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平安《沙窝纪事》读书茶叙会在铜川召开

黄堡书院
2024-09-24



“向家乡汇报 与朋友分享”

刘平安与《沙窝纪事—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经历》

《沙窝纪事——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经历》是陕西文艺界继《第一书记扶贫手记》之后出版的以反映第一书记亲身经历为主要内容的又一部力作,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用平实的语言,写实的手法,真诚地叙述了沙窝村由贫困走向富裕的历程。从基层党建、生态保护、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旅游、社会治理、文化提升等多个层面,全面展示了这个小山村面对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矛盾时所做的艰难选择与努力探索,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破茧中的阵痛与升华,以及“文化提升”带给人们的冲击与震撼”。

作者刘平安,铜川市新区人,曾在铜川生活、工作四十多年,现任陕西省文联秘书长,虽走出铜川多年,依然情系桑梓,创作出版诗集《缄默的黄土地》《山那边人家》、散文集《烟云长路》《途中》,合编诗集《山乡情》、评论集《<唐僧译经记>专家学者纵横谈》《带着春天的花香——黄卫平纪念文集》等多部以家乡为素材的作品集。

茶叙会上,刘平安介绍了自己的扶贫感受和创作体会。他说,沙窝村位于秦岭腹地天华山下,隶属于汉中市佛坪县长角坝镇,为省文联包扶村,自己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历时一年,期间,他同沙窝村领导班子一起,坚持党建领航,带领党员干部和父老乡亲,抓好生态保护、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文化提升工程,使这个210户646口人的小山村,发展成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作为离开铜川十多年的一名游子,自己时刻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每当工作取得成绩,他总想向家乡人民汇报,每当有新的创作成果,他总想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7月10日上午,由铜川籍作家刘平安创作的,以反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长篇纪实文学《沙窝纪事——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经历》读书茶叙会在新区召开。

这次读书茶叙活动以“向家乡汇报,与朋友分享”为主题,由和谷创作中心、铜川新区朗诵艺术协会、铜川养生茶文化协会、铜川市未来数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国家一级作家和谷,省艺术馆研究馆员、著名作家、诗人刘新中,著名作家、诗人第五建平,铜川市慈善协会会长、铜川政协原副主席郭平安,铜川政协原秘书长袁东强,著名文化学者张龙,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铜川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黄宏显,铜川文联党组书记杨晓军,铜川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郝凤楼,铜川市扶贫办二级调研员王建赢,陕西省电影行业协会副会长、铜川影视家协会主席、铜川华原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峰,铜川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刘爱玲,铜川市王益区文旅局原局长杨金印,黄堡书院常务副院长、铜川孟姜女文旅公司董事长周占魁,铜川新区文联主席何文朝,铜川养生茶文化协会会长郭丁晓及文艺界朋友50余人参加读书茶叙会。铜川市政协副主席路一民,铜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文山来电话表示祝贺。本次茶叙会由铜川市(新区)朗诵艺术协会主席程亚平主持。 

阅读会在铜川市朗诵艺术协会会员高燕妮的倾情诵读中开始。

阅读《沙窝纪事—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经历》 谈兴浓浓 
 

和谷老师指出,读平安的《沙窝纪事》,我想到八个字:沙窝清流,知行合一。之所以说是沙窝清流,是因为平安是一位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他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以后,能够静下心来写作这么一部好的作品。这是沙窝里奔涌的一股清流,是作者内心的一股清流,也是时代的一股清流。平安真诚的纪录了这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寄托,找到自己的文化立场。所谓知行合一,实际上讲的是人类认识论与实践论的结合,讲的是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阳明文化的核心。就创作而言,我们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又要反馈到生活中去,如果老百姓喜欢看,这就对了。文艺工作者要尽可能与时代脉搏共振,这样,我们自己活得就更安慰一些。平安写了这本书,他的心灵得到安慰。平安已临花甲之年,他也有浓浓的乡土情怀,之所以在家乡开这么一个茶叙会,向家乡汇报,我想,这是他回归乡土、回归田园的一次情感的铺垫。

刘新中老师说,《沙窝纪事》初稿出来后,平安就让我看过。这本书,平安很用心、很用情。实际上,真正成功的作品,这是前提。为什么许多写父母、写家乡的文章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是因为文章的字里行间有血缘关系,有根脉关系,所以就充满感情。其次,人们对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对自己工作过的一段经历有着难以忘怀的眷恋,就是因为他曾经付出过。流过血了、流过汗了,情感就深了。崇高感往往都是瞬间迸发的,而崇高感的培养是长期的。这一点,我们在三线学兵连时有过深切的感受,饥饿、死亡,苦难往往把一切美好都会掩盖了,但对那里仍然一往情深,经过时间的过滤,许多有温度的东西呈现出来。平安在扶贫期间,吃了很多苦,也经历了生命的考验,但是,山区老百姓的善良淳朴,基层干部的优良作风,显然感动了他,激励着他,让他感觉到许多美好的东西。这本书,其实就是在打捞岁月中的美好,就是在激发人心灵中的善良和真诚。所以,我们不能把这本书仅仅当做一部扶贫的作品来看,而应该感受到这本书给人情感上的冲击力。

第五建平说,佛坪是”秦岭四宝”(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栖息地。平安在担任沙窝村第一书记时,曾邀请我们去采风,我也入户走访,了解过沙窝村人文风情和产业发展情况,老百姓对平安的评价很好。受他的感染,我也为沙窝村写过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那次采风过后,平安将各位老师的文章编辑成《沙窝窝·金窝窝》一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他利用网络,强力宣传佛坪,推介沙窝子,沙窝村成为”网红”,乡村旅游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见,用文化提升来促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嬗变,这条路子选对了!

