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发海的精神,而不仅是海的景色

江建国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绍圣四年,苏轼被贬儋州,于友人信中感叹,“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对海的那头与自身的处境,只觉悲凉无望。


而数百余年后,由大陆南下淘金者却无数。


曾经,以“万通六君子”为代表,海南岛的房地产一路狂飙。一车一车的购房者、投资者被倾倒进海南,相信着这里会成为下一个深圳样的经济特区。而后,又一车一车的游客被倾倒进三亚,海岛的下一个机会名为“度假”。成为小澳门、小香港,人们又以这样的方式期待着。


typically的海南印象


关于海南的故事,似乎总是一个梦一样的他处


而近一两年,我们确实关注到海南的商业开发正由发展区域中心,延伸向更丰富的滨海场景。典型如万宁,以及我们年初分享过的海口的世纪海角(往期推文《在海口的海角,看见公园商业在更新》)。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情况,因为格局打开了。商业对海的开发,已经不局限于把它当作画框里的画,去生造一个海滨楼盘、度假酒店、度假村出来了。

从秦皇岛的阿那亚,静谧、克制、文艺、遗世而独立的飞地,到海南万宁,那个人人都向往的放纵之处,再到海口的世纪海角,坐拥椰林与海滨氛围公园式商业,还有大阪的SEE SEA PARK,由轻钢结构和木质材料搭起来的开放商业群落,以及哥德堡电影节大胆过的海岛电影院,只有一位观影者,与60部首映影片共同度过海上的孤独狂欢。


是的,早有人冲破了度假村的模式,往深dig出了更多新鲜玩法。更有内容、介入更深的商业尝试,已经在去领悟海这种形态所蕴含的精神,真正去开发关于海的生活方式了。


哥德堡电影节的海岛电影院


一个人的海岛放映,可以辐射到的是全世界人共通的心理状态,需要适度的独处,允许追求浪漫,以寻觅存在的意义。


一群人的海边戏剧节/音乐节,可以影响到的是全国的文艺创作氛围,造出的是一处可能影视爱好者/音乐爱好者的耶路撒冷。


而一处滨海城市也真的大有可能通过一个主打海边chill感的非标商业,比如SEE SEA PARK,比如世纪海角,获得又一个独特的标签,造出能让本地品牌发育壮大的特色土壤,真正能借力打力,把整体的商业水准和生活品质往上抬一抬。


世纪大桥下的世纪海角

举办了一场市集活动


有时候真的不得不承认,海是一种捷径。


当看到18号酒馆在世纪海角把它第一家海边店开出来,极开阔的外摆空间坐满了各种肤色、各种口音但同样面带笑容举杯畅饮的顾客,甚至还有一个占据世纪大桥最佳观景位的二楼空间尚未开放,我几乎想不起来当初在上大学时,它还仍只是一家武汉本地的热门街边小店。


“你们真是走起来了。”


PAU(18号酒馆主理人之一)听到这句评价,望着海笑了。他坦诚,除开光头(即18号酒馆创始人、主理人王帆)和团队对海的执念,开来陌生的城市海口,拿下世纪海角这么一整栋的铺面,对18号酒馆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他们向来对拓店是佛系而谨慎的。


18号酒馆在海边开了一家店


诚然,当看到18号酒馆开进天目里,开进深圳的COCO Park和后海汇、长沙的大悦城、南昌的万象城,并都大获成功时,我都无比佩服这个团队的能力,他们在精酿圈层、青年文化圈层,包括说在盒子商业人均100出头的餐饮门类竞争里,都尽力维持好了商业能力和品牌价值的平衡。


而这一次,开在世纪海角,给到我的震撼还是不能比拟的。完全面向市民开放的公园式商业里,一家三面彻底敞开的门店,18号酒馆会从这里真正走向大众,接受市场的考验。


开在世纪海角的18号酒馆

有着巨大的外摆空间


城市是陌生的,18号酒馆的服务员会挨桌询问每位客人,口味是否符合喜好;对本地生活方式也是陌生的,外界总认为年轻人少、消费市场不活跃的海口,到底能否消化这种被预设为很大城市感觉的lifestyle。


但幸好是海,也因为是海,开放包容、chill行事,不仅是品牌们希望往自己身上添加的标签,也是海滨城市会给到品牌们的欢迎礼。上周末世纪海角开街后的第一次检验,给了18号酒馆超乎想象的答案。


