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拼大脑时代,如何开发大脑?

王德培 德培论道 2022-06-10

▼ 智慧之于灵魂犹如健康之于身体。

导读


机构精心忽悠,家长“慌不择路”,当各方都为了大脑这门生意挖空心思之时,殊不知,其前提正面临着被釜底抽薪的危机。


“寒假,是孩子最好的‘增值期’”,这就是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寒假心声。于是乎,各类培训生意不竭,无论什么科目,总有个让你无法抗拒的理由:“不懂编程,寸步难行”、“玩转英语,学贯中西”、“数学奥妙,尽在奥数”、“学好钢琴,一鸣惊人”......


可时代发展太快,“单科突破”的策略已无法满足家长们“全才速成”的迫切愿望,眼下又到了拼大脑的时代,各类打着科学旗号的“全脑开发”、“超能培训”的机构应运而生、备受追捧。


开发“松果体”实现蒙眼辨色、训练大脑专注力形成磁场、听脑波音频激活大脑共振、通过手纹检测确定先天遗传特征……


这些大多存在于电影中的神乎其神的“特异功能”,如今被各类培训机构搬上课堂,让大脑成为一门好生意。


缺乏科学依据的理论加上似是而非的话术,厂家贴牌的仪器加上花钱办证的“大师”,在一整套的“围猎”之下,家长培养“神童”的梦想被点燃,霎时间似乎人人都有一个待挖掘的“最强大脑”。



脑科学不科学?


事实上,早在2012年,新华社就曾揭露过“蒙眼识字”等类似骗术,2017年,行业领头羊“脑立方”培训班已因缺乏科学认证、违规办学被叫停,然而,一个“脑立方”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脑立方”站起来,相似的骗术依旧换汤不换药地重现。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1月发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几起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培训查处情况的通报》,集中通报了几起校外培训机构违规经营查处情况:




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心智通全脑开发深圳分公司”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量子波动速读”相关培训;


山西省太原市“卓伦教育”培训机构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全脑培训”;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领航凡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量子波动速读”相关培训;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学之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锦江分公司” 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量子波动速读”相关培训。



“量子波动速读”、“全脑培训”被商家拿出来不断忽悠家长,而即便是高知家长也都对此趋之若鹜。这背后究其根本,看似高深莫测的“全脑开发”实则不过是打着科学旗号的招摇撞骗。


市场上全脑开发机构大部分课程都是基于1981年诺贝尔奖得主罗杰·斯佩里的裂脑研究,即所谓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包括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图像;左脑负责抽象思维,右脑侧重形象思维等。


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包括罗杰·斯佩里本人在内,诸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左右脑分工”是一种不准确、难以成立的说法,这个理论随即被推翻。


然而,学术界的批评却无法阻遏“左右脑分工”理论在商业领域的迅速扩张,甚至成为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一种基本常识。


尤其是当下普遍的教育焦虑和泛滥的功利化教育思潮,成为行业野蛮发展的最佳土壤。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让无数家庭“病魔”缠身。有数据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在校外的教育支出已占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


谁都不愿自己的孩子“泯然众人”,于是乎,一边是额头吸铁勺、蒙眼辨色等大片里才有的超能力,一边是家长对“神童”、“学霸”的向往和对现状的极度焦虑,需求和供给双双暴涨,当脑力教育成为缓解焦虑的强效药,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家长则成为一茬茬等待被收割的韭菜。


当教育被彻底商品化,培训机构在商业诉求与资本逐利的裹挟下越走越偏。在整个社会都在商品化的环境下,教育与知识都成为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在这套市场化的教育培训体系中,不需教师资格证、培训半个月上岗,行业门槛形同虚设;批发仅几百元的耳机摇身一变成售价数千元的“智慧耳机”;号称经过国家认证的全脑潜能开发师证书,实际情况却是交钱就行……


当教育让位于市场,留下的就只有套路满满的营销生意。



新变局


机构精心忽悠,家长“慌不择路”,各类骗局自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然而,当各方都为了大脑这门生意挖空心思之时,殊不知,其前提正面临着被釜底抽薪的危机。


一方面,传统的天赋+勤奋正在让位于新时代的AI技术。


过去,爱迪生一句“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被多少人奉为圭臬,天赋+勤奋也成为成功的不二法则。然而,随着技术以“超摩尔”的速率更新迭代,尤其是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人类正节节败退。


不仅一众传统劳动密集型岗位面临失业风险,就连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文化领域,人类的尊严也正在被机器“冒犯”:电脑自动作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AI作曲也成为可能,微软AI机器人“小冰”甚至出版了一本像模像样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


