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入“六真文化”,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思维

王璐 思维智汇 2023-03-17






做一名辛勤耕耘的园丁,传递知识的果实——这是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国音实验”)语文教师任春颖给自己找到的人生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她在育人的同时不忘育己,和学生一起成长,用真正的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内化,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修正中实现自我提升。


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抓住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表达,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深入思考,在知识传递中为学生播下思维的种子。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任春颖

本文共4562字,仔细阅读需12分钟


2014年,走出大学校园的任春颖为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毅然选择拿起粉笔,成为一名教师。谈到职业人生的选择,她说道:“当教师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看着学生成长,就像一个园丁看着自己亲自培育的幼苗长大,这强烈的成就感是什么也取代不了的。”


在任春颖看来,教育就是一种生命启迪。


“把学生不懂的知识教授给他们,带领学生一起去感受一篇文章、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一个字的美,让他们感受身边美好,启迪他们学会表达对生活、对生命的爱”,她始终享受这个对自己和学生都充满意义的过程。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任春颖


从成为一名教师至今,任春颖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真正的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内化。


她牢牢把握学生基础,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分享和迁移拓展,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主建构在思维型教学的基础上,呈现“六真”课堂文化,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发展。

 

初探思维型教学,实现思想转变


任春颖在初期的教学中较为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思维的培养,改变发生在2019年。那一年,通过一次国音实验和湖南省湘潭市九华和平小学的思维型教学主题交流活动,她正式接触到了思维型教学和“学思维”活动课程,同年,学校引入了思维型教学。


▲思维型教学主题交流活动


“学思维”活动课程与思维型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思维型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以更为有效的方式经历知识的动态形成过程,提升思维品质,形成关键能力。


“学思维”活动课程设计以系统的思维方法为主线,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及知识面的扩展而不断加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并将方法、品质和能力迁移到学科学习中。


▲任春颖和学生


这次交流活动使任春颖在思想上发生了转变,此前,在她的认知中,思维的训练和课堂教学是分离的,这次之后,她意识到了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进行思维训练。


在思维型教学的课堂上有很多新颖的教学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


带着这样的认识转变,任春颖准备了三年级下册“学思维”活动课《成语猜猜猜》。在备课中,她反思从前的教学,意识到自己将主要重心放在了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词汇量上面。基于此,她做出改变,转而注重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成语之间的内在思维关系。

 


紧抓学生思维基础,系统弥补欠缺


刚接触思维型教学时,难免遇到困惑,任春颖也不例外。


在实际教学中,她发现“学思维”活动课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螺旋式上升的。


学校刚引入“学思维”活动课程时,很多学生没有按照课程教材接受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时会发现教学效果不能达到备课时的预期。



例如在给四年级学生上《大象和滑梯》一课时主要教授类比思维,如果没有一、二、三年级类比思维基础的话,四年级上课时的预期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为了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任春颖把“学思维”教材中,一年级到六年级所有训练学生类比思维的课程系统、纵向地全部梳理了一遍。


她发现在整个“学思维”课程里,虽然训练类比思维的活动不是很多,但是低段、中段、高段每个学段都涉及到了类比思维,而且这种类比思维是一环扣一环、逐层递进的。


▲《大象和滑梯》课堂上


有了这个发现,她开始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方法。在《大象和滑梯》正式上课之前,为了把学生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先培养到位,她先将四年级之前训练类比思维的三节活动课给学生上一遍,然后再训练他们相应学段的思维能力,这次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正处于敏感期,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把基础打扎实。”任春颖表示。


这次成功实践之后,任春颖在上“学思维”活动课时,都会先根据所上课程中要训练的思维能力,对在这之前学生的该种思维能力达到哪种程度进行梳理,然后及时弥补他们的欠缺,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得到真正的提升训练

 


“六真”文化融入课堂,

落实核心素养


国音实验在思维型教学理论内化为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中,依托思维型教学理论,重新定位了学校“六真”的课堂文化。


▲“六真”课堂文化


努力倡导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上过一段时间“学思维”活动课之后,任春颖开始思考思维方法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实践,她尝试设计“学思维”活动课和语文学科的融合课,并在教学中呈现“六真”课堂文化。


例如在融合课《自相矛盾》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任春颖始终围绕这一课堂文化,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和参与式教学,在课堂上落实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自相矛盾》旨在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相关语句进行推想,体会人物的思维过程,需要学生遵循辩证逻辑规律,从发展、变化的视角分析、认识事物,用辩证的方法研究事物的内在矛盾,使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引发学生对卖者言过其实、前后表述自相矛盾的行为的反思。


任春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建构设计,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


有理解寓言故事的能力;


抓住关键词句,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
联系生活,感悟故事的语言,体会人物思维过程。




首先,创设真情境。即给学生一个真正的情境,让他们入情入境,在这个情境中去学习,只有身处情境中,学生才能够深入地去思考问题。


在课上,任春颖创设了一个穿越到古代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古人的思维方法,最后以古琴配乐结束背诵,结束穿越之旅。



