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观察力变为实际的价值

建国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最近接触到不少品牌,做咖啡的,做市集的,做设计的,做酒吧的,生产内容基本成为标配了,写公号、录播客、拍视频、做报纸和zine,全,质量不错,群体还非常精准,说没压力是假的。媒体该焦虑了,称呼自己为“内容团队”的团队该焦虑了。

 

任何可传达理念的事物,如今都可以发育出媒体。大家都在进化,都在自我更新,都是既钻研又拓展的超级体,很难再有任何一种优势是可以让人一劳永逸的。你关注什么,提供什么观点,以什么方式展现,每一条支线上都会出现各式各样背景的超车者。

 

咋办?一种解决思路是“打patch”,即打补丁,一个编程黑话,大意指应用小代码文件对原始源代码进行修改。

 

a.源代码:文字或视频载体的内容。

b.现况:擅长做产品、提供体验、举办现场演出、策划展览、经营实体空间的团队,在各自输出同样高质的内容。

 

→ 得出差值:产品、体验、现场演出、展览、实体空间……既是值得关注、分析、书写、记录的「领域」,也是一种具备表现内容能力的「载体」。

 

→ Patch:如果我们觉得不满足,觉得xx还可以更好,对明日的生活方式有想象、有观察,那何不自己来创造


爱范儿的“无限更新计划”

Patch_in LAB


这么生动的类比,其实是爱范儿提出来的,当然他们也是keep patching的实践者。

 

14年前,爱范儿由科技博客起家,如今已经进化一个为形态相当丰满的“数字潮牌”。一个主体,超多“补丁”。


·有自己的媒体。


·有自己的产品品牌-「制糖工厂CANDYSIGN」,源于爱范儿2018年提出的“好产品就是一颗糖”的理念,主张再造精神,从好产品的发现者、评论者到设计者,创造提供更优解的数字产品。硬糖快充头现在已经是我到处乱跑的必备装备了,充得确实快,也方便。


左右滑动查看“制糖工厂CANDYSIGN”的产品


·有自己的跨媒介空间-未来社ifland和未来社HOUSE。


·有各种自营或与社群联动的体验活动-爱范儿称之为「更新日」Patch_in DAY,可以体验百人瑜伽派对、自营市集、音乐会、摇摆舞体验课,与社区伙伴共创。


·有自己的展览-比如与Apple联手做「Shot on iPhone·街头拓印计划」的摄影展,记录街头的民间手艺,上周未来社HOUSE还开了个新展,携手亚洲著名专业综合设计杂志《Design360°》带来“100本设计杂志阅读展”。


Design360°·100本设计杂志阅读展


特别聊聊爱范儿是怎么做实体空间的,上述提到的所有“补丁”,最终都会汇聚到未来社,他们在线下的社区实验场。


爱范儿的空间运营探索始于2019年,建筑体在广州天河区林和街道,原本是一所小学,爱范儿作为策划运营方进入,将其改造为青年社区。


它同时也是个复合空间,小型的非标商业体,各种新品牌、新展、新装置、新市集充斥其中,你能想到的当下最新潮的事情,摇摆舞啊飞盘啊冥想啊,这个场地都欢迎,恰如其名,ifland,如果岛。


图为ifland

爱范儿的第一次线下空间尝试


当时爱范儿在天河北未来社做过反响最大的事件,叫未来方城,和建筑师俞挺合作,用脚手架和布料,把整个建筑包裹起来,扩展出 15750 立方空间,再配套市集、演出、论坛、电影放映、工作坊体验,在30天时间内造了一座只存在30天的“插件城市”,是⼴州⽂化领域的⼀个不寻常的创举。

 

未来方城的灵感来源,是一本小说,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里面有座虚拟城市叫索芙洛尼亚,“两个半边城,一个是永久固定的,另一个则是临时的,时限一到,就会拔钉子、拆架子,被卸开、运走,移植”。


