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雁:我终于走过了1960

万象文摘 2022-03-19



我终于走过了1960

文:金雁  编:先知书店


关于1960年,历史学家已有大量的权威性论著,但我想每个个体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


“我的1960年”就是从一个六岁的城里儿童的视角折射出当时时代的背景。其实关于1960年的很多记忆我都已经模糊,但好在父亲的日记比较完整,可以帮助我“复原”那段已经淡忘的岁月。


▍失败的“生产自救”


1960年我六岁,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我们上的是“保小”(保育院+小学),是那种全托的住校生。按说这种干部子弟学校已经算有特殊待遇的,比平民的条件好多了。


可是那个年月也不过如此:我只记得学校的伙食十分糟糕,经常早上是一小碗杂豆稀饭,中午是一碗烂糊面,晚上有半块被热过几次泡得软塌塌的玉米发糕,虽然极端难吃但尚能果腹。我们都指望星期日回家能改善一下。


那时候我父母在中央第二中级党校(也就是后来的“西北局党校”)工作。


当时一般的双职工家庭除了礼拜日平时都在食堂吃饭,大食堂的饭菜和我们学校小食堂的饭菜没什么两样,都是“瓜菜代”,一碗里我数出来最多时是十一根面条,最少的时候只有四根,所以星期日自己动手的“家庭餐”往往是最令人期待的“大事”。


母亲终归会想出一些办法来,以满足我们永远填不满的胃,比如三月份吃榆钱饭、五月份吃槐花饭、六月份吃麦粒饭,或者南瓜饭、“双蒸饭”什么的。经常是星期一刚过,我就开始“回家倒计时”了。


我也曾帮助大人采购食品,拿着购物本和票证到处排队,那时候是“短缺经济”,所有的食品都是定量凭票供应。小寨食品店对我们是最有诱惑力的地方,后来商店里也出现了一些不凭本凭票的“高价食品”,贵得令人咋舌。


我翻看父亲的日记知道,江米条是七元一斤,水果糖八元一斤,糕点九元一斤,而那时的人均月收入还不到十元,橱窗里令人垂涎欲滴的食品对我们而言也只能望梅止渴罢了。


弟弟还敢嘬着手指嘟囔两句,我连想都不敢想,知道这种“高价”食品是拿来看的不是拿来吃的,即便嚷嚷着要,也只会遭到大人的一顿训斥。


那时单位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允许职工在房前屋后空闲地开荒种菜,饲养家禽,大家都热火朝天地投入生产自救。虽然按大人人数平均只分得一二分地,面积有限,但是为了决定种什么,我们家里还专门进行过一番“论证”。



我们还小,实际上是大人说了算。父亲的论据很充分:第一,我们都缺少油水,应该种一点油料作物,芝麻最合适;第二,块茎作物的产量高,吃了又很容易产生“饱腹感”,可以种土豆。


农活不等人,全家立即行动起来,每个星期日我们都要到那一小块“自留地”里劳作,从小小的秧苗里我们似乎看见了热腾腾的蒸土豆蘸白糖、焦黄的芝麻烙饼。


忙活了好几个月,到了收获季节,不知是大人疏于管理还是书生坐而论道不懂农活,没有考虑到土壤、气候以及作物的适应性,反正我们家种的庄稼明显比别家的差。别人又是筐又是麻袋地忙碌在收获的喜悦中,有人种的南瓜大到两个小孩都抬不起来。

后勤处专门在办公院的空地上放了一个大台秤,让大家过磅,并记录下来。我们兄妹三人拿着面口袋去挖土豆,结果挖出的土豆们大都只有扣子大小,果实和种子的比例大约是1∶1,总共收获了大约一碗土豆;芝麻的收成稍强一些,也好不到哪去,有大半簸箕。


回家的路上因为不好意思,也羞于过秤,怕别人问起收成怎样,我们捡了几块石头装在面口袋里以充分量。很多年以后,这一次“生产自救”的经历成了我们时常提起的笑料。


▍先过“两关”


1960年冬天母亲到临潼县零口公社搞整社整风,寒假期间不上学,怕我们兄妹三人在家里打架,父亲一人照顾不过来,决定在我们三人中带一个去乡下。


我们都觉得能到一个新鲜的环境里定会其乐无穷,就拼命地讲述自己的优点,好证明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哥哥和弟弟都做了一大堆的保证,一副痛改前非的样子,表现得极为诚恳,却没有得到两位大人的首肯。


我突然想起母亲曾向父亲说过,那里的食堂没有主食,经常吃不饱,浮肿现象很普遍,就讲了一个在哥哥弟弟看来简直毫无说服力的理由:“我吃得最少,饿了也不会要吃的。”没想到凭这一句话,立刻“通过审核”,我胜出成为最佳人选。


