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州,让城市的流速变慢

建国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a.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二线城市,福州的流速是慢的。这种慢不是指成都给人的那种安逸、乐活、慢节奏的印象,而是即便它外观发生了一些大变化,你依旧能感觉到它骨子里的保守。


比起独立精品咖啡,瑞幸、Manner一定会更受欢迎;比起古着店、买手店,潮牌店的境况会稍好一点,但依旧不敌百货品牌。这笔钱怎么花,大牌子还是绝对霸主。


不过潮流新事物在福州一定是有市场的,它们代表一种追求和渴望,在二线城市的空气里依旧能感受一线城市的气息。要找到这些品相不错的店也很容易,紧紧围绕在传统商业圈的附近,比如东街口、万宝商圈的5分钟步行距离内,以及早年就是网红的文创园,比如福建电影制片厂。五年前、十年前福州人去哪里消费,现在依旧。


wassup福州门店

位于宝龙城市广场对面


b.福州会不会出现安福路和东山口还不好说,但出现类似成都“玉林和镗钯街”形态是一定的。小店集群在东街口附近的贤南路-太阳巷已经出现雏形,最初由文艺个性的独立咖啡店和创意料理带起人气,陆续开来潮牌店warmtrees、杂货铺、更多的咖啡店和新餐饮。


相较于东街口主街更便宜的租金,共享全福州最大的人流量,与本地老餐馆、生活服务店铺开在一起,以社区店的形态,做着目的地店的生意


整片街区其实非常小,店铺也不多,但挺难得的是整体质感不错,干净、清爽。大概率是因为这些店铺装修几乎统一采用了日系温暖和极简设计风格,木头、水泥、金属,和白色、黑色、原木色。warmtrees是特例,用上了克莱因蓝和色彩明艳的插画装饰,门头偶尔也会有大型装置,跳跃但不突兀,反而形成了一个地标,标记了这片自然更新的年轻化街区的起点。


太阳巷的咖啡馆lim cafe


c.疫情的发生反而让福州的商业更加活跃,这与旅游城市厦门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是因为人的流动。


厦门本岛人口少,近三年旅游业又受挫,主力消费者不来光临。而福州在整体经济形势下行,以及出入境困难的情况下,收获了越来越多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国外退回家乡的福州年轻人


他们会带回他们熟悉喜欢的生活体验,拥有技术和资源,并对审美提出要求。仿佛上世纪的重演,这代福州年轻人的父母辈从他们打工拼搏的日本、美国、欧洲带回了各样式的新鲜玩意儿,输入衣食的新风潮。


GRKC烟台山门店外的一角

旁边的自动贩售机来自

本土精酿酒馆瀑布the sigh


d.“二代”在福州的新商业动向里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有更广的视野,更注重美的感受,更了解现在什么样的产品看起来有品质、能卖出去、能卖上价。


当家族产业需要更新品牌以适应市场,从整体VI更新到新产品支线的尝试,背后往往都有二代的影子。比如福州遍地都是的农副产品连锁品牌“乌状元”,近年来做的整体的视觉升级、新开设的餐饮子品牌“小乌食堂”,都与企业的“二代”有关。而他个人还自己做了一个服装品牌,前面其实提到过:warmtrees。现在这个品牌早已开出福州,在成都、武汉、广州、宁波均有门店。


warmtrees贤南路店


e.福州的品牌低调,但“老店”其实也有不少。具备对外拓展能力的,warmtrees有12年,att有10年,wassup和GRKC有7年,活跃于本地的单店或连锁,自烘焙咖啡品牌COFFEE DAN有6年,瀑布精酿the sigh有5年。以上提到的,目前在福州都以非常稳定的状态在发展和扩张。


新事物在二线城市的出现会比一线城市略慢一步,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福州整体消费习惯的相对保守,网红店在福州其实不算多。开业需要深思熟虑,稳扎稳打方可存活,福州的老板们普遍气质还是稳重些。


爱好是爱好,生意是生意,福州本地品牌很在乎也很熟悉本地人群,能做好本地生意就很不错了。个人觉得福州的社区生意其实是做得比较出彩的,特别是近两三年涌现很多开在社区附近的平价咖啡馆,门店不大,价格美丽,小生意也是经营得风生水起。


