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市五校联考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2020学年天津市杨村一中、蓟州一中等六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7年天津市五校联考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12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倜傥(tì) 与(yǔ)会 对峙(zhì) 暴胗(tiǎn)天物
B.对峙(zhì) 龋(qǔ)齿 锃(chèng)亮 拾(shè)级而上
C.整饬(chì) 负箧(qiè) 登载(zǎi) 疾风劲(jìng)草
D.仆(fù)告 勖(xù)勉 莅(wèi)临 自怨自艾(yì)
2.(3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______.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______;______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______。
A.陈旧而迷糊 白 然而 凄凉
B.透明而宁静 明 可是 伤感
C.冰凉而模糊 润 只要 冷清
D.朦胧而冰冷 亮 即使 悲凉
3.(3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天津市市容园林系统正在按照层层有任务、个个有责任、人人有压力的要求,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了解到,己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日前正式转为中科学院院士.
C.北京这些年的变化非常巨大且很快,各方面的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但确实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大气污染、交通拥堵、抬高房价等.
D.杨柳青年画的特点是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尤以直接反映各个时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
4.(3分)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是由水和经过调配呈现不同浓度的墨所画出的画,它颜色简单,但意蕴丰厚。下列最适合用传统水墨画来表现的一组诗是( )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②野渡无人舟自横 |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⑥只恐双渓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③⑤⑥
二、(9分)
5.(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楚辞学史上,汉唐以来楚辞学的研究路径,注重对文字、音韵的诠释,而朱熹的《楚辞集注》则把重点放在义理的阐发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楚辞集注》“大旨在以灵均寓放逐宗臣之感,以宋玉《招魂》抒故旧之悲耳,固不必于笺释音叶之间,规规争其得失矣”,这个总结是准确的。朱熹楚辞学在整个楚辞学史上起着转折与推动作用,构建起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体例,完成了楚辞学研究模式的转变。
朱熹在批判以往楚辞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点。朱熹认为,以往楚辞研究注解穿凿附会,不符文义而强为之说;注释重复繁琐,只见训诂字义而湮没了文章大义。朱熹批判的就是汉学背景下的研究模式。宋前的楚辞研究受汉代解经习气的影响,在注解时,为注释而注释,正文湮没在繁杂的注疏中,读者难晓文章本义;在意义的阐发上,又喜欢与六经比附,牵强附会,扞格难通。针对这些不足,朱熹在自己的研究中注重对作品义理的揭示,以阐明“大义”为宗旨,注释简洁明了,训诂为义理服务,能宏观把握作家作品,无论是字词注解还是文义阐发都更为通透。朱熹这种摆脱注疏、直寻文义、不以注害义的研究方法是典型的宋学研究法,扭转了自汉以来的楚辞研究模式,解开了长期以来被章句之学束缚的手脚。
朱熹楚辞学在研究体例上也有新的开创。朱熹在注解楚辞时,以章为单位,先解释字词,再通讲全章义理,避免了以半句为断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这样便于串通义理,同时也消除了注解重复繁琐的毛病,使注释变得简洁明了。此外,朱熹在《楚辞集注》之外又创《楚辞辩证》体例,使两者相辅相成,既保证了正文注解时的简洁和大义的明了,又能对重要名物以及论题作深入考辨,使研究既能充分揭示义理,又有扎实的考据支撑。在《楚辞集注》《楚辞辩证》之外,又作《楚辞后语》,对楚辞进行历史的观照。三者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朱熹楚辞学的体例“大厦”,保障其研究目的充分实现。
朱熹对众多楚辞论题的创造性论述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深远影响着后世楚辞研究的走向。比如,关于“摄提”与屈原生辰的问题,朱熹认为,“摄提”为星名,而非岁名,“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只能说明屈原生于寅月寅日,未必是寅年。此论打破了王逸以来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寅日的主流观点的思维定式,为屈原的生辰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而在《九歌》的主旨理解上,朱熹突破了自王逸以来的将《九歌》的比兴手法认作简单的比喻、机械地寻找其本体与喻体的做法,认识到了《九歌》的整体象征手法,将作品分作表里两层来解读,使其对《九歌》主旨的理解更为通透合理。这是朱熹对《九歌》研究的具体推动之功。
(摘自谢君《朱熹楚辞研究的转型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唐至朱熹之前,楚辞学研究对象主要是《楚辞》的文字和音韵,而朱熹的楚辞学则注重对《楚辞》主旨义理的闸发。
B.朱熹楚辞学并不拘泥于对文字和音韵的注解,在整个楚辞学史上起着转折与推动作用。这一点清朝学者早已得出定论。
C.朱熹指出了以往楚辞的研究解释或穿凿附会,或重复繁琐,并在批判以往楚辞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点。
D.汉代解经习气,往往是为注释而注释,致使读者难以通晓文章本义;在对经典意义的阐发上,又喜欢牵强附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朱熹对楚辞的注解,先从解释字词入手,再对全章义理进行梳通,使得解释具有整体性,且简洁明了。
B.《楚辞辩证》体例更是朱熹的创造,它保证了正文注解的简明,又为深入探究楚辞义理提供扎实的考据支撑。
C. 在朱熹之前,一些错误的看法成为楚辞学研究的主流观点,致使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地解决。
D. 在《九歌》主旨的理解上,朱熹对作品进行了表里两层的立体解读,否定了其本体与喻体的联系,通透合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唐以来楚辞经学研究往往注重文字训诂,与义理阐发脱节,甚至以注害义,读者不能从宏观上把握作家和作品。
