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别司徒雷登:“假装爱中国”装了一生,“封锁十年八年”毁了几代人

小万工 少数派文选 2022-10-04



我一直很想写一位已经逝世的校长,因为他所创建燕京大学,我虽然无缘就读,却对我影响至深。
我第一次知道燕京大学这个名字,是因为在北大校园里看到一个男生穿着某社团的文化衫,背后印着“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这九个字。
当时我正陷在大学生常见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迷惘当中,却因为这几个字得了许多的亮光。
后来我才知道这九个字是燕京大学的校训,而北大之所以被称为燕园,就是因为北大的核心区域,未名湖与博雅塔,乃至周边美轮美奂的近代建筑,都是当年燕京大学的旧址。
这所大学的首任校长,就是司徒雷登




与燕大学生在一起


▍一个四处碰壁的外交家   ▍
虽然对于燕京大学我有些陌生,但是司徒雷登这个名字却颇为熟悉。

他曾经被被大V@过,甚至被收录进中学课本,成为新中国耳熟能详的负能量网红,那篇文章的标题就是《别了,司徒雷登》。
可惜文章虽然叫做司徒雷登,但描述其人的却只有这么短短几行字:
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抗日时期蹲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中国也爱美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成为驻华大使……
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除了一系列的标签之外,这段话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装着爱中国”这句断语,活脱脱刻画出一个伪君子、政治掮客的形象

“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别了,司徒雷登》
但是大学期间,我因为偶然得来的那句校训而生出许多好奇心,读了他在日本人监狱中写就的《在华五十年》,就疑惑了:这样的爱,真的可以假装吗?
▍一个生于中国的美国人  ▍
试想一下,如果我生在和平年代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于985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临近毕业却没有参加校园里任何如火如荼的校园招聘。而是跟父母说:我准备去炮火纷飞的巴基斯坦教中文,因为我深爱着那里缺衣少食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父母肯定不会为我的这种跨越国界的“爱”感动,会觉得我是不是失恋了,发烧了,一时冲动了,被敌对势力迷惑了。
他们会用尽各种方式来阻止我,比如给我看某某日报,说你难道没见到前段时间在巴基斯坦街头被恐怖分子击毙的那两个年轻人么?但是时年28岁的司徒雷登,在美国博士毕业之后,携新婚妻子一起做出类似决定,告别美国投身二战中的中国的时候,他的父母却是额手相庆。
因为司徒雷登的父母,早在自己年轻时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告别舒适安逸的美国,于1860年代来到刚刚经历过太平天国战乱,满目疮痍的中国杭州。 
期间司徒雷登的父亲约翰在杭州天水堂牧会,母亲玛丽在杭州创办了中国的第二所女子中学,免除学费,提供食宿和衣物,要求不许缠足,不许包办婚姻,改变了中国女性的教育格局。
这对敬虔的夫妇在杭州生下了四个孩子——他们的长子司徒雷登作为一个美国人,因此出生在中国。
司徒雷登(后立者)全家福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生斯长斯,吾爱吾庐。但是司徒雷登的父母,并没有生在中国,却终身服务于中国,最后共同葬在了异国他乡的西子湖畔。

不仅如此,更愿意将自己的孩子也一并搭上,献给这个战乱中的国度——这种不计回报又毫无保留的爱,如何能够假装?
▍一个谦卑的高材生   ▍
事实上司徒雷登的自传中,他坦诚自己对于来中国,起初是非常抵触的。

这种抵触源于他十一岁操着一口流利的杭州方言回到美国上学时,体会到的东西方巨大的文化落差。他很努力地适应这种落差,并最终与自己的母国取得认同。
所以尽管在大二时就感受到回到中国的强烈呼召,他仍然不愿意“在街角的小教堂里和庙会上给那些懒散、好奇的人群大声布道;几乎白送一样地向人推销宗教小册子,却被当地老百姓戏弄;要忍受人生的种种烦恼和困苦;也没有机会搞学术研究,过着一种现代遁世隐居者的生活”。
——这种细致入微的描述,必然出自他幼年时对于自己父亲的观察,作为一个传教士的儿子,他深深地明白传教从来都不是一种浪漫的生活方式。而是如圣经中所描述基督的样子“人子来,不是受人的服侍,而是服侍人。”——这是一种完全牺牲的,舍己的生活。
可是最终,司徒雷登在长久的挣扎和彻夜祷告之后,仍然和新婚妻子一起奉差遣来到了这个古老而陌生的国度,从此在中国服侍了四十五年,以一生来回应呼召。
年轻时的司徒雷登夫妇

