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hatGPT能为商业做什么?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1.这不是一篇由ChatGPT完成的文章,但感谢它给我的一些方向和启发。


2.在这里并不想为ChatGPT赋予太多大词和浪漫想象。但对于线下商业,先说个人结论:待以时日(数据模型、实操经验、市场信息的“喂养”),ChatGPT将成为线下商业的实用生产力工具。


为什么说它是实用工具?因为它不是搜索引擎,而是接近真实的“对话”,降低了信息获取的门槛,并且有完整逻辑,有观点检索和数据罗列。可以撰写文案,生成表格,组合报表,找图做PPT...是的,那些大多数消耗我们生命的Paperwork,解决掉传统商管80%以上的案头工作。


在过去,这些基础性的案头工作属于小朋友和淘宝上的枪手,但或许过不了多久都会被AI问答所替代。而这些基础案头工作,也会因为这些工作的诞生变得越来越没意义,单纯的“PPT纺织工”们要好好想想以后怎么办。



3.用拟人的方法来说,ChatGPT用的好,会很像一位商业的“理工男式前辈”一般:有逻辑,有经验,有方法,视野全面,有许多通用的商业信息商业观察,给你一个四平八稳的标准答案。


别小看这个四平八稳,“全面”是做商业的重要专业性体现。不漏项不缺位,不发生基本面问题,不犯基础错误,就已经是在商业运营里极为难得的事情。


这回答你满意吗?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本活着的的商业运营手册,可以是购物中心,零售、餐饮、影院、酒店民宿等等各种业态...还是能随时回答你问题,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但它基本是不出错的。


很遗憾,“商业老师傅”们的大多数经验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这让我想到当年的地图导航是怎么取代那些老司机的;但是那些商业里的“玄学”是难以被取代的,是的,就是那些难以被量化分析和逻辑梳理出的“商业直觉”,审美、灯光、内容组合、场景氛围等等。




4.具体一点,ChatGPT对于商业投资研判的价值是明显的。结合市场数据和投资模型,它可以给与一个迅速的标准回答,减轻投资验证过程的工作负担。要不要买入这个商业资产,要不要拿这块地,来快速分析快速判断,即使做不了那么细,但也可以去做一些基本面分析。


输入一些标准化的研策方案逻辑,这个AI“PPT纺织工”说不准直接能做出一百多页的可行性分析方案。人工的价值,可能只在于那些“最重要的几页”:定位方向、消费洞察、那些创造性的、定性的项目思考等等;是的,我是不相信AI做得出阿那亚这种创造性的项目定位,但一定能做得出各种类似阿那亚风格的定位,只要你要求它。




5.在商业设计上,ChatGPT能提供到的依然是“不出错”,不管是从具体的空间指标再到一些设计风格,在以往要打电话资讯各种人的问题,你基本上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甚至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设计思路方向。



的确,关于如何“设计一个有烟火气的日式鸡尾酒吧”这个问题的回答的确惊艳到我,什么是“日式池塘”?ChaGPT不仅想的很全面,还给了我一个超出认知的回答,这也是一种价值。




6.在一些更加具体的商业调研问题里,你能看到ChatGPT其实是很清楚你在问什么,尽可能给到完整回答。但或许是受制于数据样本量的限制,它并没有最新答案,但这不重要,它也一定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准确有效。




7.ChatGPT会改变行业媒体什么?它首先会取代那些最为套路化的写作方式。的确,就比如各种类型的“商业行业资讯”:哪里的新项目开业,哪里的品牌上新,对于一周新商业新闻的梳理整合等等。


这是在说什么?



同样容易被取代的,是大大小小的“行业新闻通稿”。本来这些通稿式的内容就由项目概况,品牌组合,城市价值,以及一大堆可有可无的形容本,就像一个个“文案模块”,被塞进不同的项目里不停的排列组合。如今,它们更容易被回答型的AI取而代之。



可以想象到,包括一些由数据和市场信息填满的行业研报,一些常规逻辑推导出的行业观点,都容易被ChatGPT代笔;还有那些依托着“爆款文案套路”的内容,都可以被自动化的生成。


那什么样的内容不容易被替代?可能是一些能够跨专业门类的商业洞察,是对于细分的商业场景的观察思考,是一些依托于感性体验的商业分析。在ChatGPT来到的环境里,这些略带主观的,甚至带些偏见和个人的描述只会更有意义,也更加可贵。



8.类似ChatGPT这种回答式的AI平台,可以代替一部分的商业培训吗?对此,我的答案是可以代替大部分的培训,但绝不能形成思维上的依赖。


不管是针对商业各个不同链条门类的培训,投资、策划、招商、企划等等...还是具体到商户门店的日常运营,一个体系成熟的ChatGPT的确能够回答绝大多数的日常问题,并且在足够多的实操问题中,也喂养出一个同样拥有“实战经验”的AI,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是巨大的,它能代替那些言传身教式的“传帮带”,以及厚到不愿翻开的各种管理手册。


但依赖ChatGPT是更可怕的,它会不会让我们有思考的惰性?商业本身随时因城市文化和消费市场变化,因社会意识和客群的多样性,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改变,也是最需要有独立思维能力的行业之一。思考始终是解决商业问题的核心方法,思考可以建立在ChatGPT提供的“标准答案”之上,去思考那些更有价值的“非标准”答案,而绝不能用这样的“标准答案”来交差。




9.尽管现在的ChatGPT所提供的答案还是比较初级的状态,但这不是我们看轻ChatGPT的理由。


前文中提到了很多的“喂养”,是的,ChatGPT是需要不断的教育和沟通,让它有足够的语言模型和信息量来回应商业里所面对的,无数多的问题,这始终需要一些时间。


ChatGPT对于行业的价值就是它的逻辑性,而商业又恰恰是一个讲究逻辑完整的行业,它再多的创新和想象力,也需要建立在一个个严谨清晰系统的逻辑基础之上,而ChatGPT可以做这件事情,不只是一个个答案和报表,它未来能不能自己生成一些新的商业模型,新的业务模式甚至是新的产品形态?我对此很期待,一个由ChatGPT搭建起的咖啡馆、餐厅,甚至是商业中心会是什么样子?




10.ChatGPT对于商业行业的重要价值:降低认知成本,降低沟通成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产品与内容创新。


这个行业是复合的。它又是一个资本驱动型行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更是需要产品创新的行业;工作的现实也是沉重的,在大多数时候,折磨我们的都是案头的PPT,是一次又一次的冗长会议,是在无数次细节里的沟通和培训,这一切都在努力的拉齐所有人的认知。


对于商业,ChatGPT让人兴奋的不是它作为一个新的新物种概念,而是它其实很真实和高效的回答问题,把我们从繁重重复基础型思考执行的工作中,尽力解脱出来。是的,少去重复一些教育,少开一些会,有问题先直接去问ChatGPT,特别是那些被太多次过问的标准问题。


人的精力是要多用在创造力的事情上。尤其对于现在的商业而言,大家热衷于讨论“非标”问题,想让一个个的产品、空间、品牌和项目充满自己的个性,而那些“标准化”的问题和认知就可以更多的交给ChatGPT,让我们的心智资源,投入到商业更能打动人的细节里。



以上。







商业创新不缺路子,缺点子

从打卡到常来,“网红”商业的渡劫

年轻消费,不是“玄学”

2023年,商业场景往何处去?

商业地产人的语言困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