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研、评三管齐下,她在实践中探索思维生长的方法

思维智汇 思维智汇 2023-03-17





求索理想教育,坚定思维之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教师张欣荣多年来秉着一颗爱心站立讲台,以育人为己任,不仅培育学生,更培育教师,不断突破自我,让教学始终焕发生机。

教育之路上,张欣荣坚持终身学习,以理论促实践,不断在实践中内化思维型教学理论,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呼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聚焦教学、评价、教研三方的优化升级,让思维的种子遍地开花。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欣荣

本文共6068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从幼时母亲与外祖母的言传身教,到师范大学的专业学习,再到一线课堂上孩子们纯真的笑颜,张欣荣坚定地选择了教育这条路,更是不断在这条路上孜孜以求,力图寻找理想的教育。“做一名终身学习者,成为师德素养和教育能力强,教学能力和科学能力高的师者。”这是她的教育追求。


多年的一线教坛经历,使得张欣荣积攒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她也逐步认识到“思考”“思维”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朦胧中意识到要在教学中注入思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俗语在她看来就是在强调处处思维的重要性。


2021年1月27日,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引入了由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及其团队提出的思维型教学理论及实践体系,并建立了“思维型教学研修共同体”,以此对教师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张欣荣加入研修共同体,正式接触到了思维型教学理论,这也为她一直以来所理想的教学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抓手实践指导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大脑做乘法的过程,当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量到一定程度时,我们的大脑会融会贯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张欣荣表示,找准了思维型教学这条路,她选择坚持走下去,并在教育工作中积极实践。一年多以来,她聚焦教学、评价、教研三方的优化升级,将思维型教学融会贯通于日常教育工作当中。


今年4月21日颁布的新版义教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尤为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张欣荣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进行的教学实践不谋而合,也印证了她方向选择的正确性。

 

聚焦课堂,在实践中让思维融入教学


1

理论融于课堂,开发学生思维


思维型教学理论的学习给张欣荣带来了启发,她开始思考如何让理论走入实践,将思维型教学付诸于课堂教学。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直注重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当学生学至九年级时,受困于升学压力,受限于学生的时间精力,化学学科的实验教学开展难以充分到位;而在八年级时,含金量高的课外活动又有所欠缺。


因此,张欣荣带领学校教师团队研发了八年级化学兴趣班课程,并担任此项目的实施负责人。


▲张欣荣给化学兴趣班上课


化学兴趣班,即以实验活动课的形式实施化学课程体系,还原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本真面貌,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思维型教学理论为依托,丰富学生自我探索期的经验,引导学生发现自我、锻炼自我、挑战自我、成就自我。


例如,在教授水的净化》时,张欣荣带领学生一起去大雁塔广场的喷泉取水,然后回到化学实验室,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把这一瓶水变成洁净的、可以饮用的水。期间张欣荣注意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水的净化原理、药品、仪器、流程、注意事项等问题。然后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按照自然静置、絮凝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煮沸的步骤,最终净化出了洁净的饮用水。


整个活动的导入、过程、小结、拓展,张欣荣基于学生的学段心理特征、认知特征和直接经验,以开发学生的思维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全面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


▲化学兴趣班上课


此外,在九年级的化学新课教学中,张欣荣也用思维型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追求有效教学:


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例如以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引出灭火的教学;
重视课堂提问的设置,例如将金属活动性探究这类难度大的问题进行梯度设置,逐层深化学习;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透彻分析气体的制取原理、步骤设置、注意事项背后的原因;
重视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例如物质分类的教学,让学生区分化学概念和生活概念;
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例如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发挥思维效能;
重视分层教学,大小细节知识能力均分成超常、正常、低常三个层次,因材施教,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全员全过程基于起点的发展等。


思维型教学的核心是积极思维,思维活动是思维型教学课堂中的核心活动。思维型教学课堂包含六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思—应用迁移,可以总结概括为四个环节,即情境与问题、自主与合作、总结与反思、应用与迁移。张欣荣在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以理论为指导,进行了有机融合,如《探究空气成分》一课:


情境与问题:使用谜语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对象——空气;继而抛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再进一步提问“如何分离像空气这样的混合物”,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进行分离铁屑和细砂的实验,并总结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接下来提问更高难度的问题,“如何使用建立的混合物分离模型,测定空气成分及其含量”。



