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丹|文字的不同“叙事运动中的意义” 一种被忽略的文学表意现象
【作者简介】
申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被聘为叙事学顶级期刊 Narrative(美国)顾问,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英美)顾问编委,文体学并列顶级期刊 Style(美)顾问、Language and Literature(英)编委,文学语义学顶级期刊 JLS: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欧州)编委。申丹 2014-2017 年连续入选 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国的语言文学领域唯一上榜者)。申丹在中国大陆和英美出版的五部专著均获省部以上奖(四部获一等奖),曾连续三届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引用已超 2500次。她在欧美权威一流期刊和重要参考书中发表 60 多篇研究西方叙事理论、英语文学、文体学和翻译学的文章,约 40 篇期刊文章被 A&HCI 收录,约 80 篇论文发表于国内 CSSCI 源刊。有多篇论文获奖,三篇获省部级奖。
申丹 教授
文字的不同“叙事运动中的意义”
一种被忽略的文学表意现象
(本文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5期,第721-731+80页。经作者授权由“外国文学文艺研究”微信公众号推出。)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短篇小说双重叙事运动研究” (15BWW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均聚焦于叙事作品中的情节发展。然而,在不少叙事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背后还存在隐性进程,两者的内部还可能含有并列前行的分支。这些不同的叙事运动构成不同的表意轨道,文字在其中可能会表达两种或多种字面、隐含和象征意义。我们不妨将此类意义称为“叙事运动中的意义”。文字的不同“叙事运动中的意义”相互冲突、相互制衡又相互补充,产生文学作品特有的矛盾张力和语义密度,联手表达出作品丰富的主题内涵,塑造出双重甚或多重人物形象,邀请读者做出复杂的反应。本文以所选四则短篇小说的标题和正文中的相关文字为例,来说明这种被前人忽略的文学表意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对文体学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双重/多重叙事运动、叙事运动中的意义、双重/多重意义
Same words generating dual or multiple meanings in different narrative movements: An overlooked aspect of literary signification
Abstract: Ever since Aristotle, in investigating narrative fiction, critics have focused on the plot development. But in many works, there exists a covert progression behind the plot development, each sometimes containing its own parallel branches. These different narrative movements constitute different trajectories of signification, in which words tend to take on dual or even multiple literal, implied, or symbolic meanings. We may call such meanings “meanings generated in narrative movement.” The different meanings generated in the different narrative movements contradict, condition,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giving rise to much tension and semantic density. They join hands in conveying the rich thematic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and in presenting the complex images of the characters, which invite complicated response from the readers. Taking four short stories as example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is previously neglected aspect of literary signific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challenge it presents to stylistic analysis as well as ways to meet the challenge.