去之前母亲唯恐我把农村想得过于浪漫,不停地给我打预防针,说那里有多艰苦多困难,环境有多么糟糕,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冲水的厕所,所有这些都没能降低我对将要换一个环境的渴望和新鲜感。我装了一本书,拿了一身换洗的内衣,穿着我的小棉猴儿满怀喜悦地随妈妈下乡去了。


1960


到了零口公社第三生产队(所有这些具体时间地点我都是在父亲的日记中查到的)母亲所在的驻队房东家,农村的贫困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院子里有两排破烂的土坯房,房东一家住北屋,我和妈妈住在小一点的南屋,一进门有一张桌子,我事后才知道这是为了方便妈妈写字从生产队搬来的;靠右手有一盘土炕,炕上摆着两个手绘的炕柜,有一个小炕桌,左边地上堆着麦草和一些农具,就是全部了。初见底层带来的惊愕让我感到很大的不适应。


到了农村要过的最重要的一关,就是忍受饥饿。原本我想农村的饭菜再差,也差不过我们小学,那么难吃的饭菜我都咽下去了。结果远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饭”倒不难吃,就是量不够,所谓“饭”只有一种,就是玉米糊糊。当时农村还在吃食堂,家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在食堂打饭吃,一人一碗玉米糊糊,桌子上放着一碟盐,拿筷子蘸一点往碗里搅一搅,喝下去就是一餐。


可以在食堂吃,也可以端回家里吃,有不少人家拿个瓦罐提溜回去再掺和点野菜什么的,可以多抵挡一阵子。我们因为自己不起火,只能吃队里食堂的那点东西。


通常妈妈早上给我端回来半碗糊糊留在炕桌上就去忙了,她也从不叫醒我,可能想着多睡觉就可以少饿肚子。那半碗“吃食”每次都像是不留痕迹地“穿肚而过”。


刚开始时,玉米糊糊还稠些,喝了还能顶一阵子,后来天气越冷糊糊越稀,正应了那句“饥屁、冷尿、热瞌睡”的俗语,半碗糊糊到肚里,两个屁一泡尿就什么也没有了。


我记着自己向父母的许诺——“饿了也不要吃的”,估计就是我要妈妈也没处找,因为我看见妈妈的两条腿肿得铮明瓦亮,一按一个坑,这可能就是大人说的“浮肿”吧。


我饿得像冬天无处觅食的小兔子,往往是早饭刚过,就溜下炕在荒野的地里到处乱转,指望能找到什么填肚子的东西——被虫子吃了一半干瘪的酸枣、枯树枝上的野果子、野草根根、被人扒过几遍冻土里剩下的萝卜头,我都往嘴里塞。



第二关是适应农村的气候。按理说临潼和西安都属于关中平原,两者相距不过几十里远,气候应该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不知怎么的,我感到乡下的冬天格外冷。也许是农村除了火炕没有其他的取暖方式,也许是空旷处显得格外风寒,我穿着毛衣、毛裤、棉鞋,外面还套着一个带帽子的棉猴儿,仍然冻得缩手缩脚。


我属于末梢神经不好的人,即使大夏天也手脚冰凉,在这样的天气里手脚就更像冰坨子。屋里的窗纸上破了一个小洞,就感觉北风呼呼地往里灌,妈妈说,这就叫“针尖大的眼,斗大的风”。我们睡的火炕只能说不冰凉而已,晚上脱了衣服进被窝时需要咬咬牙才能钻进去,早晨也要鼓足勇气才能从被窝里爬出来。

就这三关已经让我后悔不迭了,与我所期盼的新鲜浪漫一点也不一样,想想在家里和哥哥弟弟抢小人书打架也是一种甜蜜的感觉,要不这会儿都听到“小喇叭”熟悉的“嗒滴嗒—嗒—嗒”的广播前奏,听到孙敬修爷爷讲故事了。但是显然后悔也没用,一时半会儿是无法回去的,谁让我自告奋勇地要来呢?


▍偷吃点心


有一天早上醒来,我怕冷赖在被窝里不愿起床,眼睛望着顶棚发呆,突然看见顶棚上吊着一个不大的篮子。我纳闷道:怎么以前就没发现呢?那里面装的是什么呢?


我穿戴整齐以后,踮着脚怎么够也够不着,站在炕桌上还是够不到,把妈妈和我的被子摞在炕桌上再爬上去,手能够摸到篮子的底部,但仍然摸不到篮子里面。我四处张望,好像只有炕柜可以利用。


我费劲巴拉地把炕柜移到中间,把炕桌摆在炕柜的旁边,再把被子放在炕桌的旁边,这样就形成了三个阶梯。等我把篮子拿下来,发现里面有一个熟悉而整齐的食品包,上面盖着“小寨商场”的印标。


我小心翼翼地解开纸绳,看见了小寨食品店橱窗里的那种高价点心,就是我曾经认为只能看不能吃的高级点心,一共八块,每一种都不同。有酥皮的,有像月饼一样硬皮的,有鸡蛋糕、萨其马,还有裹着一层白糖的叫不上名字的好吃东西,散发着一股诱人的甜香味,馋得我直咽口水。