自主与合作:教师演示测定空气成分实验,师生分析实验原理、现象、表达、结论、误差分析等问题,期间师生、生生情感互动、行为互动、思维互动,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发展思维能力。继而,学生从化学史和教师的实验中获取灵感,设计并完成三个两类(正反两类)学生实验,学生亲自探究空气成分及其含量。


总结与反思:师生一起总结收获,根据前面的实验说出空气成分及含量,并总结出测定方法。


应用与迁移:一项是教师设计六道习题,实质上是六个变形实验,让学生在新情境下运用所学;一项是高陌生度的科技新素材,潜水和特殊医疗中使用到的“人造空气”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更可以灵活运用在测定空气成分实验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2

促进学法转变,培育学生素养


课堂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因此,张欣荣积极探索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并逐渐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首先,要深刻领会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进阶规划、系统设置教学目标。例如:


在“化学变化”的教学中初次使用氯化氢溶液;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中比较稀盐酸、浓盐酸与稀硫酸的实验效果,了解溶液的多样性;


在“认识溶液”中建立溶液概念;


在后续教学中理解饱和与不饱和溶液、配制溶液等。


让学生经历逐步认识化学观念的过程,设置分步形成和发展科学思维的阶梯。



第二,全面理解课程内容体系,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初中化学设置了五个一级主题:

 

“物质的性质用途”“物质的变化与反应”和“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是学科本体论意义上的核心概念;
“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是学科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核心概念;
“化学与社会发展·跨学科实践”是学科价值论意义上的核心概念。

第三,化学实验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渗透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最后,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促进学法转变。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实现课堂教学从知识技能向发展素养转化;
创设小故事、科学史、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构建大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构建式、线上线下混合等多样化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行动学习。

▲张欣荣在课堂上


3

把握学情规律,发展学生认知


胡卫平教授曾指出教师教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了解学生。张欣荣在多年的教学中,逐渐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发展特点有了深入了解,基于这些特点,她也能在教学中更好实现有的放矢,针对性解决问题。


张欣荣指出,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认知水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或普遍性,但也具有个性差异或可变性。


思维发展方面,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能够理解抽象概念,也能逻辑推导定理、公式等,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的。


因此,例如进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教师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再提供一定量的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学生才能够顺利地理解、判断、推理、归纳出定律的核心内容,继而饶有兴趣地分析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最终灵活迁移,应用定律解决各类问题。


同时,初中生容易高估自己的实际能力,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的同时,又有片面性和表面化。常常表现为争强好胜、喜欢争执。但初中阶段又是学生从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到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黄金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张欣荣提出要智慧地、充满爱地培育学生。


“日常教学中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对事物的判断结果,还得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瞎猜乱碰或违反逻辑的推理及时指正,加以引导,在学生具体思维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张欣荣指出。



基于在教学中对初中学生认知发展特征的观察和认识,张欣荣开展了针对性实践:


第一,初中生感觉能力不断发展,视觉接受信息能力更强。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高难度任务时重视板演,同时也要重视让学生记笔记、写出化学用语,将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调动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很强。比如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准性、自觉性和归纳概括性都远远优于小学生,甚至因为年龄小心思单纯,求知欲强烈,观察能力的一些方面都优于成年人,因此作为实验学科的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动手实验机会,借助孩子观察的强势期,强化培养观察力。


第三,初中学生有强大的记忆能力。张欣荣作为理科教师,也深刻意识到要利用好学生这一认知特点,常鼓励学生背成语、古诗词。化学课堂上,她会在指导学生完成了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后,及时要求学生有意义记忆;将化合价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歌曲,让学生机械识记。



聚焦评价,在测试中让思维得到巩固


1

多措并举,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学反馈与监测的重要手段。张欣荣提出,教育进入“双减”时代,扭转教育观念、优化作业设计和实施是迫在眉睫之事。


为了让作业从简单的知识巩固转向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张欣荣对现存的作业问题进行了把脉,多措并举,创造作业新形式:


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类。例如,使用矿泉水瓶和石子、沙子、木炭、脱脂棉、纱布制造净水器,并净化自然水。
让学生在劳动中应用化学知识类。例如,使用洗洁精、碱面、酒精擦洗厨房污垢,体会三种去污原理;使用食醋清洗水垢,观察现象,分析原理。
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类。例如,调查公共场所的消防器材摆放规律、灭火器种类、使用方法,发现身边的易燃易爆品,思考消防安全。
让学生动手制作类、访谈类、参观类等。例如使用或改造生活用品,自制烧杯、玻璃棒、导管、集气瓶、水槽、滴管等实验仪器的替代品,并归类整理;访谈师大化学专业的教授,发现身边的榜样;参观自来水厂,了解自来水生产过程。