第二点,提出真问题。即从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角度出发,提一些真正的问题,让学生在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积极引发思考。在问题提出时,基于学生的认知,有些问题是学生可以自主解决的,比如理解字句。


《自相矛盾》中学生真正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围观者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于是任春颖改变提问方式,让一名学生扮演卖者,其他学生扮演围观者的角色,自由向卖者提问,给学生创设开放性的空间,带动他们投入到思考当中,共同去解决这一问题。


▲《自相矛盾》课堂上


第三点,自主真探究。这一课的教学设计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在设计教学时,她采用了一些追问、采访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真正去解决问题。


第四点,合作真互动。即让学生善用思维方法,在互动中实现合作建构。在体会旁观者思维过程的环节,她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发生不同学习方式的碰撞,用抽盲盒、自选等方式增加趣味性,使学生合作更有效率。



第五点,反思真评价。即敢于质疑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任春颖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表达。这一过程可以体现出学生在聆听其他学生回答问题时是在深入思考的,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运用迁移,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有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独创性思维品质。



第六点,拓展真应用。即迁移所学的方法,解决其他现实的生活问题。真应用不是应用在发现问题上,而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同时体现思维过程。


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任春颖发现学生大多只停留在关注自相矛盾这一故事上。对此她列举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自相矛盾的现象,然后让学生用辩证逻辑思维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知识的应用迁移,促进深度思考。

 


在日常教学中训练思维,

引导学生主动表达


随着对思维型教学的深入理解,任春颖逐渐意识到必须将思维型教学理论在日常课堂中运用起来,用真正的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内化才能够起到作用。于是在常态课中,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例如在习作课《小真的长头发》中,她借助绘本故事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丰富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从而展开大胆的想象进行故事的创编,想象出主人公小真的长头发会有哪些用途。


▲习作课《小真的长头发》


她先让学生交流“如果你有一头长头发,你希望用这一头长头发做什么?”,引发学生代入式的想象。


在拓宽学生思路后,让学生动笔去写小真的长发还能做什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想象创作完成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推选出最新奇的想象,让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生动。


故事创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就是通过各种思维方式完成故事编写。任春颖通过这样一节习作课,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联想思维、想象思维和发散思维。



又如在上《乡下人家》这一课中,她首先根据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在相关的段落中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并把感受和体会简单地写在书边。


“这样可以给出学生很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从兴趣出发,多角度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以此落实有效训练,让学生尽情地展示想象,培养想象思维。”任春颖这样描述她的教学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展现了乡下人家生活的五幅画面,在“鸡鸭觅食”场景中,她借助音、视频资源,渲染情境。让学生不只体会丰富又灵动的林中鸡群、河中戏鸭景象,还增加鸡叫、犬叫声,渲染鸡犬相闻的热闹乡下田园情景,以听觉加视觉的立体式感受,调动学生的想象,感受乡下人家生活的自在、和谐与生机。



最后任春颖将作者行文的顺序做了简单的梳理,展示完整画面,此时学生的情感已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她结合课后选做题“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再次拓展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根据日常的观察,展开联想想象,对自己眼中的乡村景致进行描述,如中秋丰收图,播种图等。


基于思维型课堂的教学经验,任春颖发现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在分享表达中展现出来。因此,在课堂上,她将重心放在学生的表达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主动去想、去说。


▲任春颖和学生


在她看来,很多学生对老师抛出的问题是在积极思考的,只是心理状态处于口欲言而又无法表达清楚的阶段,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明确认识,明晰概念,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启发学生进行独立的积极思考,以求举一反三


例如用板书提示学生,或是抛给他们一些关键词,让他们先把知识点或者概念弄清楚,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表达所想。



在任春颖看来,学生想说又表达不清楚的时候,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师直接打断学生的回答,让他坐下,可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比如给予肯定,说“没关系慢慢来”;


或者教师给学生一些提示性的关键词,提供点拨。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如果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情况,他还会主动积极地思考,而不是连举手都不敢。

 


“教育活动的本质从字面上来讲,就是在活动中育人,我的理解就是教书育人的对象就是学生,所以我的教育活动要围绕学生去设计,以学生为本,不管是在前期准备中还是讲完课之后的反思,都要以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这些活动。”这是任春颖谈及教育活动时的感悟。


作为一线教师,她坚持用真正的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内化,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修正中实现自我提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本,在知识传递过程为学生播下思维的种子,有朝一日,这些思维之花将会盛开,任春颖的辛勤耕耘终将会成就学生的人生发展。


作者 | 王璐

编辑 | 王璐

统筹 | 孙习涵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林崇德: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

胡卫平——为素养而教,我们需要思维型教学

胡卫平——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滕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思维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将哲学思维渗透到数学教育中

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从思维教育开始

以思维为“核心动力”,这所学校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湖南湘潭九华和平小学丁素平:“学思维”课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思行合一”:这样提升专业能力才是当下教师所亟需的

“学思维”开学第一课来了!看看这些“玩”high了的课堂都是什么?

长按二维码,联系我们

电话:13521950921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