我摸摸点心,舔舔手指头,确定这不是我应该吃的,就把它原样捆绑起来。但是实在心里痒痒难忍,就在脑子不清醒的状态下又打开点心包,掰了一小块鸡蛋糕后飞快地把它放回原处。我像做贼似的跑到野地里三两口吃完了鸡蛋糕,心里惴惴不安地四下张望,生怕被人发现了。


自从我知道屋顶上吊着一篮点心的那一天,我整个人都是恍惚的,和改改玩的时候也显得心不在焉。心里就像有两个我在打架:一个在说,假装不知道,假装那点心从来就没有过;一个在说,吃一点点,妈妈看不出来的,只吃一次以后就再也不吃。



第二天妈妈一走,我就赶快像前一天一样登高取下点心,掰下来一块后又原样包好挂起来。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听到妈妈自言自语地说:“好像谁动了这炕柜?”我转过脸去假装睡着了。


以后每天我都会动作熟练地来这么一个回合,逃到野地把点心吃完再回来。我也曾想,要不要掰一点给改改和噗吃,改改还给过我红薯干呢,但始终没有行动。


只是有一次,我掰了一小块点心准备出门的时候,听到北屋里噗在哭。我进门一看,改改不在屋里,噗挣脱了裹身子的被子,光屁股爬到了炕沿。我把噗抱回炕中央,给被子重新压好砖头,他仍然咧着小嘴哭个不停。


我在手指上蘸了一点点心馅儿,搁在噗的嘴里,他立即停止了哭泣,攥着我的手指使劲地吮吸着,他刚长出的四个小牙啃得我的手指好痒痒。但我怕叫改改撞见,看见我手里的东西,就赶快逃走了。


我觉得没吃几回,等到一天早上起来再解开点心包的时候,发现八块点心已经全让我一小块一小块地掰完了,我才感觉犯了错误。我并没有想把它们吃光,应该给妈妈留一点的。


后来我明白这就和猪八戒吃西瓜的心态一样,不到吃完是不会结束的,就又没有心理负担地恢复了往日和改改的游戏。直到有一天天气特别冷,妈妈因为工作耽误了晚饭,她回到家里说,要让我看一样好东西。


等她伸手去拿那个筐的时候,我就知道大事不好了,闭上眼睛不敢看那个纸包打开的结果。我低着头向妈妈承认,点心是我吃了。我已经不记得那一夜是怎么过去的。多少年后,我问起妈妈当时对我偷吃点心生不生气时,她竟然说,不记得有这么一回事了。


我后来知道,那几年大饥荒中陕西是全国各省(直辖市除外)中情况最好的,饿死人最少。后来我们家下放到甘肃,得知那里当年就惨了,而且有大量妇女逃到陕西与人同居求活。



饥荒后其中不少人又跑回来,遗留下严重社会问题,以至于“走过陕西的”妇女成为当地人人皆知的社会现象。不过这也说明当时陕西确是中国的福地。而临潼所在的关中平原又是陕西最好的地方。。。。。


春节前夕,妈妈叫一个返回西安的叔叔把我带回家去。后来我在父亲的日记中看到当天只有一句话:“金雁从临潼回来了,满身都是虱子。”


我的1960年就这样过去了。





本文编选自她的新书《雁过留声——我的青葱岁月》。金雁老师,她是一个火热的发光体,透过纸面能让人感受到春阳煦煦,天地、周遭一切都是明亮的。


她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对苏联和东欧的历史与社会转型问题有深刻而独到的研究,对中国而言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但其重要性至今仍未被学界充分认识到。而且她与秦晖老师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在清贫与寂寞中保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尊严和独立。


在新书《雁过留声》中,金雁老师回首青春岁月,再现一段历史中鲜活的人与事令人唏嘘的故事,果敢顽强的人生态度,以及独立深刻的反思,都伴随着金雁老师的笔触一点一点地呈现。


正如有些读者所言:“本来是奔着秦晖老爹的黑料去的,读罢却被糊了一口的狗粮。” 话虽如此,仍然为他们充满曲折、幽默、诙谐、温暖而生动的生活感到开心不已。有幸拿到亲笔签名,抢先发售。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注:还可在规格中选购秦晖老师四书)


▍延伸阅读

秦晖、金雁:从《古L格群岛》到《红轮》——索尔仁尼琴笔下的历史

永远的叛逆者:他的思想赢得了全世界,但他只属于俄罗斯

世界正在被那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

他说:活着,并且不撒谎

读历史,“真相”为何总是输?

他“有钱又有病”,天生就是弄历史的料

俄罗斯短片:选举不是一个玩笑

兴亡的世界史:从世界角度看世界

秦晖:最“爱国”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