 

刘爱玲说,我是从刘老师的微信朋友圈走进沙窝村的。原来只知道佛坪,但不知道沙窝村。看到刘老师朋友圈的文章,沙窝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硬生生从陕南,从秦岭里边走了出来,走进人们的视野。对我来说,沙窝村已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名字,它的故事有了温度与血肉,牵动着人们的心。以至于有点像塞罕坝一样著名了。这本书的语言平缓而朴实,如同一位邻家大哥给你讲他生长的村庄的故事,背后带着情感。随着他的笔,我认识了沙窝村的段书记,认识了乡村大夫吴芳森,农户段茂勇,义务送医的名医李宏博士,牵线搭桥的郭西安老师。还有好多熟人。郭老师就是我的初中老师。这本书,刘老师写透了沙窝村的前世今生,他了解沙窝,热爱沙窝,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影响力为沙窝的脱贫致富出谋献策,像年轻人一样,上山下沟了解情况,不遗余力地宣传沙窝,带领沙窝人外出学习先进经验,他对沙窝像对自己的掌纹一样熟悉深情。为了沙窝的旅游开发,他竟然自己撰写导游词,亲自做起导游解说……刘老师把沙窝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做这项工作的,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把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成功样本,他让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文人,用文化武装自己时的巨大能量,《沙窝纪事》是成功的,沙窝样本更是成功的!

袁东强说,我在基层工作时,大部分精力在做农村工作。也许因为农村阅历的关系,读这本书,感觉很亲切,很接地气。书里边写的都是小人物,但他们在脱贫攻坚中不懈奋斗的精神令人感动!平安把佛坪、沙窝村描写得很美,四季景色层次分明,简直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自然生态、红色文化、寺庙遗址、民俗风情,简直是给沙窝村做了一次很好的广告宣传。可以看出,平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有思想、有方法、有能力,书中的许多“案例”值得驻村干部学习,可以起到农村基层工作“教科书”的作用。

铜川文联党组书记杨晓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刘平安老师是我们铜川走出去的著名作家,《沙窝纪事》读书茶叙会,能够在铜川新区召开,这么多铜川籍的作家回来参加,这充分显示了大家的故土情怀。从刚才的叙谈中,我们感慨实现小康的不易,当第一书记的不易,写《沙窝纪事》的不易,这是历史大事件的缩影。一股昂扬自信的力量,在感染人,在影响人。《沙窝纪事》的出版发行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再一次印证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铜川被誉为“好人之城”,在脱贫攻坚中,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先进,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因此,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扎根生活,情系人民,有责任、有义务用心用情创作优秀文艺作品,讲好铜川故事。也恳请走出铜川的各位知名作家能够持续关注铜川,常回来看看,聚集铜川发展变化,帮助铜川文艺人才的培养,支持铜川文联的工作,推进铜川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茶叙期间,郭平安、黄宏显、郝凤楼、何文朝、朱元奇、苏云龙、刘辉、文卫涛、郭丁晓等铜川方面的老领导、作家也踊跃发言,对《沙窝纪事》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期间,铜川市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王铜立声情并茂地朗诵了长诗《佛坪,请赐我一块墓地》,铜川市朗诵艺术协会理事高燕妮倾情诵读了书中的部分章节。活动气氛热烈,叙谈真诚感人。

长篇纪实文学《沙窝纪事——一位第一书记的扶贫经历》由陕西省文联资助出版。这次读书茶叙会为该书出版后的第二场茶叙会。   

  茶叙会分享人员合影留念

茶叙会后…… 

来源:诵读花开  黄堡书院
友情提示:凡黄堡书院公众号原创文章,转发者请注明来源,违者视为侵权。

往期文章阅读:

连载/和谷长篇报告文学《寻找雷锋的蕉萍》②

连载/和谷长篇报告文学《寻找雷锋的蕉萍》①

最奇葩的思政毕业论文《论装逼》

怀念天堂里的父亲/郭玉田

一个独居老知青的惨淡人生

四位“共和国红色公主”的不同命运

中国作家不可能成为世界性大作家

1937年6月,在延安与共产党领袖面对面

男人的饭局江湖

陕北一枝花,102岁的林彪前妻

陕西百名艺术家 赞歌齐声唱给党

他676分考上清华却没微信,看到他的手机后大家沉默了

六度槐花 诗情绽放,2021槐花诗会举行

文学写作的意义/和谷

和谷创作中心在姜女故里•秦人村落景区揭牌成立

丝博会 | 和谷:王益文化的优势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小编工资涨五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堡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