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分钟艺术 │ 苏葵:带日常物逃离日常

郊野艺术 郊野艺术JYart 2021-07-02



Hi~





这是3分钟艺术时刻的第四十二

全文共3564个字 阅读大约3分钟





艺术家苏葵



相比于和人打交道,我从小就喜欢观察物,一把椅子、一处折皱,就已经给予我足够的想象和灵感空间,感觉生活的某些节点,总会和生命发生连接。


___



苏葵本科是学文学的,相比中文系的诗词歌赋,苏葵述说情绪的方式却不在文字,而在摄影与绘画。她从未学过绘画,13岁的时候就把心里的图形画了出来,以至于现在的她还在揣测13岁的自己在想什么。初高中的时候,她接触到某本摄影艺术杂志,从此开启了省下零花钱买杂志的日子。艺术就这样给了她一个独处的空间,她在这个空间里延展开了。


相比于作品的张扬色彩,苏葵的现实世界安安静静。她喜欢看书,喜欢观察身边的小事物,她带这些日常小事物逃离日常生活,对小事物的思考又带她逃离了日常喧嚣。她感激有这些日常小事物的陪伴,小事物亦感谢她的倾听关注。


白日梦—以物之名  谜题


19年苏葵参加了不少展览,在美术馆、在商业中心、在书店、在咖啡厅……苏葵小事物们又回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对苏葵来说,这太有趣了,好像魔法,帮日常物剥离掉了人们对它们的定义,又或者说帮它们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后,又化了妆,回到人们的生活。


苏葵觉着自己愿意当一个交流的使者,她帮自己说话,帮事物说话,期待着与不同的人们发生不同的交流。艺术不是一场自我独白,它不应该故作深沉,让人看不懂。任何的自我想象终将落空,何不打开自我,知己又何处难寻?这不,苏葵遇到了物,我们遇到了苏葵。





带日常物逃离日常




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日梦—以物之名》是对平常事物的“陌生化”,你是有意拉开人与物的距离吗?

不是故意拉开的,但我的表达想要在一个脱离日常生活的语境中展开。就当下来说,我们的生活是很丰盛的,丰盛作为社会的一种重要表征催生出了对物日益旺盛的需求。也就是说,工具性语境下的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但是美学的、思辨的、或者是纯粹想象的物,离我们越来越远。摆脱掉日常的惯性后,我们才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些物。


就像索绪尔说的那样,就只有这样才能剥离掉它们的社会意义上的所指,更多地关注它们的能指,即它们本身的一个状态(比如质地、形状)和给人直观的感受。




白日梦—以物之名  打“台球”



物与人长期处于一种从属与被从属的关系,但在你的作品中,物与人是平等的,甚至会觉得物即是你。物对于你来说,是怎样的一种陪伴?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有那么一个触动你的理由,创作才会坚持下去。对我而言,相比于和人打交道,我从小就喜欢观察物,一把椅子、一处折皱,就已经给予我足够的想象和灵感空间,感觉生活的某些节点,总会和生命发生连接。也正是在这些物的陪伴下,我的记忆和情绪不断地延伸向远处,变得更为充盈。


在物的世界里,我感受到平静。很多时候看着每一天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东西,我会给它们一些大部分人没有关注,我很沉浸于这个过程。




白日梦—以物之名  矛盾



看你作品,观察物的同时也会被强烈的色彩感吸引住,色彩在你创作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从最粗浅的层面来讲,色彩是一种个人化的情绪与选择。在摄影创作之前,我一直在进行绘画创作,看了很多现代主义绘画的书,比如当时非常触动我的蒙德里安。当时就在想他的作品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地位?他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这是我思考色彩意义的开始。


后来一本书——《艺术与物性》给了我答案。色彩是一种强烈而鲜明的信号,因此,我将色彩视为与物品同等地位的主体,并将对物的叙事性、重构与色彩的隐喻,暗示融合在一起。同时,在作为整体的图像中,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色彩如何影响人的感知。




白日梦—以物之名  炽热

白日梦—以物之名  无解







艺术不应该完完全全看不懂

________________




有一张回形针的作品我非常喜欢,它很有秩序,但又是散乱的,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它的创作过程吗?

回形针—不只是在办公室里分类文件的工具,而是温和地抗拒散乱,坚定地抓住秩序,本身就是一种伦理。回形针这样一种重复的物件,它们在盒子里和摊开是不一样的感觉。


当它们被展开之后,就有一种延展性,有一种情绪,逐渐延伸,延伸到非常远的地方,那种纵深感非常吸引我。深绿色的背景也是如此,两者都能让我静下来。




白日梦—以物之名  散落的秩序



你对作品总有简短的阐释。很多艺术在大众眼里总是云里雾里,觉得它们无法言说,但你的作品却总是深入浅出,让人一眼就明白。你怎么看待艺术与阐释的关系?

看我的微博就会发现,我的作品会有一段阐释。观众的观看语境和创作者的创作语境可能差异很大,每一个人的经历成长、思想见识都不一样,创作者需要对作品进行一个恰当的解释,让观者更好地理解创作者的作品。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观念的碰撞。艺术作品如果完完全全看不懂,那就表明大家完完全全都不在一个话语体系里。这样的话,交流是肯定没有办法产生的。


但是阐释一定不能盖过图像本身。图像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文字它却可以提供一个相对限定的视角。我也一直在思考,文字究竟就是在作品里面起着怎样的作用?


坦白来说,文字是对作品很好的包装,因为它可以让作品快速的被认知。但我又时时期待着,如果有一天图像不依靠文字就能获得一种理解,那时候会怎样?