1.引言
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来,虚构叙事研究一直围绕情节发展这一种叙事运动展开。无论属于何种领域、采取何种方法,学者们在考察叙事作品的文字时,往往仅关注文字表达的某一种主题意义。然而,在不少作品的情节发展背后,还存在另一种叙事运动,笔者在国际上将之命名为 “covert progression” (Shen 2013, 2014, forthcoming),在国内则称之为“隐性进程”(申丹2013)。情节发展和隐性进程内部还可能出现并列前行的分支。在包含两种或多种叙事运动的作品中,同样的文字会沿着不同的表意轨道运行,表达出不同的主题意义,塑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文字的意义在叙事运动中产生,并受到叙事运动的制约。我们不妨将这种意义称为“叙事运动中的意义”。在面对作品中并列运行的不同叙事运动时,我们需要打破长期批评传统的束缚,关注同样的文字在不同叙事运动中产生的不同意义,看到它们在对照冲突中的相互制衡和相互补充,更好地理解文学表意的复杂丰富和矛盾张力。
本文以美国19世纪南方女作家Kate Chopin的A Pair of Silk Stockings、美国19世纪战争小说家 Ambrose Bierce的A Horseman in the Sky、英国现代女作Katherine Mansfield的Psychology和The Fly等作品为例,来说明这种被前人忽略的表意现象。这四个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四个特定角度多方位体现了文字如何在叙事运动中产生意义。为清楚和方便起见,本文首先聚焦于四个作品的标题。标题是作品的眼睛,短小精悍,对点明主题意义起重要作用,对标题的探讨有利于在较短篇幅中说明问题。然后,本文将考察四个作品正文中的相关文字,说明这些文字如何在不同的叙事运动中产生不同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文字的不同“叙事运动中的意义”对文体学研究形成的挑战,并提出应对这种挑战的基本路径。
2. 标题的双重或多重意义
作品如果含有一种以上叙事运动,其标题往往具有双重或多重意义,有可能是不同象征意义(见2. 1)或不同隐含意义(见2. 2);也可含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字面意义(2. 3);还有可能在一种叙事运动中具有较强象征性,而在另一种中则具象征色彩(2. 4),如此等等。
2. 1 三种不同的象征意义
通常,我们仅关注作品标题的某一种象征意义。然而,在存在双重或多重叙事运动的作品中,标题有可能会具有两种或多种象征意义。Chopin (1996) 的A Pair of Silk Stockings中,情节发展有两个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补充的分支,沿着女性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轨道并列前行(详见申丹2015a)。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我们看到的是:作为贫困家庭主妇的女主人公在婚后完全失去了自我,但在意外得到15美元后,她给自己买了一双精美丝袜,又接着给自己进行其他消费。在此过程中,她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希望摆脱家庭的桎梏。从消费主义的角度,我们看到的则是:女主人公禁不住高档商品的诱惑,为自己进行了一系列炫耀性消费活动,希望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社会身份,这体现的是消费文化对消费者的诱导和操控。在情节发展背后,还存在一个以自然主义为主导的隐性叙事进程,在这股叙事暗流中,女主人公随着环境变化(曾为富家女,后为贫家妇,在得到15美元后,重新回归富家女的消费方式),心理状态和行为举止也彻底变化,这体现出外在环境对人物的决定性影响(详见申丹 2015a)。
作品的标题是A Pair of Silk Stockings,这是女性专用物品,体现了女性特征。在女性主义的情节发展中,女主人公正是在购买和穿上一双丝袜之后,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和需求,获得自我意识,因此这一题目象征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此相对照,在消费主义的情节发展中,A Pair of Silk Stockings则是消费文化的符号,象征着时尚商品对女性的诱惑,女主人公购买丝袜的行为是她炫耀性消费的开始。这两种相冲突的象征意义在情节发展中共同起作用,相互牵制,产生较强张力,也达到某种平衡:女主人公既受消费文化的诱导,又在消费过中获得了短暂觉醒。
在情节发展背后以自然主义为主导的隐性进程里,精美丝袜是新的外部境的象征。女主人公婚后失去了富家女的心态和行为,而在婚前穿戴的那种高档丝袜及其他物品的作用下,这种心态和行为迅速回归。在这一叙事暗流中,A Pair of Silk Stockings这一标题指向外在生活环境对人物的决定性影响。
在阐释标题时,以往批评家致力于挖掘一种意义,将之理解为在整个作品或整个语篇中的意义。在看到标题的双重甚或多重意义之后,我们可以悟出,标题的意义实际上是“叙事运动中的意义”。以往批评家看到的其实是标题在情节发展这一叙事运动中的意义。倘若情节发展本身有两个沿着不同表意轨道(编者注:加粗字体原文为着重号,后文同)运行的分支,我们就需要观察到标题在这两个并列前行的支流中所呈现的不同意义;如果情节背后存在隐性进程,我们还需要兼顾标题在这股叙事暗流里的特定意义。