这种在人看来愚拙的,不计代价的,义无反顾的逆向行驶,如何能够假装?
▍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
1904年司徒雷登夫妇回到中国后,1907年协办育英书院和之江学堂。1908年迁居南京金陵神学院任希腊文教授。1919年,司徒雷登受聘成为新成立的北京燕京大学校长。

听起来这履历青云直上颇为风光,但其实当时的燕大,所有的财产仅仅是:五间课室,三排宿舍,一间厨房,一间浴室,一间图书室,一间教员办公室,而最要命的是没有钱。
梅贻琦执掌清华期间至少经费是充裕的,司徒雷登的燕京大学则是一文不名。
所以在司徒雷登的自传中,他将自己比作乞丐,在中国政要和美国富人之间周旋筹款,而后骑着毛驴走遍北平为燕大寻找新校址。
可是仅仅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司徒雷登便把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烂摊子,建成了如今未名湖畔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的燕园。
这所中国近代最为知名的大学,不仅有大楼,更有大师。
源于司徒雷登打破教会学校的限制,不拘一格囊括周作人、冯友兰、俞平伯、谢冰心、钱穆、顾颉刚、钱玄同、埃德加·斯诺等当时最有名的教授,并成立了至今仍在运转的、享誉世界的哈佛—燕京学社。

当年燕京大学绝对不逊于当今北大,建校的短短的33年间,注册学生不到一万人,却出产了4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二战时,中国驻各大城市的新闻特派员,十分之九都是燕京大学的毕业生。

据统计,至1937年,燕京大学收到的捐款高达二百五十万美金,但司徒雷登本人却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辞世之时与梅贻琦同样身无长物,两袖清风。
这些足以彪炳史册的功绩,却被轻描淡写地记叙为一句:他在中国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
1926年,司徒雷登的妻子艾琳病逝于燕园,他一生未再续娶,每天清晨都去妻子的墓前静坐祷告。
将自己深爱之人亲手葬在自己所建造的学校,这样至死不渝的深情,如何能够假装?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宪兵队闯入燕园,逮捕了18名燕大师生,其中就包括司徒雷登。他在山东的集中营被关押了四年,出狱后的第二天,就着手重建燕大,当年的10月10日,燕京大学又开学了。
当时全国教会大学林立,除了上海的圣约翰大学,还有山东的齐鲁大学与燕京齐名,号称“南齐北燕”——这些都是传教士们在民国创造的教育奇迹。
身陷囹圄却矢志不渝,心心念念记挂的仍是这所中国人的学校,这样全人投入的爱,如何能够假装?

▍一个凄凉的老人   ▍
1949年,司徒雷登在中美关系的僵局之中黯然离开北京,回到美国三个月后即中风,后半生卧床不起。

1952年燕京大学被撤销,在香港被并入香港中文大学的崇基学院。在中国大陆,文科、理科多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
其他由西方传教士创立的世界名校,也同样遭受了肢解、清算的命运——中国的大学,自此退出世界一流行列。
1951年,上海圣约翰大学
1962年司徒雷登病逝之时,他葬礼上的音乐,是中国名曲《阳关三叠》。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靑靑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读到这里就觉得不胜唏嘘,这个创建燕京大学时被誉为“举世无仇敌”的人,最终却落得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晚景。
司徒雷登临终,留下了两个遗愿,一是将周恩来送给他的明代彩绘花瓶还给中国,二是将自己的骨灰运回中国,安葬在燕园妻子的墓旁。
可惜半个世纪之后,燕园变成了北大的燕园,妻子的墓地成为了北大的体育活动场所,而他们相濡以沫居住的临湖轩成为了北大的会客厅。
偌大的燕园,却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后人只能将他的遗骨辗转归葬他的出生地——杭州。
毕业于燕京大学的冰心,在谈论司徒雷登时曾说:
“他能够叫出学校里每一个人的名字,不管是学生、敲钟的,还是扫地的。
“这团体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总有成千上万的人。这上千上万人的生、 婚、病、死四件大事里,都短不了他。你添一个孩子、害一场病、过一次生日、死一个亲人,第一封短简是他寄的,第一盆鲜花是他送的,第一个欢迎微笑、第一句真挚的慰语,都是从他来的……”
1946年,在美燕京校友看望司徒雷

