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来,西部城事后台总有西安朋友留言,要求我们“写写”西安。
或许是受疫情影响,最近城市领域的“大事”都并不算多。当然,梳理近期与西安相关的一些信息,有些事情,还是值得说一下。在西部城事看来,以下几个与西安相关的信息,值得注意。
一是,西安旅游、消费,受疫情因素影响较大。(有人会说,这种影响是全国性的,为何要突出西安?这个后面会解释)。
促进消费回补,西安该拿出怎样的硬举措?
二是,东京奥运会因全球疫情已确定将延期到2021年举行。这给全球的体育赛事都带来了直接影响。
而在国内,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原定于2021年在西安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
举全市之力的全运会大概率将面临调整,西安如何应对?
三是,近期公布的西安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西安常住人口增加19.98万,较2018年38.7万相比,直降近20万。因为成功打造“网红城市”,西安近几年在旅游经济上的发力是有目共睹的。其中,凭借“西安年·最中国”等品牌活动,春节黄金周更是成为西安旅游和城市营销的重要窗口。比如,2019年春节,“西安年·最中国”活动,共接待游客1652.39万人次,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旅游收入144.78亿元,仅次于成都、重庆。2020年春节,西安再次推出“中国年·看西安”活动。并意在打造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西安特色”的文化盛宴。西部城事未查询到相关旅游数据,但从西安1-2月的经济运行数据,可看出个大概:1-2月,西安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80.21亿元,同比下降24.9%;餐饮业,同比下降43.3%。
但是,在同等情况下,春节黄金周的基本泡汤,对西安的影响可能比不少城市都要大。比如,相对于一般的非消费性、旅游性城市,西安对旅游、消费的依赖度毫无疑问更高。
而即便是与同为“网红城市”的重庆和成都相比,旅游、消费在西安经济中的权重也比两位西部大哥高。所以,当不少城市通过发放消费券促进消费,已经有媒体追问,西安到底跟不跟?是不是都要发消费券,这个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西安经济的影响,确实需要有更多实招、大招。最近,西安发布了一个方言mv,向全国游客喊话——我在西安等你。这个创意和意识不错。但要有效促进消费回补,西安恐怕得拿出当年“抢人”的架势。东京奥运会延期带来的连锁影响,属于非抗力因素——只能面对。比如,在成都举办的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赛程就已经作出修改,定于2021年8月18日-29日举行。全运会举办时间是否应该调,或者说该如何调,应该也得尽早明确。因为这关系到场馆建设的进度安排,更影响到相关的市场预期。作为中西部首届全运会,西安对全运会的重视、全运会对西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城市形象塑造,全运会对西安发展来说,都是一次难得机会 。但要最大程度吸收全运会红利,眼下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如何将关联影响降到最低,这可能是短期内,西安最应该处理好的问题。1年新增19.98万常住人口,从绝对量看,已经相当不错了。目前的不完全统计,可以进入全国前十。这个表现之所以引起外界关注,是因为与2017和2018的数据纵向对比,确实有着很明显落差。不过,指望西安像广州、深圳那样持续保持每年大几十万的人口进账,本来就显得不切实际。西部城事认为,人口已经过千万的西安,未来只要能够继续保持每年人口20万上下的增量,就算正常表现了。毕竟,靠户籍“抢人”的风口已经过去。而未来,西安“抢人”,更重要的应该还是要在产业端发力。要知道,西安自身的人才数量和质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吸引更多高端产业,留住更多自己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实际,也更紧迫。这方面完全可以学习武汉“五年内留下一百万大学生”的经验做法。与前几年的风头无两相比,西安这一年多以来确实显得要“低调”得多。这首先,主要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一来,永远立于风口的城市毕竟是极少数。何况,城市体量变大,高速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这是客观规律。二来,从变化中,认识到机会可贵,愈加走好眼下的每一步,这是优秀的城市必须具备的品质。西安进一步认清现实,这是好事。所以,对于这几年呈现出的发展落差,西安完全没必要气馁,向前看永远比从过去找“差距”更重要。2018年5月,《大西安“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紧抓陕西自贸区挂牌成立重大机遇,启动鄠邑区货运机场研究工作。借助海航现代物流集团、京东物流总部落户西安契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壮大临空经济,将鄠邑区货运机场打造成为“中国孟菲斯”。
但可以明显发现,去年以来,这项计划似乎消息越来越少。
种种迹象表明,西安的“中国孟菲斯”计划,或的确遭遇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从自身条件,比如西安靠近我国大地原点,又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还是政策优势,比如拿下第五航权,西安打造“中国孟菲斯”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目前中国全货机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下一步将鼓励航空物流企业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以稳定供应链。
全国235个机场基本上是综合性机场,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还是零,有序推进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建设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不出意外,航空物流下一步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西安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抓住机会,在这个新赛道上确立自己的优势。打造金融中心,说到底就是争夺资本影响力,也可以说是最具“含金量”的城市竞争力。因此,稍有野心的城市,几乎都提出了自己的金融中心计划。仅在西部,成都早就明确要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近日重庆也释放消息,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而西安日前发布《西安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了金融机构壮大行动等15项重大行动。西部城事认为西安面向“丝绸之路”的小切口“金融中心”定位,非常符合西安实际,以及西安在“一带一路”上的地位。其实,除了纽伦港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中国内地城市而言,绝大部分都只能做特色性的金融中心。西安就应该脚踏实地找准自己的定位,并按照目标予以针对性发力。而打造“中国孟菲斯”、建设“丝绸之路”国际中心,都是着眼于自己的相对优势,谋求单项上的突破,而非追求“全能发展”,这才真正符合当下西安的实际。城市群、都市圈时代,西安未来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在城市群、都市圈上的建树。特别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即将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情况下,西安更得重新明确自己的城市群发展方向。这首先毫无疑问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推进,另外就是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机遇。当然,西安与咸阳的“千年梗”问题,或也该及早作出抉择。还有一点或许被忽视了。西安一直扮演着大西北龙头的作用,是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这西北五省中唯一一座超大城市。放眼全国,在一个大区的绝对影响力,有如此大的城市,恐怕只有西安。如果说未来西安对外的重心应该放在“一带一路”,那么对内的区域发展上,西安就应该立足做好西北的龙头,真正在大西北体现出自己的绝对优势。这一点上,西安的作用和潜力仍待被激发。不妨带头作出更多谋划,并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2019年,西安常住人口成功站上千万台阶;GDP也达到了9321.19亿元。尽管2020年遭遇疫情影响,但努把力,GDP过万亿的希望还是很大。也就是说,2020年,西安很可能迈入“人口过千万、GDP过万亿”的“双料”城市之列。这个全新的台阶,是大西安追求多年的目标。现在即将圆梦,但大西安的崛起之路依然很长,变得更大更强后的西安所遇到的“烦恼”,可能并不比过去少。但关键是,在新的全球政经环境,以及区域发展格局下,西安需要勇于重新确立自己的目标以及座标。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转载、合作微信:hbdx1990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