2. 2 两种不同的隐含意义
在有的作品中,标题具有一定的隐含意义。如果作品含有双重叙事运动,就可能会存在两种不同的隐含意义。在Bierce (1994) 的A Horseman in the Sky中,情节发展围绕战争的残酷和无意义展开,而隐性进程则围绕履行职责的重要性展开(详见申丹 2015b)。无论在哪种叙事运动中,A Horseman in the Sky这一标题都字面指涉被儿子杀死的父亲(父子分别加入了南、北方的部队,父亲在为南方部队执行侦察任务时,被为北方部队放哨的儿子发现,为了保护埋伏中的数千战友,儿子开枪射杀了父亲的坐骑,使父亲坠下万丈悬崖)。
在情节发展和隐性进程里,作品的标题具有不同的隐含意义。在前一种叙事运动中,被儿子杀死的A Horseman in the Sky是战争的牺牲品,含有较强悲剧性。与此相对照,在后一种叙事运动中,A Horseman in the Sky是职责的化身,不仅不带悲剧性,反而形象高大,乃至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详见申丹2015b)。标题的这两种隐含意义既互不相容,又互为补充,联手帮助表达作品丰富的主题内涵和双重人物形象。
2. 3 两种不同的字面意义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转向 Mansfield (1920) 的Psychology,则会看到另一种情况:同一标题在情节发展和隐性进程里具有两种不同字面意义。Psychology的情节旨在揭示男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交流沟通的困难,他们相互激情暗恋却竭力保持柏拉图式的纯洁友谊;而隐性进程则聚焦于单相思女主人公的复杂心理活动,她把自己的激情暗恋投射到并未动情的男主人公身上。这两种叙事运动并列前行,相互颠覆又相互补充,表达出作品丰富的主题意义,塑造出双重人物形象(详见申丹 2015c)。
就情节发展而言,Psychology这一标题字面指涉相互暗恋的男女主人公双方的心理;而在情节 背 后 的 隐 性 进 程 里,Psychology这一标题则字面指涉单相思的女主人公独特的心理状态。前一种指涉为情节发展中的明指,后一种则是隐性进程中的暗指;前者为虚(虚假表象),后者为实(实际真相)。标题的意义在于这一明一暗、一虚一实两种字面意义的相互对立和合作共存。
2. 4 象征意义与字面意义
在Mansfield (1984) 的The Fly中,我们可以看到标题表意的另外一种双重性,即标题在情节发展中具有很强的象征色彩,而在隐性进程里则没有象征意味。The Fly的情节围绕战争、死亡、施害和受害、悲伤等展开,而隐性进程则致力于对主人公虚荣自傲的反讽。在情节发展中,The Fly象征上帝的冷漠,是对一次大战之残暴恐怖的象征性谴责,被无法控制的外力杀死的苍蝇象征着死于战争的无辜的人(详见Shen 2013: 152-155)。与此相对照,在情节背后的隐性进程里,叙事运动自始至终聚焦于对主人公个人的反讽,The Fly不再具有象征意义,仅仅从字面上指涉主人公用于检测自己的胆量和能力的那只苍蝇(详见申丹2012)。诚然,在情节发展里,The Fly也字面指涉被主人公杀死的那只苍蝇。但两种字面指涉的含义不尽相同。在情节发展里,苍蝇是主人公戏弄的对象,是其施暴的可怜牺牲品;而在 隐性进程里,主人公通过苍蝇来检测自己的生存能力,逐渐与苍蝇形成认同。如果作品含有一种以上叙事运动,不仅标题会具有双重甚或多重意义,而且正文的文字也会不断表达出不同“叙事运动中的意义”。
3. 正文文字的双重或多重意义
3. 1 不同程度的褒贬涵义
在同一作品的不同叙事运动中,正文中同样的文字可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褒贬涵义。我们不妨看看 A Pair of Silk Stockings中的一段,身为贫家妇的女主人公买了新丝袜之后,又去买一双跟袜子相配的鞋:
(1) She was fastidious. The clerk could not make her out; he could not reconcile her shoes with her stockings, and she was not too easily pleased. She held back her skirts and turned her feet one way and her head another way as she glanced down at the polished, pointed-tipped boots. Her foot and ankle looked very pretty. She could not realize that they belonged to her and were a part of herself. She wanted an excellent and stylish fit, she told the young fellow who served her, and she did not mind the difference of a dollar or two more in the price so long as she got what she desired. (Chopin 1996: 58)
在女性主义的情节发展中,这段文字基本没有负面含义。尽管fastidious、 not too easily pleased等用语通常带有贬义,然而,在这一女性主义的叙事运动中,长期被家庭和孩子所累、完全失去自我的女主人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和需求,为自己精心挑选服饰,这体现了她开始觉醒的女性意识,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相关文字通常的贬义。
