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终生不入美国籍,八十岁却收到总统的生日贺卡——一个教育家的传奇人生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3-12-1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人民作家

点击上方图片发现更多美文

廖 原 在 线



栏目主编:李建丽

责任编辑:张亦怡

音频编辑:张建国


(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夫妇给王裕凯博士的生日贺卡)


出身农民,师从张謇

创办的学校后成为国内名校

一生拒入美国籍却获得总统生日祝贺



此情绵绵无绝期

世界名人、著名教育家王裕凯的人生故事



江苏 | 廖原

 



近代以来,盐阜大地,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其中有号称“中共一支笔”的胡乔木、著名外交家乔冠华,还有国民党要人郝伯村,爱国名将、抗日烈士陈中柱,世界首位华人宇航员王赣俊等人。他们声名显赫,远近闻名。但是,如果说到教育界的杰出人士,首屈一指的,就应该是我的二舅公(亦称舅爷爷)王裕凯了。



世界名人、著名教育家王裕凯

(1952年摄于美国洛杉矶)



他们不仅都来自盐城境内的盐都县以及毗邻的建湖县,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农家子弟。

古时候的盐城隶属淮安府,解放后单独设置。我的祖籍建湖人杰地灵,素称“饭稻羹鱼”之乡,全境平畴沃野,沟河纵横、圩区棋布,长堤环绕、绿树掩映、呈现一派水乡风光。其中尤以“九龙口”的神奇景观为人所称道,成为旅游胜地。

1903年农历六月十二日,我的二舅公王裕凯就出生在建湖上冈镇王家灶。数百年来,王氏族人在“范公堤”下、“串场河”畔聚集而居,渐成大族。

王裕凯兄弟姐妹共有8人,其中兄弟4人,王裕凯排行老二,1990年8月30日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去世。我的祖母王裕丽是其三妹,比二哥王裕凯小四岁,1993年,在大丰去世。1940年以前,大舅公因病早逝,其他三位舅公均外出谋生,我祖母及三位姨奶奶先后远嫁他乡,因此,上冈王家灶再无亲人了。

上冈素有“四县通衢,盐阜咽喉”千年古镇之誉。远古时期,这里兴渔盐之利。明初,新兴场于上冈设便仓收盐,集市贸易由此兴旺,明代中后期盐法改制后,徽商在该地设垣收盐,上冈兴而为镇。清以后,海岸东迁,卤气渐消,盐灶陆续东迁范公堤外。



建湖九龙口风光



民国初张謇牵头实施"废灶兴垦"以后,上冈设市,是苏北里下河地区闻名重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叶,发展为盐阜地区棉花集散中心,当时上冈就有常住人口三万余人,其中工商业户占五分之一,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是商业发展的全盛时期。

清光绪二十九年创办的南沙小学堂便是现今的上冈小学前身,这所苏中、苏北闻名的小学,对发展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王裕凯天赋异秉,自幼聪慧,智力过人,5岁便入塾,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不久,入南沙小学堂读书。

王裕凯小学毕业后去扬州中学继续求学,直至1920年7月去南通张謇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就读于第19届师范本科,1925年7月毕业。漫长的学习生涯和良好的家风熏陶,培养了他淡泊功名富贵,不趋炎附势,恬淡自守,风骨凌峥的性格,奠定了他一生专心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基础和横溢的学问才华。

我的祖母王裕丽上世纪二十年代出嫁上冈廖氏家族,先后生了我的父亲廖福田等兄弟姐妹6人,祖父不幸早逝,祖母含辛茹苦把子女拉扯大。

我祖母的娘家是个殷实农家,世代务农,敦厚朴实,其父祖数辈人和族人一直信奉“耕读传家”。他们在耕作之余,咸谆谆教导后辈读书上进,自强自立,回馈社会,惠泽后人。

王家一代又一代人都一脉相承,秉承祖训和厚泽绵长的家风,到王裕凯这一代更是得到了发扬光大。上冈王氏族人中,在我国教育界与王裕凯同时代的还有王伯钧先生,其早年毕业于南洋大学,成为英国牛津大学硕士,他幼年也就读于南沙小学堂。



南通县立师范学校



与王裕凯同时在南通乡师就读的还有化学家袁翰青、古琴家吴宗汉、交通专家袁其炯、书画家刘璇等同学。

十九届本科入学92名,毕业76人,分甲乙两组。就读期间,国文教师是文史专家曹文麟和方庚,地理教师是史地专家何祖泽,英文教师是古典文学专家朱世溱即朱东润,都是一代宗师名家。

王裕凯毕业后,奉恩师清末状元張謇之命,留校担任南通县立师范学校舍监兼英文教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游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先后担任复旦大学教授、大夏大学高等师范科主任、教育学院院长、训导长、秘书长及代理校长等职。



