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Chengdu”书单vol.1 |文献中心特别推荐
关于成都,除去人尽皆知的历史,博物和旅游话题,还有哪些能让成都人“知来处,观自身”的资料? A4文献中心在上百本展览调研的成都话题文献中梳理了一份书单,想要推荐给走到“成都Chengdu”的朋友。
书单按照“成都史、成都客、成都气质、成都景观”进行了简单归类以便查阅,本次我们也将用20本书展开对话,但分类是一种表达而非定论,只有当你回应,它才成立。就像特别推荐,它@的是不被定义的你。
📖
翻书点:A4艺术商店
有关成都的书,部分可以在这里阅读或购买
《华阳国志》是一部有影响的历史、地理着作,《四库全书》入史部载记类,近人则往往将其划入地方志中,并被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志之一。该校注版本来自著名民族史学家、四川南充人任乃强。
本书为美国汉学家司昆仑对成都在20世纪初期城市化发展的研究论述。英文原版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895至1937年,城市管理渐渐演变成中国的首要挑战之一,本书着重讨论了成 都两个重要的城市改革运动:清末新政(始于1901年)和1920年代的市政运动,在这两个运动中,警察与军阀分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改革的动机不同,但都对成都的城市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成都的现代城市雏形打造了基础。本书对这两波城市改革运动的分析和比较主要落脚于他们对现代中国历史和城市历史领域的重要贡献。
西南地区在1892—1910年开埠通商和开展“新政”期间,呈现出怎样的生机?本书作为一部研究晚清西南社会发展的区域史著作,以法国人来华考察笔记等史料为依托,通过外国人视角,展现了这一时期西南地区丰富有趣的社会细节,如妇女“天足运动”、富商生活、马帮行旅、近代教育等,介绍了当地独具特色的种植业、丝绸业、盐业、采矿业等,从多个角度展示晚清时期西南地区富有地域特点的社会发展与变迁,让我们得以一窥西南社会和平发展的热闹景象,对全面认识晚清西南社会具有较高历史价值。
“我喜欢过去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现在那里变成太古里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和城市革命带来了便利,也带走了古城成都的风貌,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好在,我们可以通过撰写历史来找回这座城市的记忆。
《消失的古城》提供了丰富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到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活动,以及乞丐、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挣扎。
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无法再造的四川绝景,清末民初的天府之国。那爱德在华期间拍摄了大量写实照片,涉及辛亥狂潮、天府农事、汶川集镇、高等学堂、茶马古道、长江三峡及沪宁旧地等珍贵细节。这些影像不但是清末民初历史进程的印证写照,而且还成为中国近现代摄影史的发展佐证。
本书以中国内陆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 ,以“叙事”的方式考察公共空间 、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的关系,将“街头文化”作为中心,展示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从城市的外观 、民间艺人的表演到民众谋生的方法以及对街头的争夺等。
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街头有着紧密联系,他们创造并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当改良者试图对街头的使用进行控制时,便引起了下层民众为其生存空间的斗争。随后在革命运动中,民众又以街头作为政治反抗的舞台。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中,民众和精英为共同利益而合作,组织自卫活动捍卫他们的生存,同时也是维护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与以往研究的角度不同,本书力图把人们的注目焦点从精英转向民众,从沿海转向内地。
本书以1900年至1950年成都的茶馆为研究对象,力图以此为窗口,探求20世纪上半叶成都人的生活实态。作者采用微观历史的研究方法,从茶馆的休闲、社交、娱乐、经营、群体、组织、秩序等多个角度,切入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使读者得以真切感知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成都城市历史的脉动。全书以丰富的档案资料、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和细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细节丰富生动,充满生活气息;极佳地达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社会史、城市史研究中的经典著作,也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中的一次成功实践。
