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森商学院(Babson College)线上培训课程的若干启示

毛基业 管理50人 2023-05-24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性影响,国内高校的教学已由教室面授转变为线上授课,而且常态化。线上授课对于教师而言是个全新的形式,同时也是一项新挑战,教师们通过交流学习了解授课经验是丰富、提高线上授课质量的重要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毛基业教授参加了百森商学院的ELI Asia via Zoom项目,听过Scott Taylor教授的两堂关于领导力的课程后,向我们讲述了他获得的启发与感受。


学者简介

毛基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009年获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导师。国际信息系统学会中国分会主任,和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


高频率、多样式的互动

从课程开始,Taylor教授就十分注重调动大家互动参与的积极性。首先,要求大家打开视频。其次,时常向学员提问或让大家提问,最常用的参与方式是让学员使用语音或聊天功能提问或回答问题,频率大概在15分钟左右。

重要概念的介绍通常是先让大家用聊天功能讲述自己的理解,Taylor教授进行归纳点评之后,再给出他自己的定义和理解。最值得借鉴的互动方式是使用微信群进行分组语音讨论,助教提前建立班级微信大群和每个小组五人的小群,指定组长。小群内的讨论类似于线下案例室(breakout room)的分组讨论,每次讨论都是组长在规定时间内发起群内的语音聊天,群内可以资源共享,效率高,效果比较好。分组讨论时间截止后再统一回到Zoom课堂。

 

大量理论和分析工具介绍

Taylor教授重视介绍理论和分析工具(2 X 2框架等),而不仅是分享小案例和故事。例如,他讲授resonant leadership(共鸣领导力)的核心之一是positive tones(正能量)时,分享了一篇学术论文的实验。该实验有两组被测,第一组每人先书面描述近期自己经历的一个幸福体验故事,另一组写下一个负面体验故事;之后给他们快速闪看一眼装扮尽量相似五个不同的人的照片,结果发现,第一组85%都能发现是不同的人,另一组却几乎都认为是同一个人,以此说明情绪可以影响人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包括能否细致、全面、客观地观察现象,进而影响正确判断和决策;怀有负面情绪的人看问题更片面、偏执、自我而封闭。通过讲述论文中的试验,将理论和机理讲得深入浅出。

Taylor教授对前沿文献非常熟悉,课上他多次提到“The latest research shows”。他授课时引用了神经心理学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说明人类大脑的分析与情感这两部分此起彼伏的相互抑制关系,但高情商领导能在二者之间频繁切换,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业务做的好,但成为不了好领导。Taylor教授在高管培训课讲这么多理论和概念令我非常意外,印象深刻也很有启发,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讲理论(而不是讲段子)应该是大学老师的强项,如果我们能深入浅出,把理论和科研结果像讲有趣的故事一样讲好,对学生帮助会非常大。我们MBA学生的学位论文的最大弱点就是缺乏理论和工具的使用,他们很不善于应用已有的理论,可能与我们课堂教学缺乏理论有关。与其在论文答辩时批评学生没有理论,我们也应该反思上课时给学生讲了多少理论,教学生如何应用理论,以及现象背后的理论解释。


较多针对学员自身的反思

无论课堂练习还是课后作业,Taylor教授都要求学员针对自身进行反思,从而帮助学员认识自我,增加涉入感。例如上课时的一个小练习就是让每人写下来自己周边熟悉的一个杰出领导的特征,再写一个糟糕领导的特征,最后在Zoom的聊天中进行交流与分享。

最后,分享一句话,是Taylor教授的第一节课一开始引用C.G. Jung 说的“There is no cure and no improving of the world thatdoes not begin with the individual himself.(不从个人本身开始,世界就没有治愈和改善的方法)”进而引出他的课程前提假设“There is no cure and no improving of theorganization that does not begin with the leader her/himself”(不从领导者做起,组织就没有治愈和改进的方法)。


编辑:上海大学  薛奕曦

点击下面链接 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赵向阳:科学只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没有东西之分,别想歪了!

刘文瑞:略谈抗疫背景下的中医与传统

贾利军:东方的科学与西方的科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