民国时期,上海大夏大学校徽



王裕凯所处的时代,其中很长的一段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国将不国。然而,王裕凯自强不息,以自己所学回报社会,教书育人,奔波辗转于各大学之间。

抗战爆发后,他随校内迁,先任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教授,后至重庆,出任东吴、沪江、之江联合大学及圣约翰、东吴、之江联合大学教务长。

据有限的资料记载,1937年11月1日,大夏大学和复旦大学在庐山组成第一联合大学,1938年1月,又在贵阳设立了第二联合大学。他们在庐山和贵阳都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照片。教授们拖家带口,和学生一起颠沛流离,历尽艰辛。

王裕凱在其回忆文章《抗战中的大夏大学》中写到,大夏大学在抗战期间,西迁内地艰苦办学的同时,学校师生还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

首先是文史专业学生的贡献。

“当时盟军需要大批翻译人员,我校外国语文系学生,尚未毕业即响应政府号召,赶赴前线,参加战地工作”。所以,当时贵州各报新闻记者,大都为大夏大学新闻系及中国文学系毕业生,成为当时宣传“抗战必胜”之信念的主力军……。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回迁。



1938年,大夏、复旦第一联合大学教职员工在江西庐山合影



1946年,王裕凯等人在上海创办私立光夏中学(1952年后改名为新群中学)、光夏学院(上海大夏大学),并亲任院长。195110月,在此基础上,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相关科系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

王裕凯说:“我一生虽然处于国家衰败,人民最困苦,最艰难的时期。我既然生长于这个不幸的时代,但也是这个时代造就了我。从少年起,晨方辨色,我就起来攻读,夜必尽油二盏,才敢睡下休息。我之所以选择师范这个专业,是因为当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国破家亡,山河支离破碎。”

他又说:“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故立学须从小开始,尤须从师范始。师范乃教育之母。我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晚年,他在自叙诗中写到:“哪个不是读书来”“施惠从来不求报”。他的学生遍及海内外。



 1942年,大夏大学护校委员会成员在贵阳合影。右一为王裕凯博士



1949年,王裕凯将光夏学院迁至香港,开华人在香港创办高等教育之先河,成立香港光夏学院,并任院长兼国际研究所所长。在“光夏”的名义下,他将大夏大学的一支血脉带到了香港,融入了香港的教育历史。

大夏校名由来基于“名新校为大夏,以志校史之蝉脱,兼表光大华夏之至意。”真切地反映了王裕凯这个炎黄子孙的赤子丹心和拳拳之意。

历史记载,大夏大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厉麟似、吴泽霖、郭沫若、田汉、邵力子等许多知名学者曾在此任教。



1946年,王裕凯在上海创办光夏学院并任院长,1949年末,学院部分师生南迁香港,1950年初,成立香港光夏书院,并任院长兼国际研究所所长。照片为香港光夏书院原址。



王裕凯后于1952年移居美国,先后获心理学博士等三个学位,并历任美国格兰代尔大学、普布丁大学及洛杉矶公立大学教授等职。

王裕凯执教五十余年,桃李满天下,著有《中美学制之研究》《大学训导之理论及实施》《中西教育家》及《教育论丛》等专著。其名曾被载入英国出版的《全世界二千名人录》。

1983年7月21日,美国《南华时报》在其80寿辰时,报道了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夫妇专门致电祝贺。



1952年8月17日,洛杉矶公立大学授予王裕凯荣誉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王裕凯虽然身在美国,他的心仍在家乡。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亲人的音容笑貌时时刻刻萦绕在他的梦境中。他通过各种渠道关注着大陆亲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后,为了便于通信联系,他专门寄来厚厚的一沓邮封和英文地址给我的祖母王裕丽,并不间断地从经济上资助大陆的众多亲友。其中对我的祖母王裕丽表现出了特别的牵挂,因为他深知我的祖母,目不识丁,生活不易。由于他的关爱,也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虽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海外关系”是一件令人非常敏感的事情。我和我的父辈们在个人的政治前途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无怨无悔,我们为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爱国爱家、为人师表的二舅公而深感骄傲和自豪。

二舅公王裕凯每次寄给我祖母的信件都是我读给奶奶听的,舅公的每次来信都对这个三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我的奶奶也总是让我反复读上很多遍,每一次她都全神贯注,认真倾听,不断询问,字里行间,手足之情,令人动容。二舅公的每一次来信和照片,我的奶奶都会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



 1989年,我的祖母王裕丽和重孙廖家毅(现定居澳大利亚)在大丰家中的合影。



王裕凯身在异国他乡,乡愁难耐,他常常夜不成寐,绕室徘徊。他在诗作《八十感怀》八首其一中这样表述了他的心情:

回忆童年犹似昨,南沙望族数三槐。

砚田代代勤耕读,造就乡帮异众才。

家贫未许腹笥贫,凿壁囊萤忆苦辛。

每一学成归默祷,不忘慈训慰亲心。

南沙,即是指:上冈;三槐,意为:王氏一族来自山西洪洞。从诗中可以窥见王氏族人的来历与王家家风与道德情怀。

王裕凯他刚刚来美国时,就任美国公立大学教授一职。但美教育部要求其申请加入美籍才予以批准。王裕凯不同意入籍,遂向学校辞职。

可是,学校坚留,并向教育部呈报:能请到教育经验如此丰富的王博士实属不易,恳请教育部破例给其一张终生教授聘书。经过学校的不懈努力,方才得以解决问题。



二舅公王裕凯与江苏大丰亲人的部分往来信函和照片



后来他在美国长居25载,早就符合了入籍的条件,美国移民局多次上门动员他加入美籍。但是,他总是豪迈的说:“我是中国人。”不愿入籍。

在其70岁生日时,美国移民局一对官员夫妇上门祝寿时对他说:“我们美国政府以你王博士入籍为荣,你和夫人沈亚昭女士可免试和宣誓之优待。”

王裕凯回答说:“他日若有意,当再请帮忙。但我迄今并未申请入美国籍。我到了今天,仍然是中国人,以中国人为荣,盖人不可忘本啊!”他婉言谢绝移民局官员的好意。

舅公的两个儿子王成栋、王成钧都是博士,其中大儿子王成栋子承父业,也是一位教育家。2010年5月,他曾经专程来到上海、南通等地,访问其父当年学习和工作过的学校,并捐赠了王裕凯的一些遗物,以誌纪念。



2010年5月,王裕凯长子、美国著名华裔教育慈善家王成栋博士(中间者)亲赴上海、南通等地,寻访父亲足迹



二舅公王裕凯对家乡始终念念不忘,一直关心着祖国的建设。他在诗中写道:“伫看中兴国运开”,期待祖国繁荣强盛,中华复兴。



作者父亲廖福田

1980年11月7日,在他的太太沈亚昭去世三年家祭时,他手书一封,告示儿女曰: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伊人一去不回头。白云飘渺,沧海悠悠,人生如幻梦如蜉。哀鸿永去,孤雁无传,天涯何处见归舟。空自嗟叹,独依寒楼,向谁诉说我悲愁?”



王裕凯给他孩子的信



读到这里,我作为他的甥孙深为感动!至今思之,斯人虽去,风范永存,他的一颗赤子之心跃然纸上。北宋名相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此观之,我的舅公王裕凯又岂不是哉?毫无疑问,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这浮躁的时代,作为他的后辈,再次手捧这封已经发黄的家书,睹物思人,百感交集,丹心泣血,秉承他的遗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服务人民,造福社会。”传之后代,为王家、廖家争光,吾辈职责,幸甚至哉!

《人民作家》公告(点击标题查看)

1、关于开通《人民作家》作者个人文化名片系统的公告

2、《人民作家》第一批会员名单

3、《人民作家》第二批会员名单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2、3、4、5、6、7、8、


作者简介:

文/廖原

江苏建湖,1957年10月,刚出生一个月即随部队转业的父亲、上海工作的母亲支援江苏大丰建设至今。1974年10月参加工作,知青下放林场6年(上海学工2年),从事教师工作4年,团委工作6年,武装工作28年,2017年9月退休。

诵/兰霞

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国家语委特聘赴港澳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演讲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主讲的《魅力汉语》慕课被教育部认定为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朗诵作品及指导选手朗诵的作品多次获省级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人民作家》平台特约主播。


每周一期  周二发布


本期目录



沈建华在线

平凡之友的不凡之情(北京|沈建华)

李元程在线

今生不再相见(北京|李元程)

李燕巧在线

成长写意之:见到你是最美丽的“痛”(北京|李燕巧)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裱画(江苏|王喜根)

黄锦秋在线

爱在柳州之:小龙的身世(广西|黄锦秋)

廖原在线

此情绵绵无绝期(江苏|廖原)

往期目录(点击标题阅读)



沈建华在线

鸿儒之友的君子之交(北京|沈建华)

李燕巧在线

成长写意之:怦然心动•回归(北京|李燕巧)

王喜根在线

江南老行当之:拾屋(江苏|王喜根)

黄锦秋在线

爱在柳州之:永远学不会的学问(广西|黄锦秋)

辜堪生在线

人为什么会“高兴”(四川|辜堪生)

名家在线稿约

不管您是不是文坛名家,只要您有一定数量、质量的文学作品可供每周一篇发表,您在这里就是名家!一般文学作品也可,尤其欢迎中篇、长篇小说。好作品有人读才有价值,点击量低于200或连续3篇点击量低于500的将停止刊发;读者反响较好、留言评论较多的可以参加“《人民作家》文学奖”的角逐。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文稿统筹:13770247051(微信)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