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划时代!如果酿酒微生态也能被复制

值得品味的 好酒地理局
2024-09-20

未来,微生态可以复制吗?‍


这可能是白酒行业最特别的一幅“地图”。

近期,江南大学徐岩教授团队在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国际知名期刊《微生物学谱》(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了一项有关中国白酒产区地域微生态酿造优势的新研究

研究对白酒微生态进行了为期五年的大规模数据收集及采样分析,由此呈现了不同酿酒区域的微生物图谱。

这相当于把肉眼看不到的酿酒微生物,以“地图”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徐岩看来,中国白酒的发酵过程,与西方的葡萄酒威士忌有诸多不同——原料、发酵方式、蒸馏方法、储存方法皆不同,而与品质最为相关的,则是发酵微生物的差异。

从微生态的角度看,中国白酒正在从顺应自然的微生物发酵过程,逐步发展为一个可控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尤其是结合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实现中国白酒品质的精准控制。”

而将品质可控进一步精确到酿酒微生物“可控”,正是徐岩团队的研究方向。

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发酵食品中国白酒近千年的传承诞生了诸多风格鲜明特色好酒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家名酒的评选,香型作为白酒划分的依据,也被保留至今。

每一种香型都是不同地域酿酒生态的浓缩。

过去70年来白酒行业进化过程也是诸多香型百花齐放的过程典型白酒香型的异地生产始终是行业难以跨越的一道谜题

20世纪70年代前后,全国各地曾掀起一股向名酒看齐的潮流,当时有许多酒厂效仿或引进名酒厂的生产工艺。

比如在“汾酒试点”后,汾酒曾将试点经验和技术成果向行业推广,于是就有了“万里银装压早春,四方结队学汾珍”的行业盛况。

但最终,各地酿出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汾酒,而是适应当地环境的“汉汾”“红星汾酒”“玉泉汾酒”“冰城汾酒”等。

另一个著名的案例是“易地茅台”。

1975年,为了扩大茅台酒产量,国家曾选址遵义石子铺进行茅台酒易地酿酒试验。

|位于遵义石子铺珍酒老厂区的贵州茅台酒易地试验厂原址

为了保证试验效果,试验基地曾将茅台酒厂的窖石、窖泥、原料、设备原封不动搬了过来,参与试验的技术人员也全部来自茅台,甚至连车间窗户的朝向也与茅台酒厂保持一致。

不过,由于石子铺与茅台镇在气候等自然条件上存在细微差异,工艺操作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结合当地环境进行了相应调整,比如将下沙时间提前。

之所以会有这些差异,正是因为不同地域在微生态结构上存在差别,从而形成酿酒工艺、酒体风味的差别,这也是“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说法的根源所在。

这篇名为《地理相关的真菌-细菌互作贡献了高复杂度自发发酵过程中地理依赖性风味的形成》的研究,即通过对白酒发酵过程的大规模采样分析,揭晓并验证了不同地域微生态与白酒风味之间的关系密码。

揭开微生物密码,是一个堪称酒行业哥德巴赫猜想式的探索。

正如今年茅台科技创新大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曾说,“酿造微生物是茅台最关键的密码,贯穿茅台酒每个生产环节,是密码中的密码。”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神秘世界?

年初徐岩团队曾联合五粮液从五粮液古窖泥中分离得到了一株主体己酸菌命名为JNU-WLY1368

这是酒行业首个以企业名字命名的菌株,也意味着JNU-WLY1368是五粮液窖泥中独有的。

▼点击图片,了解这个酿酒微生物研究领域的世界级突破

|五粮液古窖池

这一命名作为酿酒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其价值在于找到了五粮液独有的个体菌株,也就发现了五粮液独属的微生物种类。

