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EMOHOOD,来自宁波的城市更新范本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一直相信团队比项目重要。


那还是个信奉商业老法师的年代,也是属于大佬们的时代。他们动辄几十年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积累,有一帮信得过且执行力顽强的团队,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呼风唤雨,可以帮助商业避坑壁雷,大笔一挥,将商誉、资源和品牌导入新项目。


后来,或许是新项目越来越下沉,越来越偏,老法师也开始变得不那么灵,我又开始相信项目自身的资质更重要。区位、人口、交通、以及甲方的底子和铺排,最终确定了项目的上下限,决定了项目本身的想象力。


但现在,我其实更相信“人”的重要性。尤其是面对城市更新,商业创新,面对各类新世代客群,团队和项目条件依然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人在最开始导入最初场所精神和生活方式,不去“人格化”的来把控项目的品牌和内容,没有最初的核心社群,这项目终归会落入平庸,被人淡忘,被一个平均租金水准所衡量。


这一次,不在上海和成都,反而在平时很少关注到的宁波,就有这样一个“人格化”城市更新样本:


DEMOHOOD(带梦胡同)



该如何去理解这个DEMOHOOD?


不能单单只用一些行业说法来表述:“坐落在宁波核心住区,周边房价4万+,长租政府物业,是一个占地12亩、约6450㎡的开放式文创商业组团,共有50+商户,集合了花园式商业和创意办公功能的复合社区”,这种方式虽然具体,但却错过了它真正的内核;


也不能再用简单的“宁波代官山、宁波安福路”这种标签来描述它,虽然它的小围合的场所感受真的很代官山,对于城市而言也达到了这个代表性,DEMOHOOD能输出宁波最年轻的生活文化,可是在重商主义,根本不在乎“网红”属性的宁波,贴这种标签,好像也不够准确。


出于“讲故事”的执念,我一直想主观的这里赋予一种说法,但DEMOHOOD的主理人俏姨的一句话,我忽然意识到是我套路了。





她说DEMOHOOD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故事大背景,只是在园区里,大家相互常说一句话叫做:“埋乖系dei~”。这是宁波本土老人家的俗语,运用广泛,其实就是没关系的,相互之间不计较,It's OK。


这可能就是DEMOHOOD让人感到轻松简单的源头。如同宁波这座城市的甬商文化一般,讲究实用和“宁波帮、帮宁波”、只要相互认可,就可以很直接的相互帮助与合作。


而DEMOHOOD这个园区,就是宁波年轻一代主理人,对于这种精神的演绎和构建,他们并不在乎讲宏大叙事,不在乎所谓网红,大家能够在这样一个都认同的地方把事做好就已经足够了,其实就很简单。就如同他们刚刚举办的活动“SAMPLE SALE”一般,几个平时不打折的品牌,觉得对味就相互直接卖对方的产品,只要有价值,可以也很容易快速的串联起来。


这就是DEMOHOOD,它不需要太多的故事和意义,它让人一眼就爱上。它就是一拨宁波年轻主理人,简单玩出来的事。



当你走入DEMOHOOD这个院落时,尤其是在宁波特有的好天气里,阳光照耀下,这里可以完全的让你放松下来。


这里只有两种最主要的色彩,干净的白色与绿植的绿色,相互掩映在这个舒服的小围合里,它简单的就像一个“学校操场”,没有任何让你感到冲突和尖锐的事物压抑你,在早晨店都没有全开时,周边社区的老人们都会带着小朋友在这里玩,全然把这里当作了一个口袋公园。


对见惯传统购物中心的宁波年轻人来说,这里无疑是有趣的,表面的“简单”不能掩盖它内在的“宝藏”,50多家小店和工作室聚集在这里,大多数的品牌来自宁波本地,当然也有品牌来自上海和杭州;首层都是你能想到的标准社区功能组合:咖啡、餐酒吧、自营的DEMOLAB快闪策展空间、买手店,家具、绿植花店等等,上了二层则主要由各种工作室组成,运动瑜伽、服饰定制、婚礼定制、儿童插画等。



而在设计上,一方面受制于传统毛巾厂的空间结构,铺面不大,基本在50-80㎡区间内,个别铺子达到200-300㎡。但几乎所有的铺子与办公空间都有室内外的空间,牺牲了很多租赁面积,让每个商铺如同公寓一般:“首层有花园,二层有露台”。


“借20棵树,赏20棵树”是这里最内核的设计概念,真的有20棵树穿插在其中,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让每个角落都能享受到自然的绿意,户外和阳光,让商户与这些树木共同生长。


这样的方式表达了DEMOHOOD的初心:用一个最自然而然的逻辑,营造一个人格化的复合社区,让人觉得舒服的同时构建这里的“生活买手”:虽然功能看起来都很日常,但会尽量寻找主理人有趣,有审美有内容会表达,自身产品运营经得住考验的品牌。


并且将“人格化”社区的理念来贯穿始终。





为什么说这里“人格化”?