B. 尽管朱熹指出了汉学背景下的研究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他也没有完全摆脱文字注解而去进行单纯的义理揭示。
C. 学者只有通晓朱熹开创的研究楚辞学的三种体例,才能充分揭示《楚辞》义理, 从而保障研究目的最终实现。
D. 朱熹对楚辞论題的很多创造性论述,并没有解决楚辞研究的所有问题,但它们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三、(共23分)
6.(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_____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①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_____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
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②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_____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③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④,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矣。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逸矣,幸无患。吾_____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注】①畏影而走乎日中:《庄子•渔父》说:“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②九奏:即九韶,相传为远古舜帝时的舞乐。③轩裳珪组:分指古代大臣所乘车驾、所着服饰、所执玉板、所佩印绶,总指官场事。④賜其骸骨:(皇帝)賜我骸骨(退休归老)。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 诮:讥讽 |
B. 聊以志吾之乐尔 | 志:记下 |
C. 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 喻:得到 |
D.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 去:离职 |
(2)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既老而衰_____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②吾_____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③然常患不得极吾乐_____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④幸无患。吾_____何择哉
A.以 焉 之 乃 B.且 因 于 其
C.乃 且 以 为 D.则 若 也 与
(3)文末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B. 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C. 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D. 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包含作者愉悦心情的一组是
①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②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③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④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己悴
⑤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⑥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A. ①④⑥B.①③⑥C. ②③⑤D. ②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写自己名号的变迁及其原因,叙述自己即将退休于颍水之上,渴望享受琴棋书酒文的生活,暗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B. 本文主体部分采用了主客问答方式,层层深入,以客之狭隘、局促的心态,反衬出作者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儒雅风度,妙趣横生。
C. 作者承认五物之累,却指出了它与官场之累的本质区别:累于轩裳,不但劳形,又多心忧:累于五物、既身心安逸,又幸无灾患。
D. 本文名为传记,却没有叙述人物一生的主要经历。作者虽然声言要专心于五物之乐,但在轻描淡写的背后仍然没有超越官场沉浮。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②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矣。
③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四、(14分)
7.(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听颖师①弹琴
韩愈
昵昵②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③听丝篁④。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注:①颖师:是当时一位善于弹琴的僧人。②昵昵:亲热的样子。③未省:不懂得。④丝篁:弹拨乐器,此指琴。
(1)诗歌前十句中颖师的演奏有什么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简析。
(2)“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其妙处。
(3)诗歌后八句主要从什么角度写弹琴?试举例分析。
8.(5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印证了这句话。
(2)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5)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20分)
9.(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休斯特在中国摁下的快门
余华
记得2009年6月初的一天,法兰克福阳光明媚,德国电视一台的摄制组拉着我到处走动,他们试图让我站立在某个红灯区暧昧的门口接受采访,马上有人从里面走出来驱赶我们,尝试了几次又被驱赶了几次以后,我只好站到了车来车往的十字路口回答他们的第一个提问。然后又被他们带到了几处又脏又乱的地方,或站或坐地继续接受采访。我的德国翻译跟在后面,一路上都在用中文发出不满的嘟哝声,他说法兰克福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为什么不去哪里?为什么尽是在法兰克福落后的地方拍摄?