COFFEE DAN南公园店


f.去年万科烟台山漫步街区的开业,让福州沉寂已久的商业地产有了波澜。整体品相上,对于福州市场来说,烟台山展现出了最像一线城市的感觉,算是福州现在全城最潮的地方。


而且蛮奇妙的,烟台山的潮,不是一条街区哗啦啦开出了一片国际品牌、国内连锁的城市旗舰店、城市首店,堆上高奢,堆上lululemon,堆上观夏,而是清一色本地主理人品牌


INS的插画线稿


举几个例子:生活好物集合商店att store,第一家线下门店在福州金山的一个创意园;华记杂货铺,原本开在师大学生街;中古集合店树莓商店,原本开在万宝商圈附近的写字楼里;DIY调香体验店繁林草系,原本也是开在一个soho里;潮牌GRKC,之前一直在线上,烟台山这家线下首店和BadMarket做邻居。


对烟台山一期,民间有个形容,叫贵一点的学生街。对本地这些主理人来说,这种机会原本确实挺难想象的,在大地产商高成本投入开发的商业项目里,能拿下一幢独栋,有这个案例,多少小工作室、小门店可能就有机会成为一个品牌。


或许是出于做厚品牌的考虑,也或许就是为了提升坪效,烟台山的门店选择做复合空间的很多,服装搭咖啡/茶/酒搭餐,配合品牌的核心业务。这属福州独一份风景,形势上算和一线城市紧密接轨。


att store烟台山店


g.福州不算是一个对外来人口友好的城市,房价和生活成本追赶一线,工资还是二三线的水准,高校也不算多,再加上相对保守的消费观念,多个角度来看,福州都不年轻。虽然藏富于民,但要从福州人的兜里赚到钱,亲子场景还是绝对主流


你可以在福州找到不少很不错的新咖啡馆,新酒吧就屈指可数了,找人推荐不错的鸡尾酒吧,还是十几年前开的Enjoy。福州是没有层次丰富的夜生活的,livehouse玩完,人也不转场,酒吧12点一到,几乎就空了,剩下还活跃在外的,也就夜店和大排档了。


新东西也有人玩,福州周边的风景好,年轻人露营、徒步、冲浪、陆冲的倒是很多,不过不成组织不成规模,通常是三五好友相聚,开个车出城,海边或山里,沿途固定会有一些公路咖啡车,每个群几百人,自成社群。


瀑布the sigh安泰中心店

很有特点的豆袋沙发区


对福州来说,乃至整个福建,本地文化的发掘会是个亮点。遍地可循的宗教场景,加密的方言,无限接近生活体验的魔幻感,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无比紧密的交织,对外省人来说,都是太惊奇的事情了。


福建这个名字自带神秘感。去年泉州申遗成功,今年万妮达把福州话用进说唱音乐为更多人所知,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福建各种游神、祭祀的场面热度很高,听不懂、看不懂、居然现在还有这种风俗,福建在人设这一点上,鲜明得很有优势。


本地历史与现代生活比较割裂的地方,像成都,发展出了移民式的商业文化。从本地历史中成功提炼出某种精神的,像长沙,江湖感、湘军文化、娱乐精神也在本地商业和品牌发展中性格明晰。福州的传统和现代不是割裂的,也无法分割。一个小区里就有道观,就有庙,节庆仍与传统节气、神明的生日密切挂钩,这样的地方一面看是传统,另一面看,有脉络可循。


福州本土有一本叫《homeland家园》的城市生活杂志做了十几年,他们告诉我近期在采编的一个选题,是很让人感动且兴奋的。如今福州有一部分的90后、00后也会选择进入寺庙、道观工作,主持大局,策划各种事务,他们不排斥与商业合作,比如会在特定节庆在三坊七巷策划游神的展演。


福州和很多二线城市一样,都在等待着一线城市玩法下沉,它渴求新事物,但机遇或许未必只会从外面到来





线下商业的疲惫感,接近极限

东山口的自洽与松弛

全世界的小店们,联合起来!

DEMOHOOD,来自宁波的城市更新范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