而迄今为止,行业内只有五粮液发现了被国际认可的浓香型白酒酿造主体功能菌,可见这一领域研究的难度极大。

徐岩团队希望以五粮液的菌株研究为引子,在其他代表酒厂里也找到这种带有地理属性的“微生物样本”。

于是,他们在全国遴选酒厂进行采样分析,这是一项更加复杂而浩瀚的工程。

|不同地区代表性酒厂发酵采样示意图,采样点用圆点标记,不同颜色圆点代表不同白酒香型,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样本量。

样本酒厂的选择有两个依据:一是香型、风味具有典型性,并且酒厂已形成相对稳定、规范的生产流程;二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是业内及消费者眼中具有香型代表性的酒厂。

理想的状态是取样越多、覆盖地域越广,越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基于实验预算、研究深度、采样便捷性等考虑,最终选择了茅台、五粮液、汾酒等9个代表性酒厂的403个发酵样品。

包括101个清香型发酵样品、98个浓香型样品和204个酱香型样品。

徐岩表示,收集的样品分别涵盖了每个香型的五到六个发酵批次,并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相同的取样时间和空间,来保证取样的一致性。

|茅台采样场景,采样人员为谭煜炜和张红霞

好酒地理局了解到,这次采样人员均为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博士生,酱香和浓香的大部分样品及清香部分样品是由多名博士协作采集的。

|习酒采样场景,采样人员为宋哲炜

“我们实验室(江南大学酿造生物与应用酶学实验室)对于酒醅样品的采集有统一规范的科学方案,可以做到对白酒发酵过程非破坏性地连续采集,避免采样对发酵造成影响。”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博士、该研究论文第一作者谭煜炜告诉我们,目前研究还是在较大地理尺度下进行的,发现的是比较宏观的浓、清、酱香型产区的区域生态特征。

|酒醅样品经处理后进行高通量的微生物与代谢物检测

而更加全面精确的产区特征,如小尺度区域的生态特征、环境微生物的差异、功能菌株特性的差异等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换句话说,现在微生物研究的层级还在“菌群”“菌属”,尚未具体到“菌种”“菌株”,即群体性研究为主,个体性研究还很少。

研究过程中他们还发现,“实际情况远比预计的还要复杂”。

虽然初步分析得出了微生物生态的某些特征与发酵风味的关系,但是根据模型预测,不同微生物结构对发酵风味的贡献约在40%-60%。

“想要完全破解白酒发酵风味的地域密码,还有诸多难题和细节要去攻克。”徐岩说。

与清香型和浓香型酒厂相比,酱香型酒厂体现出更加严格的地域依赖性。

这也是本次实验研究的第一项结论:白酒发酵具有显著的地域风味特征。

|不同香型产区区域微生物生态特征

研究发现,地理位置隔得越近的酒厂,发酵样品挥发性成分相似度越高,这也从科学层面解释了白酒产区尤其是小产区的重要性。

在行业内,产区大多是以行政单元为区隔,比如宜宾、泸州、仁怀等。

这一方面源自区域内的自然生态体系,另一方面还有至关重要的酿酒微生态体系,二者是相互影响的。‍

白酒中的大多数风味物质由真菌和细菌贡献的,从微生态视角看,真菌和细菌结构特征都与纬度显著相关,且前者的关联度远大于后者。

比如典型的清香型酒厂,主要位于北纬36°至北纬37°,紧邻黄河;典型的浓香型酒厂主要靠近长江,处于北纬 28°至北纬 30°范围内;典型的酱香型酒厂主要沿赤水河分布,处在北纬27°至北纬28°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酱香型酒厂的经度范围(106.1°E~106.4°E)远小于浓香型(104.1°E~106.2°E)和清香型(101.9°E~115.7°E),体现出更加严格的地域依赖性。

也就是说,酱香型白酒与自然生态和微生态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也印证了酱酒与赤水河之间的地理渊源。

|赤水河‍‍‍

研究还认为,真菌和细菌的相互作用对地理依赖性风味的贡献,要大于单独来自细菌或真菌的贡献。

这也引出了第二项研究结论:地域风味特征是微生物群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微生物就像是不同岗位上的酿酒工人,各司其职,又彼此关联。

在徐岩看来,找到真菌和细菌相互作用的机理,有望在可预见的未来设计一个合成微生物群落,以重现各种所需的风味特征,从而逐步突破地域限制的难题。

那么,细菌和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何规律?

