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能和同事甚至陌生人很好地交流,却很难和自己的孩子深度沟通?
文 | 魏智渊
图 | 来自网络
源 | 原创(知父母:zhifumu)
荐 | 知教师(微信公众号:sxweizhiyuan)
孔子讲过一句让许多人不舒服的话: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话听上去让人很不舒服:咋啦?当妈的和娃最难养?有这么欺负人的么?
其实孔子不是这个意思。论语中的「小人」,是与「大人」(君子)相对的一个概念。君子是拥有自身原则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拥有自己核心价值观的人,不会因为你对他远了近了而患得患失。故「君子之交淡如水」。而「小人」,则实际上是指大多数的芸芸众生。芸芸众生的特点,是比较情绪化,关系好点,说话做事就没了分寸,容易忘形,关系远点,则容易有被忽略甚至抛弃的怨愤感。咱俩啥关系?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呢?而在芸芸众生中,女人又相对更为情绪化,所以,就特别是指出来。
不过,用「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来解释亲子关系,尤其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还是挺贴切的。这句话可以重新翻译为:
唯当妈的与亲娃是很难相处的。溺爱一点吧,娃就熊得没个教养,让人生气;你忙得顾不上他,或没揣摩到他的心思,他就一肚子怨气,仿佛你上辈子欠了他似的。
当然,也可以翻译为:
唯亲妈和娃是很难相处的。跟她掏心窝子说话吧,她就没个底线地干涉你,恨不得你是一个牵线木偶;跟她疏远一点吧,她就跟个怨妇似的,整天唠唠叨叨觉得自己养了个白眼狼。
所以,站在当妈的角度,在办公室说话一套一套的,大家一团和气,共做中国梦。这一下班,不是堵车,就是赌气。
为什么我们总能和同事甚至陌生人很好地交流,却很难和自己的孩子深度沟通?
1
核心原因,仍然是缺乏「界限感」。
与同事或陌生人交往时,我们有很强的界限感。我们知道捍卫自己的边界,哪怕我的喝水杯子,别人也知道不能碰;我们也知道尊重别人的边界,不会鲁莽地介入别人的私生活。在交集处,我们不自觉地寻求整体利益最大化,因为多数时候,我们知道要达成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尊重别人的利益。这样,大家心理上是轻松的。
但是在自己家里不行,界限感很容易模糊:
「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
缺乏界限感的结果,是在亲子关系中,往往交织着「不逊」和「怨」,很难真正地尊重对方。
为什么亲子关系中很难有尊重?
因为亲子关系的核心是「爱」,而且是无原则无理由无边界的爱,而一切尊重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是两个独立的有边界感的人。在没有边界的情况下,我们对于对方的期待是多重的:
你应该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我不说你也知道,不然,你就不爱我。
你应该是我的垃圾筒,任由我发泄,不然,你就不爱我。
当我需要你时,你应该随时出现,不然,你就不爱我。
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当着班主任的面训斥自己孩子,甚至动手打自己孩子的家长,全然不顾孩子的自尊;因此,我们才会看到不顾及父母面子,在公共场合胡搅蛮缠的熊孩子,全然不管父母有多难堪。
所以,成熟的父母,会在自己与孩子之间保持界限感。
不翻看孩子的私人物品;
不随意进入孩子的房间;
尊重孩子的朋友;
尊重孩子的感情;
提供帮助,
但不代替孩子学习;
提供意见,
但不代替孩子做选择……
同时,成熟的父母,也会通过沟通,让孩子学习尊重父母。
不随意翻看父母的私人物品;
不随意打听父母的隐私;
尊重父母的独处时间;
尊重父母的工作时间;
明白父母是监护人,
有权知道有些信息;
明白父母是帮助者,
不无限制地提出各种要求……
这一切,都是通过不断地沟通和互动得来的。可惜,在亲密关系中,保持界限感很难。父母很容易溺爱孩子,更容易忽冷忽热,这是一种不成熟的爱,只是借溺爱孩子来肯定和表达自身,向世界宣告:「我有孩子,我能爱他。」孩子很容易喜怒无常,这也是一种不成熟的爱:「你爱我?那么证明给我看,证明无论我多么蛮不讲理,你仍然爱我!」
这种纠缠有时候很甜蜜,双方都获得了肯定和安全感,但有时候,就会无谓地消耗人的精力,乃至于消耗人的创造性。到了危机时刻,就可能会出现极端行为。
我这次就不去管你,
看你怎么办?