从“机械复制”到“机械原创”,机器智慧的发展已经有超越人类的趋势。


另一方面,面对“咄咄逼人”的AI,人类又怎甘于落后?生命经济的发展正在让“超智能”人类成为现实。


通过基因改造来提升人类智商一直被赋予厚望。美国科学家斯蒂芬·许提出,如果能把所有与智力相关的基因都改造成“智慧”版本,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人类的智商有望达到1000或更高。


此外,还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在人脑中植入芯片,从而获得更强的计算和处理能力。如两年前,马斯克在一片质疑声中,斥资数千万美元入股一家名为“神经网络(Neuralink)”的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便是开发出将人脑与外部电脑直接相连的技术。在马斯克“既然不能成为AI机器人,就成为AI载体”的指导思想下,这家公司开发出了一整套脑机“神经织网接口”。


依靠这种接口,人脑与外部设备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高带宽、低延迟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毫无疑问,有了“科技辅脑”的帮助,人脑的算力将会呈几何级增长。不难想象,“或许终有一天,你会选择大脑植入芯片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潘多拉魔盒将被打开


由此来看,人工智能、生命经济的发展正在带领人类摆脱先天的束缚,甚至跨越生命的边界,人和机器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然而,当人类在“反叛上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潘多拉的魔盒也随之打开。


首先,原本丰富多样的人性不断被技术肢解。


当AI代替我们去照看孩子、老人,我们也就难以见证和体验生命的成长和衰落;当AI精确圆满地替我们完成日常生活,我们的生活没有事故、也没有了故事,没有了缺陷、也便没有了追求和希望;当人类的一切都能够通过基因分析而得出确定结论,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也将变成冰冷的化学公式。


届时,正如今天电视屏幕上千篇一律的人造美女一样,拥有独特思想和记忆的人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个面目模糊且相似的“有机体”。


其次,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智力差别将撬动更大的贫富差距。


资源是稀缺的,技术资源同样如此。当决定智力的“核心科技”掌握在少数精英、富人手中,智力上的不平等将摧毁普通人拥有高端工作的可能,财富、权力等社会资源将加速向富人聚集,大多数普通人则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甚至于,这种差距将随着代际更替不断被拉大。


富人可以依托手中资源改造自身基因、定制后代,超人的儿女必然还是超人,而平民的子女纵然再优秀也无法翻身战胜超人子女。


届时,富人和穷人之间不仅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差距,更有可能产生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理鸿沟,整个社会掉入失衡的深渊。


最后,当自然人、生物人皆成为智能人、人造人,安全威胁被无限放大。


美剧《机器之心》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伙犯罪分子勒索植入人造心脏的病人,威胁说如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可以遥控关停他们的心脏。这样天马行空的科幻情节实际上已越来越近。


在今天的医疗领域,植入式医疗器械已经相当普遍,利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医生甚至患者本人可以越来越方便地对心脏起搏器和胰岛素泵等植入式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和控制。


试想,在未来的人机一体时代,当芯片成为大脑的标配,一旦“脑部植入物”被黑客破解,那么攻击者将直接控制人类的大脑!


而且智能化程度越高,风险越大,破坏性越强,轻则引发社会恐慌,重则威胁国家安全,原本充当大脑增强仪的芯片此时无异于一颗颗定时炸弹。



未雨绸缪防“失控”


显然,技术的发展使“天使与魔鬼同在”,这也正是诸多学者对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表现出忧虑的缘由所在。


实际上,无论是蒸汽机的出现,还是工业机器的普及,都曾引发过类似担忧,人们担忧的与其说是那些技术的新发展或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事物,不如说是那些新技术在使用上的“失控”,那些新事物本身的“失控”。


既不能对技术因噎废食,也不能让技术脱离掌控。


更需要注意的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进化、寻求突破之时,人类进化的空间绝不应该仅限于作为自然人的智力上之完美,还必须从人类的社会属性即作为社会人的角度探索人类的发展问题,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智慧、智能和智力,而且还必须不断创造更先进的文明。




越复杂的表象

越有深刻的真相

我们旨在

破解复杂,预测未来

关注我们

让你多一双慧眼




精彩推荐

中美贸易达成阶段协议,美国鹰派开始败退之路?

卖房救命、投机、啃老本······汽车产业链如何裂变、分化?

中美竞拼5G,“农村包围城市”再次胜出?

脸书Libra失败了?货币和平演变大幕正徐徐拉开!

一边合,一边分!车企战略大挪移!

中国股王也绷不住了?白酒业盛极而衰?

有城市房价直奔“冰点”,有的却两位数上涨!“十四五”房地产呈现S形?

5G不行拼6G!美国的战略算盘能否兑现?

(福卡原创,欢迎转载;原创视频内容请关注“德培论道”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