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剖中国社会:“国民性”这个概念过时了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近日,柏杨的遗孀张香华已正式向两岸出版商声明,“依柏杨生前交代,如今将永远停止发行《丑陋的中国人》”

也许鲁迅、柏杨等学者所提出的 “国民性”,并不是一个有科学内涵的词,但正如柏杨所说:“一个人在钢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能不能坚持说真话,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考验。”

许多学者对国民性的反思、批判也正是如此——责备自己应该往深处责备,才能揭示劣根,剪除劣根。因为若将滋养着“国民性”的树根揪出来,不断追问下去,是一件极为惊悚的事情,比如以下种种我们常见,却很少“刨根问底”的问题:

在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的人,只有“关系”中的人?

官员、百姓、商人和读书人,究竟如何参与社会,阶层变动的逻辑又是什么?

封建皇权专制如何扭曲整个社会上至统治者、下至“奴隶”的心理?

为什么人们对内麻木,对外排外,成了一个未断奶的民族?

为什么基层政治总成为“刁民与恶政的双重互动”?

“单位”为什么不仅是一个工作场所,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为什么中国人对宗教充满“功利性”的特点?

国民性格的缺点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制度、意识、习惯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文化构造,文化构造通过环境的示范效应和一代代的传承,就变成了不自觉的心理。这和《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被体制化”异曲同工。

因此,通过文化构造来分析中国社会,才是理解、厘清以往很多认知误区的关键。解剖国民性,其实也是在解剖着整个中国社会。这也是每一个对中国社会有关怀、有问题意识的读者,阅读与思考的起点。

为此,诚挚推荐一套“解剖中国社会八书”,包括《中国国民性演变史》《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专Z主义下的臣民心态》等八部作品,八种视角,既有宏观解读,又有微观透视,从样本经验出发,寻找社会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赞赏小编。


▍延伸阅读

一个国家的缺点,会变成国民性格的缺点

解剖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底层逻辑

张宏杰:古代中国为什么要防范商人?

近代中国的三大转型困境

中国历史研究最大“冤假错案“:封建社会

杨早:窗子内外看中国

一本小书,看透两千年的官场与社会

日本:一个官卑民尊的社会

分身与变异:在日本,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