世纪海角的开街市集,热闹非常

 

一整晚,18号酒馆都没有停止过排号,有外地游客,更多的是本地年轻人甚至家庭聚餐,源源不断的客流从世纪海角的开街市集蔓延过来,PAU指了指酒馆对面的Parker's kitchen,一家人均四五百的法餐餐厅,“你知道吗,那边的客人也一直没有断过。”


Parker's kitchen


我预设过18号酒馆是否能开去万宁日月湾的海边,配合那里野生的状态,养一家非常年轻的街边小店出来,或者阿那亚,造一个旗舰店,时常制造一些水平与之旗鼓相当的秀或者说营销事件,也同PAU探讨了一下可能性。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或许对更多品牌来说,开在世纪海角这样的地方,可能是一个既能保证商业效益,又能给品牌形象增值的选择,居中但不平庸。


它是一个展演舞台,是类似于某种风情样的存在,比如西海岸,比如夏威夷,无需真的脚踩海水和沙滩,而是提炼出海岸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又易于人们亲近和获取


18号酒馆的邻居,一家名为NAKED的bistro

人们在椰林下聚餐


这种感觉接近于曾经18号酒馆与武汉东湖的关系。


其实18号酒馆的第一家店并不开在东湖的边上,它为人所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场城市青年活动“跳东湖”,18号酒馆参与其中,开发出名为“跳东湖”的IPA,继而一步步成为武汉的城市与青年精神的代表,沉淀出这样一种品牌气质。


湖的精神由此驶向全国,又由世纪海角,开始驶向大海。


18号酒馆世纪海角店


额外收获是,18号酒馆的故事对海口本地品牌来说,其实是很好的参考。


前面提到世纪海角办的开街市集,那两天亲眼所见的场景确实让我惊讶,原来海口有这么多年轻人,而且有这么多品相优秀的本土品牌。


食酒堂世纪海角店外的滑板场


其中有食酒堂,一个相当聪明的已经率先把椰林露营社群、轻极限运动社群和精酿结合在一起的品牌。


可预见的,未来户外体验、轻极限运动的热度还会持续飙升,而供给端尚未出现足够优质、懂本土消费者的品牌。陆冲、冲浪、海边露营……国内有哪个城市能比海南更快堆起这种户外生活氛围?


在店开起来之前

食酒堂就已经积聚了本地板圈人气


萃取天然的海边优势,食酒堂在世纪海角新店的这一定位从起步就已经形成独特的标签,可辐射的范围将来也绝不止于本地,而是大有机会成为海边版的18号酒馆,海岸风情与浪人式的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气质一定是食酒堂最有底气的筹码。


海口本土咖啡品牌matata coffee


其中还有matata、自然熟、自由生长、四筒妈的店等“龙兴路系”小店,这些供应咖啡、甜品、花卉等产品的生动小品牌其实“暗自”存在于海口一段时间,如同我们在成都、泉州、苏州、长沙等城市曾看到的情况,小店集群形成了城市的新特色景观,甚至成为人们前往此地旅游的口碑景点


海口龙兴路上的小店


对这些品牌而言,如果有机会再上一个层级,其最欠缺的或许不是本身的产品打造是否足够出众,而在于一个站上巨人肩膀的契机


理想的比如,是像万宁,借用海的能量,获得一幅足够有辨识度的面孔,以独一份的文化部落形态吸引关注。更现实的比如,是当海口出现世纪海角,一个超越本地市场水准的地标性商业项目让目光汇聚于海口,把整片土壤的基本线往上提了提


许多海口本地小店都在世纪海角的市集上

开设了自己的摊位


这确实会让人想起成都的环太古里效应


曾经,成都远洋太古里出现之前,无人相信几年后这里会成为中国最热闹的消费市场,会聚集中国那么多创造潮流的年轻品牌,会孕育那么多个性的成都式小店。


海口或许也迎来了这样的种子。一则趣闻足以反映:世纪海角附近一排社区底商,开街活动后的转让费水涨船高,直接涨了10万。


世纪海角市集活动现场


对一个项目来说,最大的成就感也莫过于此。为本地带来新鲜的生活方式,并成为城市的新代表。


特别是了解到世纪海角项目的背后,共创方之一的海南万华,也就是成都麓湖的那个业主方万华,是组织起一支由海口和成都年轻商业人的跨城团队来做这件事,你会相信他们是真的有热情、有使命感在做这件事,同时也会有能力去把一线、新一线的生活方式带到海口、融入海口。