不仅仅注重园区里包括工作人员在内所有人的体验。更重要的是,最早在策划招商的阶段,这里的“大主理人”俏姨,她其实就是在缺乏“传统商业地产经验”的优势上,完全按个人喜好来招商,并用自己的“Ownership”来推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接。


这不代表俏姨是一个“行业小白”,她本人便是一个餐饮品牌的老板,有多年的运营经验,能主动帮商户解决一些运营问题;而爱好日本和曼谷小店的她,通过自己主观的选择,反而在这个项目的品牌组合里表达了个人性格,找到符合她审美的和水准要求的品牌,从而让这里有完整的初始生活方式;同时她也在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寻找适合这里的主理人以及品牌,让他们可以自由创作。


而后来逐步来到这里的店主、主理人以至于年轻店员,也都延续着这样的“人格化”的场所精神,带入自己的生活方式,圈子社群,在宁波这个文化背景下,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沟通成本,大家都把这里当自己家,一个社区,一起晒太阳一起喝咖啡。


这么看,DEMOHOOD其实重新定义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它希望每个来这里的人,不管是来玩来探店,来工作或者来做生意,都能始终带着美好的愿望,让工作和生活一体,更多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让情怀与现实统一。


毕竟最终只有美好的生活工作状态,才能真正创造出美好。



在这种操盘逻辑之下,毫无疑问,这里有营造美好和创新商业的土壤。


这里有有热情,有运营经验的“大主理人”俏姨来组织推进,定义这里的场所精神;有根植于宁波甬商文化的营商环境,开放,简单,自由,高效;投资人有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可以着眼于项目孵化品牌,社会影响力的长远价值;而对于宁波来说,这座“藏富于民”的沿海发达城市,有消费力作为基底,也确实需要这样的场所。


只是会担心一个问题,在回报周期漫长的情况下,如何能让这样的状态“可持续”?


俏姨给出的答案,是内容孵化逻辑与“园区媒介化”。对于DEMOHOOD背后的更新平台而言,这里作为首个作品,体量有限,其实更多是作为一个品牌运营孵化池,用较低的成本创造生态,让这些品牌和主理人的生意更好做,构建信任,未来输出给其他的更新项目;


而“园区媒介化”,就是在于用媒体思路带着商户输出内容,不断表达主理人的生活理念和创业理念,明确他们的精神内核,吸引了哪一类人,并不断拍视频,发声,让DEMOHOOD变成美好创业生活的一个媒介,让每一个主理人都传递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也是宁波的一种“小生活”文化。宁波的创业风气盛行,而与之对应的生活日常:“拿起工作,不放弃生活”的创业生活方式,是需要有一个平台承载的,DEMOHOOD就是这种宁波创业者&主理人的传播媒介,一个“创业的生活舞台”。



在DEMOHOOD,你能看到的不只是实体意义上的打造操盘、招商运营,而是一种来自运营品牌,运营“好生意”的主理人社群价值。先让场子“热起来”,让商户本身能在这里感觉到实在的支持,不仅是空间物业商管,更来自与运营和内容的支持。


品牌在这里,得到了有商管物管服务,和可以自由发挥的实体空间;顾客在在这里感受到一个气质独特的生活社区,城市周边的居民又得到了一个有品质的公共空间;而最终,让每一个人,不管是服务者还是被服务者,工作者还是消费者,业主方或是品牌方,都能够在这里感到愉悦,被平等对待,并充满热情的创造。


“Life is good in DEMOHOOD”


让生意更加轻松简单,回归商业带来生活美好的本质,这或许就是DEMOHOOD最值得我们关注的理由。





hAo的mArket,让好事发生!
没有ownership,就做不出好项目
现所的线索
普通的REGULAR,“不普通”的REGULAR。





       



商业地产研策人、爱好写字,

可以多聊聊。

我的微信:zoffwalker  视频号:小佐老师Zoff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