与此相对照,在消费主义的情节发展中,这段文字则表达了消费文化对女主人公的负面影响。“凭借买了一样东西,往衣柜里添了一件新物品,女主人公在售货员面前的行为举止就完全变了”(Stein 2004: 361)。此外,这些文字还表达出女主人公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刻意模仿富有阶层的购物行为,“假装”自己有足够的钱来买特别时尚的高档商品(Arner 2009: 125)。在这一叙事运动中,fastidious, could not make her out, did not mind the difference of a dollar or two more等文字的贬义都大幅增强,且无任何正面含义。同样的文字在女性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叙事运动中表达出的不同意思互为补充,在矛盾冲突中联手表达出情节发展的复杂主题意义,塑造出双重人物形象。
在情节发展背后的自然主义暗流里,女主人公行为方式的改变则是由于外在环境的改变。作品开头,贫困环境中的女主人公为如何使用意外得到的15美元日夜盘算,但穿上婚前熟悉的精美丝袜、回到婚前那种购买高档物品的环境,她的心态迅速发生变化,回归到她身为富家小姐时的常态。在这一叙事运动中,fastidious, could not make her out, did not mind the difference of a dollar or two more等文字均意在表达女主人公像婚前一样,购物时讲究商品是否中意,注意搭配、质量和时尚,不在乎价钱,基本没有负面含义。
从这一实例,我们也可看到双重或多重叙事运动对作者遣词造句所提出的更高要求:作者需要选择能在不同叙事运动中同时表达不同意思的文字,但有时难以面面俱到。在A Pair of Silk Stockings中,单从女性主义角度考虑,作者不会选择fastidious, could not make her out这样的文字,但消费主义的叙事运动则要求这样的选择。幸运的是,一种叙事运动本身构成一个表意语境,对文字的褒贬涵义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女性主义的叙事运动对上述文字就形成了制约,大大减轻了其负面含义。
在 A Pair of Silk Stockings中,同样的文字在三种叙事运动中表达的不同意思互不相容,难以调和。它们在作品中共同作用,相互之间形成牵制和平衡,产生文学作品中特有的张力。在解读作品时,若仅仅沿着一条表意轨道来看文字的意思,难免会片面理解作品的主题意义和人物形象,也容易由于单向解读而造成该方向上的过度阐释。
3. 2 两种不同感叹意义
在情节发展和隐性进程中,同一感叹语可能会具有不同感叹意义。且以 A Horseman in the Sky结尾处的一个感叹语为例:
(2) “See here, Druse,” he said, after a moment's silence, “it's no use making a mystery. I order you to report. Was there anybody on the horse?” “Yes.” “Well?” “My father.” The sergeant rose to his feet and walked away. “Good God!” he said. (Bierce 1994: 32)
前文一直未明说主人公杀死的敌方侦察兵是其父亲。中士得知这一真相后发出惊叹:“Good God!”,这是英语国家的人常用的感叹语,可以翻译成“天哪!”“啊呀!”“好家伙!”等。在围绕残酷战争展开的情节发展里,这一感叹语仅仅达对主人公被迫弑父这一人间悲剧的哀叹;而在围绕履职重要性展开的隐性进程里,它也在很大程度上表达对主人公排除亲情干扰而坚定履职的感慨。这两种含义在文中共存,在矛盾冲突中丰富了作品的主题内涵。
3. 3 双重视角中的现实和幻觉共存
我们一直认为,尽管叙事作品中的视角模式经常变换,但在某个时刻,只有一种视角模式在起作用。在这一种视角中,文字或者描述客观现实,或者表达人物的主观感受,如此等等。然而,在存在双重叙事运动的作品中,可能会出现两种视角在同一时刻并列运行的情况,且同样的文字可能会既描述客观现实又表达人物的主观想象。在 Mansfield的Psychology中,正文的文字在情节发展和隐性进程里就不断表达出双重视角中的双重意义(详见申丹 2015c)。以下是作品的开头部分:
(3) WHEN she opened the door and saw him standing there she was more pleased than ever before, and he, too, as he followed her into the studio, seemed very very happy to have come. “Not busy?” “No. Just going to have tea.” “And you are not expecting anybody?” “Nobody at all.” “Ah! That's good.” He laid aside his coat and hat gently, lingeringly, as though he had time and to spare for everything, or as though he were taking leave of them for ever, and came over to the fire and held out his hands to the quick, leaping flame. Just for a moment both of them stood silent in that leaping light. Still, as it were, they tasted on their smiling lips the sweet shock of their greeting. Their secret selves whispered: “Why should we speak? Isn't this enough?” “More than enough. I never realized until this moment....” “How good it is just to be with you....”... (Mansfield 1920: 145-146; )(下划线为引者所加) (编者注:下划线部分即粗体字部分)
