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文学》专栏
【编者按】
新闻、出版工作的编辑、记者,是一个队伍庞大、影响力也巨大的特殊的文化人群体。他们脚踏大地、眼观八方、脑思前沿,思想敏锐、文功深厚,其中许多人,在编发别人的作品、采写别人的故事的同时,也用自己手中的笔,用文学艺术的手段创作文学作品,讴歌时代、表现生活、表达意见,并形成这个文化群体独特的文学风格、气息,许多人也成为文学大家。《人民作家》创办以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包括众多新闻、出版界的编辑、记者。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编辑、记者,更加集中地展示他们的文学风采,本刊特开辟《记者文学》专栏,欢迎广大编辑、记者投稿,也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
张
五
四
:
我
说
“
判
断
”
二
三
事
。其实,有时候快速的判断,如果缺乏科学性,也许比判断失误的损失更大。
作者:张五四
朗诵:平 凡
编辑:李建丽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平凡播讲
昨晚与一朋友吃饭,这个朋友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十几年前,某国有企业老板对班子成员宣布说,大家从建厂到现在努力工作,辛苦了,每人奖励一套房子。对当时来说,这是一个大好事。那时还没有“八项规定”等纪律约束,况且当时社会如此事情并不过分,已属平常。大家高兴之余,并没有想太多。所有人的判断都觉得应该,而且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事情也是如此,有的人拿到房子,当时就卖了,有的自己装修自己住了,有的干脆没住没卖就搁置在那里。但谁都万万没有想到十几年后,此事发酵了。如今,所有参与者都以“集体涉嫌贪污”而被接受审查。我听了这个故事,首先感觉这个班子领导也许此时都懊悔了,恨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有一点判断对与错的思维。人的最大悲哀,莫过于判断失误,但这又是躲不过的一个现实。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报名时,因为大人是铁路职工,专门挑了铁路子弟报名多的村而报,因为熟悉,为的就是能在一起。结果判断超级失误,招工来了,问题也来了。比如铁路招工,名额本来多于地方企业,但由于我所在村里,十几个知青均是铁路职工子弟,名额就显珍贵了。
后来我才知道,邻近的一个村里,有两个铁路职工子弟,而名额是三个。两个铁路职工子弟不用任何活动,自然而然上位。还剩下一个铁路名额,其他地方子弟反而要激烈竞争。如果当初能够正确判断,哪里没有铁路职工子弟下乡,就去哪里,哪里还有如此麻烦,一帆风顺就回到了铁路工作了。
无独有偶。
今天看了一个微信,说的是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赴重庆进行国共谈判。本来毛主席爱吸烟,平均一天能吸两三包。但与蒋见面时,因为蒋不吸烟,也不能闻烟味,毛就不吸烟。虽然有的谈话长达甚至十几小时,毛主席竟然一根烟也不吸。这让蒋大惊,他对陈布雷说,此人(指毛主席)本来一天能吸一听(50支)烟,但他却能做到坚持不吸,不可小觑。他有如此坚毅和气度,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可惜的是,蒋的判断不可能不正确,下面执行者的判断却不那么坚决和长远。此次无锡桥梁塌落,在很短的时间里,交警立刻判断,压住三辆车,而且其中一辆里面没有人,是空车。更神的是,死亡三人重伤一人的判断,在没有救援之前,就已经肯定了。其实,有时候快速的判断,如果缺乏科学性,也许比判断失误的损失更大!
张五四,内蒙古人,曾经当过知青、煤矿井下工人,先后在乌海广播电台、内蒙古日报社、农民日报社任记者、工作站长等职,现任中国政府网《记录中国》副总编辑。
山西太原人,从事管理工作,朗诵爱好者,多家平台金牌主播。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