本书是第一部从街巷历史文化的角度展示中国名城风采的著作。作者袁庭栋先生是著名巴蜀文化研究专家。他以二十多年的资料积累,四年多的辛勤考察与爬梳,生动、详尽地介绍了500多条成都街巷及成都城池、河道、桥梁的命名缘由、历史变迁,街巷中的名人掌故、趣闻逸事,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民俗活动,重要的学校、企业、地下出土的历史文物。作者掌握资料丰赡、论证谨严,加上引人入胜的叙述风格,使本书具有科学性、欣赏性、实用性及收藏价值。书中所编地名索引和搜集的珍贵历史地图,特别是大量老照片,包括晚晴外国驻华使官,美国《国家地理》记者拍摄的照片,民国初年、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和部分私人收藏照片以及当代摄影作品,极富收藏价值。此新版为全新修订版,修订了老版中的一些错漏,增加了许多民国时期的成都老照片。
巴蜀由来古,殷周已见传。本书是袁庭栋先生全面论述、介绍巴蜀历史文化的重磅之作,叙述了从古代到近代巴蜀文化发展的盛衰轨迹、主要特点。全书以数十万字的的详实资料和论证,从地理、民族与人口、科技、学术、艺文、宗教、民俗、交流八个板块系统论典,详细论述了巴蜀文化几千年来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作者认为,巴蜀文化在古蜀文明时期、汉代与唐宋时期有过三次繁荣的高峰,三度位居全国的前列。宋代以后呈现全面的衰退,清代后期才有明显的复苏。早期的巴蜀文化是自有特色、独立发展的一种文化,但与外界一直有着日趋密切的交流,巴蜀文化最重要的特点是由移民文化而表现出来的兼容。全书论述有据、文笔扎实,填补了当代学者对巴蜀历史文化系统性研究以及著作成书的空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巴蜀历史文化总结性著作。
《成都通览》由清代学者傅崇矩根据自己的耳目所及、事物实录、调查笔记所写的一本反映清晚期成都社会全貌的书。《成都通览》中涉及成都的山川气候、城郭建筑、街道布局、风土人情、工农商学、饮食、方言、居家事物等,再配以100多幅手绘插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清晚期成都的民俗风情、社会和文化的基本面貌。
不是说史学重一般,文学重个别吗?我何不写一写亲身经历的以及见闻的老成都呀?至此爽然一笑,大胆领受任务。这下不会踩着别人的脚背了。呜呼噫嘻,我知之矣。正如阿基米德从澡盆里跳出来喊:“我得到了!”我明白自己该怎样下笔了。
我所谓的“亲身经历的老成都”仅属个人数十年的回忆罢了,时间空间极其狭窄,不过材料富有感性,具象而且生动。而个人“见闻的老成都”时空范围就宽得多了,既有一己眼见耳闻的直接材料,又有从旧书与古籍猎获的间接材料,合拢来也就够丰厚的了。何况编者严束在七万字以下,用不着太丰厚的材料。写“自己的老成都”,一百个作家可以写一百本书,而不至于相互踩着脚背。这样的一本书,既是个人脚迹的回顾,又是老城市的写照,载文载史,立足两船,亦颇好玩。提高来说,爱一个老城市也就是爱“父母之邦”,“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扩大来说,亦即爱自己的祖国,爱祖国必始于爱桑梓。
希望有更多的作家写自己的老城市。
“纸上纪录片”之《茶铺》里面收集了陈锦用两年多的时间,拍摄的以成都市为中心,遍布川南、川东、川西、川北的上百个市县场镇的大大小小数百家茶馆,这些照片被中国摄影界誉为关注地域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里是中国,一个奇妙的饮食大国。
这是关于中国菜的故事,也是一个英国女孩的中国历险记。
扶霞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第一次与四川料理相遇时的神魂颠倒、亲眼目睹鸡鸭被宰杀时的惊吓、体验千变万化的刀 工、对养生饮食的叹服、品尝珍稀野味时内心的道德两难……
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熟悉的中国菜。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领袖人物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
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
1998年,翟永明在成都开了一家“诗、酒、艺、文”兼备的白夜酒吧。在二十年里,白夜酒吧策划举办了一系列文学、艺术及民间影像活动。“白夜”已不只属于翟永明自己,还属于整个当代诗歌、文化、艺术界。
《以白夜为坐标》正如一部另类文艺史,记录了近二十年来影响中国至深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状态;它也是一部沙龙成长史,记录了中国首屈一指的文学沙龙——“白夜”的生存、成长和现状。在本书中,你将遇见快快活活的马松,“吃肥肉、喝白酒”的“莽汉”诗人,化身白夜 “客串歌手”的何多苓…… 其次,你还将从一家名叫《白夜》的酒吧见证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等文艺活动,如何在中国“坐过山车飞向未来”的氛围下生存与嬗变。最后,你将会读到翟永明的近年的生活和写作轨迹。这位名满中国的女诗人自谦说:无论如何,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些许”乐趣。
