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多的知识,也说服不了认知封闭的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张宏杰老师的老舅真是位奇人,简直可以出一篇“老舅”语录——
 
这不,去年“老舅”看见多年的偶像“大帝”把仗打成这个样子,表示非常失望。


有一次张老师发微博说:

“中午请老舅吃肥牛,跟老舅又干了一仗。老舅说你们研究历史的都是瞎扯,历史没有真相。你总说韩战是北边先打的南边,你看着了?你参加了?”
 
我说“老舅,这些都有各种档案资料在啊!打个比方,今天中午咱们吃的什么,过一个月你可能记不住了,再聊起来,明明是肥牛,你非说吃的是卤煮。可如果菜单留下了,小票留下了,这个事儿就能说清楚啊,怎么叫历史没有真相呢?研究历史的根据的就是这些留下来的东西”。

老舅怒道:“果然知识越多越反动!”

 
之前的“老舅”也是频出金句,张老师发微博说:
 
记得以前看到统一店面的新闻,我说,“瞎搞。”老舅听了不高兴了:“统一一下,清清爽爽,看着多顺眼啊!你啊思想就是有问题,人家说东你说西,总显得你高明。”
 
昨天我看到出台了反对招牌千店一面的政策,如获至宝,给老舅看。老舅说:“对啊!每个店卖的东西不一样,怎么能统一呢?”我提醒老舅,他以前是那样评论的,老舅有点愕然:“是吗?我说过那样的话吗?”我有点怀疑人生了。

舅妈在边上说:“你老舅上班时候就这样,上面说东他就觉得东有理,第二天上面又说西,他又觉得西有理。”
 
……
 
张宏杰再有知识,也说服不了自己的老舅。对这些长期被“洗脑”,认知系统早已经封闭的人,逻辑是无力的,思辨是苍白的,他们比的是对“权威”的服从性。纵然是张宏杰这样丰富的学识,在他舅舅面前,也算是失效了。

现在这样的“老舅”太多了——即使如张宏杰老师那样笔下生花的历史学者,也无法说服自己的“老舅”。
 
而且这些无法说服的“老舅”们,自己丝毫也不痛苦,甚至还很享受,自得其乐的。最令人难过的是身边的朋友还可以挑选,“老舅”们却无可替代。
 

三观不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在这个三观颠倒,立场比真相更重要的时代,能够把历史事实和人性纠葛(价值立场)融合在一起,跳出教科书的条条框框,避开单纯的史料考据和毫无下限的戏说的历史作品,实在太少。
 
正如张宏杰老师自己所说:“关心历史就是在关心自己”。多了解一点历史的真相并非要看清什么大棋,指点什么江山,却可以保护自己的大脑不会变成权力的“俘虏”,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张宏杰老师的最新作品合集:
 
◎极少数的第三类历史书:一般来说,历史书可分为两类。一是“严肃的”:只追求学术化,无个性无情感无生命力。二是“通俗的”:特爱讲政治阴谋,迎合读者的阴暗心理。只有极少数,比如张宏杰的属于第三类:既有学术研究又有价值观支撑,还有温暖的人性关照和有个性的表达。
 
◎口碑极佳:张宏杰老师的作品被刘瑜、柴静、罗振宇、史铁生等一众名作家推崇,莫言亲自为张宏杰的书作序:“历史在他的笔下新鲜又迷人。我很少读到什么历史读物能像张宏杰的这些作品一样给我带来这样大的阅读快感。”
 
◎珍藏签名版:张宏杰以“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方式解读中国,力图全方位呈现“中国历史治乱循环背后的内在逻辑与外在动因“。先知书店深知其价值,特邀张老师签名,数量有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7册·5册签名)



▍延伸阅读

张宏杰:古代中国为什么要防范商人?(雄文,强烈推荐)

张宏杰:为什么乱世往往会成为历史黄金时代?

陈丹青:一个人不可以随便讲自己是读书人

老安签名作品 《稍息》:“立正”的太久,“稍息”就成了妙不可言的稀缺品

王小波逝世26周年|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富种起源:人类由贫至富的历史法则

这本书曾被视为“精神污染”,手抄本隐秘流传

葛剑雄:很多人的青春无悔其实是青春无奈

重温反美宣传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文化不提倡个性,只欣赏合群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但只有少数人记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