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项目孵化工坊,招募学员中 | 大卫影像工作室
“人往高处走”
这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
必然的生命趋势
无论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还是对精神爱好的不断投入
都在践行着这一趋势
就像摄影爱好者
从喜欢玩弄器材
到拍风光、拍纪实
从拍单幅到拍组照
从拍静态照片到拍动态视频
也在遵循着这一趋势
而对于已有一定基础的摄影人来说
从零散拍摄一些碎片化的照片,到集中性的拍摄一个项目
从拍摄纯粹唯美的照片,到拍摄更有意义的照片
从照片表达,到照片/视频/装置等多媒介表达
从拍摄照片,到收集照片做档案性影像艺术表达
……
已成为一种比较迫切的转型需求
如果你正在转型
或对这些转型充满期待
请看过来
👇
这里不会有一味的迎合和好话连篇
这里不会有不假思索的肯定和褒奖
这里是一个思想碰撞场
只会将导师掌握的摄影认知、视野、方法论
以及所拥有的各类专家、媒体、摄影节等资源
与你的摄影想法和实践,进行碰撞
碰撞出新火花
孵化出新项目
▼ 已经孵化并进入传播的主要项目详见「附1」
△ 罗大卫在罗马,摄影©薛野
依托「风面」的品牌信任和专家资源,以及丰富的摄影项目孵化、展示和传播经验,面向专题摄影创作者和有意向转型专题创作的爱好者,由四月风/风面创始人、摄影人文教育践行者、策划人罗大卫创设的大卫影像工作室(微信公众号ID:DavidImageStudio)推出「摄影项目孵化工坊」(第一期),开设创作班,招募18位学员;传播班,招募12位学员。学期三个月,学费均为¥2850。风面Club、VIP会员报名,享受优惠。
▼ 大卫影像工作室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创作班,限招18人
面向人群:
1. 有一定的拍照实践基础
2. 尚未做过摄影项目,但想尝试
通过三个月的学习,尝试解决如下问题:
1. 如何转变观念,找到摄影项目?
1)如何将个人对社会、文化、人生的观察和理解,转化为影像表达?
2)如何从自己拍摄的一张张碎片化的照片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摄影项目?
2. 如何选择创作媒介和拍摄工具?
静态照片,还是视频,或者静动结合;相机、手机,还是无人机,等等
3. 如何找到拍摄切入点以及作品拍摄逻辑,卓有成效的积累作品?
拍摄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优化拍摄方案,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授课形式:
1. 开班课程:
时间:2月下旬某个周末(初定)
地点:北京·风面影像空间(可申请线上,或其他时间面聊)
内容:
1)公共课:
第一课:如何转变摄影认知观念?
第二课:几个经典转型案例解析与启发
2)一对一:通过想法交流、看零散照片等,一对一帮助学员找到适合自己的摄影项目并开始拍摄
2. 一对一全程指导:阶段性进展看片和建议,根据项目情况,随时沟通交流(线上/线下均可)
3. 视野拓展课(涵盖摄影批评、理论、创作、编辑、媒体、策展、摄影节等各领域21位专家的真知灼见,风面原创「摄影·大咖说」),听课、选出自己喜欢(1-3位)并说明理由。
4. 2020平遥摄影节现场授课。重点展览解析、讨论,与参展摄影师/策展人交流(交通食宿自理)
学期:
三个月,从开班课程计
■ 传播班,限招12人
面向人群:
1. 有一定的摄影项目/专题拍摄经验
2. 正在创作的项目已启动或接近完成,尝试进入传播
通过三个月的学习,尝试解决如下问题:
1. 如何规划作品创作和传播周期?
何时阶段性完成?何时总体性完成?何时可进入传播?
2. 如何筛选照片和编辑摄影项目?
把单幅照片有逻辑的串起来,形成更具力量的整体性叙事
3. 关于摄影项目的展示和传播。
展览、媒体或其他形式的传播,掌握方法、积累资源。
授课形式:
1. 一对一面聊摄影项目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
开班后的两周内,具体时间可预约,线下、线上均可
2. 一对一全程指导:阶段性跟进完成度并给予建议,根据项目情况,随时沟通交流(线上/线下均可)
3. 项目编辑及发布。根据项目内容和完成度,与导师一起编辑,并在大卫影像工作室(微信公众号ID:DavidImageStudio)首发,酌情推荐摄影新媒体「风面」或其他适合媒体发布,抑或推荐参展摄影节、奖项评选或其他展示机会。
4. 视野拓展课(涵盖摄影批评、理论、创作、编辑、媒体、策展、摄影节等各领域21位专家的真知灼见,风面原创「摄影·大咖说」),听课、选出自己喜欢(1-3位)并说明理由。
5. 2020平遥摄影节现场授课。重点展览解析、讨论,与参展摄影师/策展人交流(交通食宿自理)
学期:
三个月,从一对一面聊/网聊计
报名流程
▶ 第一步
▶ 第二步
提交摄影作品、个人简介和报班期望
一个工作日内反馈审核结果
▶ 第三步
确定分班并缴纳全部学费
完成报名
学费标准
创作班¥2850
传播班¥2850
优惠方案(不可叠加)
■ 风面Club(线下)各级会员,学费减免200元
■ 风面VIP(线上)各级会员,学费减免100元
学员福利
■ 所有学员均可免费获赠「风面」原创线上课程《摄影大咖说》(价值399元)
■ 所有学员均可免费获赠「风面」定制双拉链包(价值54元)
学费包括:全程学费
学费不包括:学员交通食宿,策展费,以及根据学员不同需求推荐的在线课程费等个人花费。
关于发票:如需开发票,将不享受优惠,并需另付3%税点。
附1