现在,罗伯特•凡德•休斯特的《中国人家》在中国出版了。我想,可能也会有一些中国人发出不满的嘟哝声。中国经历了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繁荣的景象随处可见,可是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却热衷于在中国的落后地区摁下快门,虽然他的镜头也有过对准富裕人家的时候,可是次数太少了。因此一些中国人可能会觉得,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没有足够地表达出中国三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他的作品里已经流露出了这样的变化,问题是在为数不多的表达了生活富裕的画面上,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却让它们尽情散发出庸俗的气息。反而是在那些表达生活贫困的画面上,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拍摄下了真诚和朴素的情感。于是,一些中国人可能会感到疑惑,这个荷兰人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我想,这样的批评者往往以爱国主义自居。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它国家,爱国主义常常是用来批评艺术和艺术家的最好借口。我不认为这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这只是一种口水的爱国主义,或者说爱国病,在其骨子里其实展示了人类的虚荣之心。虽然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存在着废墟,可是我们愿意展示的却是美丽的公园。
就像人们独自在家中的时候可以是一付邋遢的模样,可是走出家门的时候就要梳妝打扮一番。人人都想拥有一个光鲜体面的外表,除非穷途潦倒成为了乞丐。如果让人选择,是以邋遢的模样面对照相机,还是以体面的模样面对照相机时,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选择体面的模样。我和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也不会例外,因为虚荣之心人皆有之。
当然,这也是每个人的尊严。问题是人们对尊严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些人认为富贵和繁荣代表了尊严,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商店里奢侈品琳琅满目等等的景象代表了尊严。另外一些人却并不这么认为,这些人认为尊严来自于人们的内心,表达于人们的表情,尊严和富贵繁荣没有必然的关系。
我之所以乐意为罗伯特•凡德•休斯特的《中国人家》写序,就是因为我在他的摄影作品里看到了从内心出发,抵达表情的尊严。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精心设计了他需要的画面,然后摁下了快门。我感到,他在摁下快门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对被拍摄者的尊重,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罗伯特•凡德•休斯特都以感激之情对待。
这位不会说中国话的荷兰人,日复一日地游走在中国的农村,试图融入到一个又一个中国的家庭之中。他是如何跨过这条文化鸿沟的?他说:“用眼神、用情感、用我的感受来交流。”
然后他成功了。他的尊重之心在那些贫穷的中国家庭那里得到了回报,他们热情地为他敞开了屋门,将他请入家中,用粗茶淡饭招待他。罗伯特•凡德•休斯特说:“我被摄入镜头的中国家庭体现的强烈好奇心、极大的热忱和友善所感动。每次在他们家里,我还会感受到他们的决心、勇气和意志力量。看来他们只有一个行进的方向,那就是前进。”
如果有人质问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为何不是更多地去拍摄中国的富贵家庭?我愿意在此替他回答:那些亿万富翁的家门会向这个高个子灰头发的荷兰人敞开吗?中国人一直在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罗伯特•凡德•休斯特的作品告诉我们,热情好客的民族传统现在更多地存在于中国的贫穷家庭,而不是富贵家庭。
而且,这个荷兰人的镜头在面对中国的穷人时,时刻感受到了“他们的决心、勇气和意志力量。”他们虽然贫穷,可是“他们只有一个行进的方向,那就是前进。”
我欣赏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作品的客观性,《中国人家》将会令人难忘。里面的画面真实地表达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我记得在一幅画面上,一个目光坚定的头像,其背景的桌子上摆着四个闹钟。我想借此提醒人们,在中国三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还有很多中国人的生活,只是从一个闹钟到四个闹钟的进步。
注:《中国人家》是荷兰摄影家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在中国的摄影作品集,已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同时出版。本文是应法国伽利玛出版社邀请所撰写的序言。
(1)文章开头一段为什么写德国电视台对“我”的采访?