张欣荣在创造作业新形式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形成对作业结构、作业量、作业题来源、分层作业、学生作业指导等问题的认识。



2

强调能力,变革试题命制


2020-2021学年,张欣荣担任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三模考专家命题组组长,多年的教学和命题经验中,她发现中考命题存在如下特点:


当下的中考命题以立德树人、素养立意、导向教学为核心思想,重视实践能力、体现创新精神,关注学习过程,强调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情境化命题,引导初中学科教学“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实现知识的建构与迁移运用”。而这些在学校的考试命题中有时会忽略。


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命制试题时,张欣荣特别强调试题的情境化,每一道试题并不是纯粹地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而是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情绪,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建构的知识框架中演绎发挥,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证明,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思维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未来在复杂情境下解决真实问题。而且实体的背景资料包括新闻热点,可以呼唤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情境材料包括传统文化,可以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题干的铺垫信息包括前沿科技,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质疑、创新意识;试题涉及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引导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学会生活等。


张欣荣还强调:“在整套试题中,要尽可能压缩识记内容,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察。


对于每套试题,张欣荣表示都会考虑命题指导思想、原则;规划试卷结构和分值;弃用原题,琢磨改编题、原创题、开放题等的比例、完美度;筛查全卷知识点、能力点是否齐全;调整各个主题分值比例;预估试题难度,匹配学生客观实际能力;突出价值引领,立德树人,落实素养,立足双基,强化实验、情境真实、学科综合等特点。


 

聚焦教研,在团队建设中携手并进


张欣荣深切地知道,追求理想的教育光是做好一名优秀的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团队建设,培养起一群优秀的教师,最大化地发挥团队效用。基于这一认识,她积极担任了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教研组副组长,同时承担起陕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青年教师培养导师等职务。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队伍建设的重点。青年老师强起来,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强起来。”张欣荣在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培养上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第一,抓好集体备课
第二,抓好教学常规
第三,重视课堂教学研究。争取公开课常态化,常态课精品化。给青年教师争取机会、搭建平台,创造更多的晒课机会,任务驱动,催化青年教师成长。
第四,重视理论学习。给教师分享前沿研究性论文、国内教研教改新动态等;为青年教师购买书籍,订阅学术刊物;邀请省教科所专家作专题报告;鼓励和指导青年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发表或参赛,任务驱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第五,建立以年级为单位的学科组资源库,资源共享,让青年教师站在前人经验的高度上成长。


“最直接、最重要的培训是与青年教师朝夕相处,随时随地聚焦教学难点,对其遇到的问题毫无保留、推心置腹地认真分析、耐心解答,大家携手前行。”所以张欣荣只要时间允许,就会去听青年教师讲课,与其进行交流讨论,一心希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在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中,她对自己也有一套要求:


首先,作为青年教师的师父、指导教师,打铁先要自身硬,这是长期开展工作的根基。张欣荣从教学常规、教育教学效果、教科研、遵守校纪校规等方方面面都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尽可能将每一节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都上规范、标准,对青年教师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在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中,她始终坚持学习,通过翻阅书籍、向专家请教、与同事交流、在实践中改进,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以研促教。


其次,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细心关注,对其闪光点及时在公众场合表扬、鼓励;巧抓时机吃饭、谈心,融洽感情,尽可能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第三,正视青年教师的长处,承认青年教师在网络、硬件技术、衣着打扮等方面的优势,真诚请教,互通有无,在青年教师面前活得真实,让大家的学习是一种相互的、愉快的过程。


最后,对待青年教师宽严相济,不苛责,多理解、多宽容,多规劝,多扶植。

 

张欣荣与学生


“师者仁心”,张欣荣从教以来,便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她秉着一颗仁心,用爱来培育学生,也用爱来培育青年教师。教学、评价、教研,她亲力亲为,一样都不曾落下。


张欣荣的“学不可以已”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在求索理想教育,发展学生思维的道路上,学习没有尽头。多年无悔,她还将继续前行,坚定追随教育发展的方向,深化学习,大胆实践,播种下一片思维的种子。

 

作者 | 王璐
统筹 | 孙习涵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