要知道,白酒的酿造其实也是微生物间的相互协作,只有当菌种之间共存、共生乃至相互抑制的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平衡时,酒体风味才更加协调。

徐岩团队通过分子生态网络分析发现,相同的真菌和细菌在不同发酵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代谢相互关系,这也是第三项研究结论。

以酱酒发酵为例,其真菌和细菌的代谢相互作用是动态的,强度会随着发酵时间而变化,并且大部分风味物质的最终合成,需要依赖于微生物间的化学反应。

这说明白酒风味物质的代谢容易受到发酵温度等参数,以及风味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概率、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

其在酿酒环境中的表现是,同一个酿酒车间、相同的酿酒工人、一样的工艺,在不同时段、不同窖池环境下,酿出的酒依旧会有差异。

“这也解释了大规模白酒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优质酒发酵批次的比例往往存在概率瓶颈。”

谭煜炜说,在不同香型的发酵过程中,菌群的组合也会有不同的动态变化周期,这也可能是导致不同香型白酒发酵时长不同的原因之一。

白酒发酵具有显著的地域风味特征,这些特征源于不同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是他们之间的协作关系造就了不同的酒体特征,这是徐岩团队针对微生物研究的三项主要成果。

据此徐岩团队也得出一个大胆的推测:白酒在近千年传承中,其传统工艺优化可能已经接近理论极限,未来白酒的工艺革命或许会在微生物研究的基础上发生。

研究微生物,最终是为了指导生产。

白酒的酿造,其实有两套工艺模式。一种是人为主导,主体是现实中的酿酒工人,工序包括润粮、拌糠、上甑、蒸酒、摘酒等。

一种是微生物主导,也就是微观世界里的“酿酒工人”,它们只有一项工序就是发酵。

白酒的区域生态特性,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打工人所呈现出来的特殊性。

徐岩团队的这项研究,既是对原有白酒产区生态理论的一种完善,也在理论的基础上做出“突破”。

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大课题是,在弄清楚香型风味差异的基础上,通过不同香型的功能微生物调节,是否可能突破白酒的区域生态限制,实现白酒风味的异地复刻?

这意味着,茅台酒以后就可以在茅台镇以外的区域进行酿造生产——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层面的假设。

这一假设的关键,在于该区域独有的“功能微生物群体”能否在另一区域进行完全相同的复刻,这也正是徐岩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

谭煜炜说,之前酱油、奶酪发酵也存在地域限制,但通过工艺控制,如今已经实现全球化生产,且风味品质可控。

对于酿酒微生态能否最终突破地域限制,徐岩表示:“这是我们研究的终极目标,但着眼于当前,研究还是为了揭示地域与风味的关系奥秘。”

在他看来,这项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揭示和验证了中国白酒的地域差别,是通过影响微生态结构进而形成风味差别,这与西方立足于原料差异的地域性有着显著不同。

“这为中国白酒最依赖地理生态的科学解释奠定了理论基础。”

而基于这种密切的地理生态依赖,未来白酒行业可进一步探索将产区的环境优势,转变为微生态优势,由此实现酿酒微生物的“精准可控”。

这也意味着,中国白酒在传承千年后,即将在微生物层面开启新的工艺革命。

审图专家: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赵禹

审稿专家:
江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岩
江南大学副教授 任聪


关注好酒地理局

发现好酒的自然人文之美

更多好文……


好酒地理局所发表的包括但不限于

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创作品,均受法律保护。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篡改、删减等。

原文转载请在公号回复【转载】联系授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好酒地理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