2017年至今,罗大卫主导下
已孵化并广泛传播的主要摄影项目
▼
2019年,邹京耀《网红打卡》
孵化内容:选题、创作、编辑、传播全程
△ 英国FORMAT摄影节代表给邹京耀颁奖。摄影©沈小雨
2019年11月11日19:30,2019丽水摄影节荣誉分享晚会在万象摄影坊(原油泵厂展区)举办,由罗大卫策展,90后青年摄影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邹京耀《网红打卡》获得2019英国FORMAT摄影节大奖,将于2020年7月受邀前往英国FORMAT摄影节展出(关于这个奖项)。《网红打卡》所获奖项还有:
2019 入围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
2019 入选2019年度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
2019 首届1839摄影奖提名奖
2019 入展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
2018年,吴国勇《无处安放》
孵化内容:选题、创作、编辑、传播全程
△ 摄影©吴国勇
“中国共享单车坟场现象”虽已退潮,但带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反思不应就此终止,也的确没有终止。集中反映这一现象的直接摄影专题《无处安放》,在2018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首展后,进入了国际视野。
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法国巴黎荣军院地铁站独立公益个展(展期1年);
2019年10月,金边国际摄影节(PPP 2019)个展;
2019年11月,莫斯科多媒体艺术博物馆(MAMM),与是意大利国宝级艺术家,名声斐然的“割画”系列创作者、空间主义的创始人卢乔·丰塔纳(Lucio Fontana)等三位艺术家,同步举办个展;
2019年12月16日,韩国电视台纪录片《机器的归属》摄制组采访《无处安放》摄影师吴国勇,并一同前往山东某市依然健在的共享单车坟场外景拍摄……
“直接摄影介入社会并生效”的影响力,依然在持续。
《无处安放》获奖(2018年):
腾讯传媒赏“年度视觉奖”
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上榜作品
澎湃新闻-眼光-湃客2018年度视觉奖
映·纪实影像优秀奖及阿尔帕资助奖
▼
李继平多媒体短片《聆听腊尔山》
孵化内容:呈现方式、剪辑制作、传播全程
△ 摄影©舒蔚萍
2017年8月介入创作过程,建议以多媒体方式(融合图片、视频、动画等)呈现摄影项目,全程跟进创作、剪辑,直至2018年6月完成短片《聆听腊尔山》,并在2018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获得多媒体影像奖,并在腾讯、澎湃等多家媒体发表。
《聆听腊尔山》剧情简介:洞庭湖盛产芦苇。每年初冬,来自湘西、贵州和云南等地的上万名农民工因迫于生计,会季节性前往洞庭湖区从事芦苇收割劳作。本片以对湘西凤凰县腊尔山镇芦苇工龙送明一家的访谈为主线,将实拍视频、照片,以及图示、动画等素材剪辑成9分钟的多媒体视频,以此关注这个候鸟群体,倾听他们的心声。
罗大卫
大卫影像工作室创始人
摄影人文教育践行者
四月风/风面创始人
策展人
▼ 更多了解罗大卫
■ 作为摄影人文教育践行者(2015年-至今)
开设“一对一”长期摄影专题创作和传播辅导班,共两期,培养学员26位;
截至目前共有吴国勇、李继平、邹京耀、徐小曼、舒蔚萍、边卫民、赵孝堂等创作的项目,已进入传播。其他学员,仍在继续创作中…
■ 作为策展人(2014-至今)
2019,策展邹京耀个展《网红打卡》,丽水摄影节,获英国FORMAT摄影节大奖
2018,策展吴国勇个展《无处安放》,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从此进入国际艺术视野
2015,策展四月风青年影像创作扶持计划首期学员展,平遥、丽水,获优秀策展人奖
2014,策展四月风雾霾公益摄影项目《中国呼吸》,平遥
■ 作为平台创始人
▶创办了四月风(2010年7月至今)
2012年4月,举办当代语境下的纪实摄影研讨会
2012年9月,举办当代语境下的景观摄影研讨会
连续6次举办四月风年度当代影像文化交流会
连续7年组织专家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讲座
连续4年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会员作品个展/联展/群展/公益摄影展
前往20多个城市主办摄影文化巡讲/看片/工作坊等活动
▶创办了「风面」(2017年7月至今)
作为摄影新媒体,「风面」做了100篇以上业界报道和内容。点击查看全部 >
作为摄影人文教育平台,「风面」特邀摄影批评家、理论家、策展人、摄影节负责人、媒体编辑、摄影创作者等摄影各领域一线专家,开设了:
在线课程:朱炯、王保国、吴毅强、宋志鹏、海杰、林叶等主讲的13门摄影人文课程。点击查看全部>
线下工作坊:摄影理论与批评工作坊、媒体与摄影人见面会等
摄影节导览:丽水、平遥、连州(2018)、连州(2019)等
■ 作为摄影师
2007-2009年,拍摄摄影专题《南戏北唱》
2010年10月,在北京国际摄影季首展
同时发布在四月风摄影网站,并陆续获得《中国摄影报》、《北京青年报》、《瞭望东方周刊》、《重庆晨报》等媒体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