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唉!让人又爱又恨的“群聊”

朱健 朱健zhujian 2021-03-02

一键关注朱健zhujian,点击蓝字,轻松关注



   互联网,特别是微信的运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地球,仿佛小了。时空,仿佛没有距离了。


   无处不在的微信,将全民裹挟了进来,我也成了被裹挟的一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特别是微信,由初期的惊喜、兴奋,也伴生了许多烦恼、沮丧和无奈。



侵蚀友谊的“群聊”

   互联网微信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你不联别人,别人会主动拉着、拽着、追着你入“群”。

   我是在十分被动的情况下,卷进了几个“群”。
   由于多少听说,如微信使用不当,会惹来麻烦。
   所以,我对“群”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

   只有一个“群”,大学同班同学的“群”,我是一呼即应。
   在兴奋中,一路小跑冲进去的。

   我们大学这个班,是高考恢复后,新一代大学生的的缩影。

   1978年高考恢复,中国停摆了十年之久的大学之门,终于打开了。

   十年,整整十年。
   被积压和耽误的上千万青少年,在拥挤和踩踏中,玩命死嗑一张改变命运的大学录取单。

   中国的78级大学生,当年是以7%的录取率考入大学的。所以说,当年能考上大学的人,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这7%的录取率,不仅含金量高,而是每一个人,都是中国的“金疙瘩”。

   四十年前,我们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同学之间,虽然年龄差距很大,但都玩命学习,思想活跃,探讨问题时没有任何禁锢。

   我们曾经为了一个“中国能不能办私人企业”,这个在当时属于禁区且敏感的问题。
   争辩的,你死我活;搅合的,白天、黑夜不睡觉。

   四十年过后,我们这些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都已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我们班同学中,还出了两位省部级干部、一位将军、一位国家级学科的领军人物。

   四十年,岁月流逝,但我们沉淀、凝结了珍贵的友谊。

   我们始终能做到“一人有难,全班帮助”。

   一位同学夫妻先后去世,五岁的儿子,成了可怜的孩子。
   我们能像孩子父亲一样,为孩子读书、上大学、大学毕业安排工作,操心奔波,直到他结婚成家。

   四十年后,我们还能做到,全班同学每人写篇文章,合力出了一本378页,厚厚的班书。
   更感动的是,几位去世的同学,是由他们的爱人或者孩子,承写了文章。

   这可能是全国唯一一个,大学毕业四十年后,全班同学还能在一起,共同做成一件实实在在事情的班级。

全班同学合力完成的“班书”

   互联网,压缩了地球的时空。

   四十年后,互联网又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虚拟的班级,将分布在全球每一个角落的同学,又重新聚集到了一起。

   同学们能在这个虚拟的班,也就是微信“班群”相逢,除了兴奋、激动,就是高兴。
   但我们全然不知,“群”还隐匿着另一面,友谊的杀手!

   微信,给亿万人民,开设了亿万个“群”。
   从某一个角度讲,这些“群”,就是一个个“擂台”。

   这些“擂台”,它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分分秒秒,将全球每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抛出来,夺人眼球。

   人,天生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争强好胜的人们,自然会在“擂台”上交流、切磋、评论、辩论。

   人,在好胜心驱使下,总是自说自话的多,聆听别人的少。
   争吵、拼辩、族群分裂,已是成千上万个“群”的常态。

   我们这些同学,虽已过不惑之年,但也是俗人,更是曾经的热血青年。
   也跟全国人民一样,在“群”里相聚的“热”度,还没散。
   就将“群”变为了“擂台”,挥斥方遒,开始切磋、辩论、争执了。

   四十年的友谊,信任,让大家敢在这个“擂台”,亮明自己的观点,展示功夫,短兵相接。
  (当然,是在遵守微信纪律的前提下)

   在切磋、辩论中,你会感到,我们这些老同学,理论功底真的很扎实。

   但又会发现,分别了四十年,每位同学工作的环境、专业、地域、经历,各不相同。

   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认知的层次、宽窄、视角,不尽相同。

   特别是每个人,获取的资讯有巨大的差异。信息是完全不对称的。

   大家,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时常各不相同,有时还是对立的。
   甚至,是针锋相对,南辕北辙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各的评判标准,各有各的衡量尺寸。

   以我的眼光看,有些国内外热点问题,就是一个常识问题。
   只要资讯丰富,独立分析思考,是非对错,一目了然。

   班“群”虽然小,但也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

   不管什么话题,总有同学能“九九归一”。
   把论辩的标准,归到一百多年前的老祖宗那里。
   那里有,老祖宗的理论、观点、经典、语录。

   老祖宗,就是标准。
   就是我们班“群”里的“大王”、“小王”,就是“王炸”!
  
   如果在辩论、争执,杀红眼时,就会有同学拿出杀手锏,一甩“王炸”。
   那争辩,就只能悄悄地“歇菜”了。

   明面上,虽然偃旗息鼓,“歇菜”了。
   但实际上,是把争胜之气,憋到了肝里。心中,有一万个不服。

   友谊,在争辩中悄然地裂缝。
  “群”,悄然侵蚀着珍贵友谊。

   建国同学,是我们班同学之间友谊的枢纽点。他也是我最铁的哥们。
   前段时间,我回到新疆,一起吃饭。

   席间,建国说:朱健,我今天多喝了一点酒,我实话告诉你。
   看你们在“群”里,争来吵去的,你说东,他说西。你谈实,他谈虚。
   同学之间,有什么可争辩的。不管怎么争辩,也不可能有赢家。
   这日子长了,一定会翻脸,掰散情义的!
   你们怎么,这么傻逼啊?

