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州海珠区疫情高风险区,志愿者们的日与夜

羊城纵览 2023-10-02
10月30日,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道桂田社区部分区域被划为高风险区。桂田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区,村中楼宇密集,人口密度大。半个月来,尽管在社区里要克服的困难并不少,志愿者们仍然竭尽所能,坚持支援至今。车声、叩门声、开锁声、键盘声……每个声音都是志愿者对居民“急难愁盼”的回应。

这位仲裁员在管控区开起快递车

马煜逵
●职业:仲裁员
●抗疫工作:物资保障


“呼!”早上9点,驾着三轮快递车的马煜逵行驶在海珠区江海街道桂田社区的巷道上,微风卷起一片落叶。车子里载的是居民的生活物资,包括米、面、油、水、蔬菜、零食、生活用品等。海珠区疫情暴发后,马煜逵和同事们在10月26日晚已提前到达并支援至今。

马煜逵是海珠区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仲裁员。该局一行20人驻扎在桂田第四网格,负责网格内22栋楼居民的物资保障。“我们住在外边的酒店,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马煜逵告诉新快报记者,物资保障组的工作大致分两类:上午协助医疗组测核酸及检查抗原;下午派送物资和快递、外卖等。除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可以稍事歇息,其余时间几乎无休。

桂田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区,人口密度大,村中楼宇相握,楼高七八层,且95%没有电梯。“有一对母子住在临巷一楼的一户门面里,那天我们派完物资后,那位母亲放下门口铁丝网内的一层布帘,我让她关好门,她说这就是门,已经关好了。透过布帘,我听到她耐心辅导孩子功课的声音。那一刻,我的内心就受到了巨大冲击,我仿佛看到了岩缝中不屈不挠的种子。说实话,那天我们已经在封控区早出晚归连轴转了10多天,真的很累。可是那道布帘和布帘后的声音好像将岩缝中的种子,那股顽强向上生长的力量也灌注进了我的体内。”

每念及此,马煜逵都会觉得,能守护这样的市民,再苦再累也值了。随着隔离期满人员的返回,到11月14日,她和另一位同事两人共为4栋楼89户169人服务。起初,运输物资的只有小推车。马煜逵每天都要走一万多步,爬完楼后,一向不爱出汗的她全身也要湿透了。

后来,疫情防控指挥部想办法调来了快递车,承担卡口到居民楼的物资运输。马煜逵大胆地试了一下:“我有摩托车证,也有机动车证。”于是,马煜逵成为了第四网格唯一的女司机,同事都夸她开得稳,英姿飒爽。插上钥匙,快递车启动了,她想把食物早早地送给封控区每一位等着吃饭的人。

每天定时送饭,一定要让待产孕妈吃好

李勋
●职业:内勤
●抗疫工作:物资保障


“砰砰砰!”中午12时左右,一名“大白”提着两份午饭走上了居民楼,只见他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四楼一户房门前。听到敲门声,一名孕妇打开了房门,从“大白”手里接过了午饭。“谢谢!又给我们送饭了。”“哎,不客气!今天身体怎么样?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帮助吗?”“一切都好!”

这名每天坚持为待产孕妇送饭的“大白”叫李勋,是海珠区人社局下属单位人才服务管理中心的内勤。李勋同样是第四网格的物资保障员,对接60余户100多位居民。截至11月14日,他已经在桂田社区连续服务了20天。

进入风险区后,李勋了解到在陇西里北约某居民楼内居住了一位怀孕39周的待产孕妇陈女士(化名)及其5岁的女儿。因陈女士临近预产期,经综合研判,没有随该栋其他居民一起转运。李勋在得知陈女士的家人在外地,不便搬入与其同住的情况后,除日常上门进行核酸采样、配送物资和快递外,一周以来每天风雨无阻地在饭点为陈女士和她的女儿送上盒饭、水果,让母女俩按时吃上热饭。除此之外,他还每日定时致电,细心关注陈女士的身体状况。

12日中午,李勋收到了陈女士发来的一条短信,信中表达了对他和同事们的感谢和称赞,这让李勋心里十分感动。目前,在“大白”们的温暖关怀下,陈女士身心状况良好,李勋告诉新快报记者:“陈女士预产期在一周后,第四网格医疗组已为其到医院生产做好充分准备。”

他接过钥匙和猫粮,去帮居民照顾猫

王嘉南
●职业:书记员
●抗疫工作:物资保障


“哒!”当门锁转开的时候,蓝猫“抱抱”警惕地躲了起来。上次它见到人还是半个月前,听脚步声,并非熟客。“抱抱!抱抱!”物资保障组的志愿者王嘉南打开视频,让主人喊话。听到声音,小家伙走了出来:“喵!”一声回应,让“硬汉”王嘉南心里变得软软的。