在情节发展中,全知叙述者平衡观察男女主人公,描写双方的心理活动:双方都对这次会面感到极为高兴。然而,在隐性进程里,这一片段一直采用女方的视角。男方已经约好跟另一位朋友傍晚6点会面,顺路进来稍坐一会。暗恋他的女方开门看见他,喜出望外,且把自己的惊喜投射到男方身上。第一句里的too和seemed very very happy在情节发展里是全知叙述者佯装旁观者的观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在隐性进程里,同样的文字则是女主人公在向男主人公投射自己的感受,主观性大幅增强。女主人公还把自己的恋情投射到男方放置外套和帽子的动作上:她期盼着跟男主人公永远生活在一起,因此幻想着他也想一直在这里呆下去,不再穿衣戴帽告辞。在情节发展里,lingeringly是全知叙述者的描述;而在隐性进程里,则是女主人公的幻觉。在情节发展里,两个方式状语从句as though...or as though...是全知叙述者形容男方行为的比喻;而在隐性进程里,同样的文字则是女方投射到男方身上的自己的愿望。在情节发展里,tasted on their smiling lips the sweet shock是全知叙述者对男女双方的描述;而在隐性进程里,则是女方把自己的感受投射成双方的感受。在情节发展中,男女主人公心有灵犀,暗暗相互表达爱恋,读者从一方的内心转到另一方的内心。但在隐性进程里,读者则仅仅进入女主人公一人的内心,看到她幻想中两人的窃窃私语:男主人公的私语 (his “secret self whispered”)在隐性进程里纯属女主人公的幻觉。也就是说,随着叙事运动的变化,同样的文字在指涉事实和指涉幻想之间发生变动。这两种指涉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在对立冲突中联手帮助表达作品丰富的主题意义,塑造出双重人物形象。
3. 4 反讽和非反讽意义
反讽在叙事作品中十分常见,但在笔者发现隐性进程之前,学界忽略了一种反讽,即“隐性进程中的反讽” (Shen 2013: 148-150)。其特点是,文字通常没有反讽意义,在隐性进程的这一局部也看不出反讽意义,但通过与隐性进程其他部分文字的前后呼应,在这一叙事运动中产生反讽。让我们看看The Fly的结尾段:
(4) “Bring me some fresh blotting-paper,” he said sternly, “and look sharp about it.” And while the old dog padded away he fell to wondering what it was he had been thinking about before. What was it? It was....He took out his handkerchief and passed it inside his collar. For the life of him he could not remember. (Mansfield 1984: 533)
就情节发展而言,结尾的文字可以为“时间战胜悲伤”的解读提供支撑。对在战争中痛失独子的主人公来说,“失去记忆也许是最好的选择,通过记忆模糊来逃避现实也许是他与现实调和的最佳途径”(蒋虹2004: 194)。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观察,主人公忘却先前想的事也标志着其心理压抑和心理否认过程的结束 (Hanson 2011: 125-126)。也就是说,这段文字不仅没有反讽意味,而是邀请读者对主人公产生一定的同情和共鸣。
然而,在隐性进程里,这段文字则着力于反讽主人公的虚荣自傲。但反讽意义并非由此处文字本身产生,而是源于跟前面文字的交互作用,尤其是如下
(5) “There was something I wanted to tell you,” said old Woodifield, and his eyes grew dim remembering. “Now what was it? I had it in my mind when I started out this morning.” His hands began to tremble, and patches of red showed above his beard. Poor old chap, he's on his last pins, thought the boss. (Mansfield 1984: 531)
在面对老伍迪菲尔德的健忘时,主人公居高临下地想着Poor old chap, he's on his last pins(活不长了)。如果说伍先生的健忘此时给了主人公很强的优越感,作品的结尾却让读者看到主人公与伍先生相似的困境。伍先生因为想不起来而着急,patches of red showed above his beard, 而结尾处的主人公也遭遇了同样的窘境,冒出冷汗,只好took out his handkerchief and passed it inside his collar。在用直接引语转述两人的想法时,曼斯菲尔德选用了同样的文字 (“What was it?” “what was it?”)来形象地表达两人相似的健忘。结尾句还采用了for the life of him(无论如何)这一状语来强调主人公的健忘。一般来说,作品的结尾句在读者的阅读心理中都会占据显著位置。作品很唐突地以 For the life of him he could not remember嘎然终结,突出了主人公的健忘,也由此呈现了对其虚荣自傲的强烈反讽:他跟伍先生同样健忘,没有理由把自己摆到居高临下的优越位置上。