白日梦—以物之名   纸牌游戏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这样错综复杂而充满诗意,就像一句句散落在时间中的诗。在这样的启发下,我自制了一系列不寻常的“纸牌”,通过对文字的改动与串接,来建构一个内在联系却没有谜底与结局的游戏。



你现在会去研究很多文化与艺术理论,理论会不会扼杀自己的创造力?

我目前还好,还没有这个担心,我的理论和图像的实践结合还算好。两者它不冲突,它存在一种互补的关系。在确定创作对象整个大范围之前,我会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探寻自我、和自我对话、质疑自我,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但在投入创作后,至少在创作过程中就很少再去想某个理论是怎么样的。


学术理论能够深化我们对图像对创作的认识,为创作提供一定的支撑。但创作需要有自己的活力和特性,它肯定不能和理论亦步亦趋。感性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应该去创造一种感性的体验空间,让麻木化的感知重新鲜活起来。



白日梦—以物之名  串联   散落在不同水杯中的钥匙,此刻却被一根红线串联在了一起。而桌面看似杂乱无章、毫无关联,也通过另一根红线成为了整体。所有的线索,此刻都静默的被掌握着。只是等待着阅读。找到钥匙,打开它,便又完成一次伟大的探险。






让“物”重回消费语境


____________________




19年,你参加了很多展览,其中有很多在商场展出。在美术馆展出和商场展出,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很好奇作品在不同的场域下会得到怎样的理解,也想通过每一次展览,和不同的人群发生对话。在商场里,受众更多是普通的消费者,他们可能会图像的形式特别关注,也就是说对感性直观的东西可能会关注的。更多一些朋友可能会更想拍照,因为作品拍照获得愉悦,也挺好的。如果在美术馆,会一些话语体系的支撑和互动,对作品的一些解读就可能有不太一样的趋势。



苏葵作品在不同商业中心展出



你怎么看待艺术与商业的关系?

直白来说,艺术家通过商业赚取一定金额的报酬来继续支持自己的创作,无可厚非。艺术和商业是相辅相成的。艺术需要商业去辐射,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知道,艺术家也因此提高自己知名度。另一方面商业也需要艺术来进行一种点缀,提升自己的调性。


但是艺术家一定要把握好艺术和商业的度,如果完全被商业牵着走,就会以市场为导向,去表达一些市场想让自己表达的东西。现在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了,未来会有更多新的一些形式吧。




《白日梦—以物为名》系列的衍生品都很好看,但你好不容易让物脱离了消费语义,结果又它们回到消费语场,你怎么理解这种物与物的再次结合?

让物脱离了消费语境后,又继续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消费领域,这是有意思的地方。作品本身的内涵一直都在,改变的只是它的流通形式。在美术馆里展出,或变成衍生品,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它都是一种流通。


任何的事物,都有一个参照系。物脱离日常语境,它肯定是以日常经纬坐标为参照的。希望通过这种衍生品的形式,让更多人能接触作品,并且能融入日常中,就相当于在日常中去看待那些脱离日常中的一种东西。在这种相互参照中,反而会激发那些新的意义,有点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白日梦—以物之名 衍生品



《白日梦—以物之名》系列持续创作了2年多了,会不会担心人们对这种形式审美疲劳?

一个创作者首先要取悦自己,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之后才能进一步说去打动观众。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那肯定没有办法说服别人。我目前就还是对物很感兴趣,还是想这样创作下去。当我从每一次创作中获得了成就感,获得了一种内心的一种平静和富足之后,我才会想其他问题。




2020年到了,新的一年新纪元,有什么新的计划?

我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没有太多的计划,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情来。可能某一段时间,创作灵感比较多,就多创作几幅。另一些时刻,会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看书。偶尔也会画一些画,今年会加重一点,作为一条复线吧。



苏葵13岁画作






采访、撰文:乔冬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版权为艺术家所有


\ END /




   ARTISTS 艺术家


苏葵

SUKUI


1995年生,现居成都,影像创作者。

苏葵用一种新的形式展现了摄影具备的可能性。她基于陌生化与重新认知事物的思考,选取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件,将它们从原先的工具性语境中“拖拽”出来,通过观察与再创造,挖掘出它们身上从未被注意到的有趣之处。通过让“物”登场,展现其艺术价值,反思消费主义语境下人们疯狂的购物行为以及与之相伴的“物”的过剩、浪费与遗忘。



获奖经历:

Artand第二届"艺术星未来"专业评委推荐奖,2018

入选2017年度纽约国际摄影艺术展,2017

入选第六届中国国际数码艺术展览,2017

入选YOHO!GIRL青年艺术计划top20,2017

鲲鹏青年影会三等奖,2016


近年重要展览:

2018

无声的白日梦:苏葵个展,里艺术空间,成都 

白日梦游记:苏葵个展,弘阳广场,南京

当艺术来敲门:soho yard gallery,香港 

又见爱丽丝:流浪美术馆x融·空间,北京


2017

写真万象:摄影书展,梦办,北京 

abC艺术书展,上海民生美术馆,上海 

Inspiration room,成都创意设计周,成都 

第四期一介小展,一介Yiiie Gallery,成都 

首届香蕉艺术节,Banana Jam艺术空间,深圳 

鲲鹏青年影会,西南民大展厅以及拍拍照摄影俱乐部,成都 


出版:

摄影集《无声》 














   RECOMMEND 推荐阅读

3分钟艺术 │ 蒋志:非常疯狂,但是不会告诉别人

3分钟艺术 │ 陈维:艺术家不该惧怕“游牧”状态

3分钟艺术 │ 杨圆圆:创作是对抗时间的工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