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彩塑之美:塑工的绝技与女性化审美
在莫高窟,除了四座大佛像是石胎泥塑,其余都是木胎泥塑,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敦煌泥巴,赋予了敦煌彩塑千年不朽的生命。
敦煌塑工们就是用这些最普通的泥巴,塑造出一个留存在大地上的中国佛像博物馆。
敦煌彩塑被称为立体的绘画,坊间有“三分塑七分画”的说法,说明画比塑还重要。
初唐第328窟西龛的塑像就是塑绘一体的精品佳作。
阿难绿色的僧袛支绘以团花、饰以华丽的金箔来凸显朝气。迦叶僧袍虽然饰色华丽但松垮,更烘托出他的清瘦和苦涩。
两侧的菩萨虽然造型很相像,但通过彩绘的臂钏、项饰及帛带的不同将两尊菩萨区别开来。尤其是菩萨的面庞,白皙润泽,凸显了一种高贵和超凡脱俗。释迦佛的袈裟最独特,通过塑绘的精准结合,将衣纹表现得简洁而又舒缓流畅。
敦煌彩塑的塑与绘,有的是塑画一人挑,有的是塑匠和画匠联袂完成。这就需要塑匠和画匠在艺术合作上的高度默契。
塑工在塑造过程中要合理取舍,预留给画工彩绘的表现空间。
第196窟佛坛北侧的胁侍菩萨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塑工用简约的几何形非常概括地塑出身体结构,突出高大浑圆。但衣纹却用浮塑的手法并施以舒密有序的纹饰,使上半身的简约与下半身的繁复相得益彰。
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女性菩萨的出现。
最早从西域传入的菩萨,都是英俊轩昂的男性形象。到了中土以后,开始融入中国人的女神崇拜情结。因为在中国人的心里,女性温柔可亲的形象更符合大慈大悲的菩萨形象。
当然,这种改变不是立刻发生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渐变的过程。敦煌彩塑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渐变轨迹,成为中国菩萨女性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北凉第275窟北壁第一龛的这尊交脚弥勒菩萨,无论整体造型还是宝冠上的仰月符号都是明显的西域特征。但是弯月般的细眉,秀丽的鼻梁和圆润的面庞已完全是中国式的女性审美。这和西域的深目高鼻,面部轮廓硬朗的男性面貌已有不同。
北周第438窟西壁的这尊胁侍菩萨,面型丰润,嘴唇小巧可爱,如同一个在向往美好世界的少女。
隋代是中土菩萨女性化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期,虽然这时期有的菩萨还有八字胡,但体态已经婀娜起来,面目也更加秀丽。帛、璎珞、臂钏、头饰、帛带等女性装饰越来越丰富,这为唐代菩萨的脱胎换骨奠定了基础。
到了唐代,进入菩萨女性化的完成期。这时候的菩萨慈眉善目,柔和安详,身体线条丰满袅娜。衣裙配饰也愈加华丽漂亮,这些宝冠裙披、璎珞加身、朱唇蛾眉的菩萨们已经分明一副女人相了。
唐代菩萨的站姿还出现一种新的体态:S 型。整个体型一波三折,所以也称之为三道弯。这样的体态更加自在优雅,将女性的妩媚发挥到了极致。《焦仲卿妻》里就曾用“腰若流纨素”来描述美人的腰肢,这种婀娜的体态更让敦煌的菩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正是这种对菩萨的女性化审美,使敦煌塑工极尽手艺,用泥土把菩萨们塑造成一个个凡尘中走来的圣女。她们或稚气,或娇憨,或温婉,或贤淑……散发出优雅的女性之美。
中唐第159窟这尊胁侍菩萨,发髻高耸,两肩圆润,胸部微微隆起,皮肤白皙而光泽,犹如一位少妇。
而中唐第197窟西龛的这尊胁侍菩萨,衣饰华丽,就像准备盛装出席晚宴的贵妇。
1965年考古发掘中偶然从第491窟中发现的这尊供养天女神情柔顺乖巧,宛若邻家少女。
对此王子云曾说:“就引人注目的菩萨塑像来说,在敦煌,随处都令人理解到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倾向,塑者运用了高明的手法,把理想中美的形象很真实地塑造出来。
敦煌彩塑中的菩萨和唐代仕女画家张萱、周舫所表现的曲眉丰颊、富于典型美的仕女人物画,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她们的存在,冰冷的洞窟仿佛不再是佛境,而是古代美女的T台。
这些无与伦比的菩萨像,可以放到世界艺术长廊里去陈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敦煌塑工造像的完善和成熟程度。没有高度发达的技艺,不可能出现这么精彩的东西。
文章摘编自《敦煌画派》
今日推荐图书
出版发行:甘肃教育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423-5323-8
定价:58.00元
《写给青少年的敦煌故事》(12册)
敦煌研究院 编 赵声良 主编
出版发行:甘肃教育出版社
定价:696.00元
往期回顾
敦煌之最 | 石窟最强“出资人”
疏勒河,中国石窟艺术的运河
恬静淡泊,唐代后期敦煌壁画中的山水
元宵节,灯火舞韵月下逢
甘肃教育出版社发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