万华从成都带来的,不仅是来自麓湖各种非标商业的实践经验和资源,麓湖自身的产品营造理念,还成都式的商业审美风格,明白如何去创造“公园商业”的气氛,如何在麓湖亲水的环境里去构筑出美食岛、岛集这样的商业场景,将这一套演绎到海口,去创造新的具有风情感的“滨海”。


或许成都和海口有些内在风格是相似的。


同样的宜居,也同样的在餐饮上内容和想法丰富,成都带来好的商业场景审美,大家结合在一起,又向来自武汉、来自各个地方的品牌、漂泊在外的海南主理人发出邀约,来成就这样的一个非标商业,自带度假感的新餐酒海边目的地。



你可以由此出发,去想象海口的未来。


老爸茶、骑楼老街、穿着拖鞋去吃的夜宵摊摊会依旧存在于海口的城市空间,与此同时,也有年轻的商业生态在城市其他角落生发。


玩陆冲的人,喝啤酒的人,喝咖啡的人,品法餐日料的人,在bistro约会的人,逛市集的人,听脱口秀的人,椰林下合唱的人,遛狗的人,玩飞盘的人,路过的民众会驻足,感慨“这才有城市的样子”。


这些人当然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场景,但因为在海边,在世纪海角,这些零星漂落在海口的生活方式或许有一天,就成为了海口式的生活方式


海口本地的“聆听合唱团”

在世纪海角的椰林下演出

 

如此场景提供的不仅是一时的热闹,更是市民对一座城市未来的信心,他们会看到,如同身为一名游客的我所看到的,海口原来存在这般活力。有这种信心,曾经走出去的人或许会胸怀抱负地回乡,来这里的人或许就埋藏下小心思要留下。


如今大家总爱谈论商业项目的公共性意义、本地链接属性,而其中最无法忽视的一点其实非常纯粹:当没有人相信一座城市的活力,你首先要相信,去成为城市活力的活地图,继而去说服更多人,看,它多有魅力,我们可以一起来建设它。




写在最后



最近的行程是一路从万宁的神州半岛、石梅湾、日月湾,再逛到海口的世纪海角,可以说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商业对海的开发的不同阶段。


日月湾和海口确实是感受最好的两处。


于前者,它作为人们试图逃离大城市的产物,拥有好的风景,相对低的成本,不昂贵的时间,像大理,需要真实摊平一段时间,方能感受到为何那么多人向往这片刚开垦出的飞地。因为海的开放山的野生,因为和大城市不一样,因为尚有未被驯服的、未成规矩的情况,万宁的日子才显得可爱。


日月湾


而海口与世纪海角,是城市与海的平和共处。


印象里,海口总不以海著称,至少较之三亚、万宁是如此。人们在三亚逃离日常,享受名为度假感的一切,在万宁追寻野园的探索之趣,而到海口大概才真正开始体验海南的本地生活气


尽管骑楼老街拥有众多城市里那条的古里古气商业街一样的毛病,但在海口,你似乎能有平等的、非游客的身份去交往真实的海南人,一起喝老爸茶,一起逛菜市场。它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接口


骑楼老街的旁街小巷里

能看到海口最本地的生活场景


世纪海角也是其中之一,即便它才诞生几天。开街市集上,我终于看到了海南年轻人的模样,一个朴素但准确的描述是,“哦!他们也是年轻人!”会在阳光很好的午后,选一家漂亮小店的门口坐一下午,会有cityboy或阿美咔叽的穿束,相约去公园滑板和野餐。


老话没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的气息一定会给他们带来更多可能,像食酒堂,像远道而来的18号酒馆。


万宁是一次验证,世纪海角是一个机会。在研究海、开发海这件事情上,我想海口和世纪海角已经先占到起跑线的好位置了。


世纪海角开街活动的海角放映厅





在海口的海角,看见公园商业在更新

大阪SEE SEA PARK,一个崭新的“看海公园”

万宁不是一个乌托邦

公共性,城市更新的价值底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