只存在30天的未来方城


提取出来的概念,即是ifland对城市的理解:临时的、瞬息万变的一部分,城市中正在发生和快速变幻的一部分,与永久的部分(建筑)一样,亦是城市的一部分


上个月,爱范儿在广州TIT创意园联合 Wutopia Lab又开出一个新空间「未来社HOUSE」,一个真正从建筑设计空间规划到实际运营都亲自来的项目,理想中的索芙洛尼亚仍然延续。


未来社HOUSE©️吴嗣铭


先说空间,整幢小楼打造得确实特漂亮,通体纯粹的橙白配色相当打眼,积木式的结构紧紧依偎院里一棵巨大凤凰树,满树红花,第一眼过去,整个画面就营造得很惬意。


位置也好,TIT创意园在广州塔附近一公里,和微信总部一个园区,最高处打造成一个尖顶,叫光塔,登上去视野之绝,一整座前无遮挡的广州塔近在咫尺。


光塔与广州塔为邻©️吴嗣铭


简单拆解一下,未来社HOUSE其实是一个垂直微型复合空间,两层空间加一个观景塔。

 

一楼的室内空间,中央一个大吧台,一半是爱范儿旗下自营咖啡品牌脱壳咖啡TALLLK Café,一半share给酒精消费场景,比如开业派对上邀请了华南首家金酒鸡尾酒酒吧Evening Standard来做快闪,角落设立一处展示台——“制糖工厂CANDYSIGN”打造的超级充电站。



室外部分,一侧是露营感的餐饮消费场景“日落俱乐部”,一侧是被命名为“如果剧场”的圆形小广场,可以举办派对、小型音乐现场、舞会。

 

二楼是一座小型的「天台美术馆」,登一小截台阶,美术馆上方的天台开放做一个小营地,在夜晚可以看到光塔和广州塔都点亮的瞬间。


美术馆上方的天台

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凤凰树的枝条


拆解来看,其实未来社HOUSE就是整个爱范儿对当下时代观察的实体化


每一个板块的设置都是一个与当下消费趋势密切相关的专题内容——露营式的餐饮消费场景、愈发流行起来的填补年轻人精神世界的“养料”戏剧与展览、当下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场景咖啡馆与酒吧、新时代品牌的“展销会”市集、正在发育的社交方式摇摆舞会。


不管做产品、活动还是空间,如果像爱范儿这种团队能有机会跑出来,他们一定是非常需要好眼光的,并且是能够把眼光、观点、洞察转化为实际价值的。内容见长的团队,这种观察力就是优势


摄影©️吴嗣铭


当然无法回避一个本质问题,未来社HOUSE还是一个多元业态的复合空间玩法。拉一堆新奇玩意聚集相对容易,市集品牌就在做,媒体只不过是另一个便利身份。前者pop-up,很灵活,不定期哪里炸一下,而未来社HOUSE还是要稳定运营下去的。

 

想象一下,你什么时候会选择去一个复合空间。

 

一种可能,你需要一站式服务,想在一个地方长时间驻留又不无聊,同时这个有限空间内,可选择的品都是好的、特别的、高质量的、合你口味的。

 

在广州,如果我今天选择去东山口,首先是意识到那里可逛的东西很多,我逛来逛去,今天总能选到想去的一个店铺。那如果我今天选择未来社HOUSE,说服我的理由就得更强有力,浓缩必须是精华

 

与买手店、选品店逻辑一致,运营方的品味和资源链接能力决定了客群的忠诚度。品牌和空间本身是否能持续产出可解读、可互动的高质内容,决定了人们愿不愿意长久留下来、反复来消费。



未来社HOUSE在自己的开幕派对上打了一个不错的样,呈现的首批合作品牌都是同一品类里有充分故事可讲的。

 

比如上文提到的Evening Standard,门店在杨箕村,东山口和天河路两大商圈中间,以往大家熟悉whiskey bar,常喝酒也能唠上两句什么桶陈啦泥煤啦,其实同理,Evening Standard做的是另一种基酒金酒的文化和体验。