   包括你的有些看法,我也不是完全认同的。
   但我从不参与“群”里的争辩,就是怕伤了,咱们几十年铁哥们的感情!

   建国同学的酒后真言,声音虽然不大,却如晴天霹雳、振聋发聩!
   说得我,非常不好意思。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傻逼!
   而且是,弱智到羞愧的傻逼!

   真没想到,人家建国同学,为了我们四十年的友谊,沉默中大智若愚。
   宁可自己憋屈,也不跟我们扯淡,比试高低!

   这兄弟,对争辩看得多么的透彻。
   这同学,是朴实到骨子里的涵养。

   面对建国同学朴实而真挚的修养,我暗自决心,以后不管“群”里再怎么煽情,撩拨社会热点话题。
   我自己在“班群”里,一定要憋住气,不要再冒泡泡!
   不能自己嘴上争强,让同学心里憋屈。

   互联网,太勤奋了,永远不歇停。
   它不停的抛出社会热点,来挑逗、诱惑,让我们去切磋、交流、争辩。

   我实在憋不住,就又探头冒了一串泡泡。

   老王同学,心底善良,是班里同学公认的大哥。他长我十岁。
   我们两个私人关系极好。他是我最尊敬的兄长,我是他最信任的小弟。

   老王同学,定力十足。他基本上不参加班“群”里,社会热点的争论。
   但这次,他看到我冒的“泡泡”后,就给我发了一个长长的私信。

   老大哥,理论功底扎实和深厚,老祖宗的经典论述,他能顺手拈来。
   私信里,他将我们四十年前,学的经典著作的思想,以及老祖宗一百多年前说的话,成段成段一个字不少地给我发来。

   老大哥,已经把四十多年前老师教的理论观点,融化在血液中,牢记了几十年。
   他在私信中的论述,完全是他的真心话,也是他对小弟真诚的表白,更是他心目中的标准答案!

   说实话,老大哥的分析论述,我是不认同的。
   我认为,他是缺少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全方位的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造成结论的偏差,甚至是颠倒的。

   我不想与老大哥直接对垒、争辩,更担心因争辨,伤了老大哥善良、真诚、纯朴的心。

   我突然感到:
   兄弟争论,如同“煮豆燃豆萁”。
   在燃烧心灵、燃烧思维时,也会把兄弟的感情和友谊烧光!

   我心里,十分十分的痛苦。
   面对老大哥给我的成段、成段,老祖宗经典著作中的论述。
   我低下了争辩的头,沮丧并无奈的回了三个字:“知道了”。

手机“绑架”了每一个人

   人,天生好胜。
   但往往为了一时的求胜,忘掉了最珍贵的东西。

   想一想,建国同学为了保护我们的友谊,从来不参加争辩。
   老王同学,为了兄弟的情义,只是私信给我。
   他们,多么有修养和包容的内涵!

   又想起建国同学说的:“争辩什么呢?都是傻逼” !

   是啊!实际上我们都是吃瓜的群众。
   瓜,又不是我们种的。
   为了瓜,甜不甜,争的面红耳赤,伤友谊,伤和气,甚至撕裂,何必呢?

   小平爷爷,早就意识到空谈误国。他告诫各级领导:“不争论”。
   老爷爷要求 “种瓜”的各级领导,都不要去争论!
   吃瓜的群众,还争论什么 ?
   那真是,吃饱撑的!

   再看看互联网,也是喜新厌旧的。
   再劲爆的社会热点,十天半月就凉兮兮了。

   现在谁还记得,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宏茅药酒?韩国的乐天?法国的家乐福?

   谁还去关心和探究,去年舆论明星“中兴公司”,今年上半年为什么会居然盈利了15个亿。

   甚至,当年被革命群众扺制的麦当劳。
   在中国,它早已乖乖的成了中国控股的企业了。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争论,永远赶不上变化。

   想一想,我们大学毕业巳经四十年了。一个人有几个四十年?

   世界上万物的魅力,就在于差异。
   每一个人的认知是不同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
   对事物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答案。

   同学也好,朋友也好。完全没有必要在争辩中,寻求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更没有必要通过争辩,来获得战胜朋友后的胜利快感。

   如果真的要追求标准答案:
   那就是尊重与自己不同观点的人!这才是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

   当下,四十年的友谊,已经是十分稀缺的资源了。
  “不争论”,才是维护友谊的硬道理!

   为了珍贵的四十年同学友谊,为了这世上,原本就不多的几个铁哥们。
   从此,我彻底放弃在班“群”里,打擂台!

   不管“群”里,再抛出如何震撼的社会热点,我都不会参与争辩了。

   我自己会寻求在多方位、全面的资讯中,静中思辩,去伪存真。
   享受自己的独立判断,这也挺好!

   大学“班群”,这个我原本在微信中,唯一发言的“群”。
   从此,对我来说,就基本残废和瘫痪了!

   周华健曾经唱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亲朋好友,不争辩了,心就静了,友谊也长存了!






【下面是我写过的文章,每篇都很好,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父亲的户口(百万级阅读量)

“公主”的临时户口(百万级阅读量)

一个绝版高尚的人(七十万阅读量)

夺命的客车

土“砖”,敲开了国际“大门”

特殊的学费

一个“草根”行业的故事

让心颤动的永恒瞬间

父辈的情义

小田有工作了

小田失业了

公章的律动

一枚公章

母亲的阳台

我的“文盲”兄弟,帮我考大学

父亲节,特别的告慰

劲草,在疾风中生长

给八十五岁的妈妈写篇作文

“黄豆官”在福建

总经理为你流泪

士兵探营






谢谢阅读,欢迎转发!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由于我的公众号属于新开的,没有“留言”功能。

如需与我交流,可加个人微信。

我的微信号:zhujian195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