怎么办?
我离家出走啊,
我自虐啊,
看谁斗得过谁?
2
有了界限感,才能够相互成全而不是相互纠缠。
我见过绝望的父母,工作真的很忙,领导那边催得要死,焦头烂额。然而,孩子在学校里电话一个接一个:「我不想上学了,你们马上接我回家!」
接,还是不接?
多数时候,是父母妥协,孩子潜意识地知道父母的软肋在哪里。或者往死里哭,或者躲猫猫,甚至各种威胁。等接到了家里或者外面餐馆,你气的要死,他拿瓶饮料,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喝。
怎么解决?无法解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行为,都是从关系模式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除了改良土壤,别无他法。
在亲子关系中,所有的「怨」和「不逊」背后,都有一种潜在的中国式逻辑:
我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你好。
而实际上,更成熟的逻辑应该是:
我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了让你自由。
也就是说,父母要清晰地意识到,让孩子明白两个关键很重要:
你必须过好你的人生,
我们始终是你强有力的支持者。
在亲密关系中,许多悲剧的原因,都是以「爱」的名义,企图主宰别人的命运,或者企图让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结合双方都感觉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边界消失的地方,情绪的野草必然丛生。
草丛里藏着的,是熊孩子和幽怨的父母。
3
要建构孩子的理解模式,帮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又心怀爱和感激的人,主要路径不是「讲道理」,而是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用行动来塑造孩子的认知。
你的房间,你必须自己打扫。
你的作业,你必须按时完成。
你的承诺,你必须认真遵守。
孩子会抗拒,不会那么听话,重要的是家长要「温柔地坚持」,「温和而坚定」。这「坚定」不是一种伤害孩子的蛮横:这是你的事,你今天非做了不可!不做我就……
这不是教育,不是培养独立性,这叫跟孩子杠上了,进入到了权力之争。
不要想着毕其功于一役,要懂得审时度势,有必要的妥协。所有这些方面,都要给孩子以合法延缓期,甚至不妨「结硬寨,打呆仗」。学会讲理、谈判,以积极的方式沟通,而不要以威胁的方式达成当下目标。
举个例子,孩子不想住校,你不得不让孩子住校,或者你觉得应该有适度的分离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摆脱对你的依赖,你就不能一下子地「断舍离」,而要和孩子谈判,逐渐地减少接回家的次数,同时伴随着另外的补偿,直到孩子适应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激励,肯定,对孩子的任何进行予以正面的解释和鼓励,对孩子的任何退缩保持必要的接纳和宽容,都是比指责甚至威胁更高明的方法。
权力之争的逻辑是:我要你怎么着,你今天必须怎么着,不然就会怎么着!
问题解决的逻辑是:我们共同面对一个难题,它让你怎么着,让我怎么着,但我们必须联手解决它。
做有原则的父母很难,做能够清晰知道边界感并能守住边界的父母很难,毕竟,我们(包括我)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都是孔子所谓的「小人」,我们每天都处于情绪的洪流中,循着本能与孩子互动且不断地上演爱恨情仇。然而,我们仍然拥有一种自由,就是从彼此的关系中学习,从彼此的关系中练习,这不但能让我们更好地帮助孩子,也能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全文完)
知父母关键词(点击可进入)
挫折 | 成功与幸福 | 教师节 | 背书包 | 起床 | 暑假作业 | 住校 | 开学 | 教师妈妈清单 | 家校关系清单 | 好妈妈与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