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城:1966年夏天,那把提琴

阿城 少数派文选 2023-02-18


老侯是个手艺人。老侯原来在乡下学木匠,开始的时候锛檩、锛椽子。

老侯对从未锛伤自己很得意,说:“师傅瞧我还行,就让我煞大锯。”

煞大锯其实是很不容易干的活儿。先将原木架起来,一个人在上,一个人在下,一上一下地拉一张大锯。大锯有齿的一边是弧形的,锯齿有大拇指大。干别的活可以喊号子,煞大锯时却只能咬着牙,一声不吭,锯完才算。

老侯的腰力就是这样练出来的。后来老侯学细木工,手下稳,别人都很佩服,其实老侯靠的是腰。

老侯学了细木工,有的时候别人会求他干一些很奇怪的活儿。老候记得有人拿来过一只不太大的架子,料子是黄花梨,缺了一个小枨,老侯琢磨着给配上了。

老侯的家在河北,早年间地方上有许多教堂,教堂办学校,学校上音乐课,用木风琴,弹起来“呜呜”的,很好听。老侯常常要修这木风琴。修好了,神父坐下来弹,老侯就站在旁边听。

有一次,神父弹着弹着,忽然说:“侯木匠,你会不会修另外一种琴?”老侯问:“什么琴?”神父说:“提琴。”老侯不知道,嘴上说,试试吧。神父就把提琴拿来让老侯试试,是把意大利琴。

老侯把琴拿回家琢磨了很久。


粗看这把琴很复杂,到处都是弧,没有直的地方。看久了,道理却简单,就是一个有窟窿的木盒。明白了道理,老侯就做了许多模具,熬了鱼膘胶,把提琴重新粘起来。

神父看到修好的琴,很惊奇。神父于是介绍老侯到北京去,因为教会的关系,老侯就常修些教堂的精细什物,四城的人都叫老侯洋木匠。

老侯因为修过洋乐器,所以渐渐有人来找老侯修各种乐器,老侯都能对付。北京解放了,老侯就做了乐器厂的师傅,专门修洋乐器。

一天,有个干部模样的人拿来一把提琴,请老侯修。老侯一眼就认出是神父的那把提琴,老侯没有吭声。老侯知道,跟教会沾上关系,是麻烦。因为是自己修过的东西,所以做起来很快。

干部来取琴的时候,老侯忍不住说:“您的这琴是把好琴。"干部说:“不是我的,是单位上的。”老侯说:“就是不太爱惜,公家的东西,好好保存着吧,是把好琴。”

1966年夏天,到处抄家砸东西,老侯忽然想起那把琴。厂里不开工,老侯凭记忆寻到那个单位去。

老侯在那个单位里东瞧瞧,西看看。单位里人来人往,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加了碱的面糨糊味儿。老侯后来笑自己:“这是干吗呢?人家单位的东西,自己找个什么呢?怎么找得到呢?”于是就往外走。


可巧就让老侯瞧见了那把琴。琴的面板已经没有了,所以像一把勺子,一个戴红袖箍的人也正拿它当勺盛着糨糊刷大字报。

老侯就站在那里看那个人刷大字报。那人刷完一处,换了一个地方接着刷,老侯就一直跟着,好像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人。


一个洋木匠,一把洋提琴,一个动荡时代,人与物,命运流转皆如飞蓬。他们都活在这时代,又看起来与这世界完全无关。

他亲身经历的革命年代,对于细碎、平庸的人生,阿城从来就不抱鄙夷的态度,他的文字在这烟火气中解构,变得荒诞而滑稽。

阿城身上那些趣事,再复万言,亦难穷尽。但,要了解阿城,只看他闲谈时的寥寥数语,或者听他的传奇经历,终究是隔靴搔痒。还需要回到他的作品。
 
不只莫言佩服阿城把他当偶像,谁也不服的王朔也服阿城,他说:“若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

为此,我们诚挚推荐《阿城文集》(含毛边版),深入了解其人、其书。这套《阿城文集》是他本人选编校订,首次集结出版。丛书中许多篇目为阿城独家提供,从未见于国内报刊或网络。


毛边版是鲁迅的最爱,鲁迅自诩“毛边党”。作为个性藏品,因为要重新制版,出版社每年只选择几本书,少量印刷,作为特殊礼物使用,所以非常难得。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


▍延伸阅读

王朔:阿城,我的天,这可不是一般人

阿城 | 被边缘化的生活成就了我

阿城:很多人在思想上,还不属于现代

梁文道:宣传与炒作

张鸣:退休了,我很高兴

《地图上的世界简史》:清晰、直观展现各个时代的历史变迁

周其仁:资本的秘密,致富的秘密,也是发展的秘密

审美是最奢侈的稀缺品:四本可以镇宅的艺术巨著

博尔赫斯:书是神灵之作,消失是不可能的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个人即政治: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洛克|人的三项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绝版好书众筹|一套“空前绝后”、“最高机密”的孤本档案合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