"do it”是由著名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于1993年发起的艺术项目。该项目邀请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根据艺术家、音乐家和设计师分享的DIY指令创造一件艺术品。这些指令可以在没有准备或特殊技能的情况下快速完成。2020年,“do it”首次在中国的公共美术馆——A4美术馆实践落地。《“do it” in Chengdu》这本书记录了超过1000位共创艺术家在成都A4美术馆如何通过沟通、协商与团队配合将26个“do it”指令诠释出来,同时还有四篇关于“do it”的深度文章。因此,这不仅仅是一本单纯记录展览结果的画册,更是一本记录展览生成过程的文献册。A4美术馆希望通过此书继续传递“do it”的精神——向所有人开放、通过“做”让艺术打开我们的视野、去神秘化艺术产生的过程。同时该书中充满想象力与行动力的个体诠释指令的过程告诉读者——你也可以像我们一样do it。
该书收录了蔡芳芳、査常平、陈默、董艳娜、管郁达、韩晶、和丽斌、蓝庆伟、李琦、李一凡、罗菲、倪昆、宁佳、田萌、王鹏杰、王小箭、王娅蕾、夏炎、杨述、尹丹、俞可、张光华、张慧、张建建、赵能智、朱墨(按姓氏音序排列)等26位作者的34篇评论文章,全面覆盖了云、贵、川、渝等西南片区的艺术群落研究,令读者可通过一本小书全面了解该区域艺术群落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是西南艺术生态研究的综合研究著作。
《Tangpu入蜀》从艺术家廖明明于2020年在成都的驻地经历出发,与展览相比,《Tangpu入蜀》从更多维度切入,讲述了艺术家在驻地期间关于展览、山水、游历、绘画、收藏、美食、茶道、香道等多个方面的思考。翻开此书,山石与水泊都悠然纸上,读者在阅读中也探访了那个时间可以无限延伸的Tangpu小屋,被描绘的过去与正在经历的现在共同搭建出我们心中的山水。
《从街头到语言》由A4美术馆出品。基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的展览“从街头到语言——2008年以来的西南行为艺术”,从行为艺术的视野出发,来探讨中国西南地区艺术生态的多样性。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南地区行为艺术生态面貌、发展历程进行评述总结。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当代建筑师作品集“建筑界丛书”之一,《此时此地》出版于2002年,收录了川籍建筑大师刘家琨建筑设计方面的早期代表作,包括且不限于“丹鸿工作室”、“犀苑休闲营地”、“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等建筑案例的图片文献,以及刘家琨本人撰写的《关于我的工作》等自述性文字和董豫赣、黄源、彭怒等建筑界友人的评论文章。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美术馆、画廊、展览空间,博物馆,剧院、音乐厅,创意区、艺术家聚落,跨界艺术空间等。
文献中心
A4美术馆文献中心立足于A4美术馆自身发展文献、展览相关批评文献、美术馆自身管理文献、国内外艺术机构独立出版物等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进而对美术馆内展览、公共教育等职能提供知识生产支持,同时为当代艺术、社会及文化研究者提供一手研究资料。
关注话题包括新美术馆学、西南艺术生态、艺术家个案、参与艺术、社区艺术、儿童教育等,为艺术家、学者、创作者、文化机构、教育工作者、以及艺术社群搭建对话与研究平台,并围绕公共议题策动各类出版、讲座、对谈、工作坊、论坛、学术驻留活动,促进当代艺术以及跨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
关于A4美术馆
About A4 Art Museum
A4美术馆是致力于“用艺术连接人与人,激活创造力”的非营利美术馆集群。持续推动具有创造力的多元艺术生态发展,让更多人参与艺术创造,为公众带来丰富的高品质当代艺术展览、公共项目和研究计划。
A4美术馆于2008年由成都万华投资集团创办成立,2023年A4美术馆主馆从麓湖迁址到麓镇。在创始馆长孙莉的带领下,A4美术馆持续建设着西南艺术生态发展,拓展了国际与在地社区的联动、推动社区艺术的发展;关注于社会公平、公共参与、社会化教育等方向,创立了关注于儿童和教育公共性的年度项目。
A4美术馆集群目前包含四个品牌:位于麓镇山顶广场的A4美术馆(A4 Art Museum),位于麓湖艺展中心的A4儿童馆(A4 Kids)、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A4 Residency Art Center)和A4X 艺术中心(A4 X Art Center)。在未来,A4美术馆将持续以人为核心,通过艺术展览和公共项目,使艺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人因为艺术的力量产生更紧密的连接,成为伙伴,共同创造属于彼此的美术馆社区。
内容编辑 王娅蕾
内容排版 张皓玥
内容校对 王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