在The Fly中,情节发展没有反讽性,而隐性进程则以反讽为特征(详见申丹 2012)。既然相关文字在情节发展中没有反讽意味,而在隐性进程里则带上反讽色彩,就无法用现有研究模式来加以分析。在更广的范围,由于不少作品含有一种上述叙事运动,文字在其中产生双重甚或多重意义,因此对现有各种相关研究模式(包括读者阐释或认知研究模式)都提出了挑战。因篇幅所限,本文集中讨论这种表意现象对文体学的挑战。
4. 不同“叙事运动中的意义”对文体学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文体学是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的界面研究,而语言学和文学批评都没有考虑文字在不同叙事运动中产生的双重或者多重意义:前者关注的是文字在短语、小句或句子、段落、语篇中产生的一种字面、内涵、比喻、隐含或象征意义;后者则仅仅关注情节发展,忽略了隐性叙事进程,也忽略了情节的不同分支所表达的不同主题意义。诚然,文学批评家也常探讨情节的分支,但一般限于主流的旁支,而不是从头到尾并列运行的分支(其本身构成情节发展的主流)。此外,文学批评家认为情节的主流和分支沿着同一表意轨道运行,表达的是同一种主题意义。
当作品中存在沿着不同轨道表达不同意义的情节分支时,文学批评家倾向于把文本成分往一种表意轨道和一种主题意义上拉。这也是文体学家通常对作品的认识和分析思路。如果作品含有两种(甚或两种以上的)叙事运动,文字因此同时产生两种(甚或两种以上的)字面、隐含或象征意义,现有的文体分析模式只能发现其中一种。若要挖掘出文字在不同叙事运动中的双重或多重意义,我们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打破批评传统的束缚
长期以来,文体学界着力于考察作品中的语言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意义。如果要发现文字在不同叙事运动中产生的意义,首先需要打破这一思维定式,认识到情节发展本身可能存在表达不同主题意义的分支;更重要的是,情节背后可能存在表达另一种主题意义的“隐性叙事进程”。
2)重新认识文体意义
我们需要这样来重新认识文体意义:文体意义指语言在叙事运动中产生的主题意义。如果作品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叙事运动,同样的文字可能会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体意义。文体学家需要挖掘这些不同的文体意义,并考察其如何相互对照、相互冲突又相互补充,联手表达出作品丰富的主题内涵,塑造出复杂的人物形象。
3)更新分析思路。
若要发现文字同时表达的不同“叙事运动中的意义”,我们需要更新分析思路。在进行语言学分析之前,首先凭借对文字的细致考察和对作品意义的直觉感悟,来大致判断作品中是否有可能存在双重(甚或多重)叙事运动,每一种叙事运动在哪个主题轨道上运行。在此基础上,沿着每一个可能存在的表意轨道,仔细深入地分析作品的语言,在分析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修正对这一叙事运动及其主题意义的判断。此外,在分析每一种叙事运动的过程中,都需要关注文字在其中产生的文体意义与在其他叙事运动中产生的文体意义之间的相互冲突、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充。
5. 结语
长期以来,无论从何种角度、采用何种研究模式,学者们都致力于揭示情节发展的某种主题意义,关注其中人物的一种形象。而实际上在不少叙事作品中,情节发展背后还存在“隐性进程”,且两者都可能含有并列前行的分支(关于隐性进程的分支,参见Shen 2014: 32-49)。这些叙事运动构成不同的表意轨道,文字沿着这些轨道运行,产生不同的“叙事运动中的意义”。它们相互映照、相互冲突、相互制衡和相互补充,在互动中产生文学作品特有的矛盾张力,表达出丰富的主题内涵,塑造出多面的人物形象,邀请读者做出复杂的反应。如果忽略作品的不同叙事运动和文字在其中产生的不同意义,就难免会片面理解甚或严重误解作品的主题意义、人物形象和审美价值。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关注了文字在不同叙事运动中产生的双重或多重意义,而没有涉及另外一种相关现象:不少对于隐性进程至关重要的文字,对于情节发展却无足轻重,甚或显得琐碎离题,因此在以往的批评阐释中往往被忽略。如果能观察到这些文字在“隐性进程”这一特定表意轨道上产生的意义,相关语言细节就不会再显得琐碎,而会获得主题相关性,其审美价值也会相应显现。这也是文字的一种重要的“叙事运动中的意义”。
文字的不同“叙事运动中的意义”不仅对长期批评传统形成挑战,而且也对文体学研究以及其他各种研究(包括读者认知研究)构成挑战。要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开拓新的视野,把仅仅关注情节发展的研究模式拓展成能涵盖不同叙事运动的研究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文字的不同“叙事运动中的意义”在对现有文体学、叙事学和文学批评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就文体学而言,叙事的“隐性进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间接性,其关键成分往往是一些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上去无关紧要的语言细节,而文体分析有利于发现这些语言细节在“隐性进程”这一表意轨道上的重要作用。如果通过文体分析,能够掘叙事的隐性进程,揭示同样文字的不同“叙事运动中的意义”及其交互作用,就有可能超越以往的文学批评,展示出文体分析的阐释价值。如果我们把文体学的文字技巧分析和叙事学的结构技巧分析结合起来,往往能更好地展示出界研究的优越性。总之,如果我们摆脱长期批评传统的束缚,拓展视野,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就有可能不断发现文字的不同“叙事运动中的意义”,从而对文学叙事作品做出更好更全面的阐释。
附言:谨以此文纪念敬爱的许国璋先生百年诞辰。许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仍萦绕在我的心头。他曾经热情鼓励我努力做出原创性成果,争取在学术前沿有所开拓,这构成我前进的动力之一。 这篇文章也是向先生的一个小小汇报。
参考文献:
Arner, R. 2009. On first looking (and looking once again) into Chopins fiction [A]. In B. Koloski (ed.). Awakenings: The Story of the Kate Chopin Revival [C].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12-130.
Bierce, A. 1994. A horseman in the sky. In A. Bierce. Civil War Stories [C]. New York: Dover. 27-32.
Chopin, K. 1996. A pair of silk stockings. In K. Chopin. A Pair of Silk Stockings and Other Stories [C]. New York: Dover. 55-59.
Hanson, C. 2011. Katherine Mansfields uncanniness [A]. In G. Kimber & J. Wilson (eds.). Celebrating Katherine Mansfield [C].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115-130.
Mansfield, K. 1920. Psychology. In K. Mansfield. Bliss and Other Stories [C].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45-156.
Mansfield, K.1984. The fly. In A. Alpers (ed.). The Stories of Katherine Mansfield [C]. Auckland: OUP. 529-533.
Shen, D. 2013. Covert progression behind plot development: Katherine Mansfield's The Fly [J]. Poetics Today 34: 147-175.
Shen, D. 2014. Style and Rhetoric of Short Narrative Fiction: Covert Progressions Behind Overt Plots [M]. New York: Routledge.
Shen, D. Forthcoming. Dual textual dynamics and dual readerly dynamics [J]. Style 49.
Stein, A. 2004. Kate Chopin's A Pair of Silk Stockings: The marital burden and the lure of consumerism [J]. Mississippi Quarterly 57: 357-368.
蒋虹,2004,《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矛盾身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申丹,2012,叙事动力被忽略的另一面——以《苍蝇》中 的“隐性进程”为例 [J],《外国 文 学评论》(2) 119-137。
申丹,2013,何为叙事的隐性进程?如何发现这股叙事暗流?[J],《外国 文 学 研 究》(5) 47-53。
申丹,2015a,女性主义和消费主义后面的自然主义:肖 邦《一双丝袜》中的隐性叙事进程 [J],《外国文学评论》(1) 71-86。
申 丹,2015b,反战主题背后的履职重要性——比尔斯《空中骑士》的双重叙事运动 [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3)165-173。
申 丹,2015c,双向暗恋背后的单向投射:曼斯菲尔德《心理》中的隐性叙事进程 [J],《外国文学》(1): 27-39
说明:
1. 本文经作者授权推送,其他平台转载须经授权。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
蒋承勇 | “理论热”后理论的呼唤——现当代西方文论中国接受之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