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道】以思维为“核心动力”,这所学校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孙习涵 思维智汇 2021-12-23




本文为“寻道思维型教学”系列报道第三篇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早已演化为人才竞争,而创新人才的数量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和潜能。


毫无疑问,创新人才培养越来越成为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热点议题。


西安市曲江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曲江一中”)作为一所2010年刚成立的新学校,深谙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尤为难得的是,学校以思维为内核,将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宏大的目标揉碎在寻常的课堂教学中,让创新思维成为师生的一种思维“习性”。


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对毕业生升学也产生了正向影响,曲江一中这两年的中高考成绩皆位列西安市前茅。


创新人才的本质就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曲江一中常务副校长陈勇刚指出。抓住了创新思维这一创新人才的本质,以致力于培养思维能力的思维型教学为抓手,学校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三年实验敲定方向


在学校,思维的训练最终必然要落到课堂教学中,早在2014年,曲江一中便接触到了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卫平教授的思维型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维训练,最终得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那么,思维能力的训练究竟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构成多大的影响?


为了得到真实的数据与结论,2014年,曲江一中开始在初一、初二推行思维型教学的试点工程,选择若干班级作为实验班,同时以成绩相似的普通班作为实验对照。学校采用一些专业量表进行了2—3年的追踪测量,结果发现,在师生的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两个维度上,实验班明显优于普通班。于此同时,实验班那一年的中考成绩也优于普通班。


在获取了结论支持后,2016年,曲江一中放开手脚,开始在全校大面积推行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学校首先组织专家入校指导。后续,作为思维型教学的负责人,陈勇刚继续在校内进行宣讲。同时,学校组织同课异构赛教活动,这个过程中,对于同样的一节课,前期有过思维型教学经验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课堂设计方案,学校成立教研组对方案进行研讨,最终确定哪种方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最为有效。


为了让教师深入理解思维型教学理论,曲江一中引入了“学思维”活动课程,在初一初二年级开展,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教师通过“学思维”活动课程深度理解并驾驭思维型教学,并最终将之迁移运用至本学科的教学之中。


2018年一月,国家颁布了学科核心素养。陈勇刚认为,核心素养要想落地必须落实到学科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思维的过程以及对思维的监测和反馈。


在日常的教学中,他也始终强调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在备课中,要有针对性地明确在学科的特定单元与课时中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思维品质。


集体教研打磨课堂


早在曲江一中刚开始做思维型教学的试点实验的时候,陈勇刚就组织了一支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的12名精干老师所组建而成的教研团队。


在每次为期三小时的研讨会中,先有两个教师展示自己利用“学思维”活动课程教材设计的微型课,阐释自己的设计思路和主题。陈述完之后,不同学科的教师从自己的专业背景提出对课的修改建议。


比如,有一个主题是“控制变量”,生物老师提出可以控制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物理老师提出可以控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针对思维课程每一个思维训练点,不同的老师结合本学科的视角最终讨论出一个综合性的建议。


如此一来,一门课程就具备了更多跨学科的元素。教师也在这种研讨的机制中更进一步强化、提升了自己跨学科教学设计的视角和能力。


学校的课堂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和理解去进行课堂设计,但必须要遵循的一条原则是在备课中预设一个思维训练的方向,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等思维方法以及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


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备课本身也是课堂的预演。“在研讨的过程中老师本身就经历了思维碰撞,而我们又要求老师们将碰撞出的这种思维训练的方式迁移到学科课堂教学中。”陈勇刚说。


除了集体备课,学校还鼓励老师多上公开课,每一周不同教研组都会有老师上一节观摩课,全教研组的其他老师来评课,考察这堂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是否到位。


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教师,关键是评价


曲江一中的思维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比如教师的创造性人格。


在陈勇刚看来,一位教师是否具备创造性人格会对学生造成巨大影响,“老师具有创造性,课堂也会具有创造性,一个具有创造性人格的老师会创造宽松、包容、鼓励大胆质疑的课堂环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得益于学校的课堂评价体系。“如果课堂评价体系要求老师必须遵照某种模式,那老师一定会束手束脚。”陈勇刚强调。在思维型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对教学的评价显得极为开放和多元,针对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之间,乃至同一个老师对不同的班级,都应该有不同的衡量标准。


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曾提出“师生双主体”的课堂理论,而曲江一中课堂评价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是否都得到了显现。


更为关键的是,这套评价体系关注课堂教学中思维的训练与生成。比如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比如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是否有积极思维的参与。陈勇刚特别强调,在小组讨论环节,未必学生表面上参与了就是有效的,而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参与程度,各种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训练。


“所以我们的小组讨论更注重内涵,对于形式则会弱化,没有必要非要是热热闹闹的,也可能很安静。”陈勇刚说。


在课堂上,学校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具有更大的发散性和引导性,要对思维的发展有所帮助“有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我们老师应该面对质疑给学生一个导向,让他得以继续深入研究。”


这些年以来,思维型教学重塑了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学校的一位英语老师,原本愁苦于班上的孩子怎么教都学不会。但在上了一门“学思维”活动课程之后,她惊讶于这些学不好英语的孩子在课上所展现出的非凡创造力。


陈勇刚认为这正是思维型教学所提供的的多元评价视角。“过去这些孩子没有得到展现的机会,他们很可能就被埋没了,但通过思维型教学,教师发现了孩子的其他方面,他们突然意识到应该更为全面地评价孩子。”


打造一个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为了实现培养创新人才这一长远的命题,除了在课堂教学和创新型教师培养方面下功夫,曲江一中还倾力于打造一个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以校本课程和活动为载体,整体塑造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


在高中部,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每个学生在高中前两个学年至少要完成三个研究性课题。学生可以申报各种选题来研究某一个问题,比如雾霾天的防治、地铁站的改良等等,课题辅导老师对于课题持非常大的包容态度。


陕西省有一个专门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春笋计划”,每一年,学校都有学生入围这一计划。


此外,学校还举办微电影节,由艺术教研组发起,学生结合自己在艺术、音乐、语文、历史等各门学科中所学到的内容完成一部时长15分钟左右的微电影作品。前期,学校会请一些电影界的大咖分享经验,学生通过假期完成作品,在每年的五月份举行电影盛典,集中展示。学生创作的题材包罗万象,留守儿童、家庭关系、传统文化都可成为关注点。


在陈勇刚看来,每一部电影从挖掘选题到完整地呈现出来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举例来说,学生需要通过作品表达观点,这就是批判性思维。这个过程中,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都会得到良好体现。”


他认为,学生能创造出这些电影作品 一部分得益于他们在平日里所受的思维训练,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学校整体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环境,它赋予了学生创新的可能性。


现在曲江一中很多进入高校之后的毕业生纷纷体会到了母校的优越性,因为和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自己的中学生涯显现出了丰富多元的一面。


“他们在母校的时候感觉还不是很深刻,等到离开母校之后才意识到原来母校给他提供了那么多发展的平台和机会。”陈勇刚笑着说。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相关推荐

独家 | 成都红专西路小学——16年上下求索,建成一座思维大厦

独家 | 呼和浩特第十四中学——思维型教学撬动高中课改,奠定孩子的一生



精选原创

独家 | 林崇德: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

独家 | 胡卫平——要培养孩子的各项核心素养,先决条件是培养孩子的思维

独家 | 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滕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思维能力

独家|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将哲学思维渗透到数学教育中

独家 | 成都红专西路小学——16年上下求索,建成一座思维大厦

独家 | 湖南湘潭九华和平小学丁素平:“学思维”课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