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 | 赵立平:糖尿病人怎么吃?肠道深处找答案!
Duang~Duang~Duang~第四期“肠·道”演讲的视频今天开始放出!
第四期“肠·道”是在正式开幕前的一顿科普大餐。5月11日下午和晚上,近700位观众在彩排场和正式录制场观看了7位讲者的精彩分享。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很多观众表示意犹未尽,我们也期待着陆续放出来的视频能收获你的点赞。当然,做得不好的请拍砖,我们会持续改进。
今天我们放出第一个视频,讲者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罗格斯大学的赵立平教授!听到赵老师的名字,不知道你会否兴奋起来,是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听到他的演讲?那就赶快点击观看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6649e2no3&width=500&height=375&auto=0
1080P 蓝光版请访问 https://v.qq.com/x/page/q06649e2no3.html 观看和下载。
看完感觉爽不爽?赵老师的现场演讲大概是31分钟多一点,很连贯,很精彩,充满干货。除了少许停顿,我没有安排做太多剪辑,视频里最终呈现的几乎就是原汁原味的现场展现,而且今天我用的标题——《糖尿病人怎么吃?肠道深处找答案!》,也是赵老师的原创版本哈。
如此给力的背后,是赵老师和团队坐拥20年丰硕研究成果所展现的从容,也是一位认真的学者为这次演讲专门付出的巨大心血——在每一页ppt里,赵老师都备注着满满的文字,他用了大量时间专门准备了这个演讲!
这样认真做事的态度和方法,令我肃然起敬!
正是因为像赵立平教授这样认真的讲者越来越多,“肠·道”演讲正在走向成熟,这是推动我们不畏艰辛努力向前的强大动力!
谢谢赵老师,也谢谢每一个为“肠·道”演讲付出不懈努力的讲者:
Martin J. Blaser:阻止微生物消失,我有7点建议
呃(⊙o⊙)…请原谅我出现了3次,不过在未来的“肠·道”演讲里,我应该主要作为策展人和现场导演,而不会再多上台了。在这个已经成熟起来的类TED演讲平台上,我会努力邀请更多专业人士来参与分享。
在介绍赵老师的演讲内容之前,请允许我特别感谢一下G30的首批11家成员单位,他们通过为中国肠道大会、“肠·道”、“商·道”等活动提供展位赞助之外的资金、场地等支持,解决了我和小伙伴们的燃眉之急,支持我们的活动得以持续下去!
他们是:
请你多关注G30成员和G30这个年轻的联盟,我们会携手带给你更多精彩的活动!
当然,也欢迎有坚守、讲科学的肠道企业参与到G30来,你可以点击:http://www.mr-gut.cn/about/g30 了解。
赵立平教授演讲内容简介
赵老师从介绍肥胖和糖尿病在全球的爆发开始,而后讲到膳食纤维的作用机制,再到糖尿病改善与膳食纤维摄入的关系,把自己和团队多年来最重要的几个研究成果有机穿插在其中,内容丰富多彩,令人受益匪浅。
他一开场用全球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趋势引出肠道微生物,认为肠道微生物可能是应对慢性疾病的重要突破口。紧接着,他讲述了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的代谢废物(乙酸、丁酸等)与人体互利共生的故事,提出肠道微生物通过代谢我们不能消化的一些物质(膳食纤维等),帮助人体维持健康。
赵老师提到,在一些研究中发现,相较于人类的祖先,现代人摄入的膳食纤维量大幅下降。而他和团队在健康的年轻人群中发现,无论任何民族、任何肠道微生物结构,肠道微生物中的短链脂肪酸产生菌都是优势菌群,这或许是维持肠道乃至全身健康的关键。
那么,我们怎么维持这样的健康结构呢?赵老师和团队利用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多层次的、丰富的膳食纤维组合,他们发现这样的食物组合可在控制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减轻体重,改善代谢综合征,而无需增加额外的运动。
随后,赵老师详细介绍了自己和团队在今年3月9日发表在《科学》杂志的重量级研究成果(热心肠团队对该成果的深度解读,请点击查看:赵立平等《科学》亮剑:用膳食纤维"钓"出15株缓解糖尿病的细菌!)。
在这项研究中,赵老师和团队通过对肠道菌群进行测序,最终得到了141个菌株的完整基因组草图。这141株菌都有能力将膳食纤维发酵成短链脂肪酸,但有意思的是,在给志愿者提供了大量结构多样化的膳食纤维以后,其中只有15株菌明显升高。
经过分析则发现,这15株细菌在利用膳食纤维的时候,产生的能量比较多,生长得相对要快一点;同时,尽管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的量比较大,促进产生酸性的肠道环境,但因为耐酸的特点,它们可以在肠道大量增殖。
而有47株菌出现了明显下降,是由于这类菌不耐受酸性环境,并且产能少。而剩余的79株菌,主要利用黏液的多糖,对食物内的成分不敏感,所以没有明显的变化。
赵老师和团队认为被膳食纤维扶持起来的15株细菌,很类似于宏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大树”,对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在改善糖尿病人等慢性病患者的肠道微生态时,要充分考虑重建和维持这样的“大树细菌”。
在介绍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后,赵老师系统性介绍了“大树细菌”可能会是如何来帮助改善糖尿病的。
主要可能有两个方面的机制。
其一,“大树细菌”通过分泌乙酸和丁酸,刺激L细胞产生GLP-1,促进胰岛素分泌。此外,“大树细菌”促进的肠道酸性环境,将产生吲哚和硫化氢的细菌杀死,防止它们抑制GLP-1的分泌,也会促进胰岛素分泌。
其二,“大树细菌”也可以抑制一些条件致病菌的数量,恢复胰岛素受体敏感性,让空腹血糖水平下降,最终让糖化血红蛋白下降。
最后,赵老师提到了自己和团队能够在《科学》这样的顶尖杂志上发表论文,是20年来孜孜不倦的结果。他也呼吁跨学科的专业人士要携起手来,一起努力,真正地为现在这么多的糖尿病人提供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他们真正地能够受益。
不知道你看完简要介绍感觉如何?可不要光看介绍哈,好好看看视频,你更能体会赵老师的魅力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6649e2no3&width=500&height=375&auto=0
1080P 蓝光版请访问 https://v.qq.com/x/page/q06649e2no3.html 观看和下载。
赵立平教授演讲幻灯
老规矩,这个幻灯片的 ppt 或 pdf 版本会在“热心肠菌群”微信群里分享,感兴趣的专业人士可按照文末的方法加我个人微信,我会邀请备注了姓名和单位的专业人士进群。
(分享结束)
本场演讲合作伙伴
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
民福社会福利基金会
G30
如果你希望认识我或申请加入“热心肠菌群”微信群,请点击后长按下面这个二维码加我微信(注明单位和真名,群只向专业人士开放):
每天添加我的人众多,如果你扫描二维码加我失败,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