表明了每个活动部分不同的分子机制。沉降可能是源于从耦合絮凝和凝聚作用,而杀菌活性则需要细菌的疏水环将细胞膜去稳定化。
辣木具有抗真菌作用
真菌感染可分为表浅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两类。表浅感染是由癣菌侵犯皮 肤、毛发、指(趾)甲等体表部位造成的,发病率高,危窖性较小;深部真菌感染是由念珠菌和隐球菌侵犯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造成的,发病率低,危害性大。然而抗真菌药容易影响白细胞及肝功能,长期使用会造成GPT上升或白细胞下降;另外由于5-氟胞嘧啶从尿中排泄,在肾功能不良者血中聚集,引起中毒,故肾功能差者应禁用或慎用;两性霉素B可损伤肾脏,并引起血钾降低,部分人会有发冷、发热反应,少数人可引血栓性静脉炎;酮康唑应特别注意肝脏受损问题,长期使用可引起血中雄性激素水平降低和肾上腺皮脂功能受到抑制。而使用一些天然抗真菌药物则可在达到疾病治愈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这些副反应。
相关研究
有研究者(Ping-Hsien,2007)为评估辣木种子和叶子的治疗特性,鉴定了其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抗真菌活性。同时从叶子精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显示总共有44种化合物,在一般情况下,二十五烷(17.41% ),二十六烷(11.20%),(E)-叶绿醇(7.66%)和1-【2,3,6-三甲基-苯基】-2-丁酮(3.44% )是叶子精油的主要成分。分离得到的提取物可以促进未来抗皮肤病药物的发展。
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