他将自己所有的都给了中国,照顾过成千上万人的生老病死。然而,他的葬礼无人参与,他的名字无人纪念,他的爱被视为假装,他一生的心血——燕京大学被彻底肢解,成为时代的祭品。
▍一个忠实的奴仆   ▍
哈佛的校训是真理,斯坦福的校训是自由,普林斯顿的校训是服务。

而司徒雷登所拟定的燕京大学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却最完美地诠释了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为了认识真理,真理方能使人自由,这自由不是成为人上人驱使人的自由,而是服务他人的自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正如梅贻琦一生践行的“行胜于言”一样,司徒雷登也用一生践行了自己所拟定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安放于杭州半山安贤园
司徒雷登的晚年很喜欢一首诗:我要如此死去,漫漫时日使命已履,岁暮百灵歌唱,心中已得酬报。
这位耄耋老人在他的凄凉晚景中,对中国没有抱怨只有眷恋,常常望向中国的方向。
司徒雷登杭州墓园的墓志铭上,只刻着“燕京大学首任校长”——这是对他的最高赞誉。
如此他就无需这世界的酬报,因为他已经得了那召他来者的奖赏——那当跑的路他已经跑尽了,那美好的仗他已经打过了,无论地上的骨灰葬在何处,在天国我们终能重逢。


以司徒雷登的燕京大学为代表,近代中国的多所大学,曾经培养出大批人才,使中国在一个世纪前的教育水准,就能与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比肩——这样的辉煌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逝去的?全球化洪流滚滚向前,一个国家对世界“封锁”、“脱钩”,对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诚挚推荐岳南巨著《南渡北归》(签名,线装,特制手绘藏书票)。在这本书里,作者岳南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叹息。

◎首部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像:本书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陈寅恪、梅贻琦、傅斯年、刘文典等一代大师,在炮火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坚守与奋斗?他们的人生又将如何跌宕起伏? ◎展现近代意识形态的坎坷变迁:为救亡与复兴,无数的知识分子前仆后继,试图将中国重新导入正确的轨道。我们通过阅读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在追思独立与自由的精神时,不也是对当下种种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思吗? ◎看一代学人在大时代中如何选择:抗战胜利后的国共之间战火四起,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面临离开还是留下的艰难选择,在大时代历史分野的十字路口,这些人又将何去何从?走上不同的道路之后,各自又将有怎样的命运遭遇与剧变? ◎签名、线装、特制手绘藏书票:全书毫无删减,由作者亲笔签名;字号、排版用心,裸背锁线装订,更舒适阅读;包含特制手绘藏书票,用纸考究,让本书更具收藏价值。
回望历史,有时如梦一般,真实与假设难辨真伪,清晰与模糊交替出现。这是一部二十世纪学术大师们的情感命运之书。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收藏本书。(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民国思潮读本》)


▍延伸阅读

从世界看中国,需要跨过三道坎

“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很难,在认识后坚持真理更难

你有你的规矩,世界另有规矩

百年之后,我们仍需睁眼看世界

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观念塑造的世界

自由人的思想遗产:历史要的是批判与真相,而非狂妄与激情

了解中美200年交往史中的误解与想象,洞悉当下两国关系的真相和走向

秦晖: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冷战”的教训与遗产

秦制两千年:走不出的历史循环

不弄清楚这一年究竟发了什么,就无法真正读懂共和国史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开历史倒车”的精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