 

再比如BARVO保霖精酿,广州本土的精酿啤酒厂牌,地位差不多可以类比为拾捌之于武汉,药厂之于成都,悠航之于北京,城市精酿地标,已经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派对上他们轻巧地推了个啤酒车来,派对没开始一会儿就被大家喝空了一款。



另一种选择复合空间的可能,往往也是先决条件:那里举办了某个活动触发你前往的欲望。

 

为什么这么说?同一时空下,复合空间可消费的场景是有限的,要保持活力,就非常需要在其他纬度上拉满期待,持续诱发兴趣,建立围绕趣缘的社区。

 

未来美术馆,包括整个建筑都可以成为布展空间,在这个模块,持续性的展览活动稳定吸引有看展兴趣的人群。开阔的露天中庭和天台可容纳摇摆舞会、小型音乐现场、市集等体验感、互动感很强的新鲜活动,兴趣社团拥有容身之所,未来社HOUSE收获新的人群。吧台的场景,可以带入酒吧届的快闪——客座文化,或者牵头做bar hopping,巧妙运用小资源调动一个兴趣社群。

 

爱好调酒的人们,会想去试试摇摆舞吗;对滑雪、骑行、陆冲、露营、徒步有热情的,是同一批人吗;视看展为习惯性消费的人群,是不是也会活跃于各种独立咖啡馆、新式茶饮店?我想你脑海里出现的,可能是同一批人的模样。

 

复合提供的特别价值在于恰当搭配形成的化学反应,而弥合不同社团的交汇点在于,围绕这些品牌、场景聚集的人群,会为之投入心力、精力、财力的人们,都期望不生活得那么无聊、表面



以往这种link可能会发生在爱范儿的读者之中,关注新奇并想要尝试的人,借由未来社HOUSE这个实体空间,获得了前往这些新鲜事物的接触口。运转顺利的话,会达成一个什么效果呢?

 

你今天看到爱范儿挖掘了一个好玩事儿,周末未来社HOUSE也许就有活动让你体验上。一方面即时满足,一方面孵化新品牌、新兴趣社团、新玩法,运用爱范儿的影响力,转化线上流量为培育新事物的肥料。能做好这样一件事,未来社HOUSE的跨媒介实验,就成功了。

 

而且挺好玩的一个事,所有人都可以在一个叫「糖纸」的小程序即时po上自己的reaction。这是未来社HOUSE做的一个线上线下联通运营的尝试。人们与未来社的连接,不只停留在今天的消费,停留在一条小红书的种草、大众点评的评论,社区在,你在社区的痕迹在,基于兴趣而发生的关系会继续延续。


未来社的线上社区「糖纸」


每去一个地方,我都很爱抓当地朋友问一个问题:本地年轻人都去哪儿玩?

 

广州这两年出现了个东山口,是非常了不起的。广州年轻人有了一个可以逛起来的活跃街区,这里的店铺之卷,让你看到当品牌背靠当地的强大制造业,并在极其活跃的贸易市场上竞争时,他们能给消费者带来多么沉浸、独特且高性价比的体验。

 

今天,一件打开淘宝常被首页推荐的T恤,你马上就能在一家精致到充电宝都和店铺统一装修的门店体验到,价格还相差无几,那一刻,你会感觉到在广州,线上和线下的距离有多么近

 

未来社HOUSE的耍法也带有这种模糊边界的体验。

 

当我通过文章、视频、音频,了解到了一种新的活法,那这个周末我是不是就能找到一个地方去体验一下?未来社HOUSE缩短了当下和明天的距离。当光塔点亮,一场探索明日生活方式的试验,或许就会在这幢建筑里发生。


俯瞰未来社HOUSE©️吴嗣铭




LV与阿那亚,一次海边的奇遇。

福州,让城市的流速变慢

东山口的自洽与松弛

从标准到非标,未来商管会走向何方?

广州商业,新与旧的叙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