(2)为什么某些中国人会不喜欢《中国人家》这部摄影集?对此,作者批评了什么样的错误认识?请结合文中内容加以分析。
(3)作者为什么愿意给《中国人家》撰写序言?请结合文中内容加以概括。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现实生活里存在着“废墟”。其实废墟不代表落后,它经历了历史沧桑,具有特殊的残缺美。艺术家要用心体会这种美。
B.作者不否定自己和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一样具有虚荣心。生活中任何人都想追求一个光鲜体面的外表,其中都有虚荣的因素。
C.我们在抱怨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为什么不把镜头对准富人的时候,更应该理解艺术家的苦衷,他深信富有家庭不会对他敞开。
D.一个背景上摆着四个闹钟的人物画面,只能表明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并不能表明中国人摆脱了精神的困顿与疲劳。
E. 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文学创作的原则应该是尊重生活,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和困难,但也决不消沉,而去表现痛苦中的坚强。
六、(12分)
10.(6分)日前,某微信公众号发起了一场名为“丢书大作战”的活动,在国内几个大城市的地铁里投放上万本书,希望大家利用乘车时间读会儿书,其创意缘于国外某组织的“地铁藏书”活动。然而,与“地铁藏书”赢得一片叫好声不同的是:很多人质疑丢书活动属于营销、广告行为,更不可思议的是大部分书最后被丢到了垃圾桶边。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表达清楚、连贯,自选角度,限80〜100字。
11.(6分)下列2幅图分别是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和吉祥物,你最欣赏哪一幅?请结合图象说明理由。要求70字左右。
注:会徽由书法字“津” “13” “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吉祥物“津娃”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年画,最下面的两行字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和“全运惠民 健康中国”。
七、(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刚进入高三,老师就在黑板的一侧挂上了高考倒计时牌。如今,跟看着高考的日子一天天近了,每个同学都幻想着高考结束的那一天:有人想去草原上远足,有人想到高山上看云,还有人想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酣睡三天。总之,大家都会有一种解放了的轻松愉悦。但是老师告诉我们:你们是否意识到一个宝贵时代的结束呢?同学们陷入了沉思。
原来,美好的事物,并不会让我们平静地拥有,而只会在我们无感中消失。
这则材料引发你什么样的联想和认识,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立意自定,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2017年天津市五校联考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12分)
1.【解答】A、“与”的正确读音为yù,“暴胗天物”应为“暴殄天物”;
B、“锃”的正确读音为zèng;
C、正确;
D、“仆告”应为“讣告”,“莅”的正确读音为lì。
故选:C。
2.【解答】第一空根据前文语境“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三十年前”指时间长,又是针对“年轻人”,应该突出“月亮”的“旧”、“印象不深”,比较选项,选择A;第二空的填写注意是针对“老年人”的,语言上应该以口语为佳,排除“明”和“润”;第三空根据后文“再好的月色也不免”,这里应该有转折的意味,排除“只要”和“即使”;最后一空,应该带有人的情感,“冷清”一般指环境。
综合比较,选A。
3.【解答】A.搭配不当,“营造”“形象”不搭配,可将“营造”改为“塑造”。
B.正确。
C.成分赘余,“非常巨大”中“非常”赘余,可删除“非常”。
D.句式杂糅,“特点…尤以…为特点”句式杂揉,可把“杨柳青年画的特点是通过寓意”中的“的特点”删除。
故选:B。
4.【解答】①⑤均为彩色意象,不适合传统水墨画的黑白色调,⑥中“愁”很柚象;
故选:B。
二、(9分)
5.【解答】(1)B “这一点清朝学者早己得出定论”有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在整个楚辞学史上起着转折与推动作用”是作者的观点.
(2)D “否定了其本体与喻体的联系”有误,原文最后一段是“朱熹突破了自王逸以来的将《九歌》的比兴手法认作简单的比喻、机械地寻找其本体与喻体的做法.
(3)C 原文第三段中说《楚辞辩证》体例“使研究既能充分揭示义理,又有扎实的考据支撑”,可见并不是“通晓朱熹研究楚辞学的三种体例”.
三、(共23分)
6.【解答】(1)C 喻,说出;译文:也不足以说出自己的快乐和舒适.故选C.