王嘉南本是海珠区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书记员,今年29岁。他直接服务对接3栋楼52户人。11月9日,5楼的一位租户找到了他的电话,“我太担心小猫了,能不能麻烦您去看看?”王嘉南没有任何犹豫地说“好”。

次日,接过租户送来的钥匙、猫粮、猫砂后,他立马向巷子深处走去。“刚换好猫砂,‘抱抱’就着急地冲过去了。”王嘉南高兴地说。食物和水也搞好后,王嘉南很想撸一撸猫,但他还是忍住了,“我身上毕竟穿着大白,不知道有没有带着细菌和病毒。其实进门之前,我还特意在全身又喷了一遍酒精。”

为了少添麻烦,猫咪主人提出,能不能每十天帮忙看一次小猫。“不用那么客气。如果有需要,我可以过来。”王嘉南感慨,疫情之下,大家都不容易。“我作为服务这栋楼的志愿者,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居民,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5天后,王嘉南又上门了。

要即出、出即准,她对每个人心中都有“数”

王聪颖
●职业:内勤
●抗疫工作:数据员


“噼里啪啦!”晚上11时,当大巴从封控区返回酒店的时候,大多数志愿者都在休息,而王聪颖却抱着电脑,快速地打字中。10月26日,身为海珠区人社局执法科科员的她积极响应号召进入桂田封控区,成为一名“数据员”。

说起数据员,可能并不被居民所熟知。其实,他们与每一户的居民密切关联。当管控开始后,数据员要首先建立摸查底册,全面准确地掌握网格内有多少居民、每一户的人员构成,以保证后续的上门核酸检测以及物资派送不会遗漏。此外,还要细心地备注每一户居民的特殊需求,提醒片区的工作人员在日后的工作中一一落实。

城中村人员密集、人口分布复杂,底册建立的基数庞大。王聪颖每天在至少七、八个表格当中“浮沉”,无论是每一户做完核酸的数据,还是物资派发的数据,都要一一核对。最令她开心的是数据都能“对得上”,这代表着居民们度过了顺利平安的一天。如果有一处数据出现了误差,王聪颖便要找出数据变动背后的原因,是突发情况还是记录有误?细致琐碎的工作贯穿了数据员们的每一天,对此,王聪颖笑称:“感觉脑容量都不够用了。”

“我们数据员工作的关键在于‘快且准’,要即出、出即准。”王聪颖说,准,是数据员工作的基础,哪些住户因为隔离留下宠物需要喂食清洁,哪栋楼中有几名孕妇、老人、婴幼儿需要多加关注,哪栋楼有慢性病患者要定时送药,王聪颖都了如指掌。其中,最令她挂心的是管控区内一名患有肾病的老爷爷,他每周都需要进行三次的血液透析,王聪颖便会提醒工作人员为其做核酸,确保老人来回接送的安全。在她眼里,表格中的数据并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户户居民的生活需要。正是因为准确掌握每一户居民的诉求,数据员经常是第一个锁定诉求居民所在地址的人,能尽快安排后续工作解决居民心头之忧。

在11月1日这天,王聪颖在封控区内度过了自己的25岁生日,忙碌的她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还是朋友提起,才恍然醒觉。没有美食、没有聚会,但在刚刚为居民解决了困难的王聪颖看来,这是自己过得最有意义的生日。


本文转载自新快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爆料、商务合作请后台联系。

收看更多资讯,点击下面公众号并添加关注

因为疫情,广州正在负重前行,但你永远可以相信这座美丽的花城!
被广州房地产自媒体大V集体嫌弃,非洲哥毒舌点评摘抄重磅!中国防疫措施调整!与广州市民切身相关,速看…
事关广州地铁28号线,黄埔、增城、海珠、荔湾市民速来提意见!
广州黄埔旧改真的加速了!涉及多个村,快看看有你熟悉的吗?
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屡见不鲜,广州重拳出击!
清晰视频流出!广东一特斯拉失控连撞多车,致2死3伤!
广州黄埔知名楼盘业主太郁闷了,多路臭气夹击,来自多个行政区...
广州海珠凤阳街康乐村鹭江村:群众暂时返乡或投靠亲友
广州天河、黄埔有市民遛狗不牵绳被罚200元!荔湾一市民无证养犬被罚2000元!
▲点击上面链接,查看精彩旧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