(2)B “乃”作为虚词,可作副词、代词,不作连词,“以、且、则”皆可作连词,表并列关系,排除C;“极吾乐”为动宾短语,尽情享乐属于我的乐趣,“其间”为“极吾乐”的范围状语,“之、也”都不能和名词、代词构成介宾短语,“于”介词,和“其间”构成“极吾乐”的后置状语,排除AD.故选B.
(3)D “译文: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故选D.
(4)B ②为“客人”嘲笑“我”的话;④是说使“我”心累的事情;⑤自叙在朝中经历;故选B.
(5)D “仍然没有超越官场沉浮”有误,从原文第三段自述离职的三点理由可知,作者己经超越了官场沉浮.故选D.
(6)①子:对人的尊称,您;走:古义为跑;
译文: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
②庶几:差不多、几乎;夙:早年,一直以来;
译文: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差不多就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了.
③于:被;讫:最后,最终;
译文: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最后也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啊.
参考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 避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
居士说:“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意忘情时,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说出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使我没有生病也已经显得憔悴,人没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 品上呢?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 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您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 力吗?”居士说:“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强壮时尚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四、(14分)
7.
(1)①从儿女恩怨的缠绵悱惻到勇士杀敌的雄壮高亢,②从柳絮轻扬的寂静百鸟朝凤的喧哗,③从跻攀顶峰的高耸到一落千丈的失势,使音乐演奏抑扬顿挫、极富变化. (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2)两句使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1分)把音乐比作“浮云、柳絮”极言其轻柔: (1分)想象其“随飞扬”,言其悠扬连绵.
(3)诗歌后八句主要是从侧面写音乐的感染力.如“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用手制止演奏者的表演,因为自己己是泪流满面;“无以冰炭置我肠”是说演奏使我心里一会儿像冰一样凉,一会儿像火一样热,极言其技艺高超.(1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犹如一对亲昵的小儿女轻言细语,卿卿我我聚两个俏冤家暗叙哀曲.
豪放得如风展旗是谁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电掣马挥长剑杀敌擒王.
又转成浮云依依柳絮起无根无蒂,没奈何圆天茫茫道路迷宕东宕西.
叽叽啾啾分明是烟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绰绰兀立在乔木上百凤朝凰.
峭壁悬崖压人来寸步都攀援难上,黑壑深渊崩石下千丈犹轰隆传响.
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
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
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
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8.【解答】(1)学不可以已(重点字:已)
(2)青青子衿(重点字:衿)
(3)猿猱欲度愁攀援(重点字:猱、度、攀)
(4)凭轩涕泗流(重点字:轩、涕泗)
(5)然力足以至焉(重点字:至)
五、(20分)
9.
(1)德国电视台的采访主要集中在又脏又乱的地方,这些采访被某些德国人驱赶和抱怨,他们主要是想把镜头集中到法兰克福美丽的地方,说明谁都不想展示自己落后的地方.(2分)这为下文写《中国人家》的选录不受欢迎做铺垫,《中国人家》的拍摄与德国电视台的采访有相同之处;
(2)第一问:因为《中国人家》热衷于拍摄中国落后的地区,没有足够地表达出中国三十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表现中国生活富裕的画面上,让它们尽情散发出庸俗的气息.(2分)
第二问:①艺术要尽量展示好的一面.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虚荣心,生活中存在很多废墟,不能只展示花园:(2分)②尊严等于富贵.作者认为尊严来自于人们的内心,尊严和富贵繁荣没有必然的关系(2分)
(3)①休斯特的拍摄具有真诚和朴素的情感:②休斯特的拍摄关注底层人的生活:③休斯特的拍摄充满了对被拍摄者的尊重;④休斯特的拍摄表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⑤休斯特的拍摄真实地表达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⑥休斯特的拍摄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决心、勇气和志力置等
(4)AC
六、(12分)
10.
无论是“丢书”还是限时读书,越来越多和书有关的策划出现,可能印证着一个社会现实﹣﹣很多人都知道读书的好处,但真正亲近图书、亲近书香,绝不是靠种种花哨手段就能实现的.阅读要形成习惯,关键还是要有内生动力,成为一种主动行为,既不是在被人“催促”的状况下读,更不是把读书当成一种时髦.
说到底,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在地铁里“丢